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槛花笼鹤>第6章 嫁娶须有媒人提

  “桓襄,你怎么回事!”德叔也不避讳,直呼桓襄大名。

  被德叔一吼,桓襄也是大气不敢出,垂下手臂乖乖站好。

  “荣公子喝不惯是情理之中的事,你凶什么!”德叔接着教育道。

  桓襄也是理亏,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再多说一个字。

  德叔转而握住鹤青的手,推心置腹道:“荣公子不必担心,有老朽在,不会让桓襄欺负你的。”

  有德叔撑腰,鹤青也硬气起来,冲着桓襄就是一个挑衅的微笑。

  桓襄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紧握着拳头只能愤愤地锤柱子。

  “快到时辰了,随王爷入宫吧。”德叔对鹤青道:“免得去迟了太后午休,你们还得花时间等着。”

  “好,我们这就走。”桓襄抓起鹤青的胳膊,拽着他往外走。

  从背后看两人倒是牵着手其乐融融,德叔也是欣慰地捋着胡子。

  在德叔面前他不好发作,只等出了王府,桓襄才语气严厉的警告道:“别以为有德叔罩着你,你就能在王府作威作福!”

  “王爷不招惹我,我自然也不会让王爷难堪。”鹤青抓住了桓襄的命门,说话也有底气了些。

  “行!”桓襄甩下这句话,直接掠过鹤青往马厩的方向走去。

  鹤青没有管桓襄,自顾自的上了马车,直接吩咐车夫驾车。

  等鹤青到达神武门时,桓襄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该做给外人的样子还是得做:桓襄不情愿地伸出手扶鹤青下马车。

  鹤青知晓宫中眼线众多,不配合的话只怕会让有心人大肆宣传。而且他也明白,如果搅黄了桓襄与平阳侯府的联姻,桓襄是真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两人并肩而行在宫道上,从神武门入宫,只需经过御花园即可抵达太后的禧康殿。

  御花园依旧是熟悉的景色,只不过花期尚短,此时百花尽数凋零,只剩下满眼的郁郁青青。

  很难想象,先前御花园一次不愉快的碰面,如同命运的红绳,一下将桓襄和鹤青捆绑在了一起。

  行至禧康殿,桓襄立刻离了鹤青八丈远,简直是避之不及。

  面对桓襄的反应,鹤青也是见怪不怪,快步走在桓襄前头,走进太后寝宫给太后请安。

  “你们都来了啊。”太后一如既往地靠坐在躺椅上,身上盖着金丝薄被,手上把玩着玉如意。一头乌发倾泄而下,不戴珠玉点缀也端庄无比。

  鹤青跪在太后面前,与平时一样磕头行礼道:“见过太后。”

  “现在都是荣家公子了,这些大礼都免了啊。”郑姣抚摸着鹤青柔软的发丝,满眼慈爱。

  “襄儿还不快扶鹤青起来。”

  郑姣招手示意,桓襄才上前两步走,抓着鹤青的胳膊,几乎是将人拽起来的,只有技巧没有感情。

  “还有件要事要做呢!”郑姣说罢从旁边茶几上拿来几份奏疏,递交给桓襄。

  “这是内宫局拟定的几份方案,哀家看过后觉得都不错,你跟鹤青挑一挑,找个最合适的。”

  看着奏疏上密密麻麻的字,桓襄就头疼。这要是什么军政大事他倒感兴趣,可这里面写的全是成亲的各种流程事项,他是真一点都看不下去。

  反倒是鹤青,每一本奏疏看得都极为认真。

  “鹤青喜欢哪样的,尽管告诉哀家便是。”

  鹤青将几份奏疏合好,重新放回茶几上。面对郑姣的询问,鹤青破天荒道:“娘娘,这几套方案我都不太喜欢。”

  鹤青看了,无非都是皇室娶亲的流程,殊途同归,都是排场大,行程复杂,还得留在宫中学各种礼仪,太过于麻烦了。

  郑姣也是好脾气,转而询问鹤青的意见,“那依你的意思呢?”

  “若是可以,我想按民间嫁娶的规矩来,媒人提亲,三书六礼、安床、洞房、嫁妆、上头、撑红伞样样不少。”

  “民间……”

  郑姣一下子听了这么多新词,一下有些发愣。当年她被父亲当做礼物送给桓府,没有成亲的经历。对于民间的嫁娶,她听说过一二,但从未亲眼见过。

  别说郑姣了,鹤青也是如此。但他就是不愿被宫中繁琐的礼节所束缚,才提出这种建议。

  桓襄自然是无话说,他只重视最后的结果,至于过程怎么样,他完全不在乎。

  “既然如此,那便按照鹤青说的来吧。”

  郑姣笑脸盈盈,又是拉着鹤青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桓襄也是百无聊赖,坐在椅子上,撑着下巴看着其乐融融的两人。

  好像比起自己,鹤青更像母后的孩子。桓襄心里嘀咕着:也是,说到底,还是鹤青陪伴在他母后身边的时间最长。

  仔细看来,鹤青长得倒真不赖,睫毛忽闪忽闪的,脸蛋也很白净。桓襄一时间看得有些入神,以至于郑姣一连喊了他好几声他才答应。

  “母后有何吩咐。”桓襄从座位上起身,有些心虚道。

  “午休的时辰到了,哀家有些乏了,你带鹤青回去吧。”郑姣朝着桓襄道。

  “是,母后”

