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第297章 历史名人录8

天幕的内容正如万界古人想的那样,片刻之后下一位历史名人登场。

天幕:“历史名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乐毅。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魏将乐羊后裔,官拜燕国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

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战国时期是群雄逐鹿的大时代,是兵家,纵横家,谋略家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样是名将辈出的年代,乐毅正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之一。

乐毅的着名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黄金台遇知己

燕昭王为征召天下英雄专门打造了一座黄金台诚邀天下英才。

此举引来了乐毅,燕昭王待乐毅为贵宾,封他为亚卿,主管军队事务,职务仅次于正卿。

他在这个职位上大概干了二十多年,期间帮助燕国逐渐由弱变强。

2.乐毅伐齐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这是乐毅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他的成名之战。

3.赵国重用与流亡

乐毅年少时即展示了非凡的才能,被赵王重用。然而遇到赵武灵王沙丘之乱后不得不离开赵国到魏国。

在魏国的时候他听说燕昭王欲报齐国侵略之仇于是借替魏国出使燕国之机进行了现场查看并最终决定留在燕国,后被封为亚卿。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有自比于管仲,乐毅一说。这充分体现了乐毅在古代名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乐毅作为战国后期的杰出军事家和战略家其才华和智慧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乐毅领兵联合五国攻齐,差点灭了齐国,可惜燕昭王病逝,燕惠王继位,燕惠王是个昏君。

齐国仅剩下两城没有攻下,两年后燕惠王听信谣言,在乐毅快要胜利的时侯罢免了乐毅。

受到燕惠王的猜忌,乐毅逃往赵国。

事后燕惠王追悔莫及,想劝乐毅回来为燕国效力。

乐毅虽然是战国后期的名将,却没能与白起,廉颇,李牧,王剪一样成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

其原因一是乐毅本身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其它诸国撤军并不想灭齐,燕军实际上成了孤军。

乐毅逃亡,齐国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夺回七十余城,让乐毅前功尽弃。

乐毅虽然没有接受燕惠王的邀请,但此后却极力促成赵,燕两国的和好并经常以使者的身份往来于两国之间。

在外交战线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赵燕两国因为都器重乐毅便任用他为客卿,并给予他尊贵的待遇。

数年后乐毅在赵国寿终正寝,属于他的传奇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天幕简述了乐毅的一生,也肯定其功绩,也点出问题所在,万界古人又炸裂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