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沽酒【完结】>第45章 铜鼎

  松苓还是跟着长离去了丹穴山,那稚鸡的滋味着实勾人,几个月不曾去,松苓实在想得紧。

  长离不知怎么想的,竟用竹米酿酒,也不知是何时埋下的,今儿个开坛,实在勾人酒虫。只是这酒颇烈,几杯下肚,松苓已是半醉。

  “长离啊,”松紧含糊不清,“你真的是神诶!”

  这话他念叨了大半日,这不是半醉,这是醉的彻底。

  夏末之时竹米收了不少,长离念着松苓好饮,失了神魂一样酿了好些坛,而今开了坛他又有些后悔,纵着这人贪杯,这满室的狼藉和迷糊的松苓还得他来收拾。

  “是,是神,”长离顺着人说,“是神又能怎样?”

  松苓趴在石台边上,望着瀑布,等着蜂鸟一旁斟酒,他道:“神鸟…蒸来吃好吃还是烤着吃好吃?”

  当真是醉了,松苓脑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蒸锅,长离正老老实实的躺在里面,头耷拉在锅边,早已被他拔成了白条鸡。松苓倏然惊诧,用力晃了晃脑袋,把这个荒诞的念头给摇了出去。

  “切片生吃吧,要不给你剁馅儿包饺子怎么样?”长离俯身向将人扶到石台上,可松苓不老实,他换了好些姿势也没能将人抱起来,索性坐在石岩上,看着这人借酒撒泼。

  松苓不搭他话,捏着酒杯,一转身靠在了石台上,酒撒出近半,袍袖沾染了竹米香。他侧目瞥见了一抹青绿,接着他倏地抬手撑着长离的膝盖,晃晃悠悠的起身,又晃晃悠悠的往那水帘走去:“我吃饱了,要回去了,明天再来找你玩。”

  说着他倾身拿过酒壶,尽饮最后一口竹米酒,这做派活像是那寻花问柳的浪荡子,寻着乐了,便把姑娘一丢,兀自往别处寻欢去。

  “醉成这样还回得去?”长离一把扶住站不稳的浪荡子。

  “回得去,”松苓撑着要往外走,“又不远。”

  长离轻声叹息,他道:“两座山头呢。”

  “嗯,”松苓重重的点了点头,他望向长离,眸光涣散,“才两座山头而已,你就是让我现在去找淙舟,我也…去得。”

  酒惯会麻痹人,松苓本不想在长离面前提淙舟,左右都是往人心窝子上捅,他并不想看着长离难受。

  酒醒了些,被自己吓的。

  “你再溜下山去,我回头就去同长老说,”长离捏了捏松苓的脸,有些热,“走吧,我送你回去。”

  听上去长离并无异样,松苓稍稍松了口气,任凭长离牵着往涂山去,一路上他都不曾再开口,不时瞟长离一眼,生怕这人有丁点的不开心。

  “我没事,”这目光太灼人,长离想忽视都难,他叹了口气,揉了揉松苓后脑,“别把我想的这么小心眼,心悦之人心中无我,这才是常态。”

  他说的平静,可松苓还是听得不舒服,他想宽慰长离几句,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夜色漫漫,浓云遮月,风吹散了本机模糊的影,又被雪融开。

  “做娘家人也挺好。”

  长离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什么?”松苓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毛太长堵了耳朵,风雪再冷,也不及这句话醒酒,“怎么,怎么就成了娘家人?”

  长离挑眉,做惊诧状:“难道还是你娶鸣沧君不成?”

  “怎么不行?”松苓驳他,“我可是跟他说过,我要把他带回狐狸洞来生小狐狸。”

  酒壮狐胆,他倒是什么话都说。

  闻言长离忍不住笑,可他瞧着松苓极为认真,又硬生生将他溢出一半的笑憋了回去:“嗯,行,”他拽回走歪了的人,“到时候可一定要记得请我来看…”

  “请你来干嘛?”松苓斜睨着长离,冷声打断他的话,“请你来看我与淙舟同房吗?”

