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我和渣爹争天下>第158章 闲事 四

  女儿生下来了第一步就是要先确定姓名, 这件事本来在秋叶看来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是没想到下面居然吵开了。

  吵架的原因很简单,这孩子姓什么?

  跟着母亲的姓, 还是跟着父亲的姓?

  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瞬间就被弄得上纲上线,一群人脸红脖子粗,另外一群人眼珠子瞪的差点脱了眼眶。因为当时秋叶在坐月子,根据婢女的描述,秋叶就能想象得出当时剑拔弩张的气氛。

  而且两方的理由都很充分, 一方说:“储君从母亲这里得到传承, 自然是跟着母亲的姓氏。”一方又说:“自古以来,孩子都是跟随父亲的姓氏。”

  这话说出来之后就被另一方一口吐沫喷在脸上:“你放屁, 最早之前都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人之初都是跟着母亲的姓氏。”

  差点被喷了一脸唾沫的人也有理:“自从有了史书传记,从尧舜禹至现在都是跟随父亲的姓氏。”

  ……

  秋叶让人去统计了一下,支持跟随母亲姓氏的都是以前坞堡的人。支持跟随父姓的都是后来的一些官员, 这些人是秋叶执政后,接连攻打外地而吸纳的一些官员。

  如果让秋叶来说这真的无所谓, 秋叶对姓什么不那么看重, 并且姓巫马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富贵没有起一个好头, 秋叶和父亲之间没有一点父女该有的感情。所以从内心来讲,秋叶并不想延续巫马的姓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让女儿跟随自己的姓氏才行,因为秋叶担心从现在开始一切要和平演变。假如说将来自己的孙辈女孩子当中没有有本事的, 男孩子当中倒是有精彩绝艳的人物,秋叶不反对男孩子来坐这个位置, 这么做为了保证皇权平稳过度, 不会因为上层叛乱而影响了下层民众的生活。假如说女孩子当中有精彩绝艳的人物, 而男孩子当中也有人如此,两相比较一下,秋叶更愿意选择一个女子。

  毕竟有一些观念,不是一两代人能够扫除的。

  秋叶追求的是一种平等,也没有像女尊男卑那样矫枉过正。所以,巫马这个姓氏给了女儿更具有一些其他的意义。

  秋叶就让婢女去外边传话:“储君复姓巫马,名字请林将军择取。”

  本来这事儿就没有外人什么事儿?人家夫妻俩决定孩子的名字。所以这两个人吵了半天,有一部分人自认为赢了,得意洋洋的走了,另外一部分人气得跺脚。

  偏偏这个时候两军交战,泰阳和山阳军互有几场遭遇战,有些人却私下里说,倒不如让泰阳的人赢了,好歹能维持正统。

  这话下面的人不敢隐瞒,火速传到了秋叶这边。秋叶这两天刚刚通乳,正抱着女儿喂奶呢。听了这话冷哼了一声没说话,这一声冷哼却杀气凛凛。

  秋叶怀里面的小女儿感受到了,一口奶吐了出来哇哇开始哭。

  秋叶顾不得其他赶快抱着女儿拍了几下,“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抱着孩子又晃又哄,小孩子终于又安静了下来接着吃奶。

  秋叶并不想在自己的团队里面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虽然有些人不影响大局,但是人越多队伍越难带,哪怕是杀一个人也要讲究有理有据才行,要不然就成了草菅人命,滥杀无辜。而且事情出来了要解决事情,而不是把惹麻烦的人杀了就能一了百了的。

  秋叶就让人盯紧了他们,一旦这些人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不管是通敌还是泄密,都不可轻饶。若是嘴上发发牢骚,过后仍然一如既往到可以既往不咎。

  把事情安排完之后,孩子吃完奶也睡了,本来月子里面的小孩还好照顾一些,吃了睡睡了吃。只要勤换尿布就可以了,再加上现在的气温也不算低,秋叶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用在热水里煮沸过的白布,又在阳光下暴晒。拿来蘸了温水给孩子擦屁屁和腿弯儿肉肉多到叠堆的地方。

  因为这一段时间秋叶待在后院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冬风小胖子也经常来找秋叶玩。

  小胖子在秋叶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趴了过来用小手指戳着小宝宝的脚丫子:“豆豆~”

  “这是你外甥女的脚脚,不是豆豆。”

  冬风很固执:“豆豆!”

  秋叶把孩子放到床上去睡,冬风甩了鞋子也要上去一起睡。秋叶的给他们两个盖好被子,她是看到弟弟了才有闲心问了一下富贵的近况。

  “江南有什么消息吗?”

