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初二,张家小子今天成亲。

  这是今年村里头一桩喜事,村里个个都帮着搭把手,家里有急着说亲的小子的,更是帮着忙里忙外,盼着能多沾些喜气,早些说到一门好亲事。

  天刚微微亮,方晴和周其就已经醒了,洗漱完热了两个馒头匆匆吃完,就赶紧去张家帮忙去了。

  村中红白喜宴都是统一的十个菜的规格,取十全十美之意。可就算是一样的规格,这席面也有极大的区别。十个菜的分量多少,又有几样是荤腥,都看主人家如何操办。

  喜宴办的越隆重,越能突显出这边对新媳妇的重视。

  张家条件不错,成亲宴席办的也讲究。荤菜五样,素菜四样,并上一道热汤。

  两人到时,张家已经忙起来了,搬桌子的,摆碗的,还有一大早上送菜过来的,每个人都忙着自己手头上的事。

  方晴一去,和张婶打了声招呼,就直接往灶房去了,虽说是晚上开席,可这十几桌菜做起来也不容易,还有几样菜要提前准备,若是不抓紧,到了下午就得手忙脚乱。

  灶房里已有几位婶子在帮忙洗菜切菜,方晴一一打过招呼,也开始忙活起来。

  扣肉要切好、摆好,晌午的时候就得上锅蒸;鲤鱼得吃新鲜的,昨儿下午才到家,现在也得先清理好,调料也得配好,下午就直接放进锅里;还有那猪大肠,也得细细清洗,能不能做的好吃,首先就得看能不能洗的干净。

  整个灶间忙碌了整整一天,到了申时才差不多将所有菜备好,剩下的得等去迎亲了才能开始。

  周其端了碗水进来,方晴一口气喝完,把碗递回去“:还要一碗。”

  连着喝了两大碗水,方晴才摆摆手说不要了。两人在灶房随意找了个凳子坐下,稍稍休息一会。

  “饿了没?”周其抓着方晴的胳膊,替他捏一捏,放松放松筋骨。

  “刚刚有点,喝了两碗水,现在有点子撑。”

  周其失笑,去堂屋拿了两个白面馒头进来“:中午也没好好吃,就随便吃了喝了几口粥,晚上开席又晚,你还得做菜,不吃点扎实的怎么行。”

  方晴点点头,接过个馒头慢慢吃着,周其见他没怎么胃口的样子,又去端了些小菜过来,让方晴送着吃。

  刘婶子坐在门槛外,看着这小两口动作,转头和旁边的大娘唠起来“:这周小子是个会照顾人的,我家那口子,在家别说拿个馒头,油瓶倒在他面前都不会扶一下!”

  大娘点点头,带着几分怒意“:可不是,我家那口子一到家就坐着不动了,不到吃饭的点,谁也别想让他站起来。”说着,大娘看了方晴他俩一眼,又笑道“:”这两娃都是有福气的,我家幺女能说到晴小子,周小子这样的,这辈子就不愁喽!”

  两个婶子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方晴耳朵尖,一字不漏的给听全了,听着听着,耳根也悄悄红了。

  周其一直看着他吃东西,见他突然停下来,刚想说劝他再吃两口,却突然瞥见他耳垂红的像要滴血。正奇怪这天不热,想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方晴是不是上午累着了,又看他眼睛时不时朝门口两位婶子那飘,瞬间就明白了。

  周其轻轻捏了下方晴的耳垂“:听见什么了,红成这样。”

  没防备地被这么一捏,方晴差点从凳子上弹起来,还好周其及时按住了他。方晴被这么一吓,耳朵瞬间不红了,他拍了周其一把,说道“:两位婶子说,你能和我一起,是你的福气,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周其一看方晴眼睛满是笑意,就知道他在瞎说,周其也不揭穿他,顺着他的话说道“:是,能和你一起,自然是我的福气。”

