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千秋一墨【完结】>第十一章 雷霆君威

  天子一怒,天地都要变色。

  刚刚气氛还算融洽的内堂,转眼间噤若寒蝉,守在内堂的人齐刷刷跪下,连大气也不敢喘。

  唯有跟随昭明帝出宫的禁军统领周野还算反应迅速,知道今天这事不能善了,便凑到昭明帝面前,低声问:“皇上,太学要围吗?”

  太学不围,就是不闹大,低调处理。

  但怒上心头的昭明帝明显没有这个意思,他猛地挥袖,把案台拍得作响:“围!”

  “带出来的兵力不够,就去附近衙门调人,务必把太学围得水泄不通。若是放走一个,朕唯你们是问!”

  说完昭明帝仍觉得不解气,倏地把一个茶盏丢下来:“大理寺卿呢,给朕去请!”

  此时的昭明帝神色阴沉,眉心不停跳动,眼眸中全是郁气,牙齿咬得分外的紧,再无一分先前的温润如风。

  今日这事原本只是小小的太学学子抄袭策论,连个案子都谈不上。

  但偏偏这事发生在蔡仲和昭明帝眼前,蔡仲还因此气病了,至今都没缓过来。

  昭明帝尊师重道,蔡仲气病他就心焦得不行,深觉燕朝世家公子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纨绔子弟,若不料理,必定有损大燕国本,这才大动干戈对待此事。

  太学的学子们并不知道内堂发生了何事,照常虚度光阴混到了太学放学,然而到了放学的时间,竟没有一个夫子回来主持大局,学子们这才慌了。

  最后不知是哪个胆大的学子带头,也不顾今日是昭明帝私访太学的日子,一路冲到了太学大门。

  有人带头必有人效仿,没过多久,太学大门已经挤满了学子。

  冲到大门的他们,早已没有之前的兴奋劲,全都苍白着一张脸,颤抖着薄唇,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

  他们看到,身为求学圣地、数百年来都太平无事的太学,如今已然被围了。

  围着太学的不仅有身着灰袍手拿水火棍的衙内,还有身穿红色甲胄手拿长刀的禁卫军。

  这些人不发一言,全都冷肃着一张脸,只在有人妄图闯出太学时迅猛出手,把人扣押住。

  他们下手绝不留情,粗大的手劲捏得面白文弱的太学学子惨叫不止,眼泪都包在眼眶里。

  一来二去,所有太学学子都意识到不对劲了,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攥住了他们脖颈,让他们连呼吸都惴惴不安。

  恰好这时连官袍都没来得及换下的大理寺卿苏拯走进太学。

  苏拯常年办案,办的还都是命案,身上早已浸染上淡淡的血腥气,再加上他板着一张脸,眼眸黑漆幽寒,让周围的人不自觉退后两步。

  苏拯看都不看挤在门口的太学学子们一眼,径直往昭明帝待着的内殿走,生怕晚了一步就让那位正在气头上的昭明帝大发雷霆。

  无人知道太学发生了什么,大理寺卿来太学又是为了什么。

  众人不安地等了一会儿,就见那位昭明帝跟前的红人,名镇一方、孔武有力的禁军统领周野领着两三个禁军出来。

  “将军府林良弼何在?”

  挤身学子中的林良弼听到这声呼喊,吓得一张脸惨白,心肝都快要跳出来。

  他心知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被召见,偏偏他不得反抗,且不知发生了何事,只得下意识把隐秘的求救的目光投向段远青。

  谁知段远青竟是分毫不顾念旧情,转瞬就移开了目光,仿佛根本就不认识林良弼这个人。

  林良弼霎时恨得咬紧了牙关,却又拿段远青无可奈何。

  好在被传唤的不知林良弼一人,在他站出来后,周野把视线投向了学子中,再次问道:“丞相府宋元白何在?”

  “我……我在。”宋元白战战兢兢站出来,小脸通白,一张脸上全是苦相。

  文臣之子自然是没见过今天这大场面的,别说吓破胆了,就是吓丢了魂,也理所应当。

  就这样,林良弼和宋元白一起被周野带走了。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有人和自己一起被传召,应该松了一口气才是。但林良弼发现同他一起被传召的人是宋元白后,竟不安到了极点,一颗心高高悬着从未落下。

  林良弼的感觉并未出错,在他和宋元白被带进内堂后,立马被按在了宽大长凳上。

  林良弼下意识挣扎,却忽然听到一道声音插进来:“给朕打!打得半死不活、皮开肉绽,朕不信我问不出一个真相。”

