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长相逢【完结】>第111章

  灾荒远比想象中严重。

  昔日繁荣热闹的镇子俨然成了一座空城,路边的商铺全都大门紧闭,街上也不见挑着货物叫卖的商贩,尽是逃难至此的难民。

  “吃点干粮垫垫肚子。”路母把水壶递给路西楼,“下午我们还要赶路。”

  决定离开前,路母把家里仅剩的粮食做成了方便携带的干粮,这些天他们三人靠吃干粮度日,虽然顿顿不能饱腹,却不用饿肚子,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好了。

  但现在干粮不剩多少了,他们要是不能在吃完干粮前赶到下一个镇子找事做,以后就要饿肚子了。

  水时早上路过溪流时,路父挤进人群,冲到最前面打的。蝗灾过后,干旱持续,庄稼覆灭,现在就连水都稀缺起来。

  路西楼一上午没喝水了,实在是渴得不行了,便接过水壶喝了一小口,然后把水壶递回去。

  “娘,我们要去哪?”路西楼边吃干粮边问。

  路父路母皆自幼失怙,被家中亲戚养大的,但却过得十分不好,所以两人成亲后,慢慢跟亲戚失去联系了。

  陶宁远家可以投奔亲戚,他们家却没有这样的亲戚。

  “往南走。”路父道,“江南物产丰盈,经济繁荣,我们只要到了那边,一切就好了。”

  路西楼生在北方长在北方,从没去过江南,对于江南的了解一半来自父母言说,一半来自话本,陶宁远也曾说过江南好,所以现在听路父这么说,路西楼对江南的期待更大了。

  虽然路途遥远且辛苦,可只要能到江南,这些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江南怎么样啊?”路西楼好奇问。

  连日的逃难让路父瘦了喝不少,不过他眼神矍铄,语气铿锵,似乎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打倒,“江南如画,景美人美,阿凌一定会喜欢江南的。”

  “而且江南多雨,烟雨朦胧更像山水画了。”路母抿唇浅笑,“江南的糕点也好吃,等在那边安了家,娘给你买绿豆糕。”

  路西楼已经很久没吃绿豆糕了,如今提起绿豆糕,他很没出息地咽口水了,“我要多吃一点。”

  “好,阿凌想吃多少我就买多少。”路母笑得很温柔。

  路西楼笑道:“谢谢娘。”

  简单休整一会后,三人便起身南行。

  他们走了好几天了,才走到附近的镇子,镇上全是难民,有些小孩饿得嗷嗷大哭,大人身上没有吃的,只能抱着小孩哄。

  街道旁的店铺全关门了,按理说这里是个不错的休息地,可他们前两天才被人抢了吃的,所以宁愿住在野外,也不敢住在人多的地方,怕睡着后又被抢东西。

  出了镇子,没走多远就是官道,路父看了眼道上的难民,拉住路母的手,带他绕进了旁边的树林,选择走小路。

  树林中安静,烈阳被浓密的树枝遮挡,一下凉快起来,路西楼心情跟着变好,不再像之前沉闷,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一会儿摘树叶吹哨,一会儿摘野花给路母,哄得路母笑弯了眼。

  说笑间太阳西行,天空被夕阳染成了红色,路西楼拨开眼前的草,从树林里钻了出来,到了宽阔的路边。

  路父扶着路母走了出来,见路西楼站在原地不动,好笑地喊了声阿凌,“怎么不走了?你也累了?”

  路西楼没有说话。

  “阿凌累了的话,就让你爹背背你。”路母拍了拍路父的肩,让他去背人。

  然而路西楼还是沉默,路母察觉到了不对劲,皱着眉走到路西楼身边,边说话边顺着他的视线往前看,“阿凌你……”

  路母的话没说完就卡在了喉咙里,她伸手捂住嘴,身体不受控地后退了几步,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怖的场景。

  路父见他们这样,也快走上前,却没有说话,只是在看到不远处地上躺着的人时,而狠狠震惊住了。

  几步开外的地上,横七竖八地躺了好几个人,有些人身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而有些人的脸则被野兽啃烂,露出了森森白骨。

  路西楼像是失去了嗅觉,踉跄着走过去,在其中一人的身边蹲了下来。

  路西楼伸出手想摸对方的脸,手却不受控制地发抖,怎么都落不下去。

  往日玩闹的场景忽然浮现眼前,路西楼想起那时他们坐在院子里看星空,各自说着未来要如何,结果不过一年风景,就以物是人非。

  路西楼鼻尖一酸,眼泪不听话地往下掉。

  “阿凌。”路母走过来抱住路西楼,“哭出来吧。”

  路西楼回抱住路母,抽噎着说,“走之前他还送了我礼物,是那个小鸟玩偶,我也祝他一路顺利了,为什么还会这样?”

