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司的人送了文匾就走了。

两块写着“大儒门生”的文匾被仆人抬的高高,显示给各方宾客观赏。

秦老夫人笑的很开心,二房也是如此。

二房夫人拉着三房夫人的手,道:“孩子们真争气。”

三房夫人不动声色的抽开手,道:“姐姐说的是。”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来了一位太监,身后跟着四位宫廷高手,抬着一副被金黄色布盖上的文匾。

那公公叫到:

“许平安何在?”

全场寂静无声,宫里公公怎么来了,莫非是…

秦富贵连忙走到公公面前,道:“老夫女婿不在这里。”

公公看向秦富贵,笑道:“此乃文匾之旨,既然他不在,你便替接吧。”

说罢,大声道:

“接旨!”

所有人全部跪下,那公公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代天行事,赐许平安,天之门生。”

随着公公话音一落,那文匾上的黄布被掀开,上面有四个流光的大字:

“天之门生!”

每逢大赐福,只有获得天地赐福的人,才会由当今陛下代天行事,赐予此等文匾。

“秦富贵替许平安接匾,谢主隆恩。”

就在此时,一道大笑传来,秦家老侯爷出来了。

众人连忙行礼,淑妃娘娘也起身道:“见过父亲。”

老侯爷摆摆手道:

“不用多礼,老夫就来看看。”

说罢,直接走到秦富贵身边,蛮横的拎起被儿子抱住的文匾,大笑道:

“好,好,好。不愧是老夫看重的孙女婿。”

说罢,拎着文匾就要走。

秦富贵急眼了,鼓起勇气道:“爹,那是…”

老侯爷秦震眼睛一瞪:“那是什么,你一个大男人,在这里作甚,跟为父去后院陪几位叔伯喝酒!”

秦富贵眼睛一亮:“是。”

秦震笑哈哈的带着笑眯眯的秦富贵离开了此地。

那公公没走,站在了一边。

淑妃娘娘心中一动,看向公公,问:“还有事?”

那公公连忙道:“启禀淑妃娘娘,奴婢这还有一道圣旨,需许平安亲自接,已经派人去寻人了。”

淑妃娘娘道:“此乃大事,秦御,你带人速速寻来。”

“是。”

此地的气氛突然变了,秦老夫人忽然招手让秦家两姐妹过去,笑呵呵的拉着手说话。

“月娥,那可是你家小子。”

“回祖母,正是。”

“瞧着挺精神,可读书呢?”

“随着妹夫读了点,已经受过两次文气洗礼了。”

“哦,这般年龄两次洗礼,好,好,是个读书种子。”

淑妃娘娘忽然笑道:

“皇儿,那可是你的表侄儿,快去打声招呼。”

六皇子早就注意到了与他差不多大的秦长风,此时母妃开口,便高兴的走了过去。

秦长风贼精,一会儿便把六皇子说的眼睛瞪的老大。

“真的有大公鸡那么厉害吗?”

“小孩不骗小孩。”

寿宴持续进行,大概到了后世的两点钟左右,整个京都城开始热闹起来。

“应是开榜了。”

随着何处唱名,秦府老管家一直在门外焦急等待。

这科举,只要上榜,都会有人来报喜,秦家早就备好银子等着了。

没一会,一个骑马的官差出现,大声道:“秦府,秦明,第三榜六十二名,秦府秦时安,二榜四十六名。”

大玹人口众多,每次科举录取人数漂浮不定,大坻在一百五十人左右,最高的一次也没过两百。

这些人分三榜,第一榜十人,第二榜五十人,剩下的都在第三榜。

秦府老管家直接塞给报喜的人两袋银子,便欢天喜地的跑回秦府: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两位公子榜上有名。”

众宾客恭喜声不断,秦老夫人再一次笑不拢嘴。

虽说名次一般,但能入榜,那对秦府就是天大的好事。

秦老夫人问道:

“今年的状元郎是何人?”

“回老夫人,一榜还没公开。”

二房夫人笑道:“听我儿说,那崔胜获得天地赐福,怕是状元郎非他莫属了。”

“嗯,望岳郡的崔家以往也出过状元郎,厉害啊。”

忽然,天地出现异像,有人惊呼道:“状元郎出世了,是那崔胜公子。”

众人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二房夫人此时笑道:

“母亲大人,你的孙儿还与崔胜公子一起读过书呢,关系还不错。”

秦明连忙说:

“当年孙儿在望岳郡时,与崔兄一家书院读书,还一起喝过酒。”

大房夫人忽然说道:

“先前说,那崔胜公子被侄女婿扛着走了,两人莫非也认识吗?”

秦明没有出声,这时的他不敢乱说许泽的事了。

三房夫人打趣道:

“莫不是捉了个状元郎回来。”

她话音刚落没多久,就见门口出现四位年轻人,都有点喘,那左边紧跟着许泽的,正是崔胜。

“许兄,宋兄,多谢了。”

先前在醉香楼,公公报喜传达陛下圣旨后,崔胜差点没被抢走,虽然那些人不是隋家的,可在许泽口中,就是那不要脸的隋家人。

“无妨,你且跟紧我,谁也抢不走。”

说罢,许泽便走进正院。

诸多夫人与小姐们望着四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顿时眼睛亮了。

许泽看了一眼最上方的人,便作揖道:

“晚辈许泽,拜见祖母。”

宋潮小声提醒道:“上面那位是淑妃娘娘,我见过画像。”

许泽再次作揖:

“拜见淑妃娘娘。”

接着,崔胜与宋潮也作揖:

“晚辈崔胜…”

“晚辈宋潮…”

现场慕然安静了,刚出炉的状元郎跑来给秦老夫人祝寿,这什么情况?

秦老夫人站起来,那笑的是一个开心,连忙让人赐座。

许泽忽然看向一旁的公公,有些蛋疼,他为了不跪接圣旨,三字经都整出来了,这刚入京,那皇帝又来圣旨,是不是故意的?

公公见正主来了,还是不动。

许泽咳了咳,他还是站着不动,因为他身上的圣旨还差一样重要的东西才能宣读。

就在此时,儒司的人来了,送来一块看着很普通的文匾。

文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一世师表。”

淑妃娘娘忽然就站了起来,知道的都明白,这文匾的分量有多重。

万人敬仰的李师也有一块同样的文匾,不过那是一块“千世师表”。

据说,历代圣人们也有同样的文匾,上面会写“万世师表”。

由此可见,这种文匾的分量有多重。

文匾一来,那公公便清了清嗓子:“许平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许平安天赋异禀,天之门生,德才兼备,一世师表,赐灵宝文房四样,赐…”

许泽刚接旨,一道大笑声传来,只见秦家老侯爷他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