  铃铃点头,“有,我让负责江南消息的人来跟您说一下。”

  没过一会儿一个在前院书房伺候笔墨的婢女进来。秋叶外在罗汉榻上指了指旁边的绣墩:“坐吧。”

  婢女谢了座,只敢坐了半个屁股,上背打直,从袖子里面把纸拿了出来,按照上面的事情一项一项给秋叶讲。

  “梅夫人生下一子,巫马大人十分欢喜。这位夫人,是刘家逃出去的那位……”

  “我知道了。后院还有什么新鲜事没有?那些争宠的戏份就别讲了,我就想知道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有没有什么长进。”

  婢女低头看了看,“暂时没有。咱们这边接到的消息都是一些争风吃醋之类的……”

  “下一条。”

  “江南大军兵锋极盛,如今只有两郡没有攻下,算是一统江南了。这两郡都是极远苦寒之地,以前都是流放犯人的。”

  秋叶没想到富贵动作挺快的。既然一统了江南,接下来就要积蓄力量全力准备北伐的事儿了。

  “不用念了,把剩下的纸条都给我,等会儿我自己看一下。”

  婢女将袖子里面的纸条全部给了秋叶,本来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

  “神女,听说他们那里能飞快的一统江南,除了用兵如神之外还用了一招,就是让各部落村寨送人质到城里。这个人质必须是部落头领的儿子,若是不愿意交,就会动用大军灭了这个部落。据说城中到处是人质,短短大半年,已经有不少人因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了。江南各部落村寨是敢怒不敢言,短期尚可,长此以往,他们的治理怕是不能为继……”

  “傻丫头,你不懂。”秋叶这个年纪对比自己小一两岁的人称呼傻丫头的时候没有一点违和感。“你就看到了有人敢怒不敢言,你却没有看到自古以来百姓大多是忍辱负重。如今确实是对他们不好,但是他们却缺一个能振臂一呼的人,除非将他们压迫的很了,或者是有人挑动,要不然这件事十年八年不能爆发,百年千年亦不能爆发。就算是爆发了,也仅仅是一次小火苗,瞬间就被扑灭了。”

  送人的这个事儿可大可小,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有了一个周郑交质,交换人质的事就不再是基于平等原则。

  这一套手法玩到现在,到了富贵的手里,他甚至不用出一个儿子做人质,就能把所有部落的人质拢在自己的手里,敢这么玩儿的富贵,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周围的部落和村寨因为实力悬殊,也只能乖乖的献出了人质,其背后意义也是用一个人换一个部落平安。这个人质的生死除了他的父母或许在意一点,其他人已经不会在意。

  这个婢女还有一些不相信:“不是说南方各部族杂居,个个桀骜不驯……”

  “那些话是说给朝廷听的,若是诚心治理他们,人家也是讲理的。有用的话好听的话为什么不听呢?以前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身后的部族对诸葛孔明忠心耿耿,出兵作战的时候,人家也是和汉人一起拼杀。几百年前,冼夫人约束族人,震服百越,她是一个女子尚且能赢得百越认同,一把年纪率领百越归汉,历经陈隋,北方宗室王公也要恭敬地称呼一声夫人。

  谁说南方这些人难治理,不过是需要水磨功夫,人心换人心罢了。南边儿多是崇山峻岭,那些官员老爷们吃不了那么多的苦,坐在城里勒索各族,使得各族经常叛乱攻打县城,最后这些人对朝廷上表说了一句‘不服教化’……这话多是搪塞朝廷之意,也是为了给自己脱罪。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南方的人桀骜不驯。

  所以没有去过,了解过,就不要说什么。你只有了解了,你才知道那些人多是吃苦耐劳逆来顺受之辈,逼的没办法了才造反。咱们中原也是如此,能吃到饱饭谁去造反呀。”

  这个婢女听了呆了一会,突然跪下,“终有一日,咱们的大军要渡江作战,战后也要派人在当地治理,我不敢说自己有那本事跟随大军战后治理,可我愿意这个时候渡过大江去,深入不毛之地,翻山越岭走村访寨,期望这辈子成为第二个冼夫人。”

  这话说出来,让秋叶极为吃惊,她忍不住坐起来,把手搭在了这个丙女的肩膀上:“你可要想好了,虽然你可以带人一块儿去,但是翻山越岭风吹日晒,本来就是个苦差事。跟在我身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又在权力中枢,想必有很多人奉承你们,哪种是吃苦哪种是享福,你是分得清楚的。”

  “姐妹们总想着将来能找一个不错的夫君嫁了,最好在嫁人之后还能出来做事。可我却没有嫁人的想法,我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都觉得我古怪,可我想着,我不嫁人一辈子也能堂堂正正的靠自己养活自己,何必靠父亲靠兄弟靠丈夫呢?

