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大将军的读书郎【完结】>第41章 娘家人!

  温小叔他们说田地是他们的,没有地契!

  温老七说房子是他的,他都给打扫干净,弄得差不多了,可他拿不出来房契!

  更可恶的是,不论是地契还是房契,他们连个“白契”都拿不出来,连温润手写个证明都没有。

  温润卖了家产给外姓人,那青皮老大也不是吃素的,自己手下那么多人,本人又有点混不吝,温家庄的人想要欺负他?不被他欺负就不错了!

  敢霸占他的房子土地,做梦呢!

  于是青皮老大耍起了混不吝:土地租赁给佃户,今年的收成当然不是他的了,但是他打算明年收回来,自己种!

  其次是房子。

  温润家的房子是青砖瓦房,三间正屋,两边各有六个东西厢房。

  东厢房是厨房加柴房、仓库;西厢房就是书房和粮仓。

  周围同样有很大的菜园子,只是原主是个风雅的人,菜园子里没有种菜,反而种了一片儿桃树。

  可以春天赏花,夏日乘凉,秋天吃果子,冬天还能看到虬结的枝干上,落满风雪。

  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境好啊!

  地方大,又风雅,多少人喜欢呢。

  结果青皮老大过去可倒好,将人从房子里丢出去,自己带着三五十号泼皮住了进去。

  什么书房库房的都改了,成了住人的地方,一群人也感觉到了温家庄的人对他们的不喜欢。

  但是没关系,他们会接纳他们的……因为他们很能作!

  头一天搬家过来,没人搭理他们,没人帮忙搭把手,他们也不在意。

  第二天就在外面买了活猪过来,杀了吃肉,没请人,那帮人也不来。

  第三天开始,他们在村子里闲逛,朝大姑娘小媳妇儿吹口哨,什么也不干,光看,那眼神露骨的呦!

  第四天又朝年轻的寡妇抛媚眼儿,朝一些小孩子露出可怕的笑容。

  第五天,温老七带人来,想强行抢回房子,结果被这帮人反打了回去,腿都打折了!

  第六天他们打上了温老七的家。

  也就是族长的家,温家庄的男人们也不是吃素的,结果显然,干农活的庄稼汉除了力气大之外,还真不是这帮常年混迹市井,打架斗殴的人的对手,双方打了个两败俱伤。

  结果第七天,青皮老大喊来了一百多号人,挨家挨户要汤药费。

  不给就明抢,温家庄的人回去之后就处理了自己的伤口,而泼皮无赖们却没有,甚至有的人故意弄得血糊糊的,躺在大门口哼哼唧唧,说要死了,要去衙门告他们。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这帮人又愣又不要命,甚至温家庄的人想说找官差衙役来,他们立刻就说行啊!

  他们在县城这么多年,官差衙役的他们还认识一些。

  而且一旦惊动了衙门,免不了一顿扯皮,且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温家庄是比莲花坳富裕,但是也不可能家家户户都有胆量去衙门里走一遭的。

  没办法,只好赔钱,这帮人更气焰嚣张了!

  如今温家庄里不止大姑娘不敢出门,小媳妇儿也不敢了,连年轻一点的寡妇都躲回了娘家,实在是那帮人太吓人了。

  元刀告诉温润,温家庄的里长、村长和族长,一起来县城找县令大人,结果县令大人都没出现,是毛师爷出面应对的,毛师爷当时板着脸说人家手续齐全,是温润房子和土地的新主人,有什么问题吗?这件事情是温秀才亲自来办理的,货银两讫。

  他们有什么?

  是温润的手书啊?还是盖着官府大印的红契?

  他们有个屁啊!

  温润当时离开温家庄,说是出嫁,可连个添妆的人都没有,走的时候,更是没人来送。

  温小叔跟温小婶送的时候,跟送瘟神一样!

