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被迫成为影帝的粉丝后>第46章 茶馆

  昨天徐阿姨给周时亦发了信息,问他有没有时间,想和他当面聊一聊关于苏绣方面的文化。

  自从他们互相加了微信后,周时亦经常和她聊关于苏绣的相关知识,外婆走后,除了陆姨,他也已经很就没有和别人聊起苏绣了。

  反正这段时间他该忙也忙完了,便答应了下来。暑假也快到了,周时亦也不打算回苏城,他准备去找份工资高一点儿的兼职。

  京市的雨季六月份就开始了,这雨极其富有特色,带着阵阵狂风,路边的树也不得不在一片水蒙蒙里折腰。

  还是江南的雨温柔些。

  周时亦心想着。

  董娅清人缘极好,也给他推荐了不少轻松又高薪的兼职,听说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写真馆,正缺摄影师,就介绍他来了。

  周时亦学的美术专业,对风景与人物框架构图都有一定的了解,他的拍照技术也还行,刚好借着这个机会过去瞧瞧,却被这大雨拦了去路。

  “这雨什么时候停啊?”

  周时亦刚从学校出来,正准备去那家写真馆看看,这雨来得措不及防,他又没带伞,不得已躲进了一家小店的屋檐下,出神地看着连成线的雨落下。

  屋檐下台阶有些高,雨水溅落在地,炸开一个又一个水花,周时亦盯着看了一会儿,觉得十分有趣,便拿起专门画风景的小画本将这一幕画下来。

  他正专心画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开门的声音。

  周时亦蓦然回头,视线中出现了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两鬓斑白,气质儒雅,就像七八十年代的教书先生。

  周时亦连忙起身不好意思道:“抱歉,雨太大了不得已才来这避雨,打扰到您了!”

  老人并没有介意,展颜一笑:“无事,这雨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停,不嫌弃的话进来坐坐吧。”

  他将门外的帘子放下,又在门前点着熏香,招呼着周时亦进来。

  周时亦有些踌躇,看了看这家店的招牌名。

  溪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看来是家茶馆啊,周时亦犹豫再三,还是抬腿走了进去。

  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古朴中透露着一丝典雅,中规中矩,博古架上都是一些市场上罕见的玩意儿,桌案上铺着素白的宣纸,清冷的雪墨香扑鼻而来。

  周时亦轻轻嗅了嗅,不知为何他觉得这味道和韩驷身上莫名有些相似。

  “过来坐。”

  老先生招呼一声,周时亦回过神来,缓缓走过去。

  茶桌上热气翻滚,茶叶在滚水中翻转,香气四溢,周时亦讶然,这茶似乎是江南特有的君山银针,极其珍贵,看老先生的样子也不像是不懂茶之人,怎么会用这么珍贵的茶招待他呢?

  老先生将煮好的茶放到周时亦面前:“这茶是我托朋友从南方带回来的君山银针,今日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小友尝尝。”老先生说道。

  周时亦越发受宠若惊,君山银针也是他外公生前爱喝的,而且只用来招待看重的贵客,外公生前有不少友人,煮的就是这茶,他也免不了接触过一些。

  “多谢先生。”

  周时亦接过茶,浅尝一口,滋味甘醇,可是他却不尝出一丝不对味来,不由得眉头轻皱。

  “如何?”

  周时亦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老先生完全没有丝毫架子笑道:“但说无妨。”

  “水温太高了,君山银针芽壮多毫,茶香气清高,苦去甘中留,故而不宜久煮,否则会失其甘味,入口虽醇,但甘味散去,就只剩苦味了。”

  周时亦如实说道,他并不精通茶艺,也并不爱喝茶,可是外公喜欢啊,耳渝目染之下,自然也就懂了不少。

  “哈哈哈哈——”

  老先生爽朗一笑,眼中全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之情。

  “看来小友也是懂茶之人,那请问这君山银针该如何烹茶,才能做到如你说的那般茶香气清高,苦去甘中留?”老先生问道。

  周时亦:“烹君山银针时最好选用透明的玻璃杯。”

  “为何?”老先生兴趣浓厚。

  “君山银针是茶中舞仙,有三起三落的美称,冲泡时先投茶,注水到杯子三分之一处,再加盖玻璃片5分钟,此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场水中舞会。”

  “有些银针冲上水面,悬空树立,如刀剑枪舞,有些银针溺于水中,翩翩起舞,如同雪花一般沉落,冲泡时再竖起,再舞动,再落下,此为三起三落,美不胜收。”

  “不错!不错!”老先生赞不绝口;“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就懂得这么多门道。”

  “家中有长辈爱茶,所以多学了些。”

  周时亦笑着说道,这老先生给他的感觉很亲切,不像他外公那般严厉,也不像教他画画的师傅那般慈祥,恰到好处的热情令人十分舒适。

  “可有学过书法?”

