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槛花笼鹤>第89章 放低姿态济灾民

  “早些年陈家主找风水大师看过地,说此地旺财,就花大价钱买下这片地。之后就发现了铁矿,陈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渐把盐铁的经营权都揽在手中。”在前往陈家矿区的路上,带路的士兵说起陈氏的发家史。

  “那如今此地发生地动,对陈氏的影响应该不小。”鹤青不假思索道。

  士兵无奈摇摇头,可惜道:“可怜的都是当地的矿工,估计地动的时候他们还在采矿,那时候想要逃出去简直难如登天。”

  “这样啊……”鹤青紧锁眉头,有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如果陈氏损失惨重的话,那凌家送来救灾的水和粮食,极有可能会被陈家主给扣下。

  果不出鹤青所料,在见到陈家主的时候,对方就直接承认自己扣下救灾物品,以帮助矿区灾民渡过难关。

  看到鹤青脸色阴沉,陈家主老奸巨猾,在鹤青耳根子边说起大道理来,“城主三思啊,如今我是占用了所有物资和人力,但我也是想让矿区快速恢复,好做生意不是?”

  “这种时候你还想着自家利益,我看你是掉钱眼子里去了!”鹤青嘴里不饶人,陈家主还是头一次被人这么奚落。

  自知理亏,陈家主稳定住情绪,在鹤青面前比了“三”的手势,“今年我陈家上交给凌家三倍的利润,城主您休要多言了。”

  “你死了这条心吧,你若还有点良心,就把物资还回来。本来矿区这一带就是你在负责,抢普通老百姓的救灾物品,你怎么敢的!”鹤青软硬不吃,一定要陈家主给个说法。

  老陈也是不想额外花钱去到别处采购物资,而且那些物资他已经用出去了,也没有再从人家手里抢过来收回的道理。

  “城主想要物资,我这是不会给的。您若真的着急呢,可以去到大梁境内拿钱买啊!虽然货币不通,但是用黄金交易,他们肯定是愿意跟城主做生意的。”

  陈家主死皮赖脸、蛮不讲理,时不时的又以他长辈自居,鹤青也拿他没有办法。

  他带来的粮食只够那些灾民吃一天,想要解燃眉之急,只能去大梁采购。

  鹤青回到营地,找到正在帮忙救人的桓襄。他把桓襄拉到一边,小声抱怨道:“陈家主私吞救灾物品不肯归还,想来这时候他已经用出去了。”

  桓襄听后本想发火,但想想两边都是无辜百姓,他只能咽下这口气。

  “现在再从城中运来物资,最快也要两天半,我想去大梁买点物资回来,先让他们填饱肚子。”

  “和大梁做生意,得用黄金交易啊!他们要狮子大开口的话,我们连还价机会都没有。”桓襄担心大梁落井下石,还是不希望鹤青从大梁采购物资。

  “那也得试试,至少熬过这两天,城中的物资就能供上。”

  “罢了,反正让老夫人出钱,还能接受。”

  得到桓襄的认可,鹤青现在就动身前往大梁。

  桓襄心里越想越不放心,追在鹤青身后问道:“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你只身前往大梁,我放心不下。”

  鹤青从马背上跳下来,还给桓襄一个拥抱,“我以息川城城主的身份跟他们做生意,他们不会为难我的。现在灾民需要有人安抚,否则一旦闹起矛盾后患无穷。你要是不留在那,我更不放心。”

  桓襄举起胳膊紧紧抱住鹤青。经历了那么多事,他感觉鹤青真的成长了不少:从刚开始的敏感多疑,到现在能独当一面。

  “好,那我等你回来。”

  “你看现在是正午,等到了傍晚,我肯定回来!”鹤青充满信心的保证道。

  桓襄目送着鹤青离开,但他心里依旧慌乱如麻:好奇怪,看他去大梁,心里就难受的很。

  也许是想到之前鹤青在大梁的时候受到的委屈,桓襄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说鹤青已经是息川城的城主,不会再受任何伤害的。

  这样想来桓襄心里要好受些,便赶路回去,帮忙救济灾民。

  从受灾地三和镇到大梁边境只需半柱香的路程。

  鹤青被城门口的士兵拦下,看着士兵熟悉的盔甲,鹤青竟有些恍惚。

  “我乃息川城城主,想求见你们县令。”鹤青自报家门,但那些士兵显然不把鹤青放在眼里。

  “一个小城的城主而已!”其中一个士兵被叫去禀告县令,心里十分不满。

  鹤青看到那些士兵嬉笑的嘴脸,心里很不是滋味。奈何自己有求于人,只能忍气吞声。

  没过多久,那个传话的士兵跑来,“你先进去吧,到府衙里等着,大人一会就回来。”

