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75章 交战 六

  石磨尚未出征, 他要出征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

  像这样的军国大事,石磨当然不希望人家多谈,好在石磨以前是专门监听百官的, 瞬间找出来了泄密之人,但是找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呢?主要泄密的人是太子。

  这样的事儿,石磨都不知道该评价什么才显得合适。正常情况下,皇帝和太子商量着出军的事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你做太子的不能满世界嚷嚷, 像这样的大事怎么能让所有人知道呢?

  这一会别说石磨了, 连富贵都觉得这个儿子成不了大事,连成大事最基础的保密都不知道该如何做, 这孩子完蛋了。

  富贵非常生气, 把太子叫过来骂了一顿,太子当时还非常的委屈。小声的跟富贵辩解:“或许是父皇查错了,儿子身边都是心腹之人。这些人对咱们, 对儿子,都是忠诚之辈, 怎么可能乱传这种大事呢?或许是父皇身边有人嘴不严也未为可知......”

  都怀疑到富贵身上了, 富贵这个时候又发现儿子在识人不明这一块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料。

  富贵冷笑了一声, 他把太子叫过来骂一顿是有证据的,看到太子死鸭子嘴硬还想倒打一耙,也不想再废话,直接让人把乱说话的人给抓了过来。

  面对着人证物证, 太子才觉得糟了!

  然而富贵不想听太子的辩解,让人把他架了出去。每一件事情的影响都有延后性, 周挺兵败致使朝廷风向不明, 百官情绪不高, 这个时候换太子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事情,绝对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富贵还没打算打出换太子的这一张牌。

  经过这件事,无论是石磨还是富贵都觉得特别晦气,特别是石磨,在家里面左思右想,想着事情怎么成了这个地步。

  想来想去石磨发现根子还在朝廷的人员分布上。

  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富贵的势力都没有摆脱党争的厄运。

  想到这里石磨觉得事情比较紧急,急忙进宫和富贵商量着该怎么办。

  “咱们以前从江北败退江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内部互相争权夺利,嫉贤妒能。

  就因为这些人劲儿不往一处使,心不在一处,所以咱们才吃了败仗。可如今这个苗头又起来了。”石磨说完之后在心里面补充了一句,这个苗头就从来没有掐灭过。

  富贵也发现了,富贵觉得自己对于手下的掌控正在渐渐变弱。但是富贵认为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这一些人在支持不同的皇子,甚至还有些人在投资公主。他认为只要把公主和皇子打击下去,这些人没了代理人自然就会老实起来。

  所以这个时候富贵对于这一群人的危害没有石磨认识的那么清楚,还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富贵把盘子里面的水果往石磨面前挪了一下:“兄弟,这件事我和先生早就商量过了。先生虽然也说过这样的话,却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自古以来内部都是有争斗的,从早=古到今,这些争斗何曾停止过,只需要保持平衡姿态就可以了。”

  看他这种态度石磨就有一些着急,石磨根本没有心思吃这些新鲜的水果。反问富贵:“您难道只觉得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而投奔这些皇子吗?您根本没有看清楚如今咱们国中有几股势力。”

  这话说的已经有些不客气了,但是富贵却没有生气。

  “兄弟,你说,大胆的说,咱们都是兄弟,比亲兄弟还要亲。我现在站的高,只能看到大概的,远远没有你看得更清楚。”

  石磨也不客气:“若是粗略的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人——本地的和外来的。本地的就是江南原有的这些人,外来的就是咱们。”

  富贵点了点头,富贵也知道本地人有很多对自己这些外来的不服气,所以富贵也非常关注本地人的情绪。

  就因为非常关注,富贵才觉得本地人闹不起来,毕竟对于那些底层的头人来说,他们的亲属都在城中为人质。再加上这一群人如同散沙一般,彼此之间还有一些仇恨,加上富贵又拉又打,根本联络不到一起。所以富贵不觉得这些人是危险。

  “你说的对,但是本地人闹不起来。”

  “本地人是闹不起来,但是本地人可以冷眼旁观。大哥你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吗?人数最多的是本地人。咱们向北攻击为的是守护家园进而坐拥天下,但是这些人觉得这一切和他们南方人有什么关系?

  可恰恰咱们就需要南方人做咱们的士兵,就因为他们冷眼旁观,对咱们许诺的高官厚禄不在意,对咱们这里的荣华富贵也不放在心上。如此一来,无论是朝廷有什么大事他们都不插手,咱们自己怎么能玩得转?”