  “小的时候随外公学过一些。”周时亦点点头。

  “学过哪些?”

  “行书,隶书,楷书,瘦金也学过一段日子。”周时亦老实回答。

  老先生站起身来,走到书案旁,将宣纸铺开,将墨研的铮亮。

  “这茶馆过不久就搬迁了,能请小友给我题几句话吗?”

  周时亦有些意外:“当然可以,只要先生不嫌弃。”

  他走过去,拿起笔沾上墨水。周时亦拿笔的姿势很优雅,又在砚台上轻轻沾了沾。

  “先生需要什么字体?”

  “你随意就好。”

  周时亦点点头,这家古玩店既然取名为“溪亭”,想来是取自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

  正想着,周时亦执笔落墨,笔法流畅,中锋有力,如同长枪一动,藏锋微收,仿佛利剑归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老先生在一旁静静看着,眼中的闪着亮光,惊艳十足。

  周时亦收笔,等待墨水干透,他用行草写下了李清照的那首词。

  “好啊!”

  老先生话中满是赞叹:“行而不乱,曲而不弯,进退有度,左右有局,我许久没见到这么气势磅礴的书法了!”

  周时亦小脸微红:“多谢先生夸奖。”

  “鄙姓韩,单名一个肃,小友怎么称呼?”

  “我叫周时亦。”他笑着回道。

  韩肃老先生见多识广,周时亦一边与他饮茶,一边讨论着关于书法与茶道文化,两人相见恨晚,俨然一副忘年之交。

  屋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停了,周时亦这才恍然想起自己今天出来的目的,他好像是要去找那写真馆应聘摄影师来着?

  “先生,时候不早了,我还有点事情就先走啦。”周时亦站起身来道。

  韩肃意犹未尽,但也站起身来,将他送到门口。

  “难得遇见你这么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友,有时间啊,多来找我这个小老头玩玩!”

  周时亦笑着点点头,踩着湿漉漉的地板走去,韩肃恋恋不舍地目送他远去。

  过了一会儿,屋内的电话突然响起,韩肃走过去接听。

  “见到了——”

  “小孩儿人不错,书法一流,对茶道也十分了解。”

  “唔……这么优秀的人,配韩驷那小子实在可惜了……”

  *

  周时亦跟着导航,终于走到董娅清给的地址,在一间商业区里,人还挺多,大多数都是上班族。

  刚刚下过雨的地板还有些潮湿,太阳挣脱乌云跑出来,整个京市就像一个蒸笼般又湿又热。

  七拐八折后,周时亦终于在大楼后方找到了那家写真馆,又拿着董娅清给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写真馆。

  “抱歉,我们已经招到人了。”

  老板略带歉意地对周时亦说道,他看过周时亦拍的照片,确实很有美感,灵气十足。

  而且这工作还得经常取外景,这万一路上出个什么意外,周时亦又是个兼职的,给他买五险一金又实在不划算。

  “没关系。”

  周时亦也表示理解,反正他今天至少还认识了茶馆的韩肃先生,也不算白出门。

  他收拾了东西正刚走出门,却听到后面有个男人叫他。

  “时亦?”

  温润又清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这声音……周时亦瞳孔皱缩,僵硬地转过身一看。

  一个神情寡淡,五官轮廓利落分明,微微上挑的桃花眼里是看不底的深,身上总有淡淡地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看起来温和却令人难以接近。

  “真的是你啊。”

  男人缓缓走进,嘴角勾起一丝玩味。

  周时亦呼吸一滞,仿佛被定在原地,想逃离却无法动弹。

  男人危险的气息向他袭来,周时亦浑身细细地发颤,目光紧盯着他。

  “不记得哥哥了?”

  男人仗着身高优势低头垂眸,深不见底的桃花眼直直落入周时亦眼中,一开口端着的是妖孽勾魂的嗓音:“我是季修竹啊……”

  季修竹。

  周时亦记忆深处挖掘有关于这个名字的一切,涌入脑海中的是令人窒息的黑暗,闻着反胃的血腥味,夹杂着腐烂的尸臭。

  “我不认识你,你认错人了。”

  周时亦眼神顿时冷了下来,背着书包,径直与季修竹擦肩而过,在拐角处走进无人的洗手间,对着洗漱台干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