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看到秦老侯爷的第一眼,就感觉对方大坻有点毛病。

哪有人腋下夹着一块文匾出来,还抓着别人文匾不放的?

“撒手。”

“这是我的。”

“呦,力气还不小,小子,修炼文身了吧?”

“不才,修了区区千字罢了。”

“哈哈,你是比老夫还能吹。”

“一般一般。”

“你可知老夫是谁?”

“家师李青山。”

“哼,老夫乃…”

“家师公闲白先生。”

秦老侯爷沉默了一下,道:“文匾太重,老夫先帮你拿着。”

“咳,许兄这位是祖父大人。”

许泽瞥了一眼秦御,从你祖父这老货笑声出现,他就猜到是谁了,所以才会这样。不然,天晓得自己的东西还能不能带走。

许泽连忙行礼:

“原来是祖父大人在上,孙婿有礼了。先前也是不知,还望祖父勿怪,区区一块文匾,祖父喜欢,拿去便是。”

“哈哈,这才对嘛,不愧是老夫一眼相中的孙女婿。”

秦老侯爷拿到文匾,心满意足的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

“你们还杵着做什么?一帮大老爷们在女人多堆里,也不嫌弃害臊。”

秦老侯爷带着几位年轻人一走,正院顿时有不满声出现。

“这老侯爷也真是,小辈就该留下祝寿。”

“是啊,姑娘们还没看呢就带走,其心不纯,老身要参他一个为老不尊。”

“那状元郎身边那公子谁家的?”

“姓宋,想必是兵部尚书那一家的后辈。”

“可有婚配?”

此时,二房夫人也说了一句:

“还没正式给母亲祝寿,父亲大人怎么就带走了。”

秦老夫人眉头一皱,手中的拐棍往地上重重落下:

“你一个妇道人家,吃饭也堵不住你那张臭嘴。”

“母亲大人,妾身只是…”

“男人家做什么事,莫要多嘴,做好自己的事。”

大房夫人说道:

“母亲大人说的有理,莫要仗着谁是小辈就觉得该怎样。我儿从云淮回来,兵法一日千里,据说就是几位年轻人一起修的新兵法,父亲还有诸位叔伯早就在意了,定是叫过去指点指点的。”

淑妃娘娘诧异道:

“几个年轻人,还懂兵法呢?”

秦月霞忽然说道:

“他们在云淮,便是谈论兵法相识,经常为此夜不归宿。”

淑妃娘娘点点头,这许平安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了。

就在此时,与六皇子玩耍的秦长风忽然脱下衣服,光着膀子在那嘚瑟。

秦月娥见到,可是吓了一跳。

秦长风背对着六皇子李乾,道:“没骗你吧?”

众人这才发现,秦长风背后有一行字:“长风破浪会有时…”

“文身?!”

“他才多大?”

“才刚启蒙,这怎么可能啊…”

秦家两姐妹也愣住了,不由问道:“孩子,你何时修的?”

“小姨父教的,他说按照他的办法,一练就成。”

………

此时,

许泽几人已经到了后院,一帮老头子正笑哈哈的喝酒,每人身边都放着几个木桶。

许泽看见自己的老丈人秦富贵还有几个四五十岁的人,已经躺在地上不省人事,顿时嘴角抽了抽。

秦老侯爷一脚踢开一个,“不中用的东西。”

宋潮此时咽了咽口水,声音颤抖道:“这样喝酒不用修为?要不咱们跑吧?”

几位年轻人都沉默了,他们喝酒都是论壶,这里论桶?真是一山还比一山,姜永远是老的辣!

“感觉跑不掉。”

秦御道:“肯定跑不掉,我六岁那年就被祖父丢在酒桶里泡,醉了好几天。”

“……”

“……”

“还愣着干嘛,一人搬一桶,坐下喝酒。”

许泽默默上前,瞧见老丈人脸朝地,好心的给翻了过来。

秦老侯爷看向坐下乖的像个小媳妇的宋潮,问道:

“你祖父可好?”

“嗯。”

“那老不死的躲在云淮倒是落个清闲。”

“嗯。”

秦老侯爷反手就从桶里挖了一大碗酒,“嗯个屁,赶紧喝。”

许泽赶紧说道:“我们最近修炼兵法,不能饮酒。”

几位年轻人眼神一亮,用兵法转移注意力,这招妙啊。

一个老头嘟囔道:

“学了屁点兵法,说出来让老夫给你们指点指点。”

许泽不说还好,一说这酒它瞬间不香了。

秦老侯爷疑惑道:

“这真是你几个天天逛青楼琢磨出来的兵法?”

秦御重重点头:

“只要上的勤,兵法如神!”

秦老侯爷对着所以的头就是一巴掌,“你当老夫傻?”

许泽道:“我们上青楼,让姑娘们脱光光,只看不动手。”

一帮老头相视一眼,而后点头道:“磨炼心境吗?兵法一道,对心境要求极高。你们能想出这等磨炼意志的方法,不错不错。”

宋潮连忙道:

“我等血气方刚,用此方法磨炼,效果极好。”

“是的,孙儿打算为了兵法修炼,不碰女人。”

秦老侯爷一巴掌就拍了过去,“让你磨炼意志,没让你让秦家绝后。”

许泽连忙说道:

“我等有时会一人找七八个姑娘?”

“哦,这又是为何?”

许泽回答道:“是为了习惯,在好吃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也就那样了。”

一帮老头子再次点头:

“嗯,此言有理,秦老头,你这孙女婿,不错。”

“哈哈,那是,那是,来来,喝酒喝酒。”

几位年轻人还得陪着喝,感觉撑不住时,一起看向许泽。

许泽先是挨个敬了一碗,差点没当场倒下。

他强撑着说道:

“修为叔叔伯伯爷爷们,恕我等不能陪了。”

“咋滴,想上天了?”

许泽正色道:

“做事贵在坚持,我等今日还没上青楼,还望谅解。”

一帮老头子想了想,道:“说的有道理啊,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废。”

“嗯,需要持之以恒。”

“去吧。”

几人连忙就走,某人连地上躺着的老丈人看斗不看一眼。

年轻人走后,有人说道:

“秦老头,你这孙女婿,天生混迹朝堂的料。”

“是啊,歪的能让说成正的,还挑不出毛病,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秦老侯爷哈哈的指着身后的两块文匾,“读一点了说低了。”

一老头撇嘴道:

“你个老不要脸的,这等文匾也敢留下,不出几日,定有老儒上门骂你。”

“就怕,能参你个狗血淋头。”

秦老侯爷无所谓的摆手道:“老夫显摆几日罢了,带他们府邸建好,还是要送过去的。”

“最好如此,若是被教化之门那帮人知道,你老小子有的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