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爱嘚瑟, 他还想升官,当大官得稳重,太嘚瑟了不好当大官, 所以他在大人面前从来不嘚瑟。

  工具人小娃们热热闹闹的跑开, 才不管他说的保密不保密, 反正听到耳朵里就是他们的,出门打仗的又不只他蓝玉一个,根本就不需要保密嘛。

  就说就说,他们回去就把刚才听到的讲给其他小伙伴听,有问题找蓝玉,因为他们是从蓝玉那里听到的。

  不听话的小工具人们风风火火跑开,留下蓝玉扛着小外甥一边笑一边骂, “有本事下次别找我听故事。”

  沐小青回头做了个鬼脸, 才不是他们主动求的, 分明是这家伙缺少听众他们过来捧场。

  太阳落山, 暮色降临,小豆丁们赶在门禁之前跑回家,率先给他们爹娘讲刚才听到的“邓愈胡大海大战杨完者”,别管他们爹是不是刚从战场回来会不会打假,反正都说的像模像样。

  大帅府里也不例外,沐青回来后就照着葫芦画瓢给没能亲耳听到蓝玉说书的爹娘和小弟讲邓愈和胡大海的神勇。

  朱元璋和马秀英听着他说很是下饭, 小朱标什么都听不懂,听不懂也不耽误他挥舞着勺子吼吼哈嘿。

  沐青连说带比划的表演完,然后才坐回去老老实实吃饭, 吃饭的时候顺便再帮小朱标整理整理饭兜, 免得他把衣服弄脏临睡前还得换衣服。

  朱元璋吃饭速度快,吃完之后乐呵呵说道, “蓝玉那小子作战的确生猛,让他留在城里看孩子着实屈才,可他那性子实在不稳重,常遇春又管不住他,还是把他放在邓愈手底下好。”

  常遇春揍人的确够狠,但是蓝玉是他小舅子,那小子打心底里不怕他这个姐夫,老常打的再狠也没用。

  邓愈不一样,那小子年纪不大性子却很是稳重,他们家文正那么桀骜的性子和他相处几天都心服口服,拿捏一个蓝玉肯定不在话下。

  沐青咽下口中的粥连连点头,“蓝玉说了,邓将军超——厉害!”

  老朱又给他掰半个馒头,“他觉得邓愈厉害,下次还让他跟着邓愈。”

  邓愈、胡大海攻打徽州的这些天其他将领也没闲着,徐达和常遇春刚刚打下池州,现在还在清扫池州境内的官兵势力,缪大亨拿下扬州后配合冯国用演大戏,想来再过俩月就能把赵均用给干掉。

  虽说现在北边的官兵有刘福通牵扯,西边的徐寿辉忙着扩张地盘和内斗没空搭理他这个后起之秀,张士诚被杨完者挡住也分不出兵力来和他抢地盘,但是不代表他们就是绝对的安全。

  老徐和老张看上去没空搭理他们,可谁也不敢说他们不会忽然调转兵锋和他干仗,所以东边西边都得防备。

  长江以南他们三家起义军势头最大,再加上一个风头无两的杨完者和各地打不完的朝廷官员,这边的情况没比长江以北好多少。

  这么一合计,他能在夹缝中见缝插针打地盘竟然还挺好。

  希望老徐和老张继续忙他们的,他们都是起义军,同室操戈不像话,越晚对上越好。

  朱升说的不错,他们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出风头,徐寿辉和张士诚称王称帝就让他们称,他就低调的打地盘就行。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主要是,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想出风头也出不了。

  朝廷的意思非常明显,造反就造反,天底下造反的太多他们已经管不过来,但是只要敢称王,立刻就会有官兵集结起来攻打。

  他手底下兵马有限,哪个将领都是宝贝,谁折在战场上他都伤心,还是别和硬茬对战的好。

  反正左右有徐寿辉和张士诚吸引朝廷的火力,他就稳坐钓鱼台,先把应天府建设好,等那边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翁之利,如此对他对百姓都好。

  朱大帅想的好,但是事情不按着他想的来。

  张士诚打不过杨完者拿不下杭州,终于放弃杭州将目光转向应天府。

  这地方最开始也是他的目标,只是和隆平府相比不够富庶,所以他选择先拿下隆平府杀一波大户让弟兄们填饱肚子,谁能想到就这点功夫,之前看中的城池就被朱元璋给捷足先登了。

  他在高邮起义的时候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底下当小兵,那小子何德何能敢抢他的地盘?

  打!这一战必须得打!

  张士诚在去年就想打朱元璋,去年朱元璋的大军在宣城受阻,元军那边有朱亮祖那个猛将在,徐达和常遇春两个人加在一起都没在他手里讨到好处,这大好的机会不打白不打。

  奈何当时被杨完者缠的紧,实在分不出兵马北上攻打应天府,只能先把这事儿放在一边。

  现在杨完者大败而归,带去的十万兵马尽数折在徽州,这时候不分兵北上更待何时?

  张士诚这想法听上去有点奇怪,杨完者大败而归,他应该趁他病要他命一鼓作气冲破嘉兴的阻碍拿下扬州才是,怎么还分兵去打朱元璋?