  我也渴望建功立业,可是自己又没有那一把子力气上阵杀敌。也没有那么多学识推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在官场升官。只能靠吃苦来做自己的晋身之资。

  有些事儿总要有人去做的,如今我做了,您总会记住我的。我也不再是那个给你传令整理文案令您记不住名字的小丫头了,也不用干上几年,年纪大了给妹妹们让路,到一个小衙门里去熬资历了。”

  说完给秋叶磕了一个头:“我已经决定了。”

  秋叶深呼吸了一口气,颇有一种欣慰,想起一句话: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好,你既然想好了,也不是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我派人送你过江去,会有人保护你,望你一切顺顺利利。”

  “多谢您。”

  林荣在前线收到秋叶生产消息的时候,秋叶那边已经快要出满月了。

  当时消息送过来就有人对林荣贺喜,林荣拆信的时候手都是在抖着的,对身后的随从说:“我算着就是这些日子,果然不差。”

  信上说孩子是在什么时辰生下来的,如今一切都好,孩子白白胖胖居然养了9斤多。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受了很大的罪,不过好在过了两天就能下床行动了。

  是个雪团一样的女儿,随信给林荣送了两只小脚丫子的拓印。

  林荣信没有看完赶快去找那两张拓印。两只肥肥的小脚印让林荣的嘴都裂开了。林荣赶快让人磨墨,嘱咐秋叶以后别这么玩了,小孩子骨头软,要是脚趾缝里没有洗干净,孩子抱着啃,容易把朱砂吃到肚子里。这么小的孩子若是将朱砂吃到肚子里之后容易拉肚子,严重的甚至会中毒。

  最后写了厚厚一沓子信,里面交代秋叶照顾好孩子二十几处。又写了他给孩子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有七八处,抒发自己高兴之情也有十几处……最后一笔带过说了他最近的位置以及身体状况。又用了一页纸十分官方的把如今的战况给交代了。

  这才让人把信送走。

  到了晚上不知道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林荣就开始做梦,梦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扯了一个毛手毛脚的臭小子来到自己面前,然后臭小子没羞没臊的拉宝贝女儿的小手,一转眼长大了,宝贝女儿跟人走了,梦里的林荣哭着在后面追.......他是哭这醒来的。醒来之后林荣心里面就开始不痛快,整个人的五脏六腑就仿佛是揪了起来,各种不舒服很难都形容不来。

  不过清醒了之后转念一想:我女儿是不用嫁出去的!

  瞬间那点难受不痛快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高兴的起床,在屋子里高兴的走来走去,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傻。他这种情绪变化让跟着他的随从都摸不清楚这到底怎么了,明明还梦里哭了醒来叹气,这怎么一瞬间又开始眉飞色舞?

  但是林荣却在心里面归心似箭,他想回去看看女儿了。

  林荣的变化很大,他甚至在不忙的时候主动和老大夫一起聊天儿了。当然聊的内容还是怎么养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说不定一场风寒就能夺了孩子的性命,他自然是更加小心。

  甚至和老大夫商量:这一次回去之后就别再跟着自己了。

  因为林荣对于老大夫的医术是认可的,想请老大夫负责小女儿的健康。

  但是老大夫却没有同意照顾一个小女孩,最起码还需要再跟着十多年,且小女儿被很多人瞩目,一旦自己一时不伤心,肯定有人说自己倚老卖老什么的......老大夫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不知道自己还能跟到什么时候,精力是否还能顾得上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

  于是并没有答应下来:“如今老夫年纪大了,跟随将军了好几年,天南地北都去过不少地方,一身征尘不曾洗去,可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最大的愿望就是这把老骨头能够寿终正寝。能死在家里面是最好的,哪怕是死不在家里面,死到家乡也是不错的。”

  这种事儿能理解,但是林荣还是觉得,天下医术只能相信老大夫一个人。

  老大夫无论是从人品医术或者是此人的嘴严程度,都是上上之选。历史林荣一改自己往日话少的形象:“别这么说,看您如今面色红润,中气十足,说不定比我活的久呢。往后你跟着孩子,也不用去太远的地方,估计也就在坞堡周围打转,不用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都在路上赶路。想要回家乡的愿望是能达成的。”

  老大夫想给他翻个白眼,谁跟你说我的家乡就在坞堡。

  “将军你也别哄我了,现在孩子小离不开娘,神女去哪里她跟着去哪里,等将来大一点了不需要到处跑了,说不定就在京城附近安顿下来了。京城不是我的家乡啊!”