  醉着的狐狸还是不要说话的好,一句话能噎死一片人。长离闻言霎时哑了声,笑意垮在脸上。

  松苓见他不答话,张了张嘴还要说些什么,长离见状猛地抬手捂住了他的嘴,进而封闭了耳识,将这人的胡言乱语连同风声一齐阻隔在外。

  “别说了祖宗,”长离拽着人,走的快了些,“没人想听你那些闺阁事。”

  松苓傻乐一路,一路风雪不停。

  狐狸洞前积着雪,雪中立着一人,站的笔直,腰间配剑,那盈润的白玉佩压着袍摆,不叫风荡起,周身应是布下了一层结界,让那风雪不得近身。

  那人着着一身白衣,与淙舟极为相似,松苓醉眼看人,有一瞬怔愣,不过也只是一瞬。

  不是淙舟,松苓暗下眸光,不自觉撅了噘嘴。

  简砚隔着风雪,听见了凌乱的脚步声,他闻声回头,迎上前来,目光扫过松苓,向着长离作揖拜礼:“尊…”

  “别这样唤我,”长离偏开了脸,眉头微蹙,“我名长离。”

  简砚一怔,弯下的腰还没起来,接着他又弯下去几寸:“可…”

  “没什么可不可,”长离极少如此不耐,他冷着脸,连半句话都不想听这人说,“孔阳君为神尊座下三君之首,你这一拜,我可受不起,”他搀着松苓,绕开简砚往狐狸洞去,“你记好了,神尊是神尊,长离是长离。”

  简砚看着满目苍茫,远处的秃树上落满了雪,他收敛神色,站起身来,跟着长离一同狐狸洞去。

  长离将松苓安置好,托起茶壶晃了晃,水声阵阵,这个时候再泡新茶有些太晚,松苓醉酒易闹,离不开人,长离索托着茶壶,将凉茶温热。

  “还有事?”抬眸间倏然看见那跟进来的人,长离心道阴魂不散。

  “不寻尊…不寻你,”简砚蓦地改口,“我寻松苓。”

  长离一顿,茶壶险些脱手,他回首看向松苓,只见这人瞪着一双迷离的眸子望着简砚,那神情,像是初次见这人一样。

  “寻我?”松苓不解,“咱俩认识吗?寻我做什么?”

  “应我师弟所托,给你送个东西。”简砚抬手,灵气流转,掌心缓缓显现出一只纸鹤。下一瞬那纸鹤像是活了一样,扇着翅膀向着松苓飞去。

  风灌了进来,纸鹤飞的不稳,松苓猛地站起身来,抬手欲接那纸鹤,指尖才触及一个翅膀,那纸鹤便燃了起来,火苗自那翅膀燎过全身,纸鹤顷刻间化成了飞灰。紧接飞灰化为金芒,再空中炸开一朵不太绚烂的烟火,松苓看的正出神,猛然听得两句只有他能听见的话。

  一句知晓。

  一句想你。

  平素连话都不多说一句的鸣沧君骤然说想,松苓呆愣一刹,散了不多的酒气像是又回来了一般,他垂下眼眸,若是仔细瞧去,便会见得这小狐狸竟然红了脸。

  “淙舟下山多日未归,临走时知晓我来,叫我把这纸鹤带给你,”简砚放缓了声音,不似方才对着长离那样拘谨,“还有一物,他说他要亲手给你。”

  “还有什么?”听见淙舟,松苓顿时来了兴趣。

  简砚笑笑,轻轻摇头,他卖弄玄虚道:“不可说。”

  一句“不可说”勾起了松苓想去涂山的欲望,他本就日夜念着人,先下更是想得紧,他算了算日子,自中秋回来后,已是快有三月不曾见到。

  情滋味难尝,相思更难尝。

  简砚把话带到,向着长离浅浅行了一礼便要离去,今儿个为着等松苓,已然耽搁了太久,他这次跟着神尊下山,除了来涂山,还有别的事要去办。

  “孔阳君留步,”松苓见人要走,忙出声拦人,“淙舟…什么时候回?”

