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76章 交战 七

  林荣预料的不错, 大半天的活干下来,确实丢人了。

  秋叶手里面的这两亩地都是上好的良田,在这一片来说属于土地肥沃的那种。从这头到那边的河边, 长长的一块地,谁看到都说是一片上好的土地。哪怕他们三个耕种了一亩地,在孩子们看来,也是好大一片。

  就在林荣带着两个孩子折腾了半天才折腾了一丈多长的时候,两边邻居看林荣的眼神, 就觉得林荣这是在闹着玩呢。

  明珠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 并且也很孝敬她爹,看她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气喘吁吁的。自告奋勇的上前帮忙, 然而她爹好歹还能提得动耙子,她是连耙子都提不起来。

  到最后把这一家人的面子撑起来的居然是冬风。

  人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实际上是迫不得已, 如今冬风就有点这种迫不得已的意思。姐夫不行,如今走三步都能喘几次。小侄女儿又太小, 他作为一个半大不大的孩子, 因为吃得好, 所以身体壮壮的,勉强把这件事儿给应付了过去。

  于是晚上回到家,秋叶就看到了三个人都在垂头丧气,不同的是冬风是累的, 整个人就想趴在地上,一步路都不想多走, 和秋叶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佝偻着背回自己房间了, 在回去之前冬风表示他今天累惨了, 晚上一定要有大鸡腿,并且要求是两只。

  如果说冬风是太辛苦了,林荣这种就有点儿不乐意见人的意思,表示晚饭不吃了,他想现在睡觉。

  为了报复秋叶,他是直接脚都不洗躺床上了。

  秋叶对他这种行为哭笑不得,好在这里面稍微能打起精神的是女儿明珠,秋叶就跟小女孩说:“你爹累一天了,去打点水给你爹洗脚。”

  小姑娘是端不动大木盆的,宫女把盆放到了脚踏边,小姑娘就扒拉着他爹的脚要给爹爹洗脚。

  林荣哪舍得他闺女干这样的活,赶快坐起来自己把脚洗了。

  秋叶还在忙,林荣哄着小姑娘到外边玩,之后又披上了衣服出去和随从亲兵们碰面。林荣是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如果女皇再这样想一出是一出,林荣觉得自己真的可能会被折腾死,哪怕不被折腾死,丢人也要先丢死了。

  “江南那边如今是什么样了?他们的粮草凑够了吗?”

  能够正大光明脱离女皇视线的也只能是出去打仗这一条路了,但是打仗这种事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有很多东西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江南开始调集粮草,那就证明战争不远了。

  林荣虽然有急迫想要作战的心意,也知道战争总会到来的,但绝不是眼前的这一两天。

  于是林荣也只能先回去过日子,他回去之后家里面已经摆饭了,明珠精神饱满的招呼他爹过来吃饭。似乎小孩子都有无穷的精力,明珠在田地里面也没歇着,跑前跑后忙的跟什么似的,但是林荣和冬风累的不成样子,明珠却一点不觉得累。

  刚才冬风还回去眯了一会儿,换了衣服洗了脸,这会儿状态恢复了一些。

  两个小孩子在分鸡腿,明珠把自己的给了他舅舅:“小舅舅你多吃点,明天还指望你的,明天我把我鸡腿让给你。”

  “我明天不想吃鸡腿了。”

  “我把我的猪蹄儿让给你,你还想吃什么呀?明天我让他们给你做。你要多吃点儿,吃饱饱的,咱们三个就靠着你了。”

  秋叶和林荣没说话,两个大人看着明珠口吐莲花,把他舅舅捧得高高兴兴,又把自己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分了一点给他舅舅,把他舅舅吃的美滋滋的,然后一起出去消食了。出门的时候秋叶还能听见,冬风向明珠保证明天多干活。

  秋叶突然觉得环境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明珠一向跟着自己,居然能从自己这里学到了哄人。明珠现在哄着他舅舅干活,这多少有点秋叶跟那一些大臣们推心置腹,让这些大臣们个个鞠躬尽瘁的样子。

  对于明珠来说不就是少吃一个鸡腿吗?反正将来总有无数个鸡腿的,不在乎这一个,但是这一个鸡腿能让舅舅高兴,能让舅舅明天出力,避免爹爹再掏力气干活,真的是很划算的买卖。

