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公认, 承副部长干得不错。承倬甫并不意外战争阴影下的人们对电影的热情,那是世界经济倒退最严重的一年,却是电影的黄金年代, 至少美国人是这么说的。有声电影彻底攻占了好莱坞, 然后是上海。承倬甫不介意让上海的诸位也有个地方能躲进去暂时忘记现实。审查的指标很好完成,如果你就是那个制定规则的人。承倬甫为官十载, 在上海什么都没干的这两年反而成了他“政绩”最好的时候。

  承倬甫尽量让自己不再去想民族的存亡,这么做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事实上,有一个“和日本人合作”的细小声音正在租界里慢慢地蔓延——只在租界。南京是不会承认的。他们同样不承认满洲国,但也逐渐不再有人天天要喊着收复东北了。热血和愤怒都需要能量,然而能量是很快就会耗尽的东西, 承倬甫逐渐学会不要批判自己的软弱。相比起很多人, 他已经算得上有廉耻,至少他抗日的态度始终明确。不过, 当那些细小声音的主人在饭局上跟他举杯的时候, 他也会选择性地遗忘曾经听到过的“先和日本人合作解决红色问题”的耳语。

  那个叫王元良的花旦很快成为了华夏水仙花电影公司下一部电影的主角,他们要把京剧搬到大银幕上, 而且这回是有声音的——再次声明,承副部长和水仙花电影公司没有关系。他的二姐也到了租界,当然, 本来是要分家的, 承倬甫当初态度很坚决。但是她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怎么带四个孩子呢?那些钱都是给她和孩子的赡养费, 没有人可以说承倬甫什么。王元良让很多人以为他背后的金|主是承副部长, 承倬甫不太喜欢, 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那个捧着他的浙江老板依然愿意掏钱资助上海的抗日行动。

  他很满意自己现在做的事。只有很偶尔的时候,他会不由自主地想, “关洬会怎么说”。他知道关洬一定不会认同,但他未必会再说什么了。那通电话到如今已经一年多了,其实他们之间有过远比这段时间更漫长的沉默,可是之前那种沉默里总有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未完待续”,如今没有了。

  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承倬甫最终在1933年的深秋收到了关洬的电报,告知他母亲去世的消息。承倬甫回复“节哀”,但关洬还没有收到,就被警察厅的人带走了。

  承倬甫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想法竟然是,果然是“秋后算账”。

  各界的反应不可谓不剧烈。从关洬北大的同学到如今在中央大学的同仁,从北平到广州,到处都有替他求情的人。关洬被捕后十天,第一篇关于他“通共”嫌疑的指控见报,列举了所有他结交的可疑人士,参加过的集会、说过的话,也提到了他几年前那篇未被刊载文章。陆归昀立刻回应,一条一条地澄清指控。几天之后,关洬那篇手稿被影印刊载,占了报纸大片篇幅。承倬甫在饭局中听到孟部长和其他同仁讥笑她“妇人之见”,一诈就诈出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那篇手稿是给关洬自保的底牌。孟部长手里应该还有誊抄过的版本,他们可以随意地添油加醋。但是只要原稿还在关洬手中,他就可以回击,登报可以削弱对方的信用,法庭上则可以自证。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一条捕风捉影就引得陆归昀把原稿登出来,等于让别人发挥。只要他确实是反对当时的流血肃清,就算只是出于同情工人,都可以算作是赤 | 保命隔离 | 匪。

  承倬甫不知道这馊主意到底是陆归昀想出来的还是其他人,他猜测陆归昀身边现在应该绕满了心急想救关洬的朋友,她到此刻都还没有想到来找六哥。但他决定回去就给关家打一个电话,他不能坐视不管。孟部长就在这个时候唤了承倬甫一声:“承副部长!”

  “嗯?”承倬甫抬头。

  “听说你和关大才子交情也很好。”孟部长的眼睛眯起来,笑的时候露出一点牙齿,白森森的,像狼的牙,“怎么没见你出来替他说两句话?”

  承倬甫听见自己漠然到甚至带了两分厌烦的声音:“听谁说的?”

  同桌吃饭的人里有起哄的声音:“诶,不高兴了!急了不是?”

  承倬甫懒懒散散地往后一靠,气定神闲地露出一丝笑容。他没急着解释,等孟部长有什么话要说。这是一场牌局,承倬甫已经经历过千万遍。要冷静,要慢,要等对方先把牌打出来。孟部长和他对视,然后“哈哈”一笑:“开个玩笑。”

  他可以出牌了。承倬甫突然往前一倾,笑容消失了,眼神带了几分凶狠:“玩笑?孟部长喜欢开这种玩笑吗?”

  孟部长的脸色稍微有些僵,但他快速调整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只是听说你们是同学……”

  “我上的是清华。”承倬甫打断他,“跟他同哪门子学?”

  “但是你跟于委员长……”

  “那我们就理理清楚,”承倬甫再次打断,始终没让他把话说完,“孟部长的意思是,于委员长跟关洬是老同学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和于委员长有关系,所以我和关洬也是老同学……没错吧?”

  同桌已经有人试图和稀泥:“敬棠,好了,何必较真呢?”

  “当然要较真了。”承倬甫的眼睛还是死死地盯着桌对面的人,“我倒想问问孟部长,敢不敢去于委员长面前说这些话,还是你干脆已经认定,于委员长也是赤| 保命隔离 |匪?”

  “承敬棠!”孟部长霍地站起来,“你说话可要提着脑袋!”

