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太女观察日志>第9章 长宁十年(6)

  谢祯随手解了簪子取了网巾,又松了松衣带,歪斜靠在把手边上,是她私下倦极时的放松姿态,她停顿的时间有些长,蓝蔚这才有了时间从跟着谢祯言语狂奔的思维中抽身出来,意识到帐中的炉火烧得太旺,而自己竟然两鬓滴汗也浑然不觉。

  “若只靠士、商这两条路放开女子得名得势得利的机会,且不说能走到最后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就是开始的路谁给她们铺?只靠一纸政令,待我百年之后,男性必定反扑,压迫只会更甚,但顺其自然,父亲不愿意拿家底跟供儿子一样赌女儿会有出息,丈夫更不愿意妻子抛头露面浪费了给他生大胖小子照顾家用的时间。没有这一笔初始的费用,女人就没有办法离开家自谋生计。而且朝廷拿不出钱,那就只能让各家各户自己富起来,才有余钱,有余钱之后才能让朝廷作鼓励而不会做无用功。”谢祯的思路清晰得不像是短时间内的结果,“另外,让女子从事士商之后,农耕劳力会减少,粮食又怎么办?所以当务之急,是先发展……工。”

  谢祯说到结尾,吐字有些踌躇,蓝蔚知道她想的是什么,自周以后除了农作工具更硬了些、成套了,几乎发展不大。但蓝蔚却知道,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如果燕朝真能抓住那丝灵光,未必不能在数十年内达到谢祯想要的效果,从而促进女子地位的提高。

  但谢祯没有看到或听说过那样的情景,所以在构想的时候,她会更担心这一计划只是空谈。站在一个王朝的至高点,一个时代的最前沿,即使她能看到更远,也只像是一群近视眼中的鹰目,没有人可以跟上她的眼界、分担她的责任——万一真是她瞧见了海市蜃楼呢?

  那么让一个王朝向着海市蜃楼扑去,却终于在到达时只有满目黄沙空等着渴死,她就是千古罪人。几乎每一个帝王都会遭遇这样的抉择,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宁愿自戳双目得过且过,谢祯正在做决定的关键时刻。

  蓝蔚忍不住要推她一把,本已经把自己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记忆从脑子里挤到嘴边,却还是改了口:“民间奇士辈出,只是士农工商,工的地位不高,又不及商能来钱,只要能改变这一问题,何愁不能成功?”

  她还是怕谢祯忌惮她借尸还魂的事情,必须先想好托辞才能说出来,可谢祯太聪明,一旦露了现代的口子,她就要用千万个谎言去圆,最后的结果十有八九还是被谢祯戳穿伪装。

  但怕什么来什么,谢祯突然直直看着她:“你信这世上有超越时间的人吗?”

  “超越时间?长生不老?我不信炼丹……”

  谢祯难得打断了她的话,迫不及待道:“是从未来回来的人,也许是有特殊工具还是怎样,关键是他们会知道未来的发展。”

  “你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吗?”蓝蔚看到她提到这话题有点激动,更加忧虑,“如果有你要怎么办呢?”

  “令他的记忆化为我燕朝前进的助力。”谢祯说,前半句说得铿锵有力、踌躇满志,倒摆脱了老气横秋的惯有面目有了点热血豪情似的,但转瞬她就冷静下来,“只是这种人来路不明、难以揣测,如果他正好是个蒙古族人,就得多加小心了。”

  谢祯是觉得自己情绪上头,走到仍端着水盆的一水身边,扑起水往自己脸上冲了冲:“我着相了,借助外物终究不可靠,我觉得可以先建一个天工院,以编纂工技大典为借口,聚集工科巧匠享官俸,配合翰林院编书。”

  蓝蔚决定闭嘴,毕竟谢祯的计划听上去比她靠后世经验想到的东西要有针对性、实操性得多——天工院,听上去是会发展成像现代的工程院那样,还能评个院士啥的。

  这样一件路上的小插曲,让谢祯有了新想法,并为此忙活了几天。蓝蔚便替代了桂彦良等人的位置,替她参详,但更多的像是作为一个听众,让谢祯在做决定时感觉不那么孤独。

  令蓝蔚最惊讶的是,关于建天工院需要的银子,谢祯竟然说不必操心,因为她六月份赶回去要做的事情,正好能为天工院省出一笔够用的开支,连地儿都能腾出来,这让蓝蔚怀疑她是不是早有成算。

  二月中旬的安徽,正是大雪压境的时候,谢祯在军营前与负责讲武的中都留守司正留守黄琛略作交谈,然后就进营驻扎了,封地较近的康王已到,听说她到便来拜见,与上次宫宴较来,二十岁的康王并没有太多变化,谢祯便先就喜事开了口:“听说我添了一位小侄子?”

