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折红英>第14章 白鹿

角落里滴漏水声滴答滴答,声声催人。


两行人分峙对立窗户内外,乔潆淳脸上的张皇失措溢于言表。


“娘娘,”尚宫有心打圆场,出声转圜道:“都是青春少艾的年纪,生出些思慕之心也是寻常,只宫闱内严加教导,不许出格犯错,臣认为倒是无伤大雅。”


德妃望着自己的亲女十五公主,有些恨铁不成钢,但顾忌着外人,还是给了陶尚宫一个面子,“尚宫说的是,谁没个年轻的时候?只是教导宫规礼仪是尚仪局的事,苏尚仪可要多费心了。”


苏玉卿拱手应下:“是,臣一定恪尽职守。”


德妃等人并未多留。


等人一走,十五公主就开始抱怨,“小十七你也真是的,好好的非要顶嘴,真是晦气!”


赵嫣哑口无言。


待到夜色降临,巍巍的宫城在暗夜的笼罩下显得极度静穆。


赵嫣心虚不已踏上木梯,脚下烛光碎影凌乱,衬得她此刻七零八落的心中纠结、委屈被无限拉扯。


楼上却无人。


她上来见到琴台上已经摆好一架琴,旁边有两个归置好的箱笼,其中有一只被打开,最上面是她曾翻阅过的琴谱。


漆过后的古琴琴身饱满,玄黑漆面、冰弦玉柱,以珍珠为琴徽,漆画云山崖海、间有一只白鹿嘶鸣,栩栩如生。赵嫣知晓她不喜金银珠翠,觉得俗气,现在却亲自画了装饰彩画。


琴名白鹿青崖,琴后提了三行字:挽天河兮洗耳听,揽明月兮到中庭,抚一曲兮求知音。


胸臆郁气顿时一扫而空,她欢欢喜喜坐下,拂撩琴弦,身后脚步声响起,心中一动回头惊喜叫道:“大人!”


苏玉卿嗯了一声,撩袍坐下,“公主喜欢吗?”


赵嫣点头如捣蒜,喜欢极了!


她是八月初的生辰,正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张月鹿,她又对她说过自己近来读太白诗集,喜欢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取了琴名,立马就提了白鹿青崖。


她对她说过的话都记得。


“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公主若真的喜欢,有朝一日或也可‘且放白鹿青崖间。’去宫外的名山大川游历一番。”


这倒不难,公主出降后便有自己的公主府,去哪里游历都不成问题。


赵嫣笑笑,用琴袋收了琴,刚要道谢,就听她继续道:“我已叫汪世英给你寻了几个使杂活的小太监来,你走时让他们帮你将这两只箱子一并带走。”


“这是什么?”她翻了翻尽是些琴谱、琴经,保养古琴的器具桐油之类以及她在此处用过的所有物件,看起来不像是赠礼,倒像是一刀两断后老死不相往来的清算。


这是什么意思?赵嫣如有所悟,错愕地看向她。


苏玉卿观察她面色,阴晴骤变,哀乐毕现,暗叹口气,“臣才疏学浅,所学已尽数教予公主,往后再没能教的,公主也不必再来。”


这话说得绝情,赵嫣脱口而出质问道:“为什么?前几日不是还好好的,难道是我做错了事,不小心将我们之间的话告诉给了别人吗?还是你认为我同乔四娘一样觊觎你的兄长,千方百计接近你有所图谋吗?可是,我很听你的话,你不让我同别人说,我便连阿姐也没告诉……”


“只有今日这一次而已……”


她吸着鼻子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眼眶却酸得发涨,视线一点点模糊。


灯花爆了几响,墙壁上人影随之一跳。


一片静谧中,苏玉卿毫无起伏的声音冷淡响起,“是,就当臣从未教导过公主学琴,这些时日以来公主也从未在此处见过微臣。”



苏玉卿回到女官所,自升任尚仪后,她不再与薛司制同住,单独搬到一个院落,宫里派了一个姑姑贴身照顾她。


她一进屋,银姑就迎上来,“尚仪这是去哪了?奴婢遍寻不着,险些去报尚宫。”


“惹姑姑担心了,我去寻了我的琴。”


银姑这才看见她背后背了一把琴,忙接过来叹道:“尚仪怎么也不带上奴婢,莫不是瞧奴婢老态,觉得嫌弃了?”


苏玉卿轻笑一声,“姑姑别多心,宫里待了多年,习惯了无人服侍,一时不习惯罢了。”


银姑松了口气,笑着邀功道:“那尚仪不妨看看,今日您不在,奴婢将您的屋子收拾了一番,添置了些东西。西边一处空屋子大人留置了箱笼,还有书房,尚仪刚搬来还不常用,这两处奴婢没您的命令不敢打扫。”


苏玉卿闻言脚步一顿,向里间走去,四周扫视一番,落到案几上的码的整整齐齐的书上,皆分门别类地摆放好,连公文都一律归类了。


她挑出来看了看,夸赞了两句银姑活做得精细,又状似不经心地问:“姑姑识字吗?”


