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红星仓库>第36章 以利动之

刘伯恩继续说道:“我们当初约好,腊月二十二,在京城东门集合。”

萧云看他们依然满是戒备,也不多话,只让刘祥与家人多多团聚一会儿,他们先回去了。

刘祥点点头,目送他们走了,这才跟亲人们进了草屋。

草屋里并没有多么暖,只是挡了风而已。

老弱妇孺全都缩在草铺子上,挤在一起取暖。

刘伯恩和刘仲恩拉着刘祥去角落里问话。

不提。

萧云回了家,先把在炕上与萧枫研究食谱等的刘福薅下来,告诉他刘家村人就在荒地草屋里。

刘福激动的一蹦三尺高,着急忙慌的就要去。

萧云拉住他,告诉他不急,给他们准备了热菜热饭再过去。

萧云带着刘福去了前院,吩咐仆妇们准备好简单的热菜粥,里面搁上油盐;再热了二百多个大白面馒头。

用一架牛车拉着,由庄头陪着刘福,送到了草屋。

刘福嗷嗷叫着冲进了草屋,抱这个、抱那个,激动的眼泪哗哗流。

他们的姨母看他们没瘦,甚至还胖了,对萧家充满了感激。

刘伯恩他们挨着给村人们分了吃喝,大家终于在饥寒了十几天后,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吃了东西,有了热量,村民们有了力气,也有了精气神,聚在一起讨论接下来怎么办。

庄头也被拉着加入了讨论。

庄头面对任何询问,都是咬着旱烟袋,笑眯眯的说:“好!是!特别好!”

刘家村人看他穿着厚实、滋滋润润的样子,知道不是作伪,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

刘伯恩说道:“咱们不一定需要卖身为奴。我等下跟着刘祥刘福去萧家拜访一番。讨个章程。”

众人这才散了,又分屋堆好取暖。

刘祥、刘福、刘伯恩、刘仲恩坐上牛车,庄头充当车把式,一路回了萧家。

站在萧家宏伟的前院,刘伯恩、刘仲恩傻了眼。

这比他们那儿最豪富的人家还要豪富啊!

此时,前段时间测试气化煤炉的屋子,已被装饰的极为温馨随意。

炉火已经升起来,大水壶突突的冒着热气。

刘伯恩刘仲恩他们进来的时候,里正正在学着调小气化煤炉的进气阀。

围着炉子一圈的桌面上摆了茶杯茶壶,干果红薯,莫不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萧云站起来,邀请他们随意坐了,又给里正和他们做了介绍。

刘伯恩之前也是里正,自然知道能让一位里正这么放下身份,自有他超过常人的道理。

一人一杯清茶在手,大家心里热乎起来。

里正跟他们说了石家疃这边,南衙的户籍规定。

大体来讲,自从嘉禾一年开始,赋税劳役越来越重。

不光是皇帝酷爱征战,年年广募粮草;就是太后,那也三不五时的从周边县郡征集徭役,修建寺庙。

正常一亩田,丰年产一百四十斤粮食每亩,要上交三成赋税;遇到灾年,颗粒无收,也要交够基本赋税三十斤每亩。

可以自主开荒,前三年不收税,但是从第四年开始,赋税较基本农田加一成。

但是皇帝每年开战四五次,每次都要募集基本亩产赋税,可以钱抵,但一般百姓家谁家受得住。

并且一年四次劳役,一次一户抽丁一人,下至十二岁,上至六十岁,不少人都折耗在了劳役期间。

刘伯恩越听、心情越沉重,感情,皇帝脚下不好混啊。

里正聊了一会儿天,兜着萧云硬递给他的一兜子烤红薯离开了。

萧云再回来,乐呵呵又给刘伯恩添了茶。

刘伯恩踌躇了一下,说道:“我等想要投靠郎君,但又不想为奴,不知郎君可有什么章程、建议?”

萧云说道:“我这儿春节后会对佃仆有些安排,如果你们想加入,有两个选择。”

“第一,成为佃仆,户口挂在萧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赋税。垦荒种田,萧家保你们衣食无忧。”

“第二,与萧家现在的佃仆互换身份,你们暂时顶替他们在这儿种田。萧家对他们另有安排。三年后期满,你们自离去,他们回归。”

“当然,要是不想加入,你们在草屋待到春暖花开,自行离去或者自由落户,都可。期间生活自理。”

刘仲恩小心翼翼的问:“如果选择第一条,我们的儿郎,可以读书吗?”

萧云笑起来,说道:“要读书,就要跟刘祥一样,成为私仆。不需改姓,出去皆是萧家郎君,必得识文断字。”

刘伯恩问道:“那能否科举?”

萧云接道:“出类拔萃者,萧家必定鼎力相助!转换身份,萧家帮理!”

刘伯恩心里大动。

他和刘仲恩站起来,深深一礼,说是:“不敢擅专,回去与族老商量。”

萧云提供了百斤木炭,两人背了,挥手告别,去了草屋。

萧云看他们远去,心里满是期盼。

如果他们愿意,以后若能寻得那两百青壮,将是萧家一大助力。

刘祥说,刘家村人,无论男女,皆好武。

接下来几天,萧家一日两次提供热水热饭,均由萧林陪同刘福前往。

萧林充分发挥了自己“嘘寒问暖,鼓舞人心”的能力。

刘家村人在腊月十五这天,一起离开草屋,到了萧家前院。

在里正的见证下签了卖身契,并且第二天就去南衙换了红章,算是过了明路。

南衙的户政官员看着契子上的年龄,撇了撇嘴,对里正说道:“这个萧家大郎,莫不是个傻得,老的老,小的小,却是没几个顶用的!”

里正笑笑,没搭话。

一百多人,过了赋税年龄的就有四十个,不到赋税年龄的二十几个。

赋税年龄是啥,那就代表了劳力!

萧大郎傻不傻他不知道,给他的好处却是足够了。

里正哼着小曲,回村第一件事就是给萧家送过去身契。

萧云接过来,随手放到了袖袋里,给了里正一坛子好酒,算是答谢。

里正心满意足的离开。

刘家村的人已经住进了前院,房间刚刚好够住下,热热闹闹的。

等春节后,如果转化顺利,这些人会有大半被安排进山,只留下老弱病孺。

那时候就住的宽松了。

一连几天不下雪,袁满山又来找萧山进山打猎。

萧山一口应允。

他带了刘祥一起,两个人都是武装到了牙齿。

就连袁满山,都被分了一套内甲,把他稀罕的不行。

三个人换好行装,骑着骡马进了山。

没了萧振洲这个作弊神器,他们也就是比普通猎人幸运了那么一丢丢。

一个半多时辰才找了二十几只兔子,野鸡一只都没有。

距离午时还早,他们决定沿着山沿,往北搜索。

三个人都是年轻气盛,不知不觉比上了。

到了午时一刻,他们数数猎物,刘祥最多。

刘祥兴奋的把帽子摘了,头发上呼呼的冒着热气,哈哈笑着展示自己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