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不是真正的皇家人?

  周瑜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一遍又一遍,却没有答案。

  只是他也知道,这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询问,不过是为了良心上的挣扎, 是他对自己逝去兄弟多年情谊的犹豫, 是他不甘就此止步的哀嚎,是他对自己命运如此的不甘。

  事到如今, 刘备是不是真正的汉室皇族已不再重要, 甚至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光复汉室也已经不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 是他手中那份来自天子的诏令。

  诸葛亮所说, 刘备的底牌, 名副其实。就是算是皇权旁落,就算是帝王威名不复, 这个君权至上年代, 还有什么是比‘大义’和‘天子’更好的征战理由呢?

  周瑜找不出来,他也不想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不仅作用于王朝的更迭,更作用于诸侯的传递。走到现在, 从名副其实的周都督到了如今更像是个装饰品,自负如他也忍不住询问自己,他是哪一朝天子的臣,又是哪一代君王的辅臣呢?

  反正, 不是孙权的。

  他想要的君王啊,可以自负, 却一定要听进去谏言。他想要的君王啊, 可以狂傲, 却也能谦虚认错。他想要的君王,有着博大的胸襟,能够包容异议体贴下臣,而不是为了一个‘我想’而为所欲为排除异己。

  他想要的王啊,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王啊,已经深埋于尘土之下了。

  再一次谏言无果之后,周瑜拖着一身的疲乏回到府中。府里安安静静,因为缺少人气,只能看到吊在走廊上摇摇欲灭的烛光,花园里阴凄凄的,在这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显得阴森诡异。

  周瑜却已经习惯了眼前的景象,他遣散了仆人,送走了家眷,为的不就是已经能够看见末路的前程么。并非他不想要拼,而是能够放弃自己手足的君主,将战火主动牵引至国土之内的君主,又如何能够长远。

  江东,本能够置身事外的。他们占据天险,本可以趁着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时,再另行图之的,可只因一个主君不愿,被那燎原之火焚烧殆尽。

  周瑜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挺拔了一天的脊背像是被人抽了支架,松散在了书房的座椅上。他将头搭在靠背之上,扭头去看自己身侧的书架。原本随意的动作,却在看到了一个本不应出现在他书房里的人时,变成了惊吓——

  “吱啦——”

  瞧着周瑜终于看见了自己,郭嘉从斜靠着的书架上站直身,对着周瑜摆了摆手,算是打招呼了。

  周瑜也顾不得自己掀翻的书桌,抓着佩剑拔剑转身直指郭嘉:“你怎么在这里!”

  “奉人之命,终人之事。”对于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剑,郭嘉视若无睹。实际上他们之间有一米多长的距离,他够不着周瑜,周瑜却能轻易的将他置于死地。若是周瑜真的想,他此刻已在黄泉了。

  瞧见被自己威胁的人如此坦然的动作,倒是让周瑜有些不适。他看着对方毫无遮掩的表情和眼神:“你知瑜现在,是可以叫人冲进来把你抓住的吧。”

  “那你便叫人进来吧,”对于周瑜的威胁,郭嘉不为所动,甚至还有暗搓搓怂恿的意思在其中,“战局至此,嘉是死还是活,都已经够不成影响了。”

  对方话语中透出来的信息,让周瑜心下一紧。可紧随其后的是无尽的悲凉和无奈,事到如今他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呢?

  郭嘉从不是以身涉险的人,所以早在周瑜回府之前,他就已经叫人将府中的人都肃清了,也是要感谢周瑜府里没多少下人,防备松的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一般:“更何况,周都督不也一直想要见一见嘉么?”

  听闻如此,周瑜也不生气。他收回了自己的剑,却没有接过郭嘉之前的反问:“你来做什么?”如同两人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只是寻常的询问和关心,“这个时候,你知道你不应该来的,对吧。”

  “嘉来见一见自己的旧友,有何不可?”挑眉,饶有兴致。

  “旧友,”周瑜嗤笑一声,如同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事到如今,你竟还有脸在瑜的面前,自称旧友么?郭奉孝?”他交出了来人的名字,没有丝毫情面可言,“在你杀死了瑜的主君,害瑜落入如此境地之后?”

