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203章 松动 五

  三皇子没想到自己出使一趟江北, 居然变得有家不能回,更想不到的是把自己推到万劫不复之地的居然是自己的亲娘。

  扪心自问,三皇子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很少有忤逆老娘的时候,真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么一个样子。

  可江北也并非是什么逍遥之地,江北这个地方根本没有自己立足之所,如果女皇网开一面,三皇子倒是可以回老家去。

  对于三皇子来说, 这样做多少有些不开心。他以前好歹也是一个亲王, 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去角逐皇位,但是多少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知道将来可能事情变得比较坏, 但是没想到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亲王变成了一个平民百姓。

  这一辈子也就是二十多年, 日子过得是大起大落,小的时候过的就是社会底层那种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少年时期, 跟随着父亲颠沛流离,等到青年的时候开始享受荣华, 这荣华还没享受几年, 一切又到了儿时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遇到这样的事情, 很难接受这样的转变。

  三皇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一天一夜,到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江南是回不去了。江北这地方朝堂之上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只能回老家去, 好在乡音无改,和老家的那些老人们交流起来没什么问题, 甚至以前认识的人也还有活着的, 就当是出外游学了十几年终究是回到了故乡, 只不过三皇子觉得唯一对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媳妇儿了。

  三皇子的妻子倒是能看得开,当三皇子说出要回老家的时候,这位商人家出生的姑娘已经想好将来该怎么生活了。

  “万幸还能保下一条性命,这比什么都强。咱们回去之后种上几亩地,平时做点小生意也算是小钱不缺大钱没有。不作高官不被害,不掌大事不惊心。这样挺好的。”

  但是夫妻两个仍然担心江北会暗地里面下手。于是一起去找刚从老家回来的冬风,冬风对于这个倒霉的三哥也挺同情的,这么一比较,原来自己还不是最倒霉的那个。

  刚生下被抛弃算什么?这个被养了很多年又抛弃的比自己的更惨。

  因为出于这一点儿不可言说的同情,冬风就答应替他们两口子去探探秋叶的口风。

  秋叶也没想到富贵居然会有这样的操作,所以和冬风两个人吃完饭遛弯的时候,别说是冬风想不明白,秋叶也想不明白。

  不同的是冬风总觉得富贵这么做是不对的,当爹的哪能这么对待自己的儿子呢?他之所以对富贵还有幻想,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没受什么苦。觉得老爹这么做多少有点苦衷的意思。

  当时冬风来到秋叶身边的时候,秋叶已经成了一方霸主,势力正在急速膨胀。那个时候秋叶身边因为没有继承人,在某一个时间段还有些人想要把冬风培养成秋叶的接班人,所以他那个时候享受的待遇自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因此没有和富贵打过交道的冬风在心里面不会把富贵想的那么冷酷无情。

  而秋叶从小都感受到了富贵的冷酷无情,当初在战场上被抛弃,秋叶瞬间接受了这个结果,并且急速做出了最利于自己的决定。

  所以富贵这样的操作在秋叶看来属于一件小事罢了。震惊完了,觉得还可以接受,没震碎三观。

  至于冬风说三皇子担心自己找他的晦气,这完全没必要。

  “他要真的是一个平头老百姓,我一个做皇帝的何必跟他过不去,他只要不惹事儿,不身在江北心在江南,老想着理应外合,我就不会找他的麻烦。我就害怕他心里面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还想要做出一些事来讨好江南的皇帝,还想着回去做他的亲王。到时候就算是我容得下他,别人也容不下他了。”

  冬风已经探明秋叶的底线了,心里面放下了不少。

  但这个时候三皇子身上还有着来使的身份。冬风回京城的时候,把六皇子的妻儿和几位公主也一并带回来了,这一次出使算是完成了任务。

  于是三皇子便将使团里面一个能负责的人提为正使,让他护送六皇子妃和诸位公主回江南去。又把自己夫妻俩身边的一些人打发回江南,留下了两个手脚利索的丫鬟,便准备一起回老家。