  天子脚下,上京之中,敢自称朕的仅有一人。

  意识到这道声音的主人是谁后,林良弼自然不敢挣扎了,不仅不敢挣扎,反而越发提心吊胆。

  他和宋元白一起被提来,还让皇上动了这么大的怒……不知为何,林良弼猛地想到了竹里馆买策论这件事。

  此情此景下,光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和宋元白是买到同一份策论去了。

  虽然心里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林良弼却不敢为自己辩驳一声,根本不敢把买策论这件事说出去。

  此事可大可小,小了说是不思进取,顶多回家闭门思过,往大了说却是妖魔手段,动乱国本和朝纲,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该死的竹里馆,还说什么策论有限,每份策论独一无二,今日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害他和宋元白白遭了这遭罪。

  等他回去,定要闹翻了竹里馆不可。

  林良弼越想越气愤,不禁把拳头攥得死紧,拼命咬牙来扛过落在身上的棍棒之痛。

  一棍棍廷杖落下去,他后背早就鲜血淋漓,血糊成了一片,看着就疼。

  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一句不该说的话都没说。

  林良弼如今倒是愿意做个不弯脊梁,坚挺不拔的人,却忘了他身边还有个文文弱弱的宋元白。

  宋元白在被打了三棍后就痛哭流涕,鬼哭狼嚎得不行,一面叫他的丞相祖父、户部左侍郎的的爹来救他,一面大声说他招他招他全招。

  听到这话,在昭明帝一个眼神示意,周野立马命人停了杖刑,让人把宋元白的脸抬了起来。

  宋元白生气的脸如今只剩一片惨白,他眼睛发红肿胀,两行清泪不停滚下,用细若游丝的颤音道:“我与林良弼……都是……都是买的策论。”

  买了策论却不谨慎地探查是不是和人买了同一份,这么蠢的人,前所未见。

  昭明帝顿时蹙眉,心中一阵恼怒无语,他再不愿多看林良弼和宋元白一眼,挥手让人把他们赶了出去。

  事情本该到这就完了,一切始于两个太学学子买策论,也止于两个太学学子买策论,没有别的牵扯。

  偏偏昭明帝存了杀鸡儆猴的心思,要借林良弼和宋元白两个人敲打其余太学学子,莫干出不认真求学,蒙蔽师长的事。

  恐吓后辈这桩差事是苏拯接下的。

  堂堂大理寺卿,被传召来查一桩学子买策论的事就足够憋屈,如今竟还要不顾脸皮去吓后生,着实有些令人啼笑皆非。

  不过天子令下就没有更改的消息,苏拯只能领着两个禁卫来到前院。

  “你们可知今日发生了何事?”拿出办案的气势,苏拯神色冷肃,眯着眸子瞧下方神色惶恐的太学学子。

  仿佛一唱一和,他这句话刚落下,身后两个禁卫就端着两盆血水朝前泼去。

  血水殷红刺目,带着浓浓的血腥气,即使没有亲眼得见林良弼和宋元白受刑的场面,也能想象出当时场景的可怕。

  “太学学子中再有购买策论的,一经查出,严惩不贷。今日的林良弼和宋元白就是你们最好的映照!”

  苏拯例行说着恐吓的话,却见下方多数文生脸色瞬间惨白,更有甚者直接软了腿脚,跌倒在地上,完完全全就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察觉事情不同寻常,苏拯顿时心跳如擂鼓。

  他还没决定好这事究竟要如实禀报,还是瞒而不说时,打算回宫的昭明帝从内堂走了出来,正好看见眼前的玄妙的变故。

  今日之前,昭明帝从未想过太学治学学风有问题,然而今日的所见所闻真是让他开了眼。

  他堂堂大燕朝,竟真找不到踏实肯学的后继之辈吗?

  “给朕查!查!策论一事没查清之前,任何学子不得归家!”昭明帝眼睛赤红,好不容易平顺下去的气再度复发,整个人再无一丝温润可言。

  昭明帝彻底打消了回宫的想法,转身回了内堂。

  审问一事一直申时进行到亥时,此事由苏拯主审,昭明帝从旁坐镇,期间绝无转圜欺蒙的可能。

  涉及策论一事的多半是文生,文生体弱,骨头硬的也不过撑了十棍廷杖就招了,至于骨头软的,还没开打就已经招了。

  再大的疑案,一人说一句也能指出人证物证,更何况购买策论一事众人本就做得不谨慎隐蔽,因此很快苏拯便整理出了策论来源、犯事人士的数量、贩策论的途径。

  “涉事文生二百一十五人,涉事武生五十七人。好,好得很!”昭明帝猛地把苏拯递上来的折子仍在一边,拍案站起。

  “好个竹里馆,好个上京最大的书坊,竟敢在朕眼皮子底下犯事,朕倒是看看他有几条命,又有多少手段,能不能逃过这一劫!”

  “苏拯!”

  “臣在。”苏拯跪地听命。

  “率衙役立刻查封竹里馆,把竹里馆的人都给朕押进大牢。”

  “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