  好吧,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这一次周挺兵败之后军中已经很难再招募到士兵了。

  对于这样的事,富贵有设想过,也有解决办法:“对他们,招数也是怀柔而已。只要咱们手中略微松一松,他们觉得咱们为人慈悲,自然会倾心报答。”

  就算是这样,但是威胁并不来源于本地人。

  “说来说去,本地人也不过是冷眼旁观罢了。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儿,危害还来源于咱们这些外来的。咱们这些外来的分成好几个部分,第一就是当初跟着咱们一起来的这一些人,他们是最忠心咱们的。

  第二就是因为秋叶在江北翻来覆去的折腾,导致有些人在那里活不下去,逃到江南来逃命的。

  第三就是有一些人在江北得不到重用,想要在江南寻找荣华富贵。

  这三种人里面最积极的就是第三种人,这种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从来不替咱们想一想。

  若论功劳,这些人没有一点功劳,就凭着有点学问,口若悬河嘴若利剑,已经占据了朝廷里面不少的高官爵位。使得第一种人如今慢慢的被排移到其他地方,大哥您别忘了,只有第一种人才是咱们靠得上的人。

  如今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正在争斗,您只觉得他们在追随皇子,可您却不知道,在您一天天的纵容里面,第三种人如今已经把第一种人给排挤出局了,到时候真的有危险了,咱们靠谁保护?

  你别觉得我这话说的危言耸听,您现在再看看,后宫的娘娘以及外戚们用了多大的劲把这一些人塞进朝廷里面,等到这些人站住脚之后,他们要回手把和他们相同目标的人给拉进来。您只觉得这是皇子们在结党营私,在争权夺利。我说句您不爱听的话,皇子算什么?权力才是这些人真正效忠的主子。”

  富贵听了之后,悚然而惊。

  他站起来在书房里面走了一圈又一圈,仔细回想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人事任命。那一些常常在他面前走动的大臣倒是没有几个调换的,但是下面的看不见的,已经有一些被换下去了。

  “兄弟你说的对,你这话说的太及时了。”认识到问题之后要赶快去处理,富贵才觉得自己不能再放纵这些皇子们争斗了。

  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该怎么解决呢?富贵又重新坐了回来,端端正正的坐在了石磨面前。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这一切了,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石磨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没什么办法。

  “短时间之内没有替代他们的办法,毕竟天下读书人总是很少的一部分。就算是把这些人从朝廷里清除出去又能怎么样呢?这些人还有子弟还有亲朋。他们忠心的永远是自己的家族,永远是自己的出身。”

  富贵就想着秋叶是怎么办的。

  秋叶是放开了学堂,不收学费令男女同时入学。并且秋叶手中的人大部分是寒门出身,出身不拘一格,哪怕是女人也能站在朝堂之上,如今北方已经有1/3的朝臣是女人了。

  令女子冲破男子对权力的掌握,又用寒门冲破门阀或者是那些读书人对朝政的掌握。这样多方使劲双管齐下,自然是能把不忠诚的人给清洗掉还不影响大局,清洗完的那些人不受重用才跑到了江南来。

  富贵仔细比较了一下江北和江南,江南显得百花齐放,人才济济,江北清一水的都是一些小年轻。

  在别人看来秋叶手下带着一群年轻人跟闹着玩一样,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年轻人心眼少,心思纯洁,不会想那么多。不像是那些年纪大了的老奸巨猾之辈,早就不知道忠诚为何物了。

  还有就是年轻人有冲劲干劲,更多的是凭自己的本事出头。这些人背后又没有家族之争,又没有长辈支招,倒是凭自己爬到高位上,使人能够信服。所以江北整体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昂然向上的姿态。而秋叶又不用费尽心思去打压掌控这些臣子......

  “没想到现在又让我感觉到了这种一步慢步步慢的压迫,”富贵想了想,对石磨说:“咱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就不算晚。咱们就动手培养咱们自己的人才,哪怕是被比江北晚了几年也无妨。

  在我还活着的时候,这一些人还不敢闹事,一旦新君继位才是他们这一些妖魔鬼怪大展所长的时候,他们欺负新君没有那么多手腕。不过没关系,咱们现在开始培养人才,等到我老了,将这些人杀干净了,新君再启用那些新人,天才就安宁了。”

  这个打算好是好,但是一定要选好继承人才行,并且继承人在继位之前还不能出现什么意外。

  可目前江南最难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出来,这比培养人手更让人挠头。

  继承人呢?

  继承人的事儿该怎么办?