  只是他回老家之后,老家一无所有。

  自从富贵派人把老父亲和其他亲属接到江南,当初被富贵放弃的两个儿子也一并接走了。秋叶他们家祖传的宅基地方就被放在那里,也没有人敢再用,那里毕竟生活过秋叶,也属于龙兴之地,所以当地的官员直接让人把这个宅基地给封了。

  因为这个村子出过秋叶和富贵两位皇帝,于是便把以前的名字舍弃了,改成现在的二皇庄。

  秋叶当时听说了之后觉得哭笑不得,后来又觉得那个地方该冬风去继承,所以就跟下面的官员表示过,将来会让冬风回去修缮老宅。

  如今老三一家没地方去,虽然只有两口子,但是总要给他们批一个地方才行。

  冬风就商量把老宅给老三两口子,因为冬风在京城里面有王府,将来回老家的时候少之又少。那个地方废弃着就可惜了,不如让老三挪进去。

  秋叶不置可否,反正那个地方如今属于冬风。冬风只要同意秋叶是不会反对的,冬风积极的筹划,把自己攒的一些银两全部交给了老三两口子让他们回去盖房子,顺便再做点小生意。

  这件事儿连明珠听说了之后,都忍不住在秋叶面前点评小舅舅:“我小舅舅可真是个老实人,心地还那么善良。”

  不得不说冬风的性格当中除了优柔寡断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人他没什么坏心眼儿。

  不过也正是因为冬风待人太诚实了,所以秋叶才迟迟不愿意让他出宫。也没有对冬风多加防患,如果将来真的玩心眼儿,冬风是真不如明珠。

  为了两个哥哥的事情,冬风忙的好几个月不曾读书,等到所有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便被师傅抓回去,把这几个月落下的功课给补上。一时之间冬风只觉得日子过得如此艰难,自己好歹也是一个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怎么还天天被关着不准出门,

  他在秋叶面前哼唧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和明珠一块出门的机会。

  廖小公爷被打了,当然这年头能对廖小公爷出手的除了他亲爹没其他人了。

  挨打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廖小公爷他老婆快要临盆,老两口回来看儿媳妇儿,于是外边商家好巧不巧送了账单到公府。

  恰巧被廖叔齐看到,这位一看账单,一个月的来往应酬支出就有1000多两银子,当时被气的脑袋嗡的一下眼冒金星。

  虽然很生气,但还是把廖小公爷叫过来好好的问一问,廖小公爷供认不讳。可朱夫人这个时候担心老爷生气,跑出来解释,说是自己给儿子钱了,儿子这钱来的明明白白正正当当,又不是什么偷来的抢来的,为什么不能花?

  朱夫人的钱从哪儿来?当然是有一部分从宫中来的。

  一旦不够花了,朱夫人是能舍得下脸面到宫里面去要钱的。女皇陛下又不跟亲娘计较这个,所以有的时候给钱给的很痛快。再有一部分是外边那些商户家的媳妇儿来请安,各种各样的孝敬朱夫人也能拿。

  这些在廖叔齐的眼里就是出格的事儿。

  朱夫人找到闺女脸上去要银子已经是一种很过分的行为了,别的不说,闺女出嫁的时候你给过什么嫁妆吗?你没给过你这个时候怎么能好意思去要钱呢?

  你要钱花到自己身上也就算了,你花到儿子身上算什么,这不是去找姑娘贴补儿子吗?

  没错,你姑娘有钱,也不在乎这一点小钱,但是你不能这么做。

  这是不对的,你这种行为只能让你儿子和你孙子将来不事生产养成随手要钱的习惯。陛下能惯着他们,将来皇储能惯着吗?皇储念着旧情能惯着,将来的皇帝愿意惯着吗?