银姑给蜡烛拨了灯芯,没回头,看不见表情,回话声线平稳:“奴婢进宫前不过乡野村妇,不识字,那是贵人学的。”


不识字?苏玉卿于心间无声冷笑。


抬头又换了副温柔腔调:“北廊苑那边有教宫女识字的地方,姑姑得空去学认两个字罢,问起便说是我说的。”


“哎呦,这怎么行?!那些都是伺候笔墨的宫女,将来要考女官的主,也是要当大人的,奴婢怎么去?尚仪折煞老奴了,不行不行。”


苏玉卿挑了挑眉,笑道:“姑姑识字才能去我的书房,免得不认字将我的东西当不要紧的扔了。”


银姑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连连谢恩,苏玉卿始终脸上挂着笑,转身要走,又被叫住,“尚仪,奴婢还在您的房里发现了一些旧物,不知有什么来头,怎么安置?”


她说:“奴婢瞧着有些东西做得精细,譬如这两枚络子,样子活泼可爱。底下穗子都劈了线,尚仪还留着,想必是重要的,不敢随意处置。”


苏玉卿顿足回首,望着那两枚熟悉的络子,唇角抿了抿,目光却即刻飘走毫无留恋,“不记得了,想必不是重要的东西,姑姑扔了吧。”


银姑却笑道:“这怎么能扔?还是留着吧,奴婢给您放在匣子里,不准哪一日想起来了却找不着了。”


苏玉卿卷着书,顺势坐在椅子上,毫不在意的模样,“随姑姑吧。”


银姑藏着审视的眼神在她身上转了几个来回,带着笑退出去了,并体贴地关上了房门。


屋里苏玉卿的视线凝在桌案上码的整整齐齐的公文信件上,指尖摩挲起衣袖摆,若她三哥在旁,看见她这副模样,肯定会嘀咕一句:小妹这不知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紫薇山上,皇帝屏退左右,独留丹鸿道长密谈。


“天师,这就是你想要的上清宫,朕给你建成了!”皇帝双臂大张,神采飞扬地炫耀他身后的宏伟建筑,穹顶高而渺远,呈圆弧状笼盖四方,石壁内镶嵌夜明珠,连成三垣二十八星宿图。地面采用黑色的大理石模仿黑土地,厚重凝实,四方形切面齐整,宝石连成几条蜿蜒泛着幽蓝色荧光的暗河流经地下,模仿河流。


四面墙的壁画上从女娲抟土造人开始一直到大楚国祚永兴结束,画面飘逸俊秀,连绵不绝。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浩大的宇宙浓聚在这一室之地。


丹鸿道长捻须一笑,“陛下,这就开始吧。”


只见他于高台上燃香坐下,身前一排令旗,口中念念有词。须臾间穹顶洞光明灭,几颗夜明珠珠光大炽,连成星宿指向方位。


皇帝顺着银线方向看过去,正入神,忽觉一阵地动山摇,整个身体跟着摇晃,头顶珠散雨下。他吓得喊叫,正在这时动静停了,精美的壁画上忽然变成了碧水纹,两边山崖裂开大水漫灌而来,侵袭他的口鼻,他不能呼吸,忙叫天师救自己,水却没过他的头顶。


“天师,快救、救……”


他是皇帝,天下之主,从未离死亡如此之近!当呼吸被掠夺的这一刻,他无比恐惧,脑海中走马观花。


最后目眦欲裂,满眼充斥着不甘与恐惧闭上了眼。在濒临窒息前,他清楚看见山崖之上有一只四角白鹿,通体雪白,踏着蹄子目光不屑瞥他,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仿佛它才是这世间的王,而他不过是任它生杀予夺的蝼蚁。


“陛下、陛下。”


皇帝猛地一惊,打了个颤从幻境中被唤醒,下意识深吸口气,摸了摸自己的口鼻,“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此处可贯穿天地,未卜先知,您看到了什么?”


皇帝带着惊疑不定将方才的景象说了,丹鸿道长皱眉沉吟,“恐怕是夫诸,陛下,夫诸乃上古异兽,此时现身,恐怕将有一场史无前例的水灾。”


待回了宫,夜深人静,皇帝忽然惊叫一声从噩梦中惊醒,惊动了里里外外服侍的人。


他颓然坐在床上,胸膛起伏不定,俨然一副窒息的模样,太监服侍他用了一颗丹药,他才缓口气,“快,快传丞相!”


第二日,丹鸿道长预言天下洪涝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人们将信将疑。


炎热夏日的午后,天地一片沉寂,赵嫣在苍梧馆内伏案写字,倏忽间突然风云变色,连片的乌云从南往北蔓延横扫过来,遮天蔽日的席卷,天际阴沉沉一片,刹那间如坠黑夜。


狂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呼呼地咆哮,奔腾的热气顷刻消弭,天地间骤然冷却。条条金银交织的蛇在黑云深处窜来窜去,轰隆隆的雷声紧跟着在头顶炸响,雨就下来了,沙水飞溅,迷蒙一片。


倾盆大雨,屋外芭蕉不堪重负折断一枝,赵嫣望过去。


旁边人议论纷纷,“下了好多天了,不会真给天师又说中了吧。”


大雨来得不同寻常,断断续续泼洒了一个时辰。


赵嫣等人正准备散学之时,远处轰隆隆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响彻皇宫。


各宫嫔妃、值房内的大臣,做工的太监宫女,所有人都伸头出来看,声音来源是御花园西面。


屋子里闹哄哄地讨论,都紧张又好奇纷纷猜测,小太监冒着大雨慌慌张张跑来报信给授课的女官。


“大人,不好了,女官所塌了!”

----

夫诸是《山海经》中的异兽,原文如下: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蒨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挽天河兮洗耳听,揽明月兮到中庭,抚一曲兮求知音。——镜斋十二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