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

  林叶见孝庄怒气冲冲的样子,总觉得下一秒就会发生什么不可描述的可怕的事情了。

  他犹豫再三,才对孝庄道:“皇祖母,朕把太子派往崞县赈灾。”

  孝庄捂住胸口:“你说什么!”她最近也听说了崞县地动的事情,但皇帝已经派人去赈灾,她也就没有多问。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敢把太子派到崞县去。

  孝庄质问林叶:“你可还记得保成不仅是你的儿子,更是大清的太子?”若是胤礽只是单纯的一个皇阿哥,孝庄虽然会为曾孙担心,但也不会如此紧张。但他如今是太子,太子的身份不比其他皇阿哥,他是储君,储君之位一旦动摇影响的是整个江山社稷。

  林叶道:“正是因为胤礽是太子,朕才要把他派出去锻炼一番,不然他不识人间疾苦,不知五谷杂粮,又如何继承大统?”

  孝庄冷笑道:“且不说这些东西自有太子太师、太傅教导,不需要太子亲自操心。就说这五谷杂粮,皇帝可知道五谷是哪五谷?”

  林叶:“……”五谷大概有麦子、水稻、大豆,还有什么来着,这是小学的内容了他哪里还记得啊?

  孝庄叹了口气:“玄烨,你已经年近而立,怎么还是这般不稳重?太子遇刺是怎么回事?”

  林叶见孝庄主动给了一个台阶下,自己也松了口气。他向孝庄解释道:“太子虽然遇刺,但并没有什么大碍,还请皇祖母放心。”说着便将崞县那边送上来的公文递给了孝庄。

  孝庄接过公文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太子没有大碍,这才松了口气。她既然已经不打算再牵扯朝政,自然不会去管崞县之事,便道:“皇帝政务繁忙,就先回去吧。等太子回来了让他来和哀家请安。”

  林叶应了一声,走出慈宁宫。

  正好他好久没有去养心殿看看几个孩子的读书情况,这日闲着没事,干脆往那儿走去。

  如今的养心殿已经被改名为御书阁,专供阿哥格格们读书之用。之前林叶烦恼的没有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老师的事,也已经解决了。

  物理、化学请了武器大佬戴梓,生物则请了太医院的院正充数,宫中有这方面才能的传教士作为助教给小朋友们补充上课。此外,兴趣班也由小朋友们自愿报名参加,油画、围棋、古琴乃至各项马上运动受到小朋友们的广泛好评。

  林叶到御书阁的时候,徐元梦正在给他们讲三纲五常。徐元梦这名字,听着像个汉名,但他其实姓舒穆禄氏,是标准的满洲正黄旗人。只是他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就给自己取了个汉名,讲得东西里也透露着浓浓的封建味道。

  听课的小朋友有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六格格以及他们的伴读。这个几个孩子的年纪比较接近,所以在一个教室上课。至于其他阿哥格格,自然是根据年龄的不同,在其他教室上课。

  一间教室一个老师,八个学生,是标准的小班化教学。

  徐元梦可以清楚地看清每一个孩子的小动作,所以这些孩子都不太敢走神。

  只是三纲五常这东西,未免太枯燥了些,全都是规矩和大道理,几个伴读或许被家里人教过,知道的还多一些,但几个阿哥格格年纪又小,林叶对他们也不算太严厉,怎么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于是几个小家伙要困不困、一脸昏昏欲睡的样子。

  林叶在屋外听徐元梦讲课,无非就是那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话术,一成不变,毫无新意。

  林叶只听到徐元梦道:“孔圣人提出三纲五常,就是想要我们……”

  徐元梦的话还没说完,便听到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因为林叶特意叫人安装了大玻璃窗,所以五阿哥很容易就看到林叶的身影,他兴奋道:“是汗阿玛——”

  徐元梦赶紧开门向林叶行礼:“奴才参见皇上。”

  林叶摆手道:“无事,朕不过是恰好经过这儿,过来听听课罢了。”他笑着对徐元梦道:“不过,朕刚才听着徐侍讲说课,倒是觉得有一个地方不太对。”

  徐元梦这时还不到三十岁,立刻慌了神,满头大汗:“请陛下指正。”

  林叶笑道:“徐侍讲刚才说孔圣人提出三纲五常,孔老夫子可没说过这句话,你再仔细想想,这是谁说的?”