  这还是小事,将来宫里不给钱了,将来廖小公爷有可能去勒索外边的商户或者是地方官员。

  这是违法乱纪的大事儿,这样的事爆发出来,丢官去职夺取爵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于是一瞬间气的血压上升,廖叔齐毕竟是上了年纪了,再加上身体不好一瞬间人晕了过去,把全家吓得人慌马乱。

  朱夫人这下吓坏了,她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骨子里面觉得应该靠儿子和靠丈夫,虽然如今儿子站住了,可丈夫在她心目当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如今把老头子气成这个样子,朱夫人悔恨交加,泣不成声。

  等到廖叔齐醒过来之后,朱夫人立马保证把东西给人家退回去。廖叔齐就说先把宫里面的给退回去,结果朱夫人库房的东西已经没了踪迹,都被廖小公爷拿去花了。

  等到账本拿过来,廖叔齐一看,再一次血压上升,但是人没晕过去,而是随手操了一把戒尺摁着廖小公爷打,廖小公爷不敢乱跑,毕竟老爹身体不好,整个人那么瘦弱,刚才已经晕了一回,要是自己再一跑把他气出个好歹可怎么办?

  人在气头上是不管不顾的。廖叔齐便揪着儿子的脑袋打,廖小公爷被他打的头破血流。

  吓得公府里的一干人立即去求御医,秋叶也就知道了。

  秋叶知道之后忍不住笑了一声,想到上一次廖小公爷花钱如流水,秋叶就有一种很解恨的感觉:“该,就该有人收拾他。”

  廖叔齐把儿子打了一顿,最后自己也气了个半死,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要去教书了,自己家的这个混账儿子都没有教好,还有什么颜面去教人家的孩子。

  于是连夜派人往城外送了一封辞职信,又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带回来,这次也顾不得脸面,直接住进了公爵府,发誓要把这小东西乱花钱的毛病给扭回来不可。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了,秋叶才派明珠过去慰问一番。

  明珠先去看了看被打的半死还在床上挺着哼哼唧唧的大舅舅,又问候了一下挺着大肚子的大舅妈。

  在明珠去问候大舅妈的时候。冬风就留在了廖小公爷的房间,忍不住在廖小公爷的床前转来转去,看到廖小公爷的惨样,忍不住呵呵笑几声。

  “廖兄,听说你那天被打的很惨。你们家大门前聚集了很多人,听见你在里面惨叫,不敢冲进来救你。哎呀呀,我还以为这是以讹传讹呢,不过看了你的惨样还真是如此。”

  这家伙就是来看笑话的,廖小公爷知道自家深宅大院,自己被打的地方距离大门口800尺那么远,怎么可能能传到门外去。

  但是廖小公爷也是一块滚刀肉:“你别笑话我,我顶多是被我爹按着打了一顿,天下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你注意你将来可别犯错,被大姐摁着打一顿那就丢脸了。”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我是不会闯祸的。”

  廖小公爷冷哼了一声,对于冬风前一段时间办的事廖小公爷也听说了,这个时候就带了点幸灾乐祸:“我怎么听说让你回老家埋人,你结果弄了一个很贵重的棺椁。那木料听说很难得到,这事儿大姐知道吗?”

  冬风就不怕别人拿这事儿要挟自己,挑了一下眉毛:“当然是知道的,要不然棺材上裹的那些布料是哪儿来的?”

  廖小公爷本来想要刺激冬风几句,没想到冬风早有准备,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冬风自然想要回敬廖小公爷。

  “你也别老想着跟我叫板,你姓什么?我姓什么?我和姐姐才是一家的呢。你姓廖又不姓巫马,不跟你说了,你往后也要节俭点过日子,那一天你请姐姐去吃了一顿饭,回头姐姐跟姐夫就说,两个人吃十几盘子菜,浪费的太多。自己多长个心眼儿吧。”

  冬风说着就要走,廖小公爷立即想起一件事儿:“你等一下,过不久你岳父就要过寿了,你准备了什么礼?”