  这让秋叶长久以来的焦虑总算得到一点点释放,还好这小丫头片子算是个有心眼儿的。

  这也让林荣放心里不不少,最起码在林荣看来女儿也是懂得分辨里外人的。虽然目前这手段看上去十分稚嫩,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能懂得这些或者是下意识的这么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于是白天的郁闷到这个时候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林荣为此还高兴地喝了一杯果酒。

  对于林荣来说,明珠能够学会那些帝王手腕他比秋叶还要高兴。

  到了晚上林荣聊天的兴致很高涨,和秋叶商量着以后每年都要带明珠出来见见世面:“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果然不假,孩子在宫里面学的那些东西哪有在外边儿随时随地用出来更让她记忆犹新。”

  秋叶尽管特别困,不停的打哈欠,但是因为此时两个人都在讨论女儿的教育问题,一下子聊到了后半夜。

  江北的秋叶和林荣在为孩子打算,甚至因为孩子的一点小小进步夫妻两个都有些高兴。在江南富贵也在为孩子打算,自从石磨回去之后,富贵一个人思来想去,他觉得这些儿子虽然都是儿子,但是在自己地位不一样的时候,这些儿子的成长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当初富贵作为一个街溜子的时候,这一些孩子只要能活下来就行,富贵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活着,将来能够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就已经够了。甚至于大家不在一起住,富贵的想法就是让他们彼此自顾自己,不必抱团。他自己对这些孩子了解的不多,对他们也不管。

  这些年纪大的孩子当时就按着这个标准长大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胜任不了太子的位置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当初富贵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活下来就行。

  剩下这些年纪中等的孩子,他们都是富贵后来发达了接来到身边养育,或者是在发达后出生的一批。因为父亲社会地位的不一样,也因富贵当时觉得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这些儿子要求的很严,这些人所受到的教育所具有的眼光与他们的哥哥们也不一样。

  富贵也注意到这些孩子们的整体素质都比他们的哥哥们要强上不少。这些孩子如今年纪还小,可塑性太强,打算从他们里面挑选一位做太子。

  所以到最后,富贵决定从这些年幼的孩子们里面培养一个孩子,其他的年纪大的孩子就算了吧。

  于是在做出决定之后,他打算先敲打一下那些皇子身边的幕僚和属官们。这等于先把皇子们身边的枝干给削去,然后再动这些皇子。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就是先把这些人和皇子们剥离开,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也麻痹这一些人,让他们误以为暂时还没有动太子的打算。

  目前正好在正月里,正月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能够让富贵动手。众所周知,富贵和他亲爹的关系不好,所以连带富贵的这些子孙们也不和老爷子来往。

  如果说这种事情要放在几千年前,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儿子只要和父母关系不好,别人都会来劝一劝,甚至有些国家以此为名义讨伐这个不孝的儿子。

  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郑伯克段于焉之后,郑庄公和母亲一怒之下断绝了来往,说出了不到黄泉之下与永不相见的话。当时这话说出来之后,郑国的臣民们简直是操碎了心,甚至有人给郑公出了主意,既不损害君主言语的威严,又能使母子关系转圜,特此挖了一条地道母子相见。在国外,卫国的国君曾经以此为名,要讨伐郑庄公这个不孝子。

  所以时代不一样了,事情的结果也不一样了,富贵仍然做他的皇帝,没有人为这件事开解富贵,也没有人在富贵面前想要促使他们父子和解。

  然而老爷子的存在还是给了富贵一个动手的理由,因为老爷子的寿日就在正月里。

  别说这一整个正月了,就是以前老爷子来这里,除了刚开始那一段时间受过吹捧,大部分时间都是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他吃喝不缺,每天有数不完的美酒美食,甚至还有一些美女……富贵对美色毫不节制,老爷子也是如此,很难说情到底是谁影响了谁。不过老爷子一把年纪了,在老婆子去世了之后到了江南,居然又开始养小儿子了。

  没错,富贵在去年的一年里有了好几个刚出生的小弟弟。老爷子虽然不出来见人,但是日子过得快活如神仙。

  就在这快活似神仙不缺吃不缺喝的时候,富贵派人往老爷子那里送了一份寿礼。也不是什么精心准备的礼物,而是用黄金打造了一尊一尺来高的金寿星。

  父子两个没有见面,富贵没有带孩子们跑过去祝寿。对于富贵来说,不见面才是最好的安排,老爷子也没放在心上,老爷子对富贵的凶狠心里面门清,有这样的礼物来往就行了,如果真的见面,俩人恐怕都不会心里痛快。

  就在老爷子过完寿的第2天,富贵在朝堂上发难,指责这些儿子们没有去给祖父祝寿。

  各位皇子当时的表情就非常精彩,心想您老人家就没去,我们怎么好意思去?