  老朱也纳闷,他本来想和老张打好关系,后来听到天音说张士诚会投降朝廷,于是就歇了打好关系的心思,继续桥归桥路归路,只要不干仗就绝对没有联系。

  他们俩相安无事多年,怎么突然就打过来了?

  他连杨完者都打不过,哪儿来的信心打应天府?

  朱元璋这话倒不是自大,而是真不觉得正面交锋的话张士诚能打下应天府。

  老张放着杭州不打掉头冲着他来不是不想要杭州,而是杨完者手里还有十几万大军。

  当初杨完者驻守嘉兴的时候麾下人马只有两三万,全部都是他从老家带出来的苗军,后来扩充到二十多万都是在江浙行省现招的兵。

  江南不愧是鼎鼎有名的富庶之地,那么大点儿的地方都能让他一个外来的苗军将领拉扯出二十多万的大军,要命的是粮饷还能供应的上,实在让人眼馋的不行。

  不只张士诚眼馋,朱元璋也眼馋。

  杨完者手底下还有十多万兵马,再加上还有达识帖睦迩给他处理后勤之事,杭州城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不如掉头攻打其他地方。

  朱元璋捏捏下巴,所以老张到底哪儿来的自信打他?

  从隆平府到应天府,北线走北线走常州,南线走长兴,水路走江阴。

  如今常州、长兴、江阴都在他手上,三条路被他堵的死死的,他打不下杨完者驻守的嘉兴,就打得下汤和镇守常州、耿君用镇守长兴、吴良镇守江阴了?

  不对,肯定有猫腻。

  朱元璋下意识觉得不对劲,特意写信让汤和等人提高警惕,千万别让张士诚钻了空子,为此还特意将徐达派去支援最可能被进攻的常州。

  徐达觉得根本没必要,张士诚兵多将广又能如何,连个杨完者都打不过,他干脆窝在隆平府当一辈子的土皇帝得了。

  朱大帅不为所动,并一脚把他踹了出去。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徐达带过去的这些援兵身上。

  朱元璋在各个起义军的高层都安插有耳目,张士诚也一样,虽然没能策反老朱的亲信,但是安排在应天府这边探子不在少数。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只他们俩,其他起义军也都这么干。

  张士诚已经提前打听过常州、长兴、江阴的情况,他本来没想打常州,而是想着走水路,朱元璋手底下的水军在他眼里本事平平,他自己的水军才是天底下最厉害的水军。

  虽然之前被他那糟心弟弟给糟蹋了不少大船,但是没有伤到根本,他手底下的大船还有很多。

  但是朱元璋把徐达派到常州,那他就不客气了。

  倒不是说徐达不会打仗,而是徐达手底下的将领有情况。

  先前徐达攻城的时候有一支官军投降,但是徐达帐下有几个将领向他们勒索财物,那些人表面笑嘻嘻,其实心里都窝着火气。

  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了,策反起来还不是轻轻松松?

  张士诚乐了,真是瞌睡了就给他送枕头,见过贴心的没见过这么贴心的,这次要是能拿下应天府,他还真得感谢朱重八。

  这边刚知道徐达去了常州,那边立刻放弃水路改走陆路,同时让探子去策反那些心怀不满的元军降将,别管能策反多少,只要有一个顶事儿的他们就赚了。

  事情的结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那些元军降将果然都是墙头草,探子过去策反的时候人家都不带犹豫的,二话不说立刻带上兵马转投他们,顺便把常州城里的布置泄露的干干净净。

  徐达没想到他手下的将领竟然临阵倒戈,反应过来的时候差点气炸,当场带兵出去正面和张士诚的大军干仗。

  差点从常州追到隆平府打到张士诚的大本营。

  恰在这时,张士诚故技重施又策反了刚投降徐达不久的元军降将,这个将领比较厉害,带了七八千人当场倒戈反而把徐达给围了。

  徐达:???

  老徐长那么大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气的是怒发冲冠,二话不说回头求援,把常遇春、汤和、廖永安、廖永忠等水陆大军全喊过来和他内外夹击,他非把张士诚给弄死不可。

  常遇春等人带兵赶过来,徐达又正在气头上,如此一力降十会,张士诚再多计谋也不管用,虽然他没被弄死,但是他弟张士德被抓了。

  张士德,小名叫张九六,是张士诚最会打仗的弟弟,既有谋略还爱兵如子,和张士信那个没脑子的家伙完全不一样,浙西一带都是他带兵打下来的。

  徐达抓了张士诚最信重的弟弟,算是稍稍出了个气,打退张士诚的进攻后便带上俘虏回应天府交差。

  然后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朱大帅黑着脸看着回来交差的徐某人,这次打退了张士诚还好,要是让张士诚冲破常州防线打到金陵城下,这家伙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短短几天时间,他手底下竟然能出现两次将领带兵投敌的事,他这个大将军是干什么吃的?

  徐达硬着头皮小声嘀咕,“我说过降将不好用。”

  他们军中出现过好多次降将复叛的事情,不只他手底下,其他人手底下也是如此,所以他对那些元军降将都很防备,谁知道防备的太紧也会出事。

  朱元璋拍桌而起,要不是这家伙现在已经不能随随便便推出去打板子,他非得狠揍他一顿不可,“咱手底下的降将为什么能用?你看陈兆先!你看朱亮祖!哪个不好用?”

  不知道认错还嘴硬,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