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夜雨二十年【完结】>第67章 死新郎宝华迷现

  直到大婚当天,楚闲也没有见到高庭安。

  他抬头看天,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新郎应该出来,去新娘去接新娘了。

  新娘郭劝文是隋城城北郭家的大小姐,郭家也是隋城数一数二的富庶人家,其父郭显离是个盐商。

  这样的亲家,对高维鸿这样唯利是图的人来说,绝对不会轻易得罪。

  楚闲和其他的宾客站在一起,其他宾客也是议论纷纷。

  “怎么还不出来?”

  “不会迟了吧?”

  楚无涯站在后面,不时就贴在楚藏拙耳边讲小话。

  楚闲侧了侧头,楚无涯便立马站好,过一会儿又开始探头要和楚藏拙说话了。

  楚闲刚想开口,就看到不远处跑来一个小厮,脸上全是慌乱,楚闲的心咯噔一下。

  “怎么了?”

  那小厮道:“各位,高老爷有请各位到正厅。”

  众宾客面面相觑,但也都过去了。

  高维鸿坐在正堂上,旁边已经没有高夫人了,他原本是要等着自家儿子将未来儿媳妇带进来,眼下却只看到满堂不知所以然的宾客。

  他强忍悲痛,起身朝大家拜道:“诸位,今日是我高某对不起你们,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庭安,他暴毙而亡了!”

  刚说完这句话,高维鸿便要昏厥过去,被旁边的灰衣的侍从稳稳扶住。

  堂下一群人皆是目瞪口呆,喜事变丧事,这真是闻所未闻。

  再说,从前也未听说过高庭安身体不好的事……

  高维鸿颤抖着起来,说道:“我已派人送信给我那郭大哥,也安排管家将各位的礼物一一退还,有车马将各位送回,今日,高某对不住各位……”

  他还要再拜,却被堂下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人托住,那人叹了口气,道:“高老爷,最该难过的人应该是您,就不必再向我们道歉了。”

  堂下一些素日和高家关系好的人精,彼此对视了一眼,纷纷都露出悲痛神情劝说高维鸿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斯人已逝,保重身体为大。

  楚闲混迹在人群中,也跟着附和。

  没多久,人群便在李管家的疏散下渐渐散尽了。

  楚闲是最后走的。

  他走的时候,瞧见一个小厮,高喊道:“老爷!郭家的信!”

  楚闲顿了一下,不应该啊。

  他刚才看到高老爷派去给郭家送信的人刚走,高老爷给郭家送信的人不该这么快就到郭家,郭家更不可能这么快将回信送来。

  他到院子里,那些弟子们便围了上来,喊着师兄师兄,问他怎么了。

  楚闲将高庭安暴毙的消息告诉他们。

  一群小孩俱是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

  楚无涯打破了安静,“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吃饭呢?都要晚上了。”

  楚闲真是被气笑了,他推了下楚无涯的脑袋,并没有使多大劲,“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吃呢?”

  楚无涯抿嘴笑了笑,周围的弟子们想笑,也都是憋着,不敢在人家这个时候笑出来。

  “我已给阁主送去了信,告知情况,明日我们便启程回去。”

  众弟子都面色一暗,楚闲自然知道他们的意思,都是想在隋城再待时间久点的,多玩几天的。

  楚闲也不说破,看着一群半大孩子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各自结伴回房了。

  楚无涯似乎还要说什么,被楚藏拙堵了嘴,强制着拖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楚闲原本是要去和高维鸿辞行的,却意外地被高夫人叫了去。

  他不知所以,到了高夫人跟前,行了一礼,高夫人大龄丧子,现下躺在床上动不了,因此纱被放下,外人连一点高夫人的人影都看不见。

  高夫人缓缓开口,“我听说,你有个叫卢照水的朋友,现下,也到隋城了,据说他在探案方面很有本事。楚公子,我想请你,帮我邀他过来。”

  楚闲面露疑惑。

  高夫人怎么会知道卢照水来了隋城?

  而且,高维鸿不是说……

  高庭安是暴毙吗?