  但是富贵却说:“朕虽然未亲自到达,但是却派了钦差带了寿礼前去贺寿……尔等为何不去,也没有礼物奉上?”

  这一下皇子们慌了,就在大家不知不觉的时候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了。

  这对于皇子们来说属于政/治上的一个污点,然而事情的解决却让人觉得目瞪口呆。富贵表示我的儿子都是好儿子,但是被身边的人给教坏了。如今孩子们知耻而后勇我心里很高兴,但是身边的那些幕僚随从们不劝解的,就是怂恿着他们不孝。这些不孝不义不仁之人不能再放到皇子们身边了,打一顿全部逐出去……特别加了一句,若是有情节严重并且有犯罪事实,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要流放南边。

  江南本来气候就湿热,越往南去热得越严重,甚至有的时候南方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北方去的这一些读书人了。

  一时之间江南的京城里到处抓人,有不少人被发配到了岭南以南。这些皇子们个个吓得跟鹌鹑一样都不敢动,只能点头承认,不是自己不孝顺,不去给祖父祝寿,而是身边的人没有提醒。

  富贵就用这个办法,把儿子身边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全部给剥离了。同时还给京城的这些官员们留下了大量的空缺,江南官员们个个想要更进一步,大家这个时候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开始钻营,根本没有人替这一些出局的人奔走。所以朝廷里面就这样很快的平静了下来。

  这次受打击的都是皇子身边的人,二公主身边那些官员倒是没有受到波及,但是二公主仍然是心有余悸。

  好在二公主经过端木家老太太的指点,会做表面功夫。皇宫地位最高的梅贵妃那里,二公主一直送一些惠而不费的东西,比如说冬天里面的一枝梅花,又比如说一盆水仙。

  属于比较雅致又能摆出来见人的东西,重要的是花不了几个钱。宫里面的那些其他娘娘们,二公主也根据自己以往和她们的交情开始选择性的送礼,也都是一些不太贵重的小玩意儿。

  对于富贵,二公主下的功夫最多,经常要亲自动手给爹爹做一些衣服鞋袜。但是这位公主的手艺本来也就那样,虽然每次说是亲手做的,但大部分都是家里面的绣娘或者侍女做的。

  对于这些也没有人拆穿,除此之外二公主这一段时间也经常往外跑,和那些大臣的夫人们经常偶遇。就比如说石磨的夫人已经和二公主在街上偶遇过好几次了,每一次这位二公主亲亲热热的拉着石磨的夫人喊婶子……弄得跟亲婶子一样,让石磨在家里面听了好几次对二公主的高评价。

  石磨最近一段时间很忙,在家的时间非常少,听见夫人对二公主满嘴的赞美之词,心里面就想着怎么没完没了了,那些皇子们的事儿还没处理完,怎么这公主又出来捣乱!!

  经过二公主的一番努力,倒是让她建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关系网,网络了一番自己的势力。

  又因为她是走的后院夫人路线,每次出和那些贵妇人们一块儿看戏玩耍,期间倒是让她做成了好几对的红媒,用给人家介绍对象的名义拉拢了好几户人家。

  所以在她的那些兄弟们个个谨小慎微过日子的时候,二公主的实力倒是显得蓬勃了起来。

  二公主的这些行为让她婆婆有些不高兴,周挺的老婆属于一个很传统的女人,比较贤惠,比较注重家人之间的相处。

  这样一个女人也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和周挺从南到北这一路以来给周挺了很大的支持。

  周挺和夫人的关系好,两个人也只有一个儿子,早先这位周夫人对儿媳妇有些不满意,周挺之所以嫌弃二公主就是因为受到了夫人的影响。

  后来因为二公主生下了儿子,周挺和夫人倒是因为这个孩子对这个儿媳妇的观感好了不少,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二公主开始频繁的往外跑,并且传言说和某些外臣关系很亲近……江南和江北不一样,江北的朝廷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女人。如果有传言说某某人的夫人和某某大人关系很不错,先不要暧昧的挤眉弄眼,因为某某大人十有八九就是个女人。

