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太女观察日志>第22章 长宁十二年(1)

  农具的全方面改革升级,是最快的,好使的农具先从负担得起的“鱼米之乡”们开始,产量往上一涨,这刚从战乱中满脸脏污爬出来的开国时期,突然就有了盛世的面貌。

  天工院这部门,显然是稳了,作为天工院主官的蓝蔚,似乎也很有春风得意的资本,长宁帝在看了之前那封关于晋商的折子后就当众赞了句她像郑国公。谢祯的解读便是有封侯之意,虽然这解读好像有点立不住脚,可是谢祯对长宁帝实在又太了解,蓝蔚不敢不信。

  从元末揭竿的战场活下来的蓝蔚,当然不怕杀戮与伤亡,若为后备自然更加轻松,她只怕的是离了天工院混了个侯爵后,倒要真成为吃勋贵饭帮不上谢祯忙的闲散人员。

  虽然长宁帝那说法该是赞赏她的能力,虽然她的见识还不足以让长宁帝早早忌惮要拔去尖牙,但蓝蔚看着封爵后显然不那么如意的邓镇之流,心里总是忧思反复的。

  谢祯嘛,以她因着蓝蔚儿时想当将军的戏言就一门心思让蓝蔚跟着蓝玉北伐建功的早先行径,怕是想不到蓝蔚担忧的是这个的。只是她敏感地察觉蓝蔚眉目染愁,她显然是个不会直来直往说话的人,试探几句终究没能问到正确的方向,干脆就起了别的话题。

  “蓝蓝可知道,天工院最近有什么军用产出么?”

  蓝蔚当是考核奏闻,回答得非常老实。

  可谢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蓝蔚越紧绷老实,就越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大概话题上还真没什么别的招数,她只好做些“手脚”,忽然去拉蓝蔚。

  蓝蔚嘛,标准武官,殿下虽然武技不错,在她眼里还是属于文弱那一类,最多只是文弱里最不文弱的,谢祯这一拉,蓝蔚不动如钟。所幸谢祯也很有自知之明,她就没想着让山来就她自己,而是选择去就山,飞快地在蓝蔚脸上亲了一下。

  蓝蔚从忡然跳到了失魂,始作俑者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火铳改良出了图纸就让宝源局去造,造完一批......”谢祯就是这个德性,公事在脑子里基本不会停,短暂搁置一下又转瞬接上了,蓝蔚扭扭捏捏表达了不满,结果谢祯笑将袍袖往蓝蔚脸上拂去,接了一句,“你可以带着送去四川,出京松快松快。”

  好吧,这次算是蓝蔚错怪了,而且今日的殿下穿的不是她在寝宫里茶色的道袍,而是常服。虽然常服就是个工作装,谢祯上朝、批公文的时候蓝蔚总能看到,可是耐不住谢祯的清正就是与赤色如此相宜。结果是,从恋人的角度多看几眼,就算不是错怪也会很容易原谅。

  当外貌协会成员拥有一个很好看的女朋友,真的很难有底线。而且如果女朋友穿着价值四十万的手工定制西装吻你,还挺有和总裁办公室地下情的感觉。

  蓝大人思绪过度发散,甚至开始想些废料,结果想到最后自己脑子宕了机,搞得谢祯都不明白了。话说蓝蔚自从当了天工院主官,那就要按时上班到休息日才有空,现在两人能在这里闲话,其实谢祯就不像平日那么忙,她还是期待和蓝蔚溜溜弯、看看奇巧或者其它形式约约会的,结果蓝大人今日决定再钻进厨房一次。

  谢祯拦了拦她,蓝蔚不敢让她拦住,非得整出道好吃的给女朋友赔罪才是。

  因为提到了四川,蓝蔚确实又好久没有吃到过鱼香肉丝了,所以她就打算做这道家常菜。

  准备食材是吩咐下头人去的,三火又兴致勃勃来凑热闹,听说是鱼香肉丝,她就要安排人拿来当天厨房最肥美的鱼和羊肉,蓝蔚脑子里都不用过菜谱就赶紧叫停:“不用鱼没有羊,等我想想要什么?”

  三火不免称奇:“蓝大人又有什么妙想藏方,竟要不用烹鱼而填入鱼香呢?”

  蓝蔚慢慢在心里列着方子,嘴上先回答:“试试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猪肉,没问题,虽然不是皇宫御膳喜欢用的肉类。

  黑木耳,必备山鲜,这季节刚上的春耳,朵大肉厚,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小葱、姜片、料酒、油、醋、生抽,灶上常备,完全无需担忧。

  糖和淀粉嘛,三火叫人拿来了,这么一说腌制和调鱼香汁都没有任何障碍。

  最后只剩下了炒制过程中的豆瓣酱、青椒和辣椒。

  青椒辣椒不用说,蓝蔚在燕朝活了十多年了,早发现这两种调味料没有,仔细回忆历史课也不是发掘一下能找到的,那玩意儿在美洲,不等到15世纪欧洲开新航路把它带出来,燕朝这边就算再广开交易之门也交易不到。

  豆瓣酱倒是有,蓝蔚自己家里偶尔拿它炒个土豆丝就当一道菜什么的,反正蓝家一门武将过得糙点也无妨。但蓝蔚很怀疑,清宁宫厨房应该不会有豆瓣酱,因为谢祯不重口,她也不缺盐、糖、胡椒,饭又一直是专人精制的,没必要吃这种东西。

  问了以后果然是没有,而且三火表示,就算宫人们自己可能会存,也不方便给她。

  既然不行,蓝蔚想想说:“厨房里还有什么辣酱呢?”

