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第365章 扬州乱局

在廖化出兵幽州,进行政、军改革之时,天下大势也在迅速变动。

袁术在前往寿春之时,经过老家汝南,得袁家一族大量资助,袁涣、袁胤同往投靠,到达寿春后,杨弘,刘勋、张勋、桥蕤、雷薄、陈兰等扬州大族前来投靠,不少人都带有上千兵马。

袁术又厚待孙坚旧部,孙坚部经历黄巾起义,讨董大战,虽然仅剩三千余人,却皆是精锐。

袁术听取谋士阎象、杨弘建议,派兵四处出击,攻占扬州九江郡各县,全控九江郡,随后又出兵庐江郡,占据庐江大片地盘,只是郡治舒县久攻不下。

在此期间,董卓深恨袁家,遂任命皇室宗亲刘鳐为扬州刺史,代替张温,前往扬州,与袁术争夺扬州。

扬州治所本在寿春,寿春已经被袁术占据,刘鳐在吴景等人的帮助下,来到曲阿县,在此招兵买马,扩展势力。

却说在曲阿东南,群山之中,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下,有两间草屋,在正屋内,一十七八岁的少年,正跪在床前。

“徒儿,你我相依为命十六载,而今快到分别之时,为师自知命不久矣!好在你已成年,武艺大成,足可自立,为师也去而无憾……咳……咳……咳。”

“师傅暂且歇息!等等再说。”少年拉着老人的手说道。

那老人抽出手,拍拍少年的手道:

“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为师当年纵横北地,杀富济贫,惩恶扬善,好不快活!可惜不能保护家人。家里仅有的十亩地被王家强夺,家姐前往理论却被暴打侮辱,一气之下投井自尽,姐丈报仇不成反被杀害,父母更是一病不起,不久病亡。”

“待我回到家时,只看到两座孤坟!当晚为师谋划一番,潜入王家,将王家一十三口还有十名恶仆全部斩杀,报了血海深仇!”

“可恨王家主家出重金,请来百名游侠及上千官军围杀,为师寡不敌众,只能逃跑。一路之上被官兵游侠追杀,身受重伤,终于潜逃到冀州井陉县,虽然暂时摆脱了追兵,却也元气大伤乃至奄奄一息昏倒路旁。”

“待为师醒来,发现自己已在一个山洞之中,之后,每隔一日,便有一百姓偷偷送来吃食,为师珍藏的这个陶碗,便是当初恩人给我送饭之时所用,可惜辗转途中碰破,有了这么一大豁口。当时,为避免连累恩人,为师身体稍好,便偷偷下山,查得恩人来自井陉李家村。”

“师傅没有问清恩人姓名吗?”少年问道。

“自始至终,恩人未问,我也未说,为师与恩人没有交流过一句话,只偷听到村民称呼恩人“廖叔”,乃是李家村村长,好在廖姓稀少,寻找容易。”

“我已杀尽仇人满门,大仇得报,至于被王家主家追杀受伤,也算是多造杀孽的报应吧!不求徒儿再为我报仇雪恨,只要有朝一日,能为替我……替我拜谢恩人……救命之恩,赠饭之义,为师便心满意足。”

“是,师傅,你且休息,我去给你倒点水。”

“徒儿听我说完,你原本也并不姓曲。当初我在河内淇县时,你父倒毙路旁,你尚有气息,于是便带着你,将你收养为徒,来到曲阿后,便以曲为姓,名为勇。这十几年来,你我相依为命,虽然偶有孤独,却也是为师最快乐十几年!”

月余过后,老人去世,曲勇埋葬老人,更是每天祭拜,守孝三月,而后下山。

“招兵了!招兵了!刺史大人乃皇上亲封扬州刺史,又是皇亲国戚,现招兵三千!”

“不如暂且投军,挣些盘缠,否则很难到达冀州,即便到了冀州,两手空空,又如何面见恩人,酬谢恩人?”曲勇心道。

“官兵大哥,我报名!”曲勇走上前去,对招兵的什长说道。

“看你身体可以!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填好登记册,这是五百钱,拿去安顿家里,两日后到这里报到,可再领五百钱。”那什长说道。

“我……我就一个人。”

“哈哈哈,那好办,这是千钱你收好,直接进军营了。记住,不得私自外出,否则按逃兵处置,一律斩首!”

“这……多长时间?……”

“快进去吧!能有口吃的,又有钱可拿,就不错了!哈哈哈”

随后,扬州大地烽烟四起,扬州刺史刘鳐也在曲阿聚兵两万,并派张英、樊能四处出击,占据了丹阳郡很大地盘,这与丹阳太守吴景矛盾加深,最后乃至兵戎相见。

却说此时孙坚之子孙策,深感天下变动在即,孝期未满便提前结束守孝,北上九江寿春,准备讨回父亲旧部。袁术见到孙策样貌不凡,甚是喜爱,赐予不少资财,但是对于孙坚旧部之事,却搪塞不应。

后来由于庐江郡舒县久攻不下,袁术让孙策领兵攻打舒县,并许诺待攻破舒县,便以孙策为庐江太守。

孙策带兵猛攻庐江不下,两军对峙将近一年,才用好友周瑜之计,攻破庐江,恼羞成怒的孙策,违背诺言,以陆家族人威胁,强逼太守陆康自尽。令孙策没有想到的是,袁术也违背了诺言,改任刘勋为庐江太守,并且夺了孙策兵权(此次出战兵马并非孙坚旧部,乃是袁术嫡系)。

为安抚孙策,又许诺将丹阳太守授与孙策。因为丹阳正被刘鳐进攻,丹阳太守吴景(孙策舅舅)基本已被打败。这对于袁术来说,丹阳太守本是孙策一家的,再授于孙策自无不可。

面对袁术画的空头大饼,孙策虽然不愿,却也答应下来。没想到的是,待出兵前,袁术反而又反悔了。

原来袁术幕僚杨弘听说此事,面见袁术道:“将军此乃纵虎归山矣!”

“啊?何意?”

杨弘道:“丹阳距离寿春颇远,又隔有大江,远则无法控制矣!”

其实,孙策也有此意!既然袁术不给旧部,那正好趁此机会,远上江南,夺了袁术兵马!可是临走之际袁术又反悔了!

真是“虎落平原,龙困浅滩!”

无奈之下,孙策召集孙坚旧部,商议对策。

黄盖道:“少将军不可在此耽搁,乌程侯英雄一世,在江东颇有威名,应早做筹划!”

孙贲道:“贤侄早做筹划,我等皆以贤侄马首是瞻!”

其他几名校尉也都纷纷出言效忠。

得到此信,孙策暗喜,遂道:“孙南进帐!”

随后,孙策从孙南手中接过锦盒,缓缓打开,一时帐内霎时霞光四射。

“啊?此乃玉玺?”黄盖惊道。

“我欲用此宝,换取袁术兵马,望诸位助我成事!”

翌日,孙策携带玉玺面见袁术,说道:“家族在丹阳受刘鳐迫害,望将军派兵救助。”

“伯符勿急,我已调兵遣将,不日即可出兵。”

“家母安危难料,策心难安。此乃家父遗留重宝,质于将军,换得三千兵马救助家母兄弟,再折返寿春。”

“玉玺?啊……”

袁术接过锦盒,当打开瞬间,五彩霞光四射,袁术一时惊呆,沉浸在美好的幻境之中,对于孙策所言,根本没有思考,遂摆摆手说道:

“好,你且去吧,只是要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