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岚,寒假我得回北京了,明年我才回来。”

  “嗯。”

  “你这态度也太冷淡了。”

  “大家迟早都会离开这里的。”张楚岚仰头望着雪,轻声说,“这里太冷了,夏天又太短,没人真正愿意待下去的。”

  “你也是吗?”

  “嗯。”如果他能像个普通人那样继续活下去的话。

  “那离开后,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不知道,我想先长大。”

  王也闻言顿了顿,他转头看向身侧矮他一截的张楚岚,因为他平时表现得太早熟,王也几乎把他当成了同龄人,这会儿才意识到他还只是个靠自己无法离开小镇的小孩子。

  “楚岚,你为什么那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他忽然转了话题。

  张楚岚沉默了一会儿,直勾勾地看着他,回道:“因为有一些过线了。”

  “老师,”张楚岚忽然停住脚步,“人和人之间关系其实就那么回事,无非是物质利益或者情感交换罢了,大多数人之间的关系交换都是相对平衡的,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几乎都是如此,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王也听完,虚心讨教道:“可这世上也有很多不平衡的人际互换,”

  “那是因为足够爱,所以可以无视这些原则。”

  张楚岚被很多人爱过,但他们都死了。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从小接受了太多的爱,也就无所谓得失,可以毫不吝啬地向随便一个人丢出自己的东西。”

  “这种是施舍。”

  王也清楚张楚岚说的是什么,他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管是什么,受了还回去不就得了,你是嫌麻烦,还是害怕还不起,要丢掉这些东西呢?”

  “我的东西太少了,还不起。”

  他的真心就一点点,就算被人骗过去了对那个人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

  王也点点头,低声说:“我知道了”

  冬日窥夏

  05

  期末考以后,寒假很快就到了。

  张楚岚又投入到忙碌的打工生涯中。

  小姨去世后,虽然肇事方赔了一大笔钱,再加上小姨留下来的钱,足够张楚岚考上大学,可是这人生的意外比比皆是,何况张楚岚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得多为以后打算,那些钱能不用就不用。

  他忙起来就想不了那么多事,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才极偶尔的想起王也,他没去过北京,只能凭着电视里北京的模样,描绘着王也在北京的样子。

  王也那么温和洒脱的人必然是在北京陪着朋友走街串巷,看尽繁华大道的夜景,在金色与红色的色彩之间随着红旗的舞动,伴着友人的欢声笑语,伴着漫天灿烂的烟火,半无奈半妥协地拍拍手,宣布新年的到来。

  这是他这样的人该有的新年。

  除夕夜,张楚岚被店长早早赶回家,让他好好过年。

  张楚岚一个人过什么年,他搬出小姨的骨灰盒,开了电视机,把频道音量开到最大,掩盖屋内安静到压抑的氛围。

  春晚很无聊,张楚岚看的昏昏欲睡,从书包里翻出课本,好巧不巧正是一本语文,他鬼使神差地打开了,翻来翻去停在《出师表》那一节。

  王也好像很喜欢诸葛亮。

  哎,怎么又想到他了。

  张楚岚想来想去,把缘由归结于王也差劲的教学水平。

  过于差,以至于能在众位老师里脱颖而出,让张楚岚耿耿于怀。

  家里唯一的座机响了,张楚岚提起话筒,喂了一声,熟悉的笑声像暖和的热水滑进了他的胃里。

  “楚岚。”

  张楚岚紧紧攥着话筒,一言不发。

  “怎么不说话?”王也笑问,“你该不会刚刚在偷偷骂我,现在接到我的电话心虚吧?”

  “……”

  “哎呀,好像猜对了。”王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和张楚岚能看到的同一片天空,右手和平时批改作业一样给张楚岚批了一个大大勾,“等我回去,记得背课文。”

  王亦路过,瞧见王也脸上的笑容,奇了,拍拍他的肩,轻声问:“谁呀。”

  王也捂住手机,轻声回道:“一个学生。”

  王亦挑挑眉,更奇了,但他也没有干预自己弟弟的意思,打算等他打完电话再八卦,于是先行一步回了客厅。

  而那边张楚岚握着话筒,问王也:“你怎么会有我家的电话号码?”

  “问了你班主任。”

  “你骗我。”张楚岚冷静地说,“那些文件我都是乱填的号码。”

  他是个孤儿,就算填了正确的号码,也再没有亲人能接通了。

  王也顿了顿,有点无奈:“你就非得戳穿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