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第2章 赵光义的神奇操作。

【当然还有些记载赵光义是拿着玉斧把哥哥的头砍了下来。】

【宋史虽然仅仅用了十二个字记载赵匡胤之死,连死因都没有。】

【但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啊。】

【《辽史》做了这样的记载“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自立,遣使来告。”(《辽史·景宗本纪》)】

【自立两个字已经可以表达很多意思了。】

————

【而随后发生的事,则可以证明赵光义蓄谋已久。】

【赵匡胤驾崩后,赵匡胤的皇后宋氏命太监王继恩招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进宫。但王继恩违背皇后的命令,私自去找晋王赵光义。

王继恩到晋王府请晋王入宫,晋王不敢进宫,和家人商量“久不出”,王继恩催促说:“事久,将为他人有矣。”

而宋皇后见到晋王的态度很诧异,也很不合理。

“后见王,愕然,连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

“官家”一词是宋代对皇帝的尊称,当时的晋王尚未登基称帝,为什么皇后称之为“官家”,据此猜测,皇后有可能察觉到了晋王谋害皇兄,篡位的阴谋,而被迫承认求饶。】

北宋——赵光义(甲一)——绝命毒师:瞎说,赵匡胤为了弟弟能坐稳皇位,把一直坚持传子不传弟的赵普都贬官了。

绝命毒师:在赵光义升晋王的同一年,赵普被贬。

绝命毒师:赵普在宋朝的分量,不用我解释吧?

绝命毒师:难道不能证明赵匡胤就是想传位弟弟,为他扫清障碍吗?

绝命毒师:大宋可不像大唐,我们是真的兄友弟恭。

————

北宋,汴梁。

“阿巴,阿巴——呜呜呜。”哑巴被捂住了嘴巴。

翻译:你登基了,罪我来受?你现在还要火上浇油?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赵匡胤思索着弟弟的评论,这种大事他不可能瞎编,应该是真的。

那朕为何会贬赵普的官呢?

该死的,他不会和武将联姻了吧?

————

【拉倒吧,赵普被贬纯粹怪自己。】

【当官可以贪婪,可以好色,但你一定要让领导放心。】

【皇帝不在乎你到底贪不贪,甚至有的皇帝连你的能力都不在乎,他只在乎你忠不忠心。】

【北宋的朝廷架构分为两府三司,两府是最高的军政机构,分别是

中书省,那是负责行政。

枢密院,那是负责军事。

而赵普,就是中书省的一把手,文官之首。

枢密使,李崇矩,那是武将之首。】

【结果身为宰相的赵普,竟然跟枢密使李崇矩联姻了。】

【赵匡胤没宰了他,都已经很仁慈了。】

【你会不会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能力反。】

【文官之首加上武官之首,架空皇权乃至谋朝篡位,不是没有可能。】

【赵普是运气好,遇到了赵匡胤。】

【遇到朱元璋,家里的鸡蛋黄都要给你摇散。】

————

北宋,汴梁。

“来人,去寻王继恩,就地格杀。”赵匡胤怒火冲天,枉朕还会他赐名继恩,可真继的一手好恩,恩将仇报。

“顺便将赵普给朕请来!”赵普你个没脑子的,你贪财好色,朕从未计较。

你居然和武官联姻,你到底是怕朕学刘邦?

还是也想被人称呼一声“官家”?

【绝命毒师,还有话说吗?】

【没有,我可接着讲啦。】

————

北宋,汴梁。

宋太宗赵光义看着眼前的赵普恨的牙痒痒。

“这就是你给朕说的万无一失的办法?”

朕要不是看在你帮朕坐实了金匮之盟,你早死八百遍了。

赵普冷汗直冒。

“官家,臣有奏。”

“秦王与宰相卢多逊互相勾结,图谋不轨。”

赵光义不由大笑,果然是个聪明人啊。

“交由你去办,可能办得妥当?”

————

【而宋朝的史官仍然很有“节操”。】

【太祖实录我不敢写,其他列传我也不敢写,但悄悄暗示后人还是可以的。】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并依据宋朝“国史”,参考其他野史笔记所载,删修“烛影斧声”的大致经过如下:】

【刚开始与刚才的故事并无太大差别。】

【只是加了王继恩来找赵光义的时候于府门见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正坐在门外。

程德玄,以医术着名。

王继恩便询问缘故,程德玄回答:“吾住宿于信陵坊,二更时分听见有人在门外疾呼:‘晋王召见。’吾出门却未见有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此。”

王继恩颇感惊异,便告知自己来此之原因,于是扣门一起入府衙见晋王,且召其入宫。晋王大惊,犹豫不行,日:“吾当与家人议之。”入室内,良久不出。】

【重要的不是李焘的这段记载,只是怕大家搞不清人名,请记好程德玄这个名字。】

【医术精湛的医生能救人,自然也能杀人于无形。】

【但空口无凭。】

【这里再次感谢宋朝史官。】

【宋初《国史·马韶传》曰:赵州平棘人马韶谙熟天文占卜之术,与晋王、开封尹赵光义的亲吏程德玄关系密切,然因当时宋廷严禁“私习天文”,所以程德玄告诫马韶不要到晋王府来。

但于十月十九日半夜,马韶忽然造访程德玄,说“明日乃晋王大吉之辰”。

程德玄恐骇不已,让马韶藏在一间密室内,急忙入禀赵光义。

赵光义让程德玄派人看着马韶,准备向天子告发以自解。

等到次日清晨,赵光义人宫中拜谒,果然受遗诏登基。

此后马韶被授任为司天监主簿。由此可见,当内侍王继恩疾驰而至晋王府,遇到在门外徘徊的程德玄,显然就是为了等候王继恩的到来。】

【赵匡胤是第二天死的,头天夜里你就说赵光义的好事将近?】

【一条合理的线索就理出来了,赵光义用程德玄的药毒杀赵匡胤,马韶负责观察赵匡胤有没有被毒死,王继恩则是最后的棋子,假传诏令,赵光义进皇宫,大局已定。】

【解释一下,《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起因是:宋太祖身体不豫,即召张守真至京城阙下。