  鹤青强装冷静,微笑谢过守城的士兵,驾着马往城内走去。

  眼前的县城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重建,流离失所的百姓也都被妥善安置,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鹤青不得不感慨这里的县令做事雷厉风行,才短短几日就已经安顿好百姓;回想起三和镇还是一片惨状,鹤青内心充满愧疚。

  来到府衙,鹤青就站在大堂里等待县令。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愣是等到太阳落山,都不见有人回来。

  鹤青还特地询问了师爷,每每询问,师爷都是潦草应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实在等得无聊,鹤青就靠在墙壁上,打算小憩一会。

  此时县令正陪着京城来的官员巡查,虽知道息川城城主来了,但打心底觉得接见息川城城主远没有陪大人巡查重要。

  这么一晾就是一下午,等到傍晚时分,县令才随京城来的大人回到府衙。

  “大人稍作休息,下官还有件小事要处理。”县令想起息川城城主,觉得还是得亲自见一面比较好。

  “何事?”

  “是隔壁息川城城主,说是要求见下官,也不知道什么个事。”县令嬉皮笑脸的说着,丝毫没有把城主放在眼里。

  “此时息川城城主求见,想来也是为了救灾的事。兹事体大,还是得用点心去办。”

  “是,大人教训的是。”

  此时鹤青靠在墙上小憩,听到脚步声,立马站直往门口走去。

  走到一半鹤青扶住墙壁:头有点晕,好难受……

  中午就没怎么吃东西,本该是回去吃晚饭的点,现在却连县令的面都没见着。

  突然一个强有力的手搀住他的胳膊,焦急问道:“你脸色苍白,没事吧?”

  是个熟悉的声音,鹤青抬头望去,竟是许久不见的徐道长。

  “你怎么在这!”鹤青见到徐音,倒觉得他有些陌生。面容不曾改变,但他身着官服,相处起来竟生了几分疏远。

  “先进去休息吧,我看你脸色实在不好。”徐音一边说着,手滑落到鹤青的手腕处替他诊脉。

  “太累了而已,我没事的。”

  鹤青坚持要在这把话说完,但徐音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你身体虚弱,要是再不休息吃饭,很容易晕过去的。”

  一听“晕倒”,鹤青面色凝重,“我不能垮下,城里的百姓还等着我呢。”

  县令眼尖,见此情形赶紧走上前来巴结道:“大人,城主,正好是晚饭时间,有什么事边吃饭边谈论吧。”

  “听你的。”这次鹤青没有反驳,老实听从县令的安排。

  县令把人带到内室,很快就有下人端来几道菜。

  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鹤青看着直流口水。

  徐音率先动筷,夹了一大块油光锃亮的炒鸡蛋放到鹤青碗中,“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

  肚子里许久未过油水,眼前的炒鸡蛋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几大口饭菜下肚,鹤青感觉自己如获新生。

  “慢点吃。”

  徐音贴心地倒了杯茶水放到鹤青手边。紧接着又从炒菜中把细小的肉丝挑出来放到鹤青碗里。

  徐音无微不至的照顾看得县令傻了眼:那可是京城来的大官,竟对一个小城的城主这么殷勤。

  鹤青看着碗里堆积成山的饭菜,哭笑不得,“我已经吃饱了,别再给我夹了。”

  “你瘦了不少,多吃点。”徐音刚才给鹤青诊脉的时候,明显感觉他的手腕细了一圈。

  鹤青看着碗里的饭菜,担心浪费只能全部吃下。

  “一年多不见,怎么成息川城城主了?”徐音好奇问道。

  鹤青捧着茶杯,微微笑道:“只能说是阴差阳错吧,倒是你,怎么身着一身官服?”

  “如你所见,我已经还俗了。如今官拜丞相,也算是小有成就。”

  听完徐音的自述,鹤青既替他感到高兴,同时又觉得有些可惜。

  高兴的是他能在朝堂进言献策,实现抱负;可惜的是他修道多年,中途放弃还俗,还是能引人唏嘘。

  “那以后得改口叫徐大人了。”鹤青起身,双手抱拳朝着徐音行了个礼,“有件事,还请徐大人帮忙。”

  “你我相识已久,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不知这里可还有余下的粮食和水,我想买些回去救济灾民。”

  徐音抬手放到鹤青的手腕上,点头道:“你放心,皇帝很重视这次灾情,送来不少物资,缺什么直接拿走便是,不需要买。”

  “真的……不用买吗?”鹤青有些迟疑,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千真万确,你现在就跟我去库房清点物资,我一会就派人送去息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