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444章 即皇帝位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初六,大明开国皇帝,一生戎马,杀伐果断的洪武帝驾崩。

谥号,明太祖。

大明家家户户,为这个爱民一生的好皇帝举丧。

同年六月二十九,朱允炆宣布明太祖遗诏,宣布登基,正式接过大明皇权的接力棒。

“皇二孙允炆,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熥,却被一道‘太祖遗旨’,正式剥夺了皇权。

旨意中列举了朱允熥的罪状,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太祖病重期间,不愿守在太祖身边尽孝,实乃大不敬,且大不孝之举。

而令人觉得讽刺的是,朱允炆改封皇太孙的一条重要缘由,就是‘膝前尽孝,事必躬亲’...

朱棣扔下手中的诏书,表情中满是嘲讽:“膝前尽孝?倘若他不那么‘孝顺’,老头子许还能多活些日子!”

朱樉面无表情,似乎在打着什么主意:“你准备怎么办?回去奔丧吗?”

早看穿了他的小九九,朱棣冷笑:“行啊,要去你去呗,我又没拦着你,顺便替我给咱们那位皇帝侄子带个好。”

朱樉瞥了他一眼:“难道你就甘心?”

“不甘心又怎么样?”

朱棣哼了一声:“他朱允炆又不傻,没看都借着老头子的遗诏说了,‘宗室亲王藩屏任重,谨守封国,

各处总兵及镇守官及卫所、府、州县,悉心尽力,安抚军民,勿擅离职,赴阙进香者,令佐贰幕职或遣官代行’?”

“哼,也不知这话是老头子说的,还是朱允炆那孙子说的,这是信不过咱们呐!”

想想朱棣就有些不爽:“他娘的!凭什么你就能留在西域继续打仗,老子就得回北平待着?”

“他朱允炆是不是对老子有意见?”

朱樉闻言哈哈大笑。

这是所有坏消息中最好的一个了。

朱允炆登基的旨意遍告全国各行省,其中针对藩王的旨意最令人意外。

马皇后所生的嫡子有五个,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再加上其他几个庶出的儿子,个个如狼似虎。

除了朱标是太子已薨外,其他几个从大明的东北到西北一字排开,分别是:

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朱橚为周王,不在北边)。

这次西征,动用的是燕王和秦王,其他诸王各守封地并未擅动。

就算这些,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老朱一共在全国分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

而这些藩王们都有自己的王府和护卫,每人三个。

这三个护卫指的可不是三个人,而是一个总称,类似于三个卫所。

每个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总计下来能从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

藩王们也不是傻子,按照这个规定,自然照着顶格去办啊。

所以,几乎每个藩王都有五万人左右的护卫。

其中,尤以北方九王实权最重。

他们九人的地域分封,将大明的北疆分成了九大军区,每一个人手下的兵,都是当打之师。

其中,又以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兵锋最盛。

但这些人中,实权最大的却不是他们两人,而是晋王朱棡。

身在太原府的朱棡,虽然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很少征战。

即便是这次西征的时候,也只待在延安府遥遥观望。

但权利,他却是最大的。

因为只有他深获老朱信任,拥有节制九边军权的权利。

换言之,朱棣想在北平动一动,都得他这个三哥点头。

朱棡不点头,朱棣连北平都出不去。

苏谨前世,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就先一步走了。

当时老朱拗哭三日,罢朝不上,可见对这个儿子的喜爱和重视。

若不是朱棡走的早,恐怕朱棣靖难最大的难题不是没兵,而是怎么出北平城...

但苏谨却无意间改变了这段历史。

朱棡在延安督导军情的时候,朱允熥当时就和他在一起。

而当时朱允熥的身边,跟着一个叫做李珂的郎中。

这个郎中,从凤阳的时候就跟在苏谨身边,学通‘中西’。

也正是因为李珂,诊出了朱棡的‘心疾’,生生给他延了几年的命。

太祖殡天后,朱允炆立即下诏,命朱棡回晋阳‘节制九边’。

至于节制的是谁,不言而喻。

命令其他藩王各守封地,遵诏不得返京进香外,同时令朱棣立即返回北平,无诏不得外出。

唯一奇怪的是,朱棣和朱樉都以为朱允炆会放弃西疆。

但没想到他仍旧留下朱樉,继续在西疆‘待命’。

虽旨意言明,无诏不得动兵,但至少是保住了这些年的战果。

得知老头子驾崩的消息后,朱棣对令自己回北平的事并不奇怪。

他现在唯一疑惑的问题是:苏谨去哪了?

虽然身处西域,但朱棣也有自己的情报网。

可当初皇城内战,苏谨从城北逃离应天后,就彻底销声匿迹。

与他一同销声匿迹的,还有朱允熥。

皇城内战第二天,朱允炆就派锦衣卫去开封‘请’朱允熥回京。

然而等锦衣卫赶到开封时,只找到一个空空如也的行宫。

审问留下来的宫人,才得知朱允熥早在半个月前就秘密离开开封,不知去向...

很显然,苏谨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切,提前做下了布局。

“不管如何,谨弟去哪不应该瞒着我啊...”

朱樉忍不住冷嘲热讽:“你自以为和你那谨弟亲近,谁知人家压根就信不过你,哈哈哈哈!”

“放你娘的狗臭屁!”

“你骂谁?”

朱樉胡子一吹,俩眼一瞪:“你骂我娘,岂不是也在骂你自己的娘?小心老头子半夜来找你!”

“滚一边去!”

朱棣疑惑苏谨去哪了,朱允炆也同样疑惑。

苏谨逃走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苏谨很可能直接起兵‘清君侧’。

然而等了都快一个月,不止没有苏谨造反的消息,甚至此人直接就没了消息。

至于去找苏谨,他连想都没想过。

出了应天府,天南海北苏谨皆可去得。

北面有朱棣,西面有朱樉,南边有泉州,至于东面...

人苏谨有自己的舰队,往海上一跑,他去哪逮去?

苏谨和朱允熥一日不除,朱允炆就一日睡不好觉。

现在的他很矛盾。

既怕苏谨出现,又盼着有苏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