  结果走了温润,来了一大帮真正的“瘟神”,把个温家庄闹的是鸡飞狗跳。

  如果不是如此,温小叔跟温小婶也不会跑来找温润了。

  这地方他们也是头一次来。

  而且因为温家庄的人都说是他们俩的错,干什么将温润嫁出去呢?这下好了,温润卖了家产,他们好好的温家庄,现在被搞得乌烟瘴气,甚至那些人还专门从县城里请了秦楼楚馆里的花娘来饮酒作乐,半个村子都能听到那嚣张跋扈的笑声,女人们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因为那些不正经的女人出来进去的,很多男人都会看,甚至会看直眼儿。

  温家庄里整日的淫声浪语,风气之败坏,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温小叔一看温润知道,顿时大怒:“那你还把家产卖给他?你知不知道,你弟弟的胳膊都被打的断了!”

  温小叔有三个女儿,唯有一个儿子,才八岁,已经是猫嫌狗厌的了,最大的喜好就是欺负人,整个一熊孩子。

  还是古代版的那种,平时大家都不爱搭理他,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这熊孩子不该熊到了真正的无赖手里。

  好么,被那个无赖打折了胳膊不说,还倒赖走了温小叔二两银子的汤药费。

  “那关我什么事儿?他给的价格高,我就卖给他。”温润道:“我又不是温家庄的人,又是外嫁的身份,你找我有什么用?”

  温小叔差点被气吐血,温小婶也生气得很:“那你要回来,说不卖了。”

  “不可能。”温润摇头:“银货两讫,怎么可能反悔?你当衙门是你家开的啊?”

  这个时代虽然封建,顽固又很不方便,但是某些事情还是十分坚持的,例如这样的买卖,既然银货两讫了,那么双方就不再有任何关系。

  想要反悔?是不可能的啦!

  你当衙门每天没事儿做,就光顾着你这点买卖了?

  脸可真大!

  夫妻俩气得够呛,但是他们没发现,他们一直是站在门口说话的,温润压根儿没有邀请他们俩进去坐一坐的意思。

  “就是,你当衙门是你家开的啊?”这个时候,张大爷和张大娘,带着一群莲花坳的人,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他身后跟着一脸紧张兮兮的陈旭。

  陈旭这孩子就跟怕冷似的,但凡是出门,尤其是见人的时候,捂得跟个棉球似的不说,头上戴着棉帽子,脖子上还捂着个围巾,都是他母亲给他做的防寒物品。

  一出门就带上,别人都当他怕冷。

  只有伟润猜出来一些别的原因,所以平时温润都不让他出大门的,就在家里的书房干活儿,或者是跟着一起读书。

  偶尔会让他当个小老师,看着点儿小班的孩子们。

  因为温润发现,陈旭的底子不错,他竟然会写字!

  而且写的比他的学生们强多了,起码有三五年的学习时间,才会写出这么好的字。

  刚才别人都是一窝蜂的跑出去要给温润撑腰,摆谱,只有这小家伙儿,从小门儿跑出去,去了村长家,又去找了其他人家,有小孩儿的人家,孩子们也跑出去找人,这不,才多大一会儿啊?大家伙儿就都来了。

  同样的,大家觉得温润能“嫁”过来,肯定是有什么事儿,温润不说也没人有那个闲情逸致去刨根问底。

  温润嫁了过来那就是他们莲花坳的人了。

  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应该护着他的,何况现在老王家没啥人了,王珺出去不知道生死如何,温润却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是他们莲花坳的荣耀,更是他们赋税和劳役的指望。

  怎么能让人欺负到家门口,都没人给他出头呢?

  所以一群人过来,气势汹汹,且男女都有,甚至还有放假在家的孩子们。

  一群小孩子们一来就站在了温润的身前,给他扎了个小小的“篱笆”墙。

  张大爷一来,温小叔跟温小婶就有些怕了,他们知道这是莲花坳的村长。

  “温润是我们莲花坳的人,你们既然在父辈的时候就分家了,还来纠缠家产干什么?”张大娘站在温小婶前面:“嫁出门的人,泼出门得水,你身为妇道人家,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这个时代,嫁出门的女人,哪怕是嫁给隔壁的人家,没有婆家的点头,也是不能随便回隔壁娘家的,更别说往娘家送啥东西了。

  婆家要是好说话,还能有一些自由,要是不好说话,敢随便拿婆家的东西,送回娘家去,那婆家是可以休妻的,理由就是“偷盗”!