  “若是此刻至于不利之地的是嘉,”郭嘉笑意盈盈,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嘉也会这么说的:‘旧友啊,能够败落在你的手中,也算是不枉此行了。’”厚脸皮的模样,竟让周瑜觉得他理应就是这样的人。

  这样自信,洒脱,不拘泥于形势的人:“也不算是全错。”他不否认,固然是知己朋友,可同样他们也是对立的谋士。就算是神交已久,已将对方当做是知己,可战场上的胜负成败,谋略上的你来我往,各凭本事。

  “在这里杀死你与留着你,有什么不同么?”周瑜转身,将后背朝向郭嘉,“瑜只知道你是代表曹操来的,而瑜,是江东的臣子。”他将自己之前暴起时掀翻的东西从地上捡起,一一放回了桌子,“不就够了么。”

  “你放弃了?”侧头看着这个将后背暴露给敌人的男人,郭嘉饶有兴致的询问道,“因为面临不可打败的敌人,因为主君不再信任并且交付,所以你就胆怯的就此放弃了?公瑾,这可不像你啊。”

  “只是知道今日你不可能对着瑜下手而已,”周瑜如此回答,“若是你会对瑜下手,就凭你能够潜入瑜府邸的能力,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再简单不过了。”他看着被摔成两半的砚台,只觉得流年不利。

  郭嘉不置可否,他看着周瑜自暴自弃的模样:“你的府邸里,防守太松懈了。”还不如他从城外进入城内困难,“如果真的有异心,那么你此刻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这算是真心的提醒,毕竟郭嘉很看好周瑜。

  对于敌人的提醒,周瑜只是点头,表示自己听见了,便没了后文。而郭嘉也不甚在意,为何周瑜府中的戒备如此松懈,他其实很清楚:“嘉此行前来,却是来向公瑾递出一份邀请的。”他直言自己的目的。

  周瑜将砚台放在桌上,重新再桌后坐好,仰头看着郭嘉。

  “待到战争结束,公瑾不若来帮吾主吧。”郭嘉弯起眼睛,揭露了今夜的真正目的,“这个天下那么大,公瑾这等人才,又何必拘泥于江东这分寸之地,蜷缩不出呢?东有东海,西至西天,南有山越,北有蛮夷,这天大地大,何处不能让公瑾施展才华。”

  整个江东他看好的人才很多,每一个他都亲自谋划,欲图在战争结束后拉拢到麾下,为曹操效力。而这么多人力,却只有一个能让他在战前不顾危险,亲自前来劝说:“公瑾,这天大地大,江东不是你的末路。”

  “却是瑜的归宿。”周瑜不为所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才是臣子本分。”

  “如此本分,却值得你托付性命?”郭嘉有全然不同的看法,“且你欲托付的本就不是此等君主,乌程侯……孙伯符将军死后,嘉不过是区区小计便将你推离了权利的中心,这样的王,这样的君主,值得你托付么?”

  听着郭嘉这样的质问,周瑜却是笑出了声:“所以,果然是你所为么。”他早意识到他身边有一只看不见的推手,一步一步推着他走向了没落,“瑜何德何能,仅能让郭祭酒从一开始,便为瑜如此筹谋。”

  郭嘉从不否认自己做下的事情,甚至大多时候他会为了自己所做的成就而自豪。只是看着周瑜,看着他此刻没有不满,没有妒恨,只有棋差一筹的感慨。

  这样的人,才是他郭奉孝一开始就看好的友人啊:“当年江边一曲,嘉就知你是嘉的友人。”

  “当年江边一曲,”周瑜看着郭嘉,眼中全无笑意,“瑜便知你我并非同道中人。”

  “就没得商谈?”郭嘉叹了口气,“一丝一毫都无?”

  “无。”

  周瑜断的太过干脆,这让郭嘉有些感伤,不过也就是一瞬的事情。此番前来,他也不过是不想留下什么遗憾罢了。郭嘉转身,似是随意提及:“说起来,母子平安。”推开门,对着门口不知何时伫立的青年点了点头。

  只留下周瑜一个人坐在书房中,看着黑漆漆的书房,幽幽叹气:“我们,本该是朋友的。”

  【作者有话说】

  郭嘉都把孙刘联盟的地盘随便进出了╮(╯▽╰)╭

  自然说明孙刘联盟这边儿的官员有人投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