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第279章 曹操称帝

刘协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涨红,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刘表,咬牙道:“论辈分,你是朕的皇叔,更是大汉朝的宗亲。谁都可以劝说朕,唯独你,怎么能劝朕禅位呢?”

刘协很愤怒。

这是自家的宗亲啊!

这是自家的老人啊!

现在,竟然被曹操笼络,刘表简直是狼心狗肺。

刘表没有半点的愧疚,义正言辞道:“陛下错了,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没有亘古不亡之国,更没有不败之家。”

“汉室江山到现在,已经传承四百余年,到如今早就名存实亡。因为有丞相力挽狂澜,在这混乱的天下,百姓才免于生灵涂炭。”

“丞相之功,日月可鉴。”

“请陛下效仿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位于丞相,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安享荣华富贵,请陛下明鉴。”

此话一出,杨彪、司马防和钟繇等人齐齐开口。

“请陛下明鉴!”

“请陛下明鉴!”

群臣汹汹,刘协一时间被这样的场面吓到,眼中慢慢的含着泪。

呼吸,更是急促!

刘协红着眼,流着泪,看着一个个官员道:“你们都是汉臣,都享受着大汉的俸禄,为什么要逼朕?为什么要逼朕啊?”

刘表说道:“陛下,没有人逼你,只是你德不配位。”

钟繇眼神锐利,开口道:“陛下登基至今,可有半点功劳于苍生?可有解救万民于水火?陛下内不能御下服众,外不能接济苍生,如何让人追随呢?请陛下禅位。”

“请陛下禅位!”

一众人又纷纷开口。

言之凿凿下,刘协颓然瘫倒在下去。他眼中满是愤怒、沮丧,最后便成了无奈,开口道:“朕愿意下诏禅位。”

刘表道:“陛下圣明!”

一个个口称陛下圣明,这样的话传入刘协的耳中,却更加的刺耳,让刘协的脸上臊得慌。

刘协让人拟定诏书禅位,可是下诏给了曹操后,曹操却不曾接招,反而上表拒绝,来来回回三次后,曹操才接受了禅让的诏书。

曹操接诏后,安排了匠人在许都修建禅位坛,选定了良辰吉日,刘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禅位给曹操。

曹操接受了刘协的禅位,在许都称帝,建国号魏,定都洛阳,改元隆昌。

碍于洛阳还是一片焦土,暂时在许都,等洛阳皇宫营造好再迁都。

曹操称帝后,也颁布了对刘协的处置,封刘协为安乐侯。伏皇后等人也跟着刘协一起从宫中迁出,曹操从丞相府迁入宫中居住。

曹操登基后,各项事情都在转变,毕竟从汉朝到大魏,很多都要改编。

足足忙碌了近两个月,一切才转入正轨。

这期间,刘璋和张鲁都已经到了许都,只不过离开了许都的孔融始终没有回来的消息。

曹操称帝后,天下各州也平静,没有出现任何反叛的情况,也没有人站出来要讨伐曹操,一切显得很顺利。

这一日,大朝会上。

荀彧作为新一任的司徒、录尚书事,主持朝廷政务。

荀彧向曹操禀报了诸多的政务,以及洛阳帝都的营造情况,朝中大臣也各自上奏。按照正常的流程,正常的朝议结束,本该直接散朝,曹操却没有宣布散朝。

曹操神情冷肃,环顾左右人道:“今日,朕有大事宣布。”

朝中大臣纷纷看过去。

荀彧、钟繇、司马防、杨彪这些人都眼神期待。

能算得上大事的,只剩下曹昂册立太子的事情。因为曹操称帝后,没有立刻册立太子。

曹昂从始至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曹操这一系的人去上表奏请,整体上维持了平静。

谁都清楚,这是必须安排的。

除非曹操要为了权力,一点点剥夺曹昂身上的一切,要走向父子对立父子相残的地步。

曹昂其实一点都不着急。

原因很简单,曹操在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和曹昂仔细的谈过,说了登基后先梳理下朝政,把朝廷的政务处理妥当,再看下朝中大臣的反应,才会册立他当太子。

再者,曹昂没有被册立为太子,身边的人却一直在提拔。

曹昂的心腹贾诩,之前一直在司隶地区任职,担任司隶校尉,如今已经调入朝中,目前担任太子太傅。

其他曹昂一系的人,比如劝降了刘璋的诸葛亮,以及跟在曹昂身边的杨修、司马懿和高柔这些人,都已经提前安置在了东宫中。

目前的东宫构架,已经搭建起来。

恰是如此,曹昂没有被册立太子,曹昂一系的人也不着急。

曹操身穿龙袍冕服,环顾下方的文武百官,缓缓说道:“今日召集诸卿,除了日常政务的处理,还有太子需要定下。唯有如此,才能安定国本。”

此话一出,大殿中无数官员呼吸急促。

这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只有曹昂符合。

只不过涉及到皇家,涉及到太子,没有诏书下达,没有最后敲定,谁都不够安心。

一双双目光落在曹操的身上。

曹操摆了摆手,就有太监上前摊开诏书,宣读道:“皇长子昂,地居嫡长,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业履昭茂,功勋卓着,立为皇太子。”

“儿臣领旨!”

曹昂上前接下诏书。

曹操微微颔首,又朝太监点了点头。

太监再次取出一封诏书,高声宣读道:“皇太子昂,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诸政务於东宫上启,令昂断决。”

哗!!

大殿中,进一步传出震惊声。

册立太子就罢了,这是正常的流程,第二道诏书却分明是放权,给了曹昂处理政务的权利,让曹昂率先处理。

这就不仅是太子,是真正的常务副皇帝。

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很微妙,皇帝要培养太子,又可能要防备着太子。一般情况下,皇帝不会给太子太多的权力。

真正大权在握的太子,且不受皇帝猜忌,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那都是屈指可数的。

如今,曹操一并给了曹昂。

就算是曹昂本身,也很惊讶,没想到老曹直接一步到位了。

曹操笑问道:“太子,还不接诏?”

“儿臣接招!”

曹昂深吸口气,上前接下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