  可江南不一样,江南所有的官员都是男人,公主和某一个官员走得比较近,想让人忍不住多想。

  这一段时间二驸马在外边没回家,二公主整天跑着不回家,把儿子扔给了婆婆。所以导致婆婆就很不满,这位婆婆的不满,就使得周挺对二公主的印象一下子跌落谷底。

  周挺因为兵败之后在家里面休养了一段时间,如今还在家里。支撑家里面的儿子又在外边,考虑到儿媳妇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和人见面,周挺就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这不打听不要紧,一打听周挺瞬间惊呆了。

  周挺毕竟比周夫人想的要多一些,周夫人想着儿媳妇是有些妇德上的瑕疵。然而周挺发现了自己这个儿媳妇的心有些大。

  看看这个女人接触的都是什么样的官员吧,都是皇帝身边那些比较亲近的官员,这一些官员属于不打眼,但又在皇帝周围走动的。

  周挺把最近朝廷里面的事情和儿媳妇儿的行动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个公主身边应该是有高人在指点。

  之所以知道或者说是推断出来有高人在指点,那是因为周挺对这个儿媳妇了解一些。二公主就不是一个心眼儿多的人,这样的人只看重金银财宝,对其他的倒是没有太多的热衷。

  如今这么热衷并且是有针对性的做事,绝对是有人在背后出招,随后他花了几天时间就把端木家的老太太给挖了出来。

  周挺以前没有把这家的老太太放在心上,周挺觉得端木家就是一个暴发户,或者说是乡下的土财主。没想到在乡下的土财主家里面居然有见识不俗的女眷。

  周挺想要谋权篡位,这位老太太想要对巫马家报复,于是周挺派人和这位老太太一接触,双方立即勾搭在了一起,随后周挺和这位老太太就私下见面了。

  大家算得上是同乡,周挺也敬佩这个老太太这些年锲而不舍报仇的态度。再加上这位老太太也确实是有些见识手腕,所以周挺态度非常恭敬。老太太这些年来颠沛流离与身边儿的儿子孙子们都闹掰了,内心比较孤独且对一些尊卑看得更重了。周挺的态度让老太太心里面好受了不少。

  就因为在这样的气氛下,两个人倒是并没有立即合谋,而是先说了一些这些年来个人的遭遇。

  周挺就先问了一句:“听说当年贵府逃出来了一些人,怎么现在只有您老人家带一个老仆在身边?是不是其他人都……遭难了?”

  要不然怎么没有一个子孙侍奉在身边儿,反而让一个老人家拖着风烛残年的身体在筹划报仇的事情。

  当日西园县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审讯,甚至有些人的审讯和执行死刑都是公开的,并且把死亡名单全部张贴了出来,里面确实有一些漏网之鱼,当时在整个山阳郡来说这是大事,周挺也是关注了的。

  老太太摇了摇头,“唉,不怕你笑话,我当时想着让他们逃一命,将来能给家里面报仇,可是没想到,这些人逃了之后,那还记得报仇的事儿……个个改名换姓,开始过起了自己富足的日子。我也曾上门去找过他们,有些人不认,将我拒之门外,并且飞快的卖了家财到别处去了。有些人直接拒绝了我。还有人哄着我进门,从我嘴里套话,看看还有没有家财散落在外面,若不是我见机行事,恐怕这个时候一把老骨头早就到地下了,坟头上的草有三尺高了”。

  “啊!”周挺没想到老太太居然有这样的遭遇。更没有想到端木家的人居然如此冷血。

  老太太倒是挺看得开的,她一辈子真的是大起大落。“你不用吃惊,我已活着看到了这些人的下场,虽然有些人还活着,但是活的并不痛快。有些人散尽家财,有些人苟且偷生……没有了家族,他们什么都不是!”

  周挺就有些想不明白,都这样了,老太太为什么还想着报仇?

  “您为什么?”

  “为什么报仇是吧?我一把年纪,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更应该安享晚年。特别是经历了那些不肖子孙的算计背叛,更应该找个地方老老实实的猫起来。”说完之后笑着摇了摇头:“不不不,我哪怕每日锦衣玉食,老老实实隐姓埋名,也不过是等死而已。既然要死,为何不死得轰轰烈烈一些呢?”

  这种想法倒是和周挺不谋而和。

  他们这些人都是骨子里面不安分想要折腾一下的人。

  所以周挺举起杯中的酒,“老太太,我敬你一杯?”

  老太太喝了杯里面的酒,看着人到中年显得有些富态的周挺,“我说是为了报仇,实际上还是要让自己感受到活着。你如今表面上虽为忠臣,实际上已经是个乱臣贼子。没有遇到你,我这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既然你找来了,咱们又是同一路人,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想不想听一听?”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