  高夫人听他不说话,接着又道:“我原本是想自己去找的,只不过怕太大张旗鼓,打扰人家,只能托您去捎个口信。”

  之后,他听见层层叠叠的纱后,传来一声很悲哀的叹息,高夫人再度开口,声音里也染着叹息样儿的悲哀,“我儿庭安,死的冤枉啊……”

  楚闲的心像是被咚地敲一下,他想到了自己的姐姐——楚青荇,在她的儿子林子君被冤枉杀人时,她是不是也是如此的悲哀、绝望呢。

  只不过他当时并没有见到。

  他沉寂了许久,终于开口:“好。”

  楚闲要告辞,身后传来高夫人的声音,“你此次前来的缘由,我不会告诉老爷,你只说来我这拿百年何首乌的就好。”

  一个丫鬟,走到他面前,将何首乌呈上去。

  “我知道你爹需要这个,借我之手,送你,也算我感谢你此次为我牵线搭桥。”

  楚闲拿起那托盘上的小盒子,道了声多谢,便走了出去。

  他去城西寻卢照水。

  卢照水和林中鹤却不在城西的水云间里。

  他们去了前隋曾经的皇宫中。

  他们想看看曾经那个辉煌的朝代坠落后留下的灰烬,想看看曾经那个辉煌的公主究竟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前隋的皇宫并没有像从前朝代更迭的宫殿一样,被毁坏或是改建。

  恐怕也不是周朝的皇帝有多尊重前隋的皇族,只是前隋的这些旧民尚且没有死。

  前隋确实是一个值得让旧民怀念的朝代,前隋的最后一个皇帝顾敛,廉政爱民,深仁厚泽,就连后宫,也就只有一后二妃,因此,他只有一子一女。

  一女便是名动天下的顾鹤尘——安国长公主。

  安国长公主年少时便风姿出众,能文能武,十岁能写出上好的策论,十四便可以骑马上战场。

  她实在比许多皇族里的男子都要出色许多。

  她是闻德帝顾敛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嫡出的,自然是受尽了宠爱,常常从宫中跑出来,在外惩恶扬善。

  她能不顾身份地亲手扶起一个被她马车不慎碰倒的老妇人、能大义灭亲地鞭笞她恃宠而骄欺压百姓的亲堂弟、能怜爱百姓到衣不解带地督促修建淹水的大坝……

  闻德帝顾敛年岁渐大,后宫却再没子嗣,民众们私下里讨论,就是安国公主当皇太女,他们也毫无异议。

  虽然王公大臣颇有异议,但耐不住民众人多,闻德帝又极看重民众的想法,后来他们取了个折中的方法,顾鹤尘只要诞下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便可以立即封为太子,顾鹤尘辅政。

  其实这和顾鹤尘当皇帝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个方式。

  只是后来,顾鹤尘所嫁非人,他的驸马木夕行,叛了国,作为镇国大将军,将那群契诃族人放进了寻阳,也就是现在的隋城,屠了整个皇宫。

  寻阳的子民反倒没遭遇大屠杀,因为当时皇宫之内守卫的将士都挡在他们前面,在那场战争中,他们拖住了时间,幸存的寻阳子民这才得以暂去青城避难。

  而那群将士中,有宦官、有侍卫、有高官之子、有王族、甚至有安国长公主的亲堂弟这样的皇族子弟。

  他们后来,都战死在那场战役中。

  皇帝顾敛、皇后薛非韵、辰妃徐千岚自焚而亡,誓死不让出皇城。

  那场战争仿佛感动了上苍,那天晚上下了好大一场雨。

  避难到青城的百姓恸哭声震动天地。

  就连当时的向来野蛮的契诃首领都不敢随意处置这些尸体。

  逃出去的,只有那时还身怀六甲的贵妃王潇然。

  这便是那一子。

  彼时的安国长公主还在外打仗,却听见自己驸马开城放敌,屠杀自己亲族百姓的消息,当场用剑柄狠击自己的小腹三下,血流了一地,她仍然站立着,当场立誓一定要将驸马木夕行斩杀于刀下,屠尽契诃人。

  后来人们才知道,长公主顾鹤尘已然有孕。

  贵妃王潇然后来辗转,拖着六甲之身坚持到了顾鹤尘所带领军队的驻扎地,却因为焦思苦吟又疲累过度,生下唯一的皇子——顾晨景后撒手人寰。

  晨景,意为朝阳。

  但这个皇子,来的太晚了,也太不合时宜了。

  顾晨景因为在母体中遭遇颠簸,又是早产,不久后也死去,眼都尚未睁开,也没见过朝阳。

  顾鹤尘后来也没有好的结局,隋朝最风光、最尊贵、艳绝三朝的长公主,最后弹尽粮绝,自尽于长坂坡,只求保全自己身后十五万将士的性命,以自己之死,换对面围困他们之人好好对待自己的臣民。