  简砚勾了勾唇,垂眸算了算日子,他道:“山下起了疫病,需要他去处理,不是太大的事儿,这几日也该回了,”他又看向松苓,笑道,“下次传音,他定会回你。”

  醉着的狐狸容易羞,松苓听着这句调侃,红晕又爬了上来,他除了颔首,是半句话也说不出来,等这阵羞赧过后,简砚早已离去,只留下一声轻笑。

  长离瞧着,心下顿时了然,松苓这模样必然是盘算着要去嵛山,今夜要是看不住人,明儿他便又要换一个钱袋子。

  可这滑不留手的狐狸哪是他说看就能看的住的,不过打了个盹的功夫,便已是床上空空,石穴空空,那被窝还温着,显然,人还没走远。

  长离又摸了摸前襟,钱袋还在,许是怕把他惊醒,松苓没有拿。

  他没有追过去,而是放出了一缕神识去寻那逃跑的人,这一寻倒是让他惊了一下,长离不免怀疑自己这盹到底打了多久,松苓已然近了嵛山脚下。

  狐狸没有迷路,这倒是稀奇的很。

  再说松苓,猛地听见了日日念着的淙舟,是半点睡意也无,他躺在床上看着老实,实则内心翻涌,神思早就飞去了嵛山下。

  他一直在等,等着长离困乏的时候,可惜长离像是铁了心的要将他守死,这一等便是等到了日头西斜。

  松苓躺得脖子发僵,酒劲早已过去,四肢都是软的,肚子倏然咕噜一声,长离再不走,他都要饿了。

  好在长离给了他溜走的机会,他这次怕吵醒了人,那里还顾得上那钱袋子,他贴着石壁,眸光就没从长离身上移开过,碾着步子如同登了台的角,松苓缓缓溜出了狐狸洞,生怕出了一点动静。

  可一旦溜了出去,松苓便御起一缕风,撒丫子就跑,像是那狐狸洞里睡了什么凶猛野兽,唯恐避之不及。

  松苓极少御风而行,这一路可将他累的够呛,好不容易爬上了那通天的石阶,看见了山门,却又被那阻山的阵法阻拦,松苓轻轻戳了戳门前的虚空,一点金光荡起涟漪,自指尖散开。

  他一屁股坐在了一旁的石兽上,仰头看了看树梢半月,接着又叹了口气垂下头,摸出一张符篆叠着纸鹤。

  “来接我。”

  他就想传这一句话。

  松苓像是怕这纸鹤飞不远似的,叠的仔细又慢,不等他捏出纸鹤的尖嘴,长阶下倏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简砚背着一大包袱回山,正爬到一半,倏然瞧着一天青色影坐在石兽上,若不是那尾巴过于显眼,他只当是哪个外门弟子。

  “松苓?”简砚卸下包袱挂在臂弯,“怎的坐在这里?”

  松苓瞧见来人,蓦地笑了笑,他收起纸鹤站起身来,向着简砚微微倾身:“孔阳君,”算是行了个礼,总之不太规律,“我想去找淙舟,可惜我上不去,这不,我正想给他传个信叫他来接我。”

  简砚轻笑,上前两步抬手覆上虚空,似是山风荡动金波,松苓听着简砚低声念了句咒,那阵便随着金波一同消散了去。

  “上来吧,”简砚半回过头,向着松苓微微颔首,“淙舟今晨才传音过来说事已办妥,将要回山,你来的不巧,他应当还没到,这信就是传了他也没发来接你。”

  “那碰上孔阳君真是幸运,要不我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简砚又溢出一声笑,他没再言语,只带着松苓往般若岩去。

  松苓跟在简砚身后两阶远,目光正巧落在那包袱上,包袱随着步伐轻晃,夜里山林寂静,包袱中器物碰撞的声音格外清晰。

  月色不明,松苓看的不太清楚,只瞧着那包袱像是兜着两个球,球上顶出三脚,松苓微蹙着眉,寻思着这物件应当是一对鼎。

  这鼎的大小看着也只能用来焚香,松苓抬眸看看简砚的背影,想不出他拿这两个鼎来供奉谁。

  神尊吗?

  日日守着还要上香供奉?

  这是有多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