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太女观察日志>第7章 长宁十年(4)

  当晚谢祯在保定府住下,府内外里里外外由锦衣卫把守,站不下的交由保定巡抚安排到各个衙门。

  蓝蔚虽然是谢祯好友,但要她什么活都不干就光“照顾”谢祯,那谢祯还不如找个哑巴老妈子最放心不过。所以此时此刻,蓝蔚还原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锦衣卫之外的人员监督巡查。

  上直卫指挥还在真定府打前站,所以即使蓝蔚是副手的指挥佥事,锦衣卫指挥使汤醴也陪同她巡查。

  他们先把保定府衙里外看了一遍,然后去各个旅店巡查,因为旅店大多聚集城东,相隔不远,也不必驰马。

  “一路看来,汤指挥使治下确实严明。”蓝蔚觉得这仪仗队和她想象的确实不一样,夜里轮班戍守,看上去仍然相当精练不显疲态。

  “不辱门楣而已。”汤醴拱拱手,他是中山侯汤和的少子,这么说也恰当,“正如蓝佥事一家将门,虽然佥事上任不久,想必不日也会大有作为。”

  蓝蔚笑着谢他吉言,再不引话题,汤醴果然被蓝蔚这么勾起了交谈的欲望后也忍不住了,自己找起了话头:“不知道郑国公近日是否安好?”

  郑国公即蓝蔚的表姐蓝碧,长宁二年与表姐夫常遇春一道征讨北元,战胜归来途中常遇春病死,她悲痛欲绝,在受封爵位之后带着儿女扶灵回乡,已退出京城八卦圈很久。从汤醴口中听到她的封号,蓝蔚一时还有些发怔,最后也决定说实在话:“……前几日知我进了实缺,表姐来信勉励,我想应该是好的——常茂常升也都长大了,她觉得欣慰,只是见到常媛不多,有些想念。”

  “邓镇在京,常媛姐姐也不好申请外放,确实与凤阳离得太远。”汤醴顿了顿,“不过他们倒有国公夫妇年轻时并肩作战的影子,想必郑国公对此也有欣慰……不知道蓝佥事是否也会仿此佳话?”

  嗯?这剧情不对吧,刚刚你不是对着太女殿下傻笑吗?现在问我婚事是不是有点失礼?

  蓝蔚脑中无数个问号回旋了一圈,然后尝试把话题绕到谢祯身上作再次的试探:“这说来有意思,小时候殿下、景娴和我约定,我们的婚事要交由她参详,所以我还没想过到底会有个怎样的丈夫。倒是汤指挥使,看来是心向往之的。”

  汤醴然后就尴尬地笑了,蓝蔚本来以为他是被殿下温言勾起了少男心思正在天人交战,万万没想到第二天重新上路以后,谢祯皮笑肉不笑地把她叫去了。

  地点还是在那倒霉的帷幕里,一水一丝不苟地把十盏灯全点上了,暖炉也卖力地蒸腾着,让蓝蔚都有点担心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蓝蓝你可真是讨人喜欢。”谢祯语气过于古怪,毕竟以她表情声调,既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小女孩娇嗔的感觉,也不会是妓院老鸨的风尘味。想到后者,蓝蔚打了个寒颤赶紧清了清脑子。

  “蓝蓝也许不知道,今天早上,锦衣卫的汤大人特意来跟本宫谈你的事情,虽说现在有官身的以自由议亲为风气,汤大人也着实大胆呢。”谢祯又是“本宫”,又是“汤大人”,摆明了十足十的不满意,可蓝蔚本疑心汤醴对谢祯一见倾心了,听到这事儿简直世纪反转、晴天霹雳,哪知道要怎么答。

  谢祯见蓝蔚一直不回答,只能自己继续说:“不过也不是不能理解,汤醴是中山侯少子,不能袭爵,通过婚事找个好出路未必不是正道。而你毕竟是我的人,放了有实权的佥事,娶了你就搭了我的线,总比附庸他的保皇党父兄来得紧密;其次……”

  蓝蔚真的很头疼,谢祯自从昨天闹腾了一出,今天又开启了话唠模式,这一二三四条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来之前她酝酿的,她是真没想到汤醴盯上的是自己,正烦恼时,谢祯猛一拐弯结了尾——“但你这个年纪也许是该定下婚事了,你要是喜欢,我会求父皇个恩典的。”

  谢祯看上去很认真,远山眉微微蹙着还显得比平时深了几分,但蓝蔚辩解自己并不喜欢以后,她也没有再次放松地笑起来,反而将小案上的纸递给了她:“我挑拣了适龄的几个京官,中间可有你喜欢的?不喜欢也不碍事,等六月份回到京城,你再去好好认识一下。”

  “我比殿下年纪还小上一岁多,殿下尚未纳己收宾,倒觉得我该定亲了?”

