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101章 别来无恙

  这个时代的蜀中,和袁宵印象中鲜花似锦的“天府之国”截然不同。

  虽然这里同样是这个时代最富庶的几个地方之一,但跟中原不同,此地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百姓的装扮及各种流行时尚,都与长安大不相同。

  姑娘们身上穿着颜色艳丽的服装,带着叮叮当当的饰品,裤腿很宽,露出漂亮的脚踝,最让袁宵惊讶的是,她们中的许多人竟是赤足而行。

  她看看从身边走过的姑娘们,又转头去看看卓文君。

  虽然现在她的造型已经与其他人都大不相同,但想到她是本地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又不免想看看她穿着这种衣服会是什么样子。

  她的想法都写在了脸上,卓文君无奈地摇头,“别想了,我虽然是在这里长大,但是家中长辈心慕中原风俗,所以衣饰都是比照长安城的流行风向来的,你脑子里的画面不存在。”

  “真的吗?”袁宵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可惜之色,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兴致勃勃地问,“那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

  “与其他的闺秀并没有什么不同。”卓文君有些怀念地笑道,“从记事起,就开始学习各项技能,希望长大后能够凭借这些东西,觅得如意郎君。”

  但实际上,真到了议亲的时候,挑选的标准就成了家世。

  司马相如是卓文君的第二任丈夫,在那之前,她已经嫁过一次,对方与卓家门当户对,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只是与卓文君想要的相去甚远。

  后来那个人病死,她就选择回娘家居住,这在蜀中是很寻常的事。

  第一次婚姻,她顺从了父母的安排,所以第二次,她要自己做决定。

  她选择了司马相如,那时他们都还年轻,他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在蜀中也的确是挑不出第二个的出色。一曲《凤求凰》惊心动魄,让她不惜抛下一切也要跟他在一起。

  此际回头去看,卓文君承认当时的自己或许考量不周,没有看透司马相如此人的本性。但他们在蜀中共同生活的那些年,却也的确是快乐的。那个人可以理解她的一切想法,永远能跟上她的节奏。

  惟其如此,背叛才格外令人无法接受。

  只是过了两千多年,那些深刻的感情早已磨灭,只剩下一点怀念与惆怅。

  游览完成都,她们又转道去了临邛。卓家仍旧是那个蜀中巨富的卓家,每日里宾客盈门,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父母都已经垂老,现在家中做主的已经变成了兄弟们。

  卓文君并没有现身去见他们。

  按照年龄来说,这一年她应该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自从进入那本书里,她的外貌似乎被凝固在了青春最盛的年纪,看起来十分年轻。这个样子,自然不适合出现在熟悉自己的家人身边。

  但袁宵还是代替卓文君,为卓家奉上了一份礼物:她们这几年钻研出来的改进冶铁工艺流程,以及合金制作配方。

  卓家本来就是靠冶铁发家,直到现在,这一项也仍旧是他们家的支柱产业。有了这份资料,相信他们还能够领先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继续保持眼下的优势,而不至于被时代落下。

  这也是她唯一能为家人做的了。

  在蜀中盘桓了两个月,长安那边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过来。

  据说大将军献上了马蹄和马镫两样骑兵利器,得到陛下的嘉赏;据说韩夫人所出的小皇子不到一岁就能开口说话,是神童一流的人物,得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盛赞,就连皇帝也有改立太子之意;据说宫中皇后和韩夫人数次冲突,甚至威胁到了太子的性命;据说皇帝重病,已经两日未曾早朝……

  听到最后这个消息,袁宵立刻意识到,卫子夫应该已经动手了。

  她和卓文君商量了一番,觉得也是时候回去了。路上慢慢走,等回到长安时,想必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

  刘彻是真的病了。

  这几年来,他在女色上没什么节制,再加上朝中诸多杂务需要处理,还有卫氏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林林总总,让他消耗了许多心血,一朝爆发出来,便倒在病床上起不来了。

  当然,这其中卫皇后有没有用某些手段,那只有她自己知道。

  皇帝不能理政,只能由太子监国。因为太子年幼,又由皇后代理朝政,再命朝中几位重臣辅佐。

  所有人都以为,卫子夫只能坐在一边当一个摆设。但现实却是,她在上位的第一时间,便施展出雷霆手段,压制住了朝堂上不同的声音,让皇太子的位置越发稳固。

  刘彻旁观着这一切的发生,才发现当年那个柔弱无依、让自己万分怜惜的讴者,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她强大而有智慧,毫无疑问是个合格的皇后,不失母仪天下的风姿气度。