  “生姜、葱蒜、酒,蓝大人都有了,要不再拿点花椒和胡椒来?”

  好,有什么算什么,就这么做吧,蓝蔚富有冒险精神地想。

  腌和炒本质都不难,蓝蔚的下厨过程非常完美,抓匀的肉丝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为了试验她后面又尝试把料酒换成了米酒,后者更增添了一分酒香味。

  炒的时候煸炒变色、翻炒均匀、最后加葱,除了少了点辣椒的香,肉还是很鲜嫩的。

  出锅的时候,三火表示了很高的赞许,然后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似地开口:“蓝大人,这个好像也完全没有鱼香味啊......”

  这致使本次下厨以翻车告终。鱼香肉丝的鱼香到底是哪里来的?从此成为蓝蔚心中的一大谜团。

  豆瓣酱也没鱼味啊,要么总不能是从辣椒里来吧?

  蓝蔚拒绝把这道菜呈给谢祯,问三火:“今天中午本来的菜单是什么?”

  三火笑了下,才说其实从蓝蔚跑去厨房说要做菜,谢祯就吩咐自己不用让厨房按原本菜单准备,而是把蓝蔚做出来的当主菜去配。现在蓝蔚不让上自己的主菜,三火还要让大师傅想想呢。

  蓝蔚垂头丧脑回去,谢祯温言宽慰,并叫一水赶紧通传厨房,说不必难为宫人费脑筋了。

  “我带蓝蓝去酒楼如何?上次没去成的。”

  这次谢祯说要出门,直接套上马车就走了,蓝蔚才知道自己刚刚其实是在白忙活,殿下根本没想让她道歉。

  毕竟,殿下的出行本来是需要与詹事府、上直卫逐个报备的,现在行程顺畅,只能说明她提前有过吩咐一切准备妥当就是要带蓝蔚出去的,只是蓝蔚非要去厨房,谢祯顺着她才放任的。

  只不过现在这安排少了一些蓝蔚浪费的做菜时间还要多加一个吃午饭的事项。

  蓝蔚有在后悔,而让她更后悔的事情是在酒楼里遇到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人,使得本来可以算约会的出行变得古怪了。

  常媛和邓镇就坐在大堂,进门便来行礼,如果说邓镇还会拘谨,常媛面对谢祯却从不气短。一来,常媛确实武功兵法一等一,是青年将领中的中流砥柱;二者,她父亲已故、母亲退隐,因此也是长宁帝眼里最安全的将二代;而最重要的是,她在当年军营子弟里年纪长,谢祯是“孩子王”,她就是“孩子王”背后最一肚子坏水的狗头军师。

  和她比,蓝蔚和李景娴,当年只能算谢祯的铁杆跟班,偶尔还会被王的军师坑得满脸血。

  就算蓝蔚占了辈份便宜可以叫常媛一声“堂外甥女”,也没用,只要郑国公不在,常媛绝不把这个姑侄身份放在眼里,反而还要强迫蓝蔚叫“姐姐”呢,真是各论各的了。

  谢祯看蓝蔚吃了瘪,便笑着问常媛:“那洵美可要宴请你家妹妹?”

  常媛笑笑没立刻接茬,先让上了两壶普通的茶,一边给大家斟满,一边才问在座都有什么想吃的。

  这个问题显然是跳过邓镇的,老夫老妻知道彼此口味;谢祯看了眼蓝蔚,说不如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

  因为是共同的休沐,酒楼里气氛正热闹,柜台附近当垆的小二,手持金椎,作势要为豪客刺破藏酒的紫泥封,豪客呢,估计是稳坐二楼包厢的那个,但其他包厢的人似乎就没那么豪横甚至也不太矜持,涌到了栏杆边、楼梯上看小二的浮夸吆喝。

  蓝蔚觉得倒是很有趣,而且这酒肯定贵嘛,可以宰常媛一顿,可常媛在一边说:“殿下在,不好引人注目,就别点了。”

  鬼才信她会为谢祯着想,这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谢祯也用左手指节敲了敲桌面,对常媛道:“莫拿本宫作筏子,你明天还要去军中,饮酒误事倒霉的是你自己。”

  这言辞不算冷峻,常媛一听就笑着讨饶了,不过她还没放弃各种赖掉这餐宴请的可行方法。

  邻桌似乎是老饕,在讲什么鲈鳃紫蟹斗黄,常媛说听上去有趣,不知道是何方人物,不如猜上一猜,输了的请客。

  --------------------

  作者有话要说:

  1.推荐看看撷芳主人的大明衣冠图志,皇太子道袍、冕服、常服可都太好看了。

  2.鱼香味确实是从辣椒里来的,醋、生抽、料酒、白糖这些味道的中和只能说和烧鱼的调料很像,所以有类似的味道,但不是鱼香.....四川泡辣椒yyds。

  3.联系上下文,洵美就是常媛的字,媛=洵美。其实很多场合大家都应该称字的,特别很多场合下殿下都应该叫蓝蓝的字,但不想设定惹,如果按本文初稿,蓝蓝应该叫湛江来着。殿下自己也有字,不过基本没同龄人有资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