  冬风的脸不由自主的黑了起来,床上的廖小公爷看了哈哈大笑。

  冬风觉得自己这辈子顺风顺水没受过什么委屈,唯一让自己不满的就是要娶土匪家的姑娘,土匪家的姑娘呀!

  前不久周家的兄弟私下里面去见了他未婚妻,因为是翻墙去的,结果被拉住当贼打了一顿。回来之后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就和冬风说自己这一辈子怎么都没想到居然被一个黑铁塔一样的女人摁着打了一顿。

  如果说幸福的人生都是比较出来的,那么冬风觉得自己或许会比周家的兄弟幸运了那么一丢丢。据说自己的未婚妻并非是黑铁塔一样,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白,但是也很壮。

  从后院出来的冬风想去前面拜访一下朱夫人夫妇,可就在这个时候听说了赵夫人来访的消息。

  当时明珠也在朱夫人面前。

  赵夫人又是朱夫人的好朋友,自然知道朱夫人的外孙女是谁,赶快五体投地的趴下来请安。

  赵夫人这次来,一来是看望好朋友的儿子,反正廖小公爷被打的消息半个京城都知道了。另外一个就是带了一个消息,想请朱夫人往宫里面传达。

  江南有人通过一个商队和赵夫人搭上了关系,也是因为知道赵夫人和朱夫人关系比较不错,所以想通过朱夫人这条线往宫里面传一个信息。

  这其中商队和赵夫人之间有联系还是通过那位香公子。

  香公子他们家做的是香料生意,香料又在天气比较热的地方才能生长得很好。也就是说香公子他们家的商队实际上是深入大山之中,与江南的土人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这一次就是香公子替那些江南土人穿针引线,那些土人派出了代表,想要拜见秋叶。并且是秘密拜见。

  明珠一听就知道这里面多少有些可操作的空间,于是替秋叶一口答应了下来。至于什么时候见面,还需要秋叶那边有空才行。明珠就让赵夫人回去等消息。

  赵夫人这样的女人有手段也有门路,而且眼光也非常好,野心极为庞大。

  这样的女人在世俗眼中就是那些不守妇道的代表。廖叔齐就对赵夫人这样的女人深恶痛绝。

  赵夫人平时在外边怎么发财廖叔齐是不会管的。但是赵夫人现在做的事那就是一个政-治掮客才做的事。

  这样的人和朱夫人交好只能是利用朱夫人的身份。

  这样的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更多的却是消极一面。很多事情里面都有这些人的身影,干的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而且刚才廖叔齐对着赵夫人的面相看了看,发现赵夫人印堂发黑,近期或有血光之灾。

  于是就忍不住嘱咐朱夫人:“少和这样的人来往。他们这些人只要是钱都想挣,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你脑子转不过他们,省得将来被带进沟里面,被卖了还要替他们数钱”

  朱夫人心里面不高兴,要说起来京城的贵妇也不少,大部分都捧着她,但是和这些人在一起朱夫人是真的不舒服。

  但是看到老爷如今身体不好又被气病了,不敢还嘴,嘴上答应了几声。心里面想着,要不然最近一段时间别和赵夫人来往,等老爷这一阵子缓过去再悄悄的见面。

  实际上赵夫人也是第一次找朱夫人做这样的事情。其目的也并非是为了赚钱,应该说是为了那位香公子。

  或许是赵夫人真的年纪大了,和香公子待的时间比较多,产生了某种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情愫,以至于和年轻男人之间的甜言蜜语让赵夫人觉得只是帮人家做点小事而已。

  像这样的小事做出来应该没什么,也就是趁着去看望周夫人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声。却没想到引得廖老爷这么大的忌惮。

  对一切还不知道的赵夫人早早的回家去了。

  因为她的儿女都在北边,再加上这位赵夫人平时身体很好。所以和儿女之间的联系也不多。又因为是在京城这样的繁华世界,像她这样的人出门的时候自然要摆一摆架子。

  便买了一些女孩子来做侍女。这些女孩子大部分是从江南买来的。一来是江南的女孩子本来说话都娇娇俏俏,身段也比江北的女孩子更婉转灵巧一些。二来是在江北不容易买人。前些日子的颁布的《秋律》补充律,对买卖女子孩子有着很明确的规定。