  天灾下人类太过渺小,求生不易,路母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路西楼,便不停地拍他后背,像小时候哄他睡觉那般。

  从记事起,路西楼就没这样哭过了,可现在眼泪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完全不受他控制。路西楼心疼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埋怨命运的不公,但最恨的,还是他无能为力。

  “娘,我们休息一会。”哭了一会,路西楼眼眶酸胀,嗓音嘶哑,“我想给他……立个墓。”

  路西楼很没用,他甚至不敢说他的名字。

  顾四是路母看着长大的,她现在也不好受,“好。”

  挖坑时,路父要过来帮忙,不过路西楼拒绝了,他一个人挖好了坑,又找了树叶和草垫下,才抱着没了一半脸的顾四下葬。

  随身没有笔墨,路西楼就咬破手指,用血给顾四立了碑,再磕了三个头才走。

  有了顾四一事,路西楼变化很大,不仅话少了,也不爱笑了。

  之前赶路时,他还会说一些笑话逗路母开心,现在就闷声往前走,哪怕路母来逗他,也只是嘴角微提。

  除此之外,路西楼不那么心软了,一是越往后走灾情越严重,难民为吃的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二是生逢乱世,心软是致命毒药。

  所以路西楼看到被饿得大哭的小孩,不会再像一开始那样,会给他们吃的,若是有人来找他乞讨,路西楼更是会直接挥手赶走对方。

  可饶是如此,逃难几个月后,他们还是出了意外。

  那时他们已经没有吃的了,路母的首饰也当得差不多了,三人常常是吃一顿饿三顿,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吃的,他们还舍不得吃。

  然而不知是谁泄露了他们找到了吃的的消息,于是附近的难民蜂拥而上,想要抢走路父猎杀到的兔子。

  吃得不好,路母瘦成了皮包骨,路西楼更瘦了一大圈,完全不像十二岁的孩子,路父好不容易找到荤腥,他当然想让妻儿吃顿好的,自然拼死要护住野兔。

  但对方的人手实在太多了,又都被肉味逼红了眼,满脑子都是要抢到野兔,哪里还有良知可言?

  他们手持棍子,用力抡到路父身上,没有木棍的,就攥住路父头发,张嘴咬他。路母吓得脸色惨白,哭着去拉人,求他们放过路父,“再这样下去他会死的。”

  那些人打疯头了,根本听不进去路母的话,用力把她甩到一边,路母头磕到了石头上,血顺着眉眼往下流。

  路西楼也在拉人,看到路母磕了头,瞬间红了眼,弯腰捡起一根木棍,不要命地往前挥。

  穿鞋的怕光脚的,光脚的怕不要命的,路西楼使了十分力,被打的人转过身反击,路西楼被一巴掌扇得耳鸣。

  但他没有后退,仍继续往前,想要救出路父。

  眼看路西楼开始发疯,这些人意识到要速战速决,他们分成两列,一列人去拦路西楼,剩下的人去对付路父。

  路西楼再拼命,也终归是个小孩,所以没多久就被制服了。路父看到路西楼被按在地上,直起腰要来帮他,却被人找准机会,一棍子打住后脑勺,然后路西楼看到路父步子猛地顿住,再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爹!”路西楼眼睛瞪得很大,嗓子都破了。

  压着路西楼的人看到这一幕也傻眼了,灾荒之前他们都是老实的乡下人,别说杀人了,连伤人都没有过,现在却为了一口吃的杀了人。

  他们都被吓住了。

  看到路父倒了,用木棍挥他的人愣住了,却只愣了一瞬,就弯腰拿起野兔,头也不回地跑了。其余人和他一起,也飞速地跑了。

  没有人压着不让他动了,但路西楼四肢发软,脑袋发晕,竟然行动不了了。

  他趴在地上,没有力气起身,慢慢地爬到路父身边。

  “爹,你醒醒啊。”路西楼抱住路父,颤抖着手要去试路父鼻息,手却不敢真落下去。

  路西楼叫得很大声,路父没有一点反应,路西楼不放弃,抱得越来越紧,同时不停地喊路父,妄想路父能回他一句臭小子。

  可这都是徒劳。

  路西楼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他还学陶宁远教他的那样掐了路父人中,路父还是没有反应,甚至脸开始发白,四肢开始变硬变冷。

  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路西楼抱着路父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