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重塑大唐>第354章 豪赌

朱玫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田令孜劫持陛下,这可是犯了众怒,他现在成了众矢之的,想必陛下心里也对他有了隔阂。在这种情况下,他颁布的诏令还会有人听从吗?”

李昌符微微点头,“话虽如此,可陛下和玉玺都在田令孜手里,我们总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理吧?”

朱玫嘴角轻扬,语气轻松地说道:“寿王麾下不是还有数千兵马吗?这个时候,他应该站出来,为营救陛下出一份力。”

李昌符听了这话,不禁眉头一皱,“寿王虽说有八千兵马,但他手下的将领大多是田令孜安插的义子。这次陛下逃离长安,大部分兵马都被田令孜控制住了,寿王能够真正掌握的兵马不到三千人,怎么可能是田令孜的对手?而且他刚刚回到长安,恐怕不肯轻易南下追击。”

朱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肯?天子有难,他作为亲王待在长安不肯出兵,那就是想觊觎皇位,文武百官会不会答应?”

李昌符脸色微变,若李杰这个时候不肯出长安城,恐怕堵不住悠悠之口。

“我们回到宝鸡去,跟众大臣们好好商量一番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朱玫并未因田令孜的逃脱而感到气馁或沮丧,相反心中已然浮现出一个极具冒险性的计划。

队伍刚回到宝鸡,朱玫麾下的一名将领押着一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只见此人面色苍白、神情紧张,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节帅,我们抓住了一位王爷。”将领恭敬地向朱玫禀报。

“王爷?”

朱玫闻言一怔,他在长安时曾见过不少亲王,但眼前的男子却显得有些陌生。

李昌符急忙凑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嗣襄王李煴,乃肃宗皇帝的玄孙。”

朱玫微微皱眉,心想原来只是一位嗣王,他对这些皇室宗亲并无太多敬意,于是淡淡地说道:“见过嗣襄王!”

李煴因为身患疾病而无法跟上李儇的队伍,只好留在遵涂驿休息。

谁料想竟然被凶神恶煞的士兵们抓了出来,此刻他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有半点王爷的架子,连忙惶恐地说道:“大帅无需多礼!”

“士兵们不懂事,让王爷受惊了!”

朱玫见堂堂一位王爷竟如此胆小怕事,心中不禁生出一丝鄙夷,但同时一个新的念头也在他脑海中浮现,语气变得恭顺起来。

“无妨,小王只是身体略有不适,并未受惊。”

李煴听到朱玫的话,连咳了几声,故作镇定,然而他那颤抖的声音和惊恐的眼神却将他内心的恐惧暴露无遗。

朱玫心中暗笑,对将领命令道:“将嗣襄王带下去好好安顿,请太医过来为其诊治,若有任何闪失,本帅拿你是问。”

“多谢大帅!”

李煴如蒙大赦,急忙转身跟着将领离开。

目送着李煴离开后,朱玫犹豫了一会儿,然后一脸严肃地看向李昌符说道:“李帅,我心中有个大胆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那么这朝堂之上就由你我说了算。”

李昌符瞪大眼睛看着朱玫,“你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掌控滞留在凤翔的百官?”

朱玫轻哼一声,脸上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掌控那些官员又能如何?我们要做的是控制住皇帝,田令孜竟敢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群雄,那我们为何就不能如法炮制?”

李昌符听完之后不由得一愣,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皱起眉头说道:“可皇帝恐怕早已抵达兴元了,有田令孜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们又如何才能控制得住皇帝?”

朱玫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一抹狂热之色,他咬咬牙恶狠狠地说道:“既然兴元那边的皇帝靠不住,那我们干脆就另立一个皇帝好了!”

李昌符被朱玫的话吓了一大跳,脸色变得苍白无比,结结巴巴地开口道:“另、另立新帝?这实在是太疯狂了!百官和其他藩镇如何信服?”

朱玫冷冷笑道:“这凤翔目前只有你我二人的兵马,手中有兵权还怕百官不听话?至于其他藩镇,他们会承认的....”

李昌符满脸犹豫,“这....这风险太大了,一旦失败就是杀头大罪,我们立谁为帝?何况寿王还在长安呢,他可不好控制。”

朱玫嘴角轻扬,脸上笑意盎然,“刚才那位嗣襄王非常合适,而寿王,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长安城了。”

李昌符不禁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嗣襄王?难道不是长安城的那几位亲王吗?看他刚才那副战战兢兢、畏缩不前的模样,哪里有半点儿皇室宗亲的样子。”

朱玫却是一脸淡定从容,语气平静地回答道:“若想挟持天子来号令天下群雄,自然需要寻找一个容易掌控的傀儡,而他正是最为恰当的人选。”

李昌符微微点头,但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这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啊。

朱玫察觉到李昌符似乎有些迟疑不决,于是再次劝说:“李帅,你我都是出身低微之人,经历了无数苦难才得到今天的地位。”

“如今乱世纷争,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迟早会被其他强大的藩镇势力所吞并,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现在朝廷羸弱,倒不如放手一搏,只要此事能够成功,你我必定名垂青史。”

“好!我就陪你赌上这一把!”

李昌符本身就是个野心勃勃之辈,稍加思索便想明白其中关节。

朱玫见状,不禁开怀大笑,“很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精心谋划一番吧。”

在朱玫与李昌符的劝说下,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让寿王率军驻守于长安实非明智之举,于是乎众人纷纷恳请寿王启程前往兴元解救李儇。

李杰无可奈何,只得率领神武军离开长安,前往兴元。

与此同时,皇帝李儇这一路可谓是提心吊胆、饱尝艰辛折磨,终于踏入兴元境内。

山南西道监军严遵美率领一众文臣武将在西县恭迎圣驾,而石君涉却忧心忡忡,生怕遭到田令孜的报复陷害,选择逃离兴元,取道前往凤翔。

等寿王李杰率领大军进入大散关,朱玫与李昌符便开始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将仍留在宝鸡的那帮犹如惊弓之鸟的百官召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