  林荣就拉着老大夫不让他走,嘴里说着什么“能者多劳”又说着什么“辛苦”。把老大夫一通哄骗,老大夫出了帐篷的时候还忍不住裂开嘴笑了起来,好歹林荣现在比以前看着半死不活的样子好太多了。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办法把这件事儿推掉,等到回去之后就装成浑身颤抖,老眼昏花,再装成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治了那么多年的病了,装病是绝对有理论依据的。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老大夫打定了主意之后背着自己的药箱,哼着小曲儿离开了。

  秋叶收到了信之后,有些吃惊,秋叶印象里的林荣是个话很少的人,而且那个人心思比较重,有些问题他知道他也不会说出来。但是秋叶收到信之后,瞬间觉得这个人自己恐怕了解的不那么透彻。

  自己在信里面说了生产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结果人家就回了一句。关于那个还只会吐奶泡泡的小丫头片子,林荣就说的特别细致了。

  首先在信里面跟秋叶说如今养个孩子风险特别大。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人,昼夜不停的盯着孩子。特别是如今晚上,孩子一夜喂几次,更是要让人照顾好——话里话外要让秋叶对接近自家孩子的人仔细甄别,千万不要混入什么三心二意的人。

  以上内容在秋叶看来还能接受,但是接下来的内容林荣就表现的有些极端了。

  林荣觉得哪怕别人照顾的再怎么合心合意,完全没有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的安全。他让秋叶这一段时间先辛苦一些照顾好女儿,等到他远征回来,到时候哪也不去只在家带孩子。

  秋叶看到这里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这让秋叶觉得林荣有病,有心理疾病!

  不知道为什么,秋叶这个时候有一种很阴暗的想法,让林荣赶快去死。他要真的死了,自己绝对不拦着。

  也不知道这样的心态到底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总之一句话,让人觉得特别可怕。

  到最后秋叶归结于自己对林荣的态度,完全是因为婚姻和女儿造成的,已经失去了当时君臣相待的冷静。能从这封信上也看得出来,林荣对自己也没有毕恭毕敬,他现在十分小心应对和毕恭毕敬的对象是他闺女。

  秋叶信都没看完,眼神往女儿那里瞟了好几次。

  如今秋叶已经出月子了,因为坐月子之间不停的进补,秋叶比以前胖了很多,好在还很年轻恢复的不错,秋叶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上个月那么胖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女儿,秋叶的心态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不再对外边儿的战争患得患失。一场失败已经不足以让秋叶的神经跟着紧张,继而夜不能寐。

  随着林荣带着大军继续向西横扫,目前也只有最西边的岭北与葱州两个地方没有拿下。等到西路军高奏凯歌回来之后,东边的东平,博洋,泰阳三个地方根本算不到什么。

  到今年冬天,秋叶相信自己能够笑傲北方。到时候要么是自己南下镇压江南,要么就是江南积蓄力量北上。

  鉴于目前这一个状态,老主管觉得西路军能够在秋季之前横扫了最后两处大郡,最迟是在明年,最快是在今年年底,就组织秋叶登基称帝之事。

  这件事秋叶想了几天,觉得也该办理了,半壁江山马上就要到手里。到时候有了名分才好派人南下。

  只是如今西路军还没有回返,这些事情还不着急,秋叶叮嘱老主管这个时候多对百官进行监察,可千万不要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老主管对着下面的人从来不敢放松,就害怕中间出了岔子不能收拾后面的场面。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群道士和尚,轮番儿请求进关。并且一路招摇着过来,说是受了天命要请秋叶登基为帝。

  在别人看来,或许觉得这是天下归心民间众望所归的一种表现,但是在秋叶看来,分明就是有些人想要投机,看准天下形势已经明了,要过来刷好感了。对于这样的输入法真的是嗤之以鼻,听见第一句恶心的不想再听第二句的那种。

  这些人甚至为了给秋叶安排一个来历,甚至说秋叶是朱大姐和天上帝君的女儿。

  秋叶知道这就是人家故意神话自己的出身,但是朱大姐听见差点气到提刀砍人:

  “胡说八道,这孩子的爹是巫马富贵,什么帝君,他们在污蔑我偷人!!!气死气死了!!!”谁都拉不住,她急匆匆的去找秋叶:“你可别信那些人胡说八道。你是正经的孩子,不是那种不知道爹是谁的野孩子!”

  富贵的表现也差不多:“他们放屁,老子什么时候头上一片绿了,真想弄死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