  康王应是,又说父皇叫自己来让谢祯取名,谢祯当然表示荣幸,却也不拘,沉吟一会儿说:“木字辈的话,尚且只有两个孩子,日后都是我燕朝栋梁,屋上横木称为桁,不如就叫谢桁好了。”

  “谢皇姐赐名,希望这小子不会辜负皇姐期许了。”

  康王没再起别的话题,谢祯也就只延伸到了产妇:“只心疼康王妃,刚刚生产便与丈夫分别,该多做抚慰才是……王妃似是南方口味,我先让他们把我宫里做淮扬菜的厨子送去你们封地,剩下的还要你自己多多操心了。”

  康王和谢祯又来回客套一番,便告辞了,谢祯虽与他年纪相仿,可康王刚懂事的时候郭天惠就出了事,谢祯就被交给宋濂没日没夜地学习,感情不比伴读还有秦王深。

  所以康王坐了半天,也没质疑过为什么蓝蔚要一直守在谢祯身边,因为他小时候也习惯了谢祯有个这样的跟班,就像蓝蔚也不奇怪无声人似的一水常常在谢祯身边的角落里待命。

  譬如此时此刻,谢祯一转过身,一水便给她穿上曳撒,披上裘衣。她摸摸领口觉得整齐了,又向门口走了两步,才问蓝蔚:“我去校场,你要来吗?”

  蓝蔚怎么会说不去,到了校场,因为雪天的缘故空荡无人,谢祯从一边的架子上拿了弓,又有事先派去的一名锦衣卫送来箭壶,她便搭上箭:“本宫投壶尚可,力量有些,准头有些,便先把箭术规范了,也省点功夫,你帮我看着。”

  蓝蔚虽是武将,但制式兵器并非样样精通,最后还是找了黄琛安排了一个善射的同知来。只半个时辰,谢祯就能射中靶心了,她让同知退下,看了看因飘雪显得晦暗的天色,然后对蓝蔚说:“这样吧,要是连续射中靶心二十次,我们就算完成今天的任务,不然就不去吃晚饭。”

  “殿下才刚学成,这条件太苛刻了吧?况且还在下雪。”

  “正是苛刻才这么定的,如果定一个小目标,随便努努力就能达到,怎么能在三个月内完成呢?”谢祯笑了笑,拇指和鱼际夹住弓箭搭上,由拇指拉弦上箭至满,箭轻松发出,钉在靶心上,“况且有人陪我不吃饭,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蓝蔚这才发觉谢祯说的是“我们”,不过让不让她连坐结果都一样,她都得为谢祯祈祷别手抖才行,毕竟他们是正午时分到的军营,本来午饭就没吃多少,又下着雪,蓝蔚自己吃得消,也怕太女殿下直接病倒。

  这天的箭,谢祯实打实练了很久,有时连续几箭射偏,有时却很可惜地已经十□□箭中靶心了,却因为一个小小偏差失去了之前专注的意义。

  雪渐渐停了,天色却更加灰暗,也更加难以瞄准。突然谢祯停下重复的动作,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拉弦的拇指上因为长时间的练习,已经割开了一条血痕,并且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破皮后硬生生拉满的弓弦,又狠狠咬入血口,伤得更深。

  “我去叫军医来处理伤口,殿下今天就不要练了吧。”

  谢祯换了个手势,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箭尾,然后用箭尾去拉弦,拉至满弧,箭尾白羽上染了点血迹,谢祯放了箭,捏弦法准度和力度逊于蒙古式搭箭法,这一箭没中。谢祯才垂下手对蓝蔚说:“要是不练,蓝蓝就没饭吃了,再等等好吗?”

  这是好几天以来,谢祯终于叫了“蓝蓝”,口吻也带着娇意,让蓝蔚感觉两人一下子回到了火铳一事之前的关系。撇开身份不谈,蓝蔚确实沉溺这仅有她一人能享受的太女殿下的独特一面。

  她看到,谢祯练箭的时候反而眉皱得不厉害,眼睛里的专注与一种不知缘何的喜悦糅合在一起,显得更加灵动。

  灵动本不该用来形容众臣眼中最正经严肃的太女殿下,但此时此刻,她就是这样。

  蓝蔚有些醉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背景补充:

  黄琛:历史上是娶了朱元璋的侄女(因为看评价像是个很适合当驸马的性格,那就让老谢也把侄女嫁过去吧),然后提前了一下他的就任,话说明朝的中都在凤阳,而燕朝放在六安了,毕竟老谢和原来那批安徽籍开国功臣还得是老乡,但同时最好又不应该跟朱元璋是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