  一桌人马上开始苦劝,承倬甫便不说话了。他的效果已经达到,再追着打反而漏了马脚。孟部长让人哄着坐了下来,口中仍愤愤地念着什么。这场牌局还没有完,承倬甫端起酒杯的时候心里在想。接下来,他们会把这顿饭吃完,结束的时候他会主动跟孟部长敬个酒,对方则会“大度”地一笑置之,表示大家都是党| |国的忠臣,以后这样的玩笑可是不能再开了。但是他的脖子上从此会沾上一只眼睛,军统会看着他的。这样的牌局通常都会这样持续上一段时间,承倬甫脸上露出笑容,心里在给自己打节拍。慢慢来,他提醒自己。或许这不是一场牌局,而是一支华尔兹。他不幸跳了女步,毕竟能跳男步的人屈指可数。但他必须要把这支舞跳完。首先要摆脱通共的嫌疑,他的,然后是关洬的。慢慢来。

  关洬承受了一个多月关于通共的指控——或者说是陆归昀在承受,毕竟关洬在牢里,据说连探视都不允许。那段时间什么传言都有,枪决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甚至还有人说,关洬其实已经被秘密处决了。陆归昀的名字频繁见报,到处为丈夫奔走呼告。她的名声现在也同样响亮了,大多数女人在这种时候只会哭,而她能写会说,字句如刀。很多人赞她是个奇女子,称颂她与关洬的伉俪情深……承倬甫尽量忽略心里升起的妒意,他找了木老板,非常非常小心。木老板帮了他一个忙,他得到了一句准话,暂时还没有枪决。仅此而已。承倬甫再一次提醒自己要耐心。如果能确认关洬通共,他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这些指控是站不住脚的,还没到他可以做什么的时候。

  连敌对的那一方都看不下去,出了个通告书,说关洬从来都不是他们的党| |员。很多学界人都站出来为关洬背书,证明他一向忠于南京。陆归昀对此保持了默认的态度,如果关洬还自由的话,他大概要出一篇文章再次强调他“哪边都不站”,唯一的身份只是“一个中国人”。但很好,承倬甫心想,陆归昀毕竟吃到了教训。一个人当然可以做一个无党|派人士,当然可以作为无党|派人士对政府作出批评,这就是他们流了那么多血从八旗子弟手里夺下江山的意义,不是吗?但当这个人坐在牢里的时候,他的妻子就必须替他作出选择。

  陆归昀来敲响他家门的时候,承倬甫正在等他们跳第二步。

  “我尽力。”他用尽官场的世故,夹杂三分真心,安慰地拍一拍陆归昀的手背,“适南的事情,我自然……”

  他是真心的。他真希望能够做什么,让陆归昀可以理解他。但说话是没有用的,陆归昀并不信任他。关洬出事到现在,承倬甫什么都没做,公开的维护或许是奢求,但私下的宽慰都没有。承倬甫能从陆归昀眼中看出这份指责,他想她应该不知道关洬曾经对他托孤,不然她第一时间就会来找他。

  为什么呢?承倬甫分神在想,是他被带走得太突然,来不及交代陆归昀什么?毕竟当着警察的面让陆归昀去找承倬甫,等于是把承倬甫也一同送进监狱,就算承倬甫可以很快洗清嫌疑,也无法再施救了。但是关洬对于自己的被捕是不意外的,他应该有过很多时间私下跟陆归昀交代,为什么没有?是这一年多里,关洬最终还是觉得,跟承倬甫这样的人,还是割袍断义来得痛快一些?

  “关洬说过,只要六哥说能,就一定能。”陆归昀靠近承倬甫,“你还要再辜负他多少遍?”

  她知道。承倬甫听见自己的心里一声了然的叹息。她当然知道“总角之交”的真相,就像他知道他们“伉俪情深”背后的真相。漫长的沉默之后,承倬甫说:“我不会让他死。”

  这就是他能做的最大限度的承诺。

  后来回想起来,其实那天还有一件小事,但它显得很微不足道,所以承倬甫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办公室里有华夏水仙花电影公司送来的文件和海报,《穆桂英挂帅》。陆归昀的眼睛往那张海报上看了好几眼,承倬甫回想起来,关洬曾经提过一嘴,陆归昀是爱看戏的。

  “拍好了,送你两张电影票。”他记得他故作轻松地对陆归昀说。然而陆归昀的视线还是死死地盯着那张海报上主演的名字,脸上失去了所有的血色。承倬甫以为自己说错了话,陆归昀恐怕并没有心情看电影。

  后来他想,其实不应该意外的。他也受命做过差不多的事。要处理一个文人其实相当麻烦,最重要的是要毁掉他的名声和影响。要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要让他变成供人取笑的谈资,取代人们对他的仰望。如果他有一段被人称颂的婚姻,一个被誉为奇女子的妻子,那就更简单了。还有什么比毁掉一个女人更容易吗?

  关洬入狱后第三个月,上海滩新晋的电影明星王元良在报上接受采访,吐露了一段心酸的往事。他曾经爱上一个富家千金,然而人家看不起他戏子的出身,将千金许配了另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那千金与他相爱得极深,愿意和他私奔,却被夫家派人追上,把他打了一顿,将千金强抢了回去……此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王元良在报上说,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位千金。这样追求自由恋爱的小小传奇很对市民的胃口,对他们卖电影当然也是有好处的。承倬甫没有多想,甚至在某个层面上,他鼓励了这段故事的传播。直到有另一份南京的小报挖出了这位千金大小姐的名字,完整了这个鸳鸯蝴蝶派的爱情故事。

  承倬甫等到了他们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