  所以如今买这些女孩子在江北已经成了官府打击的事儿,只能买江南的女孩子,索性江南的女孩子质量比较好,价格还便宜。

  于是赵夫人这里几乎都是江南女孩。和香公子还能说得上话,大家说的都是江南土话。

  一来二去俊俏的香公子不仅和这些京城女富商之间有了一些床笫交情,和这些做奴婢的江南女孩之间也有了一些肌肤之亲。

  赵夫人在这里做的是皮毛生意,但是皮毛生意冬天比较好做,夏季就难做了。

  所以赵夫人为了不浪费夏季,就改成了冬天做皮毛生意,夏季做草药生意。

  身边跟着的这些女孩多少也知道一点简单的草药知识。这一天赵夫人刚走,香公子就摸进来和这些女孩们厮混。

  就有一个女孩跟香公子说自己八成是有了身孕。平时都是背着赵夫人在一起偷欢,如今这事眼看就要瞒不住了,让香公子想个办法。

  恰恰说这话的时候又不只是一个人在场,突然就有一个女孩说了一句。

  “夫人有那么多财宝,不如咱们拿一点儿逃走吧。”

  又有人说在江北逃出去不容易,各地都有关卡,进出城门还要看路引。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何必逃出去呢,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在夫人的饭菜里面放点料,让夫人躺下不就完了。

  香公子就觉得这办法很好。

  别看这香公子皮囊长得好看,追求的也无非是钱财罢了。若不是为了做生意多赚点钱,他也不会和这些女人们周旋。

  之所以说了那么多甜言蜜语,和那么多老女人厮混,为的还是钱罢了。

  当初来到江北,他自己也知道是来做什么的,可惜来了这里这么长时间了,眼看着进宫伺候女皇的事情已经遥不可及。不如在江北这里卷一些钱财回老家去继承家业。

  事发之后自己早已经回江南了,难道江北还到江南捉自己不成?

  这些人商议定了,就做好了饭菜,等着赵夫人回来,可偏偏赵夫人刚进家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就有请柬过来说是某某夫人,今日在某某地方设宴请赵夫人前去。

  能和赵夫人一块玩耍,而且又是深夜设宴,懂的都懂。

  赵夫人连水都没喝,带着香公子高高兴兴的去了。

  这设宴的东道主是西北来的女富商,当初是前朝皇帝还在的时候,跟随着丈夫来到了京城。只不过后来兵荒马乱,她的丈夫被杀了。她也没有再回家去,而是留在了京城,拿着丈夫留下的钱财做了一点小生意,后来顺风顺水的发了一点财。

  又因为自己没有子女,信奉的是及时行乐,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这位的名言更是“我不花留给谁。”

  她早就垂涎香公子的美貌,于是就下了请柬,邀请赵夫人带着人过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宫里面开始各处掌灯。

  秋叶听了明珠的话,觉得江南的土人可以见一见。

  所以就跟明珠说:“你这事做的对,先坤着他们。我若是没有料错的话,你那些舅舅们肯定背着你外祖父私下里面做了些逼迫人的事儿。让江南的土人快活不下去了,所以他们才大着胆子到江北来联络咱们。这是对咱们有求,咱们自然要拿捏一下他们。

  不过还是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咱们的目的还是要让他们驯服。这京城里面鱼龙混杂,他们二皇子派来的密使还没走呢。无论如何不能把他们的消息给暴露出去。一旦暴露出去,怕是有人会杀了他们。”

  所以要派人保护好这些人。

  秋叶立即把侍卫统领叫了过来,小声都吩咐了几句。

  这些侍卫领命而去。

  京城的夜,如今才开始。夜色弥漫,就如幕布拉开,此刻好戏将要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