十月十九日,宋太祖命内侍王继恩于建隆观举行祭祀仪式黄箓醮,令张守真招呼神灵降临,那神灵说道:“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已开。晋王有仁心。”

说完便不再降临。宋太祖闻听此言,当夜便召晋王赵光义入宫。】

【而马韶作为司天监的一员,这种仪式在场是很合理的情况。】

北宋,汴梁。

“弟弟,你还真是处心积虑。”赵匡胤冷冷的看着地上蜷缩着的赵光义。

朕让你守家,你把朕的家都偷了。

这开封府上上下下怕一半都是你的人吧?

————

【问:赵光义为何在确定被排除出储君队列的时候不动手,为什么要等三年?】

【答:因为赵匡胤要迁都。】

【开封地,赵光义作为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中枢十五年,他再废物,也该拉扯起一班自己的势力了吧?】

【更不用说赵光义“很有能力”。】

【赵光义可能是校长的师傅,大家都一样: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赵匡胤迁都有很多原因。】

【一:北宋的经济中心(江南)、政治中心(开封)、军事中心(西北、东北)。

三地分离,一般来说,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应该为一地,至少不能相距太远。

否则,有权的想搞钱,有钱的想要权。

得不到就毁掉。】

【是吧,大明。】

【二:开封无险可守。

开封虽然是水陆交通枢纽,四通八达,但因为地处平原,除了北临黄河之外其它三面均无险可守。也就是说,只要敌军渡过黄河,京师开封马上就会面临致命性威胁,尤其是河北平原已经被契丹占据的情况下。】

【用赵匡胤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政治中心不可能去将就经济中心,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是真没了。】

【赵匡胤准备先迁都洛阳,再迁长安。】

【与军事中心重合,只要手里有兵,一切都会有的。】

【其次,也是为了解决冗兵的问题。】

【边境要防御西夏,契丹。

开封作为首都,又无险可守,也要准备大量兵力。】

【三:则是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故土难离在今天只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古代是名词。】

【世家大族也好,官员也罢,赖以生存,安身立命的就是土地。】

【金银财宝可以带,土地怎么带走?】

【更不用说国都已经迁移的情况下,原先值一百金的土地,现在只能贱卖。】

【毕竟虚高,因为是首都的土地。】

【贵点也正常。】

【但是吧,赵匡胤铁了心要迁,百官是铁了心不干。】

【起居郎李符上书列举了八条迁都洛阳的不便:

洛阳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争破坏已经破败不堪。

洛阳的宫殿也已经残缺不全。

洛阳也没有祭祀的配套设备。

百官的办公区域也没有。

洛阳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无法供应朝廷。

洛阳的粮食不足,供养不了数量庞大的军队。

洛阳的军事壁垒不完备。

巡幸洛阳的车队过于庞大,不好操作。

李符列举了八条困难直接就是要打消赵匡胤巡幸洛阳的想法,目的还是给赵匡胤迁都的想法泼冷水。】

【但赵匡胤理都没理,计划照常执行。而且,到了洛阳呆着就不走了,直接就是要常住的节奏。鬼都知道,赵匡胤这是铁了心要迁都,和当年北魏的孝文帝玩的是一个套路,先将大家骗到洛阳再说。】

【迁都这事和改朝换代一样,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百官们才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

【所以,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赵匡胤,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就是代表:

“开封有汴河之利,供养几十万军队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陛下迁都洛阳,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何况,国库、禁军都集中于大梁,这一格局已经维持了好长时间,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李怀忠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迁都洛阳于大宋来说,没一点好处,还是算了吧。】

【赵匡胤照样没听。】

【接下来就是晋王赵光义出场了,他直接以“在德不在险”否定了皇帝哥哥的想法。

到了这一步,大宋朝廷对于迁都一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皇帝意志坚定,百官都不愿意。作为开封府尹、爵封晋王的赵光义的态度已经代表了百官的意思。】

【不愿意迁都的除了不愿利益受损的,剩下的全是赵光义的同党。】

【赵匡胤用一次迁都意向,既测试了迁都能否成功,也测试了赵光义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一个不变的道理:玩刀子的干不过玩笔杆子的,玩刀子的可以嚣张一时,但笔杆子万世永昌。】

【开宝九年三月初九,赵匡胤打着去给父亲赵弘殷扫墓以及南郊祭天的名义,启程前往洛阳。】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驾崩。】

【这要是正常死亡,那可就太不正常了。】

————

绝命毒师:扯淡,文官即便全是赵光义的人,禁军总不可能也是他的人吧?

北宋,汴梁。

赵普欲言又止,不敢开腔刺激暴怒的君王……

你这评论不是自己找骂吗?

————

【嘿,你不说我还忘了。】

【开宝九年八月,赵匡胤以党进为核心猛攻太原,其他五路人马分别攻打太原周边的各个州县。】

【誓要灭亡北汉,而后屯兵太原,收复燕云十六州。】

【仗打一半,赵匡胤死了,大军只能班师回朝。】

【就这,你还好意思提?】

【我严重怀疑赵匡胤高估了弟弟的人品。

他可能想自己的弟弟如果要动手,应该也是选择统一华夏之后。

因为兄弟如何内斗,也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

其次,赵光义武功一般般。

赵匡胤可能心想:弟弟要摘桃子,也应该等我帮他把桃树种好,开花结果的时候再摘。】

【谁知道,赵光义表示,我不要桃子,劳资就要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