  听他这么一说,方晴这回不止耳根红了,连带着脸和脖子也红了个彻底。

  看方晴害羞成这样,周其左右瞧了瞧,见婶子们都没往这边看,又凑近了些,借着给方晴捏肩膀的姿势,顺势朝他耳后轻轻吹了口气。

  方晴被惊的猛然一抖,发觉是周其使坏,扭过头气鼓鼓的瞪了他一眼,把手里吃到一半的馒头一口塞进周其嘴里。

  眼见着再逗下去就得生气了,周其安分下来,拍拍方晴的后背,老老实实地嚼着馒头帮他捏肩。

  天色将晚,张家前院里响起锣鼓声,准备出去新娘家迎亲。周其侧耳一听,交代方晴再多吃两口饱饱肚子,就进到院子里,跟着众人一起去马家村迎亲。

  方晴将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又喝了几口水,也招呼着厨房里的人忙起来。

  等到迎亲队伍回来,天已经黑了。新郎新娘被邻里乡亲拥着热热闹闹拜完堂,院里的席也该开了。

  最先端上桌的,是村里办席必有的凉菜:油炸花生、凉拌松花蛋和蒜拍黄瓜。

  “这张家还真是舍得,松花蛋都得用了几十个了吧!”桌上有人说道。

  村里平时的宴席,凉菜一般都是上萝卜干,少有人家舍得用蛋这么金贵的东西。

  说话间,已经有人动了筷子,只见他夹起一瓣皮蛋,送入口中。

  “不麻不涩,蛋清清凉爽口,蛋黄丝滑油润,这皮蛋做的好!”一人赞道。

  “这花生米也炸的酥脆,拿来下酒正好!”

  众人说话归说话,筷子下得是一点都不慢,低头没吃几口,桌上的菜瞬间少了大半。

  凉菜过后,便开始上正菜了。

  梅菜扣肉,猪肉丸子,清蒸鲤鱼……素炒黑木耳,热菜一样一样端上来,等到最后一道桂圆莲子鸡蛋汤端上桌,这宴席上的十道菜就算齐活了。

  张家的喜宴在村里上的算是顶好的,菜丰盛,味道也好,一时间桌上都没人说话,个个都在埋头苦吃。

  “这猪肉丸子外酥里嫩,汁水又多,味道是真不错!”席快吃到尾声,终于有人抬起头来吱了一声。

  同桌的人点点头,说道“:这清蒸鲤鱼也是又鲜又嫩,还带着点甜味!”

  “要我说啊,最好吃的还得是这爆炒大肠,又香又辣,真是够味!”

  “这汤才是好味道,清淡适口,回味甘甜,莲子桂圆意思也好,我可得多喝两口。”

  吃饱后,桌上的人你一嘴我一嘴争论着席上哪道菜最好吃。说到最后,纷纷都羡慕起了周其,家里那位有这样好的手艺,可不是让人眼红!

  周其此时正在灶房和方晴以及其他帮忙的人一起吃饭。

  帮着张家招呼完客人后,周其便到后厨给方晴打打下手。

  十几桌菜,就算是提前把菜食、佐料全都准备好了,光炒也累的够呛。

  等到菜全部出完,方晴已经出了一身汗。

  周其给他倒了杯放凉的茶水,找了个角落让他坐下歇歇,自己带着几个人帮着收拾乱成一团的灶房。都是平时做惯的活,几人配合着没几下就将灶房收拾的整整齐齐。

  等到收拾完了,方晴也休息得差不多,大家就在灶房吃起了晚饭。

  灶房里的菜样和席上的自是一样的,不过是灶间帮忙的人忙活得晚,前院的人都散了大半了,这边才吃上。如此一来,也就不去前边凑热闹,在后面凑一桌吃也是一样的。

  忙了一整天,中午也就对付着喝了几口子粥,塞了两个馒头,挨到现在,肚子里啥也不剩了,方晴看着面前的菜,眼睛都放着光。

  周其看着他这馋样,是又好笑又心疼,不停地朝方晴碗里夹菜,看得桌上几个没成亲的小伙子头都不好意思抬,光一个劲地夹面前的菜吃。

  正吃着,张石的姐姐走了进来,见他们正在吃着,笑着说“:今天多谢大家帮忙了,外头的客人都说这菜啊,好吃着呢!”

