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重塑大唐>第355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朱玫毫不掩饰地说道:“目前田令孜那个奸臣把陛下控制住了,我们因为担心伤到陛下而不敢轻易动手,所以短期内要想铲除他恐怕非常困难。”

“他仗着控制了皇帝来发号施令,让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我建议先挑选一位皇室宗亲代行监国之职,之后再想办法前往兴元救出陛下。”

宰相萧遘立刻站出来表示反对:“这样做不行,没有得到陛下的许可,我们怎么能随意指定人来监国?这简直就是对皇权的轻视和冒犯!”

朱玫冷冷地哼了一声,反驳道:“现在陛下被田令孜掌控着,他所颁布的诏令到底是出自陛下本意还是田令孜的授意?既然大家都已决心铲除奸邪之人,为什么不先剥夺他手中的权力呢?”

这时,朱玫事先收买来的一名官员趁机插话,“朱帅说得有道理,如果田令孜失去了权力,自然就无法继续嚣张跋扈了。”

另一位官员也随声附和:“确实如此,这样一来,兴元那边即使胡乱发布诏令,我们也不会那么被动了。”

萧遘紧紧皱起眉头,神色忧虑地说道:“眼下局势紧迫,陛下、太子还有几位亲王都已遭挟持前往兴元,而长安城也无一人可胜任监国重任!”

朱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轻声回应道:“挑选合适人选暂代监国只是权益之举,切不可选用与陛下关系过密之人,以免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依我之见,不妨让襄王李熅来掌管军国事务,并授予其任命官员和封赏爵位等权力。”

萧遘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表示强烈反对:“襄王个性软弱无能,对朝政之事毫无经验,怎能承担得起如此重要的监国使命?”

朱玫却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语气坚定地回答道:“让襄王监国无非是为了削弱田令孜手中的权势罢了,至于具体政务处理,自然还需仰仗诸位大臣齐心协力,共同商讨决策才行,还请萧相公书写册文。”

“萧某文辞不济,恐怕难以胜任,朱帅还是另请他人吧!”

萧遘此时哪里还不明白朱玫的用意,恐怕是想做第二个田令孜,对方现在大军在手,自己没办法反抗,但也不想同流合污,说完也不给朱玫面子,转身径直离去。

朱玫目送着萧遘渐行渐远,眼神里充满了阴森与狡黠,\"如今诸位宰相皆不在此,那就烦劳兵部郑侍郎来撰写册文吧。\"

\"下官遵命,即刻动笔书写册文!\"郑昌图早已被朱玫收买,对于这项任务毫无迟疑地应承下来。

其余在场的官员们也都十分知趣,无人胆敢站出来表示反对。

李昌符见状,亦随声附和道:\"眼下局势危急,此事应当迅速办妥才行,每拖延一天,陛下所面临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

听到这话,朱玫脸上流露出一抹得意洋洋的笑容,心中暗自窃喜,仿佛已经掌握住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般。

经过数日紧张激烈的商议之后,终于迎来了李煴接受册封的时刻。

朱玫亲自兼任左、右神策十军使一职,并率领满朝文武百官护送李煴返回长安。

任命裴澈为门下侍郎,郑昌图为中书侍郎,两人均获加封同平章事之衔成为宰相,萧遘因为对这一举动持反对意见,最终遭到了朱玫的罢黜。

刚刚抵达长安,朱玫便迫不及待地派遣柳陟等十几位亲信分别前往各地宣告嗣襄王监国之事,并对藩镇大加封赏以笼络,诸藩镇以王重荣为首,受其册封者十之六七,连李侃亦被任命为中书令,兼江淮盐铁转运使、南面行营兵马都统。

得知襄王监国之后,绝大部分藩镇都感到无比惊讶,但对封赏之事并无太多抵触情绪,毕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至于谁掌控朝廷,对他们这些割据的藩镇来说没有区别。

田令孜却因为朱玫的所作所为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他立即让李儇下达诏书,加封王重荣为应接粮料使,并命令其从本道调拨十五万斛粮食前来接济皇帝。

面对这样一道诏令,王重荣简直要被气笑了。

他愤怒地向朝廷上表,表示只要田令孜一天还在位,自己就绝对不会遵从诏令行事。

田令孜气不过,将朱玫与李昌符定为谋逆,诏令各藩镇发兵长安,无奈其所作所为早被天下所怨,各藩镇都忙着巩固自己的势力,谁也没将这道诏令当回事。

眼发布的诏令无人响应,田令孜知道自己已不为天下所容,只好让位给宦官杨复恭,自任为西川监军使,准备到成都投靠陈敬瑄。

田虎有些不甘心,出言劝道:“义父,一旦离开,恐怕很难再回到长安了,不如将皇帝也带走。”

田令孜脸上满是无法言说的苦衷和无奈,他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禁军之中人心惶惶、动荡不安,许多将士都已心生异志,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恐怕我们会性命难保。”

“皇帝下达的诏令无人遵从,而朱玫那厮已然生出了另立新帝之心,若此时强行带走皇帝,反倒会给其他藩镇留下讨伐的口实。”

听到这番话,田虎不禁愣住了,满脸惊愕之色,“可皇帝尚且在世,只要安全抵达长安,襄王暂时监国的权力自然也就失效了,到那时朱玫又怎能拥立新帝?”

田令孜嘴角泛起一抹冷冷的笑容,不屑地哼了一声,“朱玫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他绝对不会轻易让皇帝回到长安重掌大权。”

“接下来就让他们去相互争斗厮杀好了,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你与我一同前往成都,只要牢牢掌控住两川之地,将来必定能够东山再起!”

田虎听后显得有些迟疑不决,因为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跟随在皇帝身旁效力。

田令孜一眼看透了田虎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劝道:“你是我的养子,杨复恭那帮人必然容不下你,想要保住自己这条小命,最好还是跟我一起离开此地。”

田虎心头猛地一震,仿佛有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田令孜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他恍然大悟。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向田令孜表态道:“义父教训得是,孩儿愿誓死追随义父左右!”

田令孜行事果断决绝,毫不拖泥带水,在交出权力后,立即带领着数百名亲信马不停蹄地赶往成都。

杨复恭顺利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除田令孜的余孽,那些曾经与田令孜关系密切的人纷纷遭到贬谪或驱逐,其中就包括王建。

朱玫听到田令孜离开兴元的消息,心急如焚。

他深知时间紧迫,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恐怕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于是立刻开始行动起来,鼓动太子太师裴琚等长安百官劝说襄王即位称帝。

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和运作,终于在光启二年十月,李熅正式登上皇位,改年号为建贞,并遥尊僖宗为太上元皇圣帝。

这一系列变故犹如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大唐帝国,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