  石磨知道这已经牵扯到了立储的问题,现在这个太子不行,这是各方共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那是因为这个萝卜坑现在还不能有别的萝卜,只有太子这样一个有污点的萝卜蹲在那里,大家都觉得安心。

  关于立储的事情不是石磨能插嘴的,石磨想了想话到了嘴边,最后还是把话给吞了下去。

  行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说的太多了不是一个好人该做的。

  所以石磨又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既然所有人都觉得咱们这一次会出兵,那么这一次该如何出兵?出兵多少?”

  为了挽救上一次兵败带来的舆论危机,这一次出兵只许胜不许败。

  石磨肩头的压力非常的大。

  富贵也知道这个道理,问:“你有什么想法?”

  实在是江北林荣凶名太盛,这家伙没吃过败仗。给了江南很多将帅一种心理压力。

  可是联想到这一次泄密,石磨就算是真的有想法也不想跟富贵说,他担心富贵这边儿一不小心又把秘密给泄露出去了,别到时候自己还没出兵,自己进军的路线已经被对方知道了。

  “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想法,我再回去想一想。”

  “嗯,到时候咱们再商量。”

  江北一旦过了正月初一之后,似乎年已经过完了。和年前的年味相比,年后大家都有一种更加明显的紧迫感。这个紧迫感源于春耕的催促。

  在坞堡,这里驻守的是当初的那些老人家,还有一些伤兵回乡,如今他们都已经开始收拾农具,大年初六,田地里面已经有了人影。

  明珠在这里疯玩了好几天之后才发现小伙伴们突然之间就不见了。

  明珠出生在行宫,小的时候见到的都是高高的宫殿宽阔的街道。见到泥土也顶多是在行宫里但那也是在山里,触目所及皆是高大巍峨的大山。这是明珠第一次来到乡间,并且乡间的小伙伴们虽然衣服没有那么好,见识没有那么多,可个个都很热情。明珠不小气,拿出去很多零食肉脯和这一些小家伙们交到了朋友。尽管在秋叶看来,这份友谊也是掺了一些糖精且带有保质期的,但是小孩子心思纯洁,没是很美好的一段感情。

  这也是秋叶觉得比较欣慰的地方,最起码小孩子之间比较纯真。尚且没有那么多等级观念,每天明珠出现在街道上的时候,身边就会围上一群小孩子,多数是看在零食的份上才和明珠交朋友,但是玩着就不分你我了。明珠每天干干净净的出去,回来之后就是个泥猴,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明珠突然发现和自己一块玩的很开心,也没有什么距离感的小伙伴们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这些小伙伴们要跟着父母下田了。

  明珠自然是不愿意让他们去,可是无论是拿肉干或者是水果去哄,人家再也不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和她吃吃玩玩,一块到处吵吵闹闹跑着惹事生非了。

  为什么啊?

  明珠跑回家让妈妈下令:“妈妈,你让他们跟我一起玩好不好?你下令啊~好不好啦~”

  “不好,我跟你说,种地这回事儿别说是皇帝了,天王老子就要让路。我跟你说,凡是影响了耕种,将来没有了收获,到时候就会饿死人的。你想让你那些小伙伴们跟你玩了几天,然后过半年吃不上饭统统饿死吗?”

  “不,我的饭给他们吃。”

  “你才有多少粮食,他们还有父母兄弟呢,更何况这么多小孩子,他们背后有多少家庭。你现在给我记住了,什么事都能耽误,唯独种地的事不能耽误。你记住了吗?”

  秋叶的表情很凶很认真,明珠只好委委屈屈的答应了一声。

  秋叶越来越觉得就应该让明珠知道种地的艰难,这不是每年开春皇帝带着太子去表演耕种。所谓的给天下人做一个表率,几乎都是表演的,皇帝根本没有耕过田。所谓君臣浩浩荡荡的耕田祭祀,也不过是做个样子哄了上面又哄了下面罢了。

  秋叶就找林荣商量,毕竟出力这事还要让林荣去干,准备让他带女儿去忆苦思甜。

  “我当年还是婢女伺候老母的时候,老母给了我两亩地,就在这庄子里面。有人种着呢,我派人跟人家商量一下,给我腾出来一亩,你们爷俩去种。”

  种地啊?

  林荣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是看了看自己这副瘦弱的身板,再看了看旁边肉嘟嘟的女儿,又瞧了瞧冬风的一双胖手,觉得自己带上这两个拖油瓶,别说一亩地了,说不定半亩地都干不了。

  “一亩是不是有点多?”