  “我不一样。”谢祯突然平静下去,不像列一二三四条的时候那么逼人,也不像递纸条时那么认真,平静得像一潭将波浪都吞进漩涡卷进深底的水,也许下一刻就会从牙床之后喷涌而出,“我这个位置,不需要谁与我分担养家的责任、生活的风险,我所面对的责任与风险,他们也承担不了。再者,我也不需要传宗接代,且不说会不会有姐弟赶着趟送儿女过来,就是以景云这样的父皇幼子为储又有何不可?三是,我若真要个孩子,也会选择去父留子,明媒正娶一个男人过来后面就不好交代。”

  “殿下自己从未想过成亲?”

  “是,我又不喜欢男人。”

  潭水忽而凭空掀起巨浪。

  蓝蔚十六年前还活在信息时代的时候,成绩一般,学的是理工一本的文科专业,一般来说,是个好谈男朋友的地方。她没谈,但她也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不喜欢异性;她喜欢欣赏隔壁文科院校的小姐姐,但她也没往爱情方面想过。

  毕竟她不是个聪明的人,也没有挖掘内心的敏感。

  她自认不聪明,到现在也是。也许是当初被宫斗剧限制了想象,演惯的夺嫡是她总为谢祯担忧的事情,又像是白操心;发往官吏手上的邸报里藏了多少弯弯绕绕,她又看不明白。她以为自己总归有些“远见”,但听了谢祯笃定地说出这样一句,她才发现,如果这点远见连搞明白自身都不足够,实在不免为一件悲哀的事情。

  但什么能让她确认?

  好在她有个优点,虚心求教,而且她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谢祯解决的、大部分古代技能都是谢祯教的:“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谢祯想了想:“大概是父皇差李诵带我去了趟象姑馆,虽然那小官打扮得与公子哥们无异,我还是直觉得不能与他做事,连带着朝堂上哪个谁都不能做考虑了。”

  蓝蔚觉得这种父亲差人把女儿带去烟花地享受服务结果导致女儿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男人的故事,非常迷醉,然后就嘴贱地追问:“那你后来有没有再去教坊司看看女子如何?”

  “看了,真是可惜。象姑馆那些小官多是生计所迫自愿卖身,教坊司却是叛党株连发落的,有的才学眼界格外出众,还会舞剑,真是可惜。”谢祯表情里没太多扼腕叹息的意思,但就她把“真是可惜”说了两遍来看,她对这个“有的”还是颇为怜惜的,就是不知道对“有的”有没有点旁的意思。

  “那你跟这‘有的’感觉能做事吗?”蓝蔚小心翼翼地问了个大不敬问题,当然,她是仗着自己多年经验,拿捏准了谢祯不会生气才问的。

  “你觉得呢?”谢祯取了一张白纸,拿过笔,低头不知道在写什么,问的语气也有些漫不经心,可她向来严肃认真,很少会有漫不经心的态度,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想那个“有的”。

  “我觉得不成,毕竟殿下素来公正,既然不喜欢男人,也不能喜欢女人。”蓝蔚义正严辞,可说完她又觉得后悔,谢祯的生活足够无趣了,要是真有个会点小曲诗词的伴她左右,红袖添香温言软语,大概能添上许多快乐。

  谢祯还在写字,但听了她的话嘴角已经不受抑制地勾起来了,也是,蓝蔚这胡搅蛮缠式的理由确实有些好笑,谢祯决不放过锦上添花的机会想让蓝蔚变得更搞笑一点,于是她虽不抬头却接了话茬:“那以我对蓝蓝多年了解,你是个偏心眼儿,既然这么二十年都没能与男子议成亲,是打算把后头四十年功夫都好好用在女孩子身上吧,那是本宫之前努力错了方向,不该给你找这些适龄公子才是。”

  她伸出了手向蓝蔚讨要回纸条,蓝蔚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给了就默认了自己确实是要把“来日方长”留给同性;不给的话,这本来就是谢祯随手给她的也没说是送给她不要了,何况谢祯还是太女殿下。

  不过同性的话,蓝蔚认真想了想,说白了,文官家的多半还没谢祯结实,武将家的呢要么像蒋瓛太乖觉要么像汤醴太势利,这都不是出于爱情考虑啊各位古人,那这样讲起来,娶谁嫁谁也没差。

  既然能接受的话,自己想必大概本来就不笔直吧,蓝蔚得到了答案,决定要按照谢祯的建议多观察观察身边的女孩子。

  于是,蓝蔚把纸条还了回去,谢祯拿着纸条往灯上一燎,嘴角仍然是弯的。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背景补充:

  汤和,历史上是信国公,朱元璋发小,他自己先到了郭子兴军中,后来当千户以后叫朱元璋一起来的。(所以和老谢打天下的话,肯定就没那么被“信”了。)但性格上他就是谨慎挂、保皇党,很老实也会察言观色,打仗有一定才略,在哪应该都不会混得太差。

  汤醴,历史上后期战功比较强,比他哥哥们官都高,但在打五开苗的时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