  自此,隋朝皇室死的死,消失的消失,三代内再无亲族。

  正当契诃族人嚣张之际,有一支队伍起来了,领头人号称是隋朝丞相李乾。

  李乾的兵马势如破竹,他很快便击杀了叛国驸马木夕行,很快便将那些契诃人从隋国境内赶出去。

  他风光安葬了隋城战役中死去的将士与皇族,将长公主顾鹤尘的尸体从长板坡迎回来,葬于顾氏皇陵,还为他们建庙祭祀。

  尘埃落定后,李乾称帝,定国号为周,迁都建平,为纪念隋朝,于是改隋朝故都寻阳为隋城。

  他们很轻易地就翻进隋朝旧皇城中。

  皇城内的一切似乎都被修缮过了,并没有看出多少当年被攻占的痕迹,外面守卫虽多,里面却没多少巡逻的。

  因为,这已然是一个荒废了的皇城,只不过在外面看着森严。

  内里却是大而空虚。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在那些还记得隋朝的臣民死后,这座皇城便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只在史书上留下草草一笔:隋朝上至皇族,下至宦官,死战,皆卒。

  既要又要的贪婪,不事二主的忠贞,有兵败自尽的无奈,死战到底的血性……史书明明是各种各样的人用各类复杂的情绪感情交织而成的,然而它却是最无情的,不带任何温度,悄无声息流过的,有狸猫换太子的奇冤,可惜春光不相见的哀伤,君王公主死社稷的悲壮……

  然而终被埋没。

  史书不会为了所谓的公平而翻案。

  只有人会。

  他们草草躲避过那几个巡逻的守卫,来到一个叫宝华殿的宫殿中。

  物华天宝。

  这是个十分“大”的殿名,只是不知道住在这殿中的人,能不能受住。

  他们进去后,大概看了殿内的装饰,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个公主的寝殿。

  前隋的公主只有一个——顾鹤尘。

  他们不禁放慢了脚步,所谓的修缮,也只不过是将过去的装饰大概地装饰上,桌子上的东西,早就被洗劫过了,眼下空无一物。

  卢照水走到一个桌子旁,那个桌子已经很旧了,似乎是旧物,大概是过于精美的缘故,即使很旧,也没被搬走。

  卢照水能看出这是一个梳妆台。

  他拿出一张帕子,轻轻抽开梳妆台中部的抽屉,先跑出来的是一堆粉尘,他忍不住往后退了退。

  再走近时,他发现里面躺着个小盒子,他拿出那个小盒子,还在纳闷,这盒子怎么没被拿走。

  他打开才明白,里面静静躺着的,只是一株已经枯死的花。

  准确的来说,是一朵杏花。

  他实在奇怪,不禁脱口而出,“这怎么有朵花?”

  林中鹤听到他声音便过来了,这朵花枯死了,他自然闻不出气味,于是问:“是什么花?”

  “看样子,是朵杏花,竟然还没化成灰。”

  林中鹤心中一动,“能将盒子给我看看吗?”

  卢照水不明所以,还是拿手帕擦净,给了他,林中鹤将盒子放在鼻尖,闻了闻,“这是曲木做的盒子,隔潮隔气,是种保存花草的好材料。”

  他的手在盒子外摸索了几下,很快便在盒子底摸到了一个圆形的图案。

  他用手细细摸了一遍,似乎不甘心似的,又摸了一遍。

  他忽然开口道:“寻朗兄,你来看看,这盒子底是什么图案?”

  这是林中鹤第一次求助卢照水,卢照水觉得这事情绝不简单,他拿过盒子,仔细看了看,“这是……这是隋朝皇室的惯用图案啊,刚才我们翻墙进来时,那墙上就是这个图案。”

  林中鹤嘴唇微微颤抖了下,并不能叫人看出来,卢照水疑惑地问他:“怎么了吗?”

  他并没有向卢照水遮掩,“我还未眼盲时,曾在我母亲的撺掇下,去找我父亲,那时他刚沐过浴,在穿衣裳,我当时不懂礼貌,推门去看,我看到,他的肩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印记。”

  林中鹤的父亲——林震南。

  他的肩膀上,为何会有隋朝皇室的印记?

  他的父亲……

  他忽然又联想到关于林震南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