  秋叶凶巴巴的说:“多什么多?你好意思吗?你就不怕乡里乡亲的说你吗?说你一个大男人连一亩地地都种不了。”

  明珠很高兴,她觉得小伙伴们都去种地了,她也去种地。回头晚上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有话题聊了。冬风没种过,但是他看到有人牵着牛下田,于是兴致勃勃的问:“姐,咱们也有牛吗?”

  牛没有,马倒是有不少。但是那些马有些是仪仗马,有些是战马,用来耕地......就算是可以用来耕地,但是马和牛的身高不一样,那些犁也套不上马的身上。

  林荣觉得自己就这样的身板了,如果没有一头牛,恐怕病痛要不了自己的命,种上一亩地能要了自己的命。

  “为了我的小命着想,你给我找一头牛吧。”

  秋叶觉得为了林荣的小命着想,还是别让他耕地了,再说了让他耕地,他耕到什么时候啊?如今的牛非常宝贵,一头牛一天要耕上十几亩地或者几十亩地,到了林荣手里,说不定一天还耕不出来一亩地呢,浪费资源。

  再说了,这一大两小就不是那干活的人,就他们去干活,还不如说是去娱乐大众呢。

  所以秋叶为了脸面着想,也为了林荣的小命着想,决定先找人把自己的一亩地耕好了,然后平地的事就交给林荣了。

  “不用你们耕地,我找人耕,耕好了之后你们仨去给我平地。一亩地,你们仨今天给我平完了,最好能在晚上把种子撒进去。”

  林荣松了一口气,他觉得好歹小命保住了。

  而两个小孩子也非常高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面对什么。只是有些可惜见不到牛牛了,不过一想牛牛耕地就在田里,他们可以去围观呀。

  所以这两小只已经兴奋的准备出去了,秋叶让人赶快找了几件破旧的衣服给他们换上,哪怕是破旧的衣服也是上好的丝绸,秋叶让人出去给他们借两件衣服。虽然衣服是破旧的衣服,但是这两小只觉得像这样大动干戈肯定很好玩,于是高高兴兴的等到了衣服过来,穿上去根本不看林荣的脸色,一下子冲出来家门,跟着耕牛到了田间地头。

  林荣在走之前还跟秋叶强调了一下:“你这不是教育他俩,你这是在难为我!”

  “这话你怎么好意思说得出来呢?作为家里面唯一的一个爷们儿。要我不是皇帝,你不是国公,咱俩现在有两亩地,你这病娇的模样让我怎么办?让全家人吃什么喝什么?怎么说是我难为你了,这是该你做的。”

  所以女皇陛下觉得林荣就应该有个爷们样出去干活。但是林荣觉得自己的长处不在种地,好在只有一亩,而且自己也不靠这个以此谋生。看秋叶铁了心了,就只好出门到了田间地头,秋叶的一亩地已经有一半的地被犁出来了。

  犁出来的沟壑有一尺深,这是深耕细作中的深耕,他要完成的是细作部分。一想到没有牛,靠人力拉动铁犁,林荣就能想得出来人的肩膀能被勒的成什么样子。

  那两小只两个傻孩子还高高兴兴的跟在犁后面,脱了鞋不怕冷在那些泥土里面踩来踩去,宫女们提着他们的鞋,求他们赶快穿上,时间久了容易作出一身病来。

  林荣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一点国公爷和常胜将军的架子,跟普通人一样提着耙子蹲在了地头。

  他身边还蹲了好几个亲兵,不过这几个人被要求了,不许下场帮忙。他们也知道林荣的身体,还在替林荣发愁这么大一片地方要干到什么时候啊!

  虽然有两个小的帮忙,但这两个小的明显是来玩儿的。

  林荣也觉得自己一天未必能把这些地全部给平了,忍不住发出了一句感慨:“我宁愿出去跟人家上战场上拼一命,也不愿意干这个!你们催催江南的人,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敌军出发,只要他们出动了,咱们需要提前到江边。”

  亲兵不想提醒他,山阳郡就临着大江,江南的大军只要不到江边您就不用着急。

  没一会,一个老农把地犁完了,扛上自己的农具赶着牛就要走,走之前跟林荣打招呼:“国公爷,地弄好了,你这边花半天就能把地给平了。”

  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工具拿下来,随手耧了几下就把林荣他们蹲着的这个地头给整理平整,还打了一个埂。

  林荣亲眼看着,这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人家把地头这里的活儿都给干完了。

  瞬间预感到自己要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