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王贵家遭贼寇袭击,全家惨死,只有这个女儿投奔到白家去,白二宝不忍背信弃义,就让儿子白小博跟她成亲。没过几年,白二宝及其妻先后感染时疫而亡,在王氏女的教导下,白小博中了举人,在当地小有名气,王氏女又生了个儿子。

  在瓦剌犯边的时候,白小博提刀上阵,不行殉国,王氏女带着儿子避开一劫侥幸没死,守寡在家抚养儿子,现在她儿子白谨也中了举人——当地官员觉得白二宝守诺,白小博忠烈,王氏女贞洁,白谨品行端正而孝顺、很有才华。

  皇帝却觉得,这年龄差多好啊!就因为大了十岁,才能将白小博养大啊!不就是贞节牌坊吗,给!这样年龄差比较大的故事要是多一些,大臣们就不会觉得我和万姐姐匪夷所思。

  太监看着正午时分:“皇上,该用膳了。”

  朱见深叹了口气:“不饿,一会再说。”

  一想吃东西就觉得恶心,于大人说的是真的吗?

  “叫户部派两个懂农业的官员过来,朕有事询问。”

  懂农业的官员有不少,敢在皇上面前说非常懂农业的,不多。

  两个主事——不入流的小官——战战兢兢的进了乾清宫,跪倒在地三拜九叩:“万岁圣安。”

  朱见深搁下笔:“免礼,起来说话。”

  俩人一起站起来,垂着手低着头,老老实实的站在皇帝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朱见深仔细瞧了瞧这俩人,见他们的肤色比较黑,身上穿的衣裳有些陈旧,领口还打着不起眼的补丁,袖口似乎拆洗过。“你们说说,种田都要什么?”

  俩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这话题太宽泛了:“回皇上,五大农书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

  朱见深道:“朕没时间看,你们简单说说。”

  “这个,得有好土,沙子和黏土不能种田,呃,没有河的地方旱涝凭天,要是有河,可以挖沟渠引水,用水车引水来浇灌。”

  “每年的徭役主要是修河渠挖沟渠。”

  “还得有太阳,要是总没太阳一直下雨,庄稼要涝死的。”

  “对对,还得有风,要是没有风,庄稼之间瓯着水气,容易烂叶子。”

  “得及时收割,秋天庄稼熟了,得拼命抢收抢晒,要不然一场雨下来,把稻子闷发霉,就全完了。”

  他们又说起打谷、稻米去皮的五种方法,刚开始敬畏天威,说着说着来了劲头,比划着说。

  “还得施肥。庄稼汉一年到头就伺候着一亩三分地,一点不敢偷懒。”

  皇上来了兴致:“施肥?用什么肥料?”

  “这……”“用一些枯枝落叶。”

  “还有豆饼、芝麻渣滓、骨头。”

  皇帝非常纯真好学的问:“什么是豆饼?”

  两名官员又给详细解释了压榨豆油及芝麻油的流程,以及剩下的渣滓可以喂猪可以瓯肥。

  皇帝松了口气:“这么说来,肥料不用人畜的污物?”

  “呃……主要是那些污物,臣恐说出来不雅,所以……”

  “皇上若要在宫中种地,只用豆饼和鱼骨就好。”

  专门有人掏茅房然后一筐一筐的运到城外卖给农民,最讨厌在路上遇到那些人。

  朱见深以手掩面,胳膊肘支在桌子上,面沉似水——很想吐,特别想吐。难道我吃的粮食、点心、水果都是用……呕!恶心!

  “皇上,您?”

  “臣等说错了什么吗?”

  “没什么。”朱见深忍了又忍:“你们下去吧。”

  “是。”

  “臣告退。”

  朱见深喝了口水,继续批奏折。

  批奏折啊批奏折~

  “皇上,万娘娘来了,您见不见?”

  “请她进来。”朱见深伸了个懒腰,往左歪了歪,又往右歪了歪,舒舒服服的叹了口气。

  万贞儿穿了一件银朱色合欢花上袄,石英紫的方领比甲,织锦灰玉兔纹百褶裙,带着点心和小菜以及煎饼果子来了:“皇上万福金安,听说你中午没用膳,怎么了?什么事气着你了?”

  朱见深哭唧唧的伸出手:“我……”我又饿又觉得恶心。

  不跟你说了,我一个人没胃口就得了,别让你也不想吃饭。

  “我去瞧了瞧门达家里抄没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怎么敢贪污腐败到这种程度。”

  万贞儿把点心和煎饼都摆好,笑盈盈的说:“人们嘛,人心不足蛇吞象。先皇用人,一向是这个水准。”

  朱见深深以为然,颔首道:“不错,正是如此,哼。我不想吃,盖上吧。”一边说着,一边默默的抱住万贞儿,埋头在她脖颈间深吸一口气,糟糕!有反应了!这么饿还有反应!

  万贞儿把他从小带大,当然看得出来,他很饿,非常饿:“见深,你已经饿了干嘛不吃东西呢?即便门达是个贪赃枉法的小人,你也不能气的不吃饭呐。朝中有小人,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百官都很有失职之处。”

  “我就是不想吃……”小朱宝宝寂寞难耐的在她身上蹭来蹭去:“姐姐哎~我好想……”

  万贞儿抬手捧住他的脸,结结实实的亲了两口:“我也想!我用手帮你,好不好?”每次那啥之后你就饿了。

  “好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