  但她身上他所喜欢的那种特质,早已消失无踪。甚至在某些时候,卫子夫从朝堂上回来,盛装华服地站在他的床边时,刘彻偶尔会想起陈阿娇来。

  现在的卫子夫,就有些像当年的阿娇。

  不同的是,那时的阿娇不失天真,又对他一片深情,刘彻总能左右她的情绪和想法。而卫子夫的眼中,已经只剩下一片公事公办的冷漠。

  她动作轻柔地照料着刘彻,却让他心下发寒。

  这种感觉并没有错,刘彻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柄正在一点点流失,全都转移到卫子夫手上。曾经唯他马首是瞻的朝臣们,现在已经极少到未央宫来了,因为皇后和太子可以处理所有政事。

  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卫子夫在掌控朝堂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将长门宫中的阿娇放了出来。

  这位前任皇后这些年来一直低调地生活在长门宫中,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便她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仍旧在朝中活跃着,但也很少有人会再想起她。

  此刻卫子夫把阿娇放出来,他们才倏然意识到,这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人之间,似乎建立起了某种人所不知的联系。

  再想想卫皇后掌权的过程中,馆陶大长公主和她身后的堂邑侯府竟始终没给她使过绊子,甚至偶尔还会提供一些帮助。再加上大将军卫青,有这样两股势力支持,也难怪她能那么快就将局面稳定下来。

  不过,两任皇后握手言和,其中的深意就不免让人又将视线放在未央宫中的帝王身上。

  不知他现在是什么感觉?

  刘彻的心情很复杂。

  过了这么多年,再见到阿娇,他发现自己不喜欢她简直是理所当然的。她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从前因为她本性飞扬跳脱而不明显,但现在,她整个人沉静下来,那种气质就很突出了。

  这种气质,他只在窦太皇太后身上曾经见过。

  那个女人,即便是瞎了眼,也还是一样能够插手朝堂。文景两朝,她虽然只是后宫女子,但对朝堂的影响不可谓不深。甚至他最初登基的那段时间,每道奏折都必须要送到长乐宫给太皇太后过目。

  对刘彻而言,她是遮在天穹顶端的一片巨大阴影。

  生活在阴影下的那种压抑的感觉,直到现在仍旧刻在他的身体里。

  所以他一见到被窦太皇太后一手教养长大的阿娇,心里就下意识地反感,因为在她身上看到

  了熟悉的影子,因为他总觉得阿娇将来也会走上和窦氏同样的道路,掌控他的后宫和朝堂。而这是刘彻绝不能容忍的。

  他的感觉并没有错。

  见到阿娇的瞬间,刘彻便什么都明白了。即便是被关在长门宫里,她也还是有能力影响到朝堂,甚至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时候做了那么多事,一手推动了现在的局面。

  而在他心中柔顺的卫子夫,似乎也只是一个虚假的影子。真正的她野心勃勃,取代阿娇走上了那条仿佛是注定的路。

  吕氏、窦氏、卫氏……大汉朝的江山,似乎总是脱不开女人的影子。

  刘彻狠狠瞪着阿娇,说不出话来。

  阿娇在他的床前站定,微微一笑,“阿彘,别来无恙。”

  “你看起来不太想见到我。其实我本来也不准备见你,只是却不过皇后的盛情,想来与你叙叙旧。另外,我还有一份很特别的礼物要送你,要先征得你的同意。你若想看,就让皇后把你送到上林苑去吧,明日午时,我在那里等你,过期不候。”

  说完之后,她拎着裙子行了一礼,而后款款走了。

  馆陶大长公主在外面等她。

  一开始知道阿娇的打算时,刘嫖是拒绝的。

  卫子夫让她平生最得意的事变成了笑话,她自然不会喜欢这个女人。正是因为知道她的想法,所以阿娇一开始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意思,只说要将刘彻从那个位置拉下来。

  直到宫中闹得翻天覆地,她才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那时卫氏已经成了气候,她也不可能再做别的选择了。

  再说,相较于卫子夫,还是骗了她的王娡和刘彻最可恨。所以刘嫖最终还是妥协了,并且亲自参与了其中好几件事的推动。比如王娡的死,就是因为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而其中刘嫖的手笔不少。

  做是做了,但是在刘嫖心里,这个女儿已经变得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她现在见到阿娇,竟有种隐隐发憷的感觉。

  所以阿娇以后的安排,她也不敢过问。

  甚至得知阿娇不会跟她住在一起的瞬间,她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阿娇将一切看在眼里,想着现在她身边还有董偃在,保持这种距离,就算自己离开了她也不至于太过伤心,便也不说什么。

  很快,一切就会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