  “偷”婆家的东西,送回娘家去。

  “温润没有娘家,他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家产不处理,留着给你们?”这个时候,一个吊儿郎当的声音冒了出来:“这是想要发绝户财啊?”

  温润看了过去,这个人他认识,盖房子的时候,来帮过忙,不过这个人有些懒惰,不干力气活儿,就负责一点轻省的活计,后来听杨大叔说,这人就是马三儿,他们莲花坳唯一的一个懒汉,无赖的性格,让他在莲花坳里不怎么招人待见。

  还游手好闲,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也曾经来过老王家,那个时候,王珺不在家了,三个孩子岂能是一个成年男人的对手?幸好杨大叔护着,他也只是在老王家外围转了几圈,摘了点小菜就走了,没啥太大的损失。

  后来温润来了,他就再也不敢来老王家了,等到盖房子的时候,他倒是来了,活儿干的不多,可这吃饭上却很卖力气。

  温润记得他是因为他一个人干掉了一半的大猪肘子。

  人家都是十个人吃一桌,一桌上一个大猪肘子,他一个人就直奔那中间的大猪肘子去了,吃了一半,连菜都没吃,饭都没添,半个大猪肘子就把他给吃饱了。

  后来怕他不消化,愣是给他灌进去一大碗的山楂水。

  又让他负责跑腿儿,也好消消食儿。

  以前温润觉得这样的人,不太好理解,家里三间土胚房,不到十亩地,他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穷酸又拮据,也没成个家。

  但是现在他站在温润前头,替他挡住了温小叔怒目而视的眼神:“怎么着?没发财就追来莲花坳了?告儿你,莲花坳可不是你们温家庄,想欺负谁,就欺负谁,老王家是没大人了,但是老王家可没绝户!”

  温润来了莲花坳,带来的家产自然是归他自己所有,算是嫁妆,这年头谁也不能动有主的嫁妆。

  “我们家的事情,用不着外人管!”温小叔本来就不占理,这一下让一个混不吝的人给挑明了说,脸上就挂不住了。

  “你们家?你们家在温家庄,来我们莲花坳干什么?”马三儿吊儿郎当的斜着眼睛看温小叔:“怎么?在温家庄没欺负够,跑来莲花坳欺负人了?”

  “就是,温润现在是我们莲花坳老王家的人。”

  “想来欺负人,也得问问我们莲花坳的人同意不同意。”

  一群人气势汹汹的看着这对夫妻俩,眼神非常的不善!

  “温润,你就这么看着?”温小叔不敢跟外人耍狠,就只敢窝里横,他对外人唯唯诺诺,却只对自己人厉害,现在他看的就是温润。

  他们夫妻俩好歹也是温润的亲叔叔亲婶子,书呆子就这么看着?他不是最讲究的秀才吗?何况现在还是举人了。

  “你别叫我哥夫了。”王珏开了口:“嫁入我王家大门,就是我王家的人,哥夫是有钱还是举人,都是我王家的事情,而我王家在莲花坳,不是在温家庄,你们俩走吧,以后也别来了,我们王家不欢迎你们。”

  在这个时候,老王家的人要站出来说话了,王瑾太小,王珏还挺合适,毕竟老王家现在他是最大的那个,温润在外人眼里,到底是嫁进来的……还没见到契兄弟,就养活三个小孩儿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家里的事情,是谁说了算,可这个时候,王珏的确是“说了算”的那个王家老二。

  “你一个小毛孩子懂什么?”温小叔可不怕王珏这个孩子。

  故而根本没当他是一回事儿。

  “我再是个孩子,也是王家现在说了算的人。”王珏却道:“若再无理取闹,我可要赶人了!”

  其他人听了这话,立刻就握紧了手里的东西,一旦发生冲突,马上就要出手。

  这种情况下,温小叔跟温小婶还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