  该行的礼数要周全,在郑姣面前,两人相处的还算自然。

  直到宫门口,两人才卸下伪装,形同陌路。

  一匹快马前往靖王府,一辆马车行至平阳侯府,两条路同向不同道。

  鹤青靠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彼时正午时分,道路上行人少,外面的风吹草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只听利箭划过的声音,鹤青立刻睁开了眼睛。

  不等鹤青张口询问,马车突然停下,只听马车夫说道:“荣公子待在马车里不要出来,外面有刺客!”

  说话间,马车夫放出信号弹,随即掏出腰间的匕首与面前的几个蒙面人殊死搏斗。

  除了兵器相接的“乒乓”声,箭矢射到马车上的声音也清晰可辨。

  鹤青知道自己躲在马车里不是办法,于是掀开车帘想要跳下马车自己逃出去。

  刚一掀开车帘,一声吼骂便传到鹤青的耳中,“还不乖乖坐回去,找死啊!”

  那是桓襄的声音,鹤青知道是桓襄来救自己了,便坐回马车中不给桓襄添乱。

  桓襄也是利落地砍掉射来的几支利箭,一直守在马车左右,不敢深追出去。

  直到在城中巡逻的禁卫军赶来,这些蒙面人才纷纷撤去。

  鹤青听到外面铁甲踩在地面上的“哒哒”声,猜测是官兵赶到,这才问了句:“安全了吗?”

  桓襄一把掀开车帘,上下打量着鹤青。确认他没受伤后,才开口回答道:“他们用了迷烟,都跑了。”

  地上有几具尸体,鹤青见了,指着尸体道:“那有几具尸体,可能确认来刺杀我的是何人?”

  桓襄摇摇头,回道:“不能,他们身上都很干净,打扮也都是劫匪的打扮。”

  “光天化日之下胆敢穿成这样行刺,对方定是有意而为之。”

  说话的这位正是禁卫军统领严宾,身穿铁甲,腰间别着双锏,双目如同鹰鸷。看模样三十岁出头,可两鬓已经斑白。

  “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行刺本王的内人!”桓襄语气激动,对刚刚发生的事很是震怒。

  鹤青缩在马车里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桓襄在他面前演戏。

  “王爷息怒。”严宾劝慰道:“贼子大胆,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刺,就敢暗中搞事,调查贼首是谁固然重要,保护荣公子更是重中之重。毕竟……”

  严宾上前几步,贴着桓襄的耳朵道:“与荣氏结亲,眼红的人多着呢。”

  桓襄看了眼地上的尸体,沉声道:“那至少本王得知道,最眼红的那个人是谁,敢当街刺杀本王的人!”

  “王爷。”鹤青突然开口打断两人谈话,“你能让我看一看他们穿的衣服吗,我见着有些眼熟。”

  二话不说,桓襄立刻砍下一大块布料,递到鹤青的手上。

  “果然是。”

  “荣公子可是知道了什么?”严宾接话道。

  鹤青自信开口回答道:“布料是城南郭家的,只有他们家的布料摸起来丝滑流畅。前些日子长姐送了我几套衣服,布料均来自城南郭家。”

  “一个做布料生意的普通老百姓,能干这种事?”严宾疑惑道。

  “自然不是。”鹤青笑着回道:“这种布料深受贵族喜爱,要价不低。能用得起这种布料的,皆是非富即贵之家。”

  “废话,本王自然知道要刺杀你的人都是……”

  话说一半,桓襄这才意识到自己多嘴了。原本想瞒着鹤青,结果他现在算是知道了,这个结亲,就是一场鸿门宴。

  “王爷此时断句,可是在告诉我,我可能活不到成亲之日。”

  鹤青说这话的时候不卑不亢,但在桓襄听起来却是委屈至极。

  “不会的,本王会八抬大轿迎娶你进门的!”

  明知道桓襄不是真心,但“迎娶”那两个字却让鹤青对未来有了些想象。

  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的话,与自己喜欢的人成亲,厮守一生,闲时风花雪月,忙时互勉共进,一切都如此美好。

  幻想很快被严宾的说话声打破:“荣公子不必担心,王爷和侯爷定会护你周全。”

  “看来是我多虑了。”鹤青边说边将布料塞进袖中。

  “本王带你回去吧。”桓襄伸出手,要搀鹤青下马车。

  “……”

  鹤青有些犹豫,回想起之前桓襄骑马带他回去,他心有余悸。

  “别犹豫了!”桓襄直接上手把鹤青从马车里抱了出来,“城中不似郊外,本王不会横冲直撞!”

  人在怀里,桓襄不由感慨鹤青是真的瘦,咯手不说,还轻飘飘的。别说两只手抱了,他都能单手把鹤青拎起来!

  严宾见此情景,也是识趣地叫走手下继续巡逻。

  就这样,两人一马,缓慢地朝平阳侯府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