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红星仓库>第35章 遇刘家人

到了约定的日子,萧山带着刘祥,两个人架着骡车去了草市,分别取了炉皮和炉胆。

又去人市转了转。卖身的奴仆明显多起来,但买家少了很多。

刘祥仔细辨别各个卖身台上的人,并没有他熟识的面孔。

两个人赶车回家,卸下炉皮炉胆,匆匆骑马进了京城。

两个人把东西坊市都转了转,还是没发现要找的人。

无奈,两人只好打马回家。

看来要持续寻找很久了。

家里边儿,萧云带着萧雨萧海,一起把简易煤球炉组装好。

又将炉子提到前院,生火点着了煤球放进去。

实验完,直接拿去内院,放在了内院小厨房,刚好给萧瑾、麻姑、桐秋用来烧水做饭。

接下来的日子,萧山和刘祥每日往返草市和京城坊市,但是一无所获。

这期间下了好几次雪,京城内外,白雪皑皑,四个城门口挤满了乞丐和逃荒者。

时间很快到了腊月初八。

一早起来,萧云开了前院门,想去田边看看,结果差点被大风吹个跟头。

他伸手按住棉璞头,把门又缓缓关上。搓手跺脚的回了外院暖阁。

昨天晚上萧枫就把八宝粥煨在了灶上,早上起来喝,软糯香甜,刚刚好。

刚吃完早饭没多会儿,前院大门被砸响,庄头带个青年去开了门,两个人形一下倒了进来。

庄头一看,嗨呀,这不是个宫人嘛!这肯定是来找王爷的。

他急忙出去把马匹牵进来,地上散落的食盒也收拾起来。

两个宫人已经被搀扶进何硕内侍的屋子。

何硕的内侍跑去外院找何硕汇报。

何硕一听,心里升起一股无名怒火。但最终还是压下去,面露担忧的撩袍往外跑。

他一边跑,一边嘟囔:“这是皇宫着火了吧!”

到了前院,进了屋,就见两个宫人披着被子在火盆前抖作一团。

何硕也没说话,过去把桌子上的食盒打开,里面是一个八宝碗,八宝碗里一团冻成了冰的黑乎乎物事,从露出来的半粒枣子看,这是一碗八宝粥。

也就是说,他母后,为了让他喝上一口八宝粥,差点儿冻死了两个宫人。

何硕气笑了 。

两个宫人跪在了地上,使劲儿磕着头。

何硕说道:“行了,起来吧!这里,你知我知……”

看了自己的内侍一眼,继续说道:“他知!八宝粥很好喝。谢母后恩赐!”

“咱们即刻启程,本王是该回去看看了!”

他的内侍吓得啪一下生生跪在了地上,啥话也不敢说。

何硕癫狂一笑,一甩袍袖出了屋子。

进了外院暖阁,他将自己带来的书籍收拾了一下,那本儿《天工开物》,他拿在手里犹豫了一下,终归是连笔记一起交给了萧雨。

他站在萧云面前,仰头看着高大的萧云,湿了眼眶。

他哽咽道:“萧兄,这些时日,打扰了。本王实在不该贪恋这一汪温暖。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了!”

萧云心里一滞,酸涩得很,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何硕,知不可为,偏要为,在很多时候,不是有骨气,那是傻子!”

何硕强笑一下,什么也没说,当先走了出去。

庄头已经把何硕的马车整理好,板车给换上了一个厢车。

两个车厢里都放了燃了煤球的炭盆子,另加两块儿煤球半路添换。

何硕站在车辕上,再次跟大家拱手告别。

大雪披了他一身。

大家回礼,再抬头,车马已去。

回了暖阁,一时间六兄弟都沉默不语。

这真是,世间诸人,各有悲喜。

第二天,大风大雪终于停了。

萧云拉着庄头和几个壮年的佃仆,在齐膝深得雪里跋涉了半个多时辰才挪到地头。

萧云喘匀了气息,扒拉开积雪,露出冻得墨绿的麦苗,仔细辨别,发现并没有冻坏。

他直起腰,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七八个人绕着所有的麦田转了转,眨眼到了午时。

他们正想离开,突然挖水渠的时候建的草屋里,传来一阵清脆的婴啼。

几个人互相望了一眼,决定前去探看一下。

“咯吱!咯吱!”

脚踩在积雪上,陷下去再拔出来,发出清脆的声音。

在这寂寥的旷野传出去好远。

草屋的厚草帘子一阵晃动,出来几个面黄肌瘦的大汉。

他们拿着粗粗的棍子,瞪着眼睛看着萧云他们。

萧云抬手止住大家的脚步。

他上前一步,拱手见了一个礼,朗声说道:“某家姓萧!此是某家秋上修建水利兴起的草屋,不知阁下来自何处?”

大汉们互相看了几眼,出来一个年纪稍大的,拱手还个礼,答道:“某家姓刘,老家天间府,躲避雪灾而来,暂住郎君家草屋。实在感激不尽。”

“伯父!伯父!”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青年激动的大呼声。

萧云转身,却是萧山和刘祥趟雪而来。

此时,刘祥满脸激动,大步跳跃着往前迈动。

再回看刘姓逃荒者,他们具是满脸错愕与激动。

“祥哥儿,你在这里?你弟弟呢?哎吆,我们找你找得可好苦!”

双方互相奔赴,不一会儿相拥在一起。

从草屋里又出来几个年长的妇人,扎进人群里,抱着刘祥嚎啕大哭。

萧云听来听去,他们真是刘祥的村人,关系也都不远。

抱着他哭那几个妇人,都是他外家的姨母和妗妗。

先前领头的大汉是他堂伯父。

众人哭哭笑笑一阵,刘祥才平静下来,给大家做介绍。

“大伯,这是我们萧家的大郎君!当初就是大郎君和二郎君从人市,把重伤几欲死去的我救回的!”

“大郎君,这是奴的大堂伯,刘伯恩;这是二堂伯,刘仲恩。其余均是奴的村里亲邻!”

听见他自称“奴”,刘伯恩微不可察的蹙了一下眉,神色痛苦。

萧云在心里过了一下,强扯一下嘴角,眼里含着笑意,说道:“见过诸位乡亲。”

他看了刘祥一眼,刘祥心领神会。

他上前一步,问道:“伯父,咱们一起来的有多少人?来多久了?”

刘伯恩答道:“来了三日,恰好被初七夜间的大雪留下。咱们现在只有一百一十二人,老弱妇孺占了大半。”

刘祥急道:“其他人呢?”

刘仲恩接口:“余有两百多青壮,一路南下,在京城附近走散。我们猜测,他们应该是躲避朝廷强抓壮丁,躲进了澜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