  众人纷纷笑起来,周其夹了个丸子放进方晴碗里,抬头招呼道“:青姐吃了没,要不然在我们这吃上两口。”

  张青摇摇头“:哪有时间吃,从天还没亮忙到现在,中午也就喝了两口粥,对付了一下,下午一直忙着张罗迎亲的事,刚刚又在招呼客人,也就这会子得了点空闲。”

  听张青这么一说,家里办过宴席的乡亲都点点头“:可不是,这请客办席是得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没半点空闲,到了晚上还得继续收拾,要我说,比在地里做一天活还累呢!”

  “说的是,我这有点子闲工夫,还得给我家弟妹送点东西垫垫肚子,这席面上的菜她吃着也不方便,我寻思着给她蒸碗蛋羹。”

  张青一边说着,一边摸了个蛋出来。

  蛋羹做来简单也不费时。将蛋打入碗中,打散,再加些水,放着盐调味就可放入灶中,只需蒸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了。

  张青揭开盖,蒙蒙的雾气扑面而来,刚蒸好的蛋羹太烫,张青也就趁着这个时候草草吃了两口东西,等蛋羹凉的差不多,她打了声招呼,端着蛋羹出去了。

  眼见张青出了灶房,一个婶子笑道“:这青姐儿是个有心的,忙成这样还能记得给新妇做点子吃食。”

  “可不,青姐儿从小就细致,上回她还帮了我个大忙呢!”

  “你这老货,还卖起关子来了。”一位婶子笑骂道。

  一桌人说说笑笑,吃了半个多时辰才下桌。其他人略坐了坐就起身和张婶告辞去了。方晴还得留一留,前院人多,方晴和周其便在灶房坐着歇歇。

  “今儿累坏了吧,晚上回去早些歇息。”周其拍了拍方晴裤脚上的沾着的灰。

  刚吃饱饭,方晴有点犯困,加上又忙了一天,他实在不想说话,便点点头,然后靠在周其身上,静静地看着坑里的火出神。

  等到客人快要散尽,张婶一脸笑意的找来了,拉着方晴的手就是一顿谢。

  “晴小子,今天可真是得谢谢你,帮了婶子大忙了!这席啊,就没一个说不好的,个个都夸呢!”

  说罢,张婶便从怀里掏出个红包塞进方晴手里。

  村里请人办席的工钱都是在一百文左右,大多都给个整。故而红包一入手,方晴就知道张婶给多了,但是这喜宴的红包不兴来回拉扯,张婶也死死摁着他的手。方晴便也顺着张婶的好意,把红包收下。

  “诶,这就对了,晴小子……”张婶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前院此时又有客人要走,张婶只好先往前边送人出去。

  待到方晴和周其回家时,天早已大黑。村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不见,只偶尔在草丛中响起几声虫鸣。天上繁星点点,一轮弯月的遥遥挂在空中。

  回到家,周其进灶房烧水,今儿两人都出了一身大汗,可得好好洗洗。等他出来时,正好看见方晴正坐在桌前把红包里的铜板倒出来,打算好好数一数。

  “其哥,快过来坐着!”方晴一抬头就看见周其站在房门口笑着看着他,耳根微微一热,拍拍身旁的凳子,让周其坐过来。

  见周其依言坐过来,方晴回过头继续数包里的铜板。方晴在一边数着,周其就撑着头在一旁看他数。

  “一百一十三,一百一十四,最后一个,一百一十五。”方晴把最后一个铜板放到另一边,抬头对周其道“:张婶子多给了十五个铜板。”

  周其摇摇头“:是你手艺好,张婶家只有石头这一个儿子,自是看中这席面,今儿来吃席的都说这菜味道好,想必是张婶觉得有面子,就多给了些,给了你就收着,别多想。要是在过意不去,下次家里做了饼糕零嘴,送些过去就是了。”

  方晴点点头“:说的是。”

  见方晴不再多想,周其便放心进灶房看看水烧好了没,方晴也起身收拾桌子,把桌面上的铜板收好,放进家里装钱的盒子里。

  “阿晴,水兑好了,你先去洗洗,我去给你把衣服找出来。”周其边进门边说。

  “好!”方晴应声,进灶房去了。

  洗漱完,浑身都舒坦了,两人累了一天,躺上床没多久便睡着了。

  屋外星星很闪,映亮了整片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