  徐元梦当时就急了,可能是遇到皇帝指错太紧张,竟然半天没想起来:“是,是……”

  林叶叹道:“这是董仲舒说的。”

  孔子虽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并没有到非常极端的地步,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才把这些东西真正纳入了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发展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极端,成为禁锢人思想的封建道德规范。

  徐元梦忙道:“是董夫子提出的,奴才学识不精,一时间竟然讲错了,还请皇上降罪。”

  林叶摇头道:“不过是一时之过罢了,徐卿不必放在心上,日后仔细些便好。”

  徐元梦连连应道:“是是是。”

  林叶进了屋子,坐在徐元梦的位子上,对着底下的几个孩子道:“朕今日从刑部尚书那里听到一个案子,正好和你们今天学的内容有关,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几个孩子都是一脸茫然,唯有五阿哥眼睛亮晶晶的有些期待。

  林叶觉得现在这样的座位太有距离感了,干脆让几个孩子一起动手,把凳子摆成了一个圈,中间放张桌子,大家绕在一圈坐。

  林叶左手边是五阿哥,右手边是六格格,“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林叶道:“这个案子是这样的。说是苏州有户人家姓苏,有女苏三娘,秀外慧中,城中才俊仰慕非常。苏三娘自小便有一青梅竹马,两人关系甚至要好。但这苏三娘的父亲贪恋聘礼,就将女儿卖给当地富户人家周家的公子冲喜。谁料那周家公子病病歪歪,婚后不过几月就过世了。苏三娘便和周家商量,恳求他们允许她和离归家,她愿意说服父亲将聘礼归还。但周家不同意和离,他们觉得既然苏三娘既然已经嫁给了他家儿子,就算他家儿子死了,苏三娘也还是他们家的人,而苏父因为贪财也站在周家这边。”

  小五满脸担心:“啊,那苏三娘要怎么办啊?”

  林叶道:“苏三娘自觉和周家讲不通道理,就将原来的聘礼留下,和自己的竹马一起逃走了。但这周家在苏州家大业大,很快就抓到了这对年轻人。他们打了那竹马一顿,又觉得苏三娘通奸不守妇道,要将她陈塘处死。竹马跑去向苏州知府求救,这才救下了苏三娘。如今,苏三娘和竹马要状告周家谋害人命,而周家则觉得他们是在处置奸夫淫-妇自有道理。苏州知府不知道如何裁决这个案子,便层层上报到刑部。”

  林叶喝了口茶,缓了口气:“若你们是苏州知府,该如何判这个案子?”

  五阿哥胤祺气愤道:“自然该判那个周家伤人性命之罪,再让苏三娘和周家那个死去的公子和离才对。”

  林叶没有做出评价,只看向其他几个孩子:“你们觉得呢?”

  三阿哥道:“苏三娘毕竟和周家公子并没有和离,从律法上来说,即使周家公子已死,他们也依旧是夫妻。所以周家说苏三娘和他人通奸也不是没有道理。”他看了汗阿玛一眼,努力寻求汗阿玛的认同,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四阿哥和六格格的想法呢?”林叶看向几个伴读,“你们几个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嘛。”

  六格格抱住林叶的胳膊,一脸烦恼:“我觉得苏三娘没做错,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四阿哥一直没有说话。他在想汗阿玛到底想要他们回答什么,汗阿玛刚才说这个案子和徐师傅今日讲得三纲五常相关,但他不清楚汗阿玛究竟是反对徐师傅的讲法还是支持徐师傅的讲法。若说汗阿玛支持徐师傅的观点,但汗阿玛之前又特意指出徐师傅讲课时的错误;如果说汗阿玛反对徐师傅的观点,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汗阿玛是皇帝啊,他怎么会反对对自己统治有益的东西?那他到底要怎么回答呢。

  五阿哥的伴读施延直接道:“回皇上的话,草民觉得律法有问题。”

  这回答简直比之前的几个阿哥格格们的回答还要大胆,他们还只是在纠结苏三娘到底有没有做错,周家的说法到底符不符合律法。施延倒好,居然直接说律法有问题,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林叶也没有生气,反而笑道:“那你倒是说说,律法哪里有问题?”

  施延直言道:“倘若律法规定,夫妻双发一方去世,夫妻关系自动结束,那苏三娘就不必再和周家扯皮和离的问题。又或者,若是律法规定,苏三娘的婚姻必须由她自己同意,不用经过苏父的意见,那苏三娘也不必嫁到周家冲喜,那她就可以直接嫁给自己的心上人,也不会有如今这么多的问题。”

  林叶笑道:“还有吗?”

  五阿哥抢答道:“我我我,汗阿玛我也要说。”

  林叶心里觉得好笑,揉揉他的脑袋,安抚道:“那就五阿哥接下去说吧。”

  五阿哥掰着手指道:“周家认为苏三娘通奸,所以将她沉塘。但没有一条律法规定通奸罪是要沉塘的,这只是周家自己定下的私刑,这是不对的。更何况,周家那个公子已死,苏三娘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怎么能算是通奸呢?反正肯定是周家的错。”

  林叶点点头:“既然你们几个孩子想法不同,今日回去就好好想想,明天就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交到乾清宫,到时候咱们再一起讨论。”

  五阿哥担心地看着汗阿玛:“那汗阿玛,苏三娘没有做错,应该会无罪释放吧。”

  林叶笑道:“小五别担心,她会没事的。”

  1.五谷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男主他一种都没说对。

  2.沉塘之类的封建恶习是宗族制度下的私刑,几乎没有一个朝代的法律是有这种规定的。这种封建陋习多见于民国时期,但是官员出于一些原因不会插手管理。

  11月了,冬天到了,开心脱下厚卫衣,换上短袖,重新入夏。

  给评论的小可爱发红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