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刻拍案惊奇(GL)>第74章 举霞飞升

  霍小玉特意把自己打扮得楚楚可怜,迎风就倒的功夫没有白费,转日京城里就传开了她当街数落李益的那些话,甚至还有人编了词曲来唱,狠狠替他们扬了一番名。

  ——对霍小玉是众口一词的赞叹,对李益,那就是各有各的骂法了。

  李益羞得无地自容,索性闭门不出了,任谁来拜见都不开门,只希望此事尽快过去,最好也别传到卢家那边。

  但他这个期望,注定要落空了。

  事情有没有传到卢家,霍小玉不知道,但她却是要去卢家登门拜访,替李益宣扬一番的。

  她今日也没有隐藏行迹,昨日跟着她看了热闹的人,知晓她又出了门,自然赶紧跟上,指望着再看上一场。不过这回,霍小玉就是正儿八经的地上帖子,登门拜访了。若是被请进屋里,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好在卢氏并未让他们失望,并不想在这节骨眼上接待一位妓子,直接拒了霍小玉拜访的请求,只说主人不在家,不得空。

  对此霍小玉早有预料。

  要嫁给李益的卢氏或许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卢家身为世家,要嫁女岂会不考察清楚?李益当年在京中带着自己出入,从来没有掩饰过,张扬得很,一问便知的。

  既然早就知道,还是应下了这门亲事,到如今也悔不得了,卢家必须要站在李益那边。

  只是以如今事态的发展而言,他们估计已经对李益十分失望,也不会想为他开拓,更不愿意站出来说“我们就看中了他当卢家的女婿”这种话。

  既然如此,唯有保持沉默了。

  见她被拒绝,围观众人便都鼓噪了起来,要看她接下来如何应对。

  卢家毕竟是名门望族,在很多人看来,霍小玉直愣愣地登门拜访,实在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这样的门楣,岂是她一个毫无依靠的女子能应付得来的?何况她还是来揭人的丑,就更不受待见了。

  但是,也唯有如此,这热闹才好看,不是吗?

  马车里,听说被拒绝了,霍小玉却不慌不忙。这拒绝也在她的预料之中,甚至也是她想看到的局面。

  后头跟着的那些人想看热闹,她也希望他们能看见这份热闹。否则,在卢氏高门深宅之内的谈话,就算再冠冕堂皇,再荡气回肠,又有谁替她宣扬呢?

  此刻,她起身整了整衣裙,这才掀开帘子出去,却没有下马车,而是站在了车辕之上。

  她今日的装扮又与昨日不同。昨日是极尽可怜,要引起众人的同情,今日却打扮得十分良家,彰显自己前来拜访的诚意。卢家是否接受是一回事,她却要摆出自己的态度来。

  此刻,她亭亭立在车辕上,站得高,声音都传得更远些,“妾霍小玉,诚心来访,非为他事,盖为卢家阿姊终身大事计也!妾尝与李郎情投意合,私定终身,虽虑李郎终将娶高门之女,改为七年之约,至今未逾。今日前来,正是要告知卢氏,虽然李郎一直避而不见,但我昨日亲自登门,已与李郎恩断义绝,从今以往,不复往来,但请放心。”

  霍小玉要维护自身形象,自然不会说李益一个字不好。

  但是这一番话,虽然没有提到一个字,但是任谁听了都会明白,李益并非能托付终身之人。

  虽然可能人人都已经知道李益不是个好归宿,但是只要面上那一层遮羞布还在,这些高门世家就能闭着眼睛嫁女儿。因为他们挑的不是男方的品貌,而是对方的家世。至于女儿的婚姻幸福与否,并不在考虑之列。

  可是,若将这件事摆到明面上来,直白地说出李益并非良配这个事实,卢氏却也不能不要脸面,必然会重

  新考虑婚事。

  其实这番话,霍小玉更希望那位卢小姐能够听到。

  家人不将她的终身幸福放在心上,她自己总是会上心的。能够避开李益这个渣男,对她并没有坏处。

  李益以后或许还会祸害更多的好姑娘,但是霍小玉能做的,却只有这些。她会尽力两李益的恶名传开,让有心之人避开此人,更多的就只能指望运气了。

  说完这番话之后,她也跟昨日一样,上车就走,没有任何留恋。

  在她身后,卢氏的大门始终未曾打开,但是屋子里的人,却已经在考虑退婚的事了。

  婚姻结两姓之好,通常来讲,一旦定下,就很难再退掉。但那只是一般情况,而今李益闹出了这件事,是李家理亏,其中可操作处就多了,想要顺利退掉婚事并不难。

  反正卢家女不会愁嫁。

  前面这两项计划,都算得上顺利,但是要影响李益的仕途,对霍小玉而言,就力有未逮了。

  李益再过分,这也只是风流韵事,在大部分读书人看来无伤大雅,只要有能力办事即可。所以,她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了。

  首先卢家肯定就不希望李益出头。

  如果李益还是卢家的女婿,捏着鼻子也就认了。可一旦退亲,那么最不希望他在仕途上有所进益的,就必然是卢氏。否则将来朝堂上见了,难免尴尬,也会显得他们家眼力不好,白白丢了一个能在朝堂有助力的金龟婿。

  不过霍小玉一朝转了性子,学了现代人独立的行事方式,任何事都不会只指望别人。万一卢家就是不管不顾,情深义重,不介意李益种种坏名声,执意站在他那边呢?

  何况还有他的本家,陇西李氏,也绝不会愿意一位有才干的子弟就这么被毁掉,必然会出手援救。

  想要彻底断绝他的仕途,只有让他被所有人放弃。

  霍小玉无法影响太多的人心,但她可以影响“天意”。在这个时代,搞封建迷信还是非常有前途的,只要让所有人知晓她代表着“天意”,那么被她放弃了的李益,自然也就为上天所弃。而上天放弃的人,为人所弃也就不稀奇了。

  对于这个,霍小玉心里早有打算,但究竟是否能做成,她心里也没有底,甚至做完了自己也不可能亲自检阅成果,所以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只要多少能对李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就不枉费她这一番心思了。

  接下来的几日,她没有再出门,而是让仆人采买了不少器具和材料,把自己和袁宵关在房间里埋头鼓捣。

  家人见她不过开朗了数日,又回到了原本的状态,不由担心不已,就怕又一蹶不振下去。好在她这回不太一样,饭菜送进去,必然是吃得盘子光光的送出来,莫说跟之前消沉的时候比,就是早些年一切如常的时候,胃口也不曾这么好过!

  这会儿大唐还遗留了几分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标准,所以众人也不担心她吃得多,能吃得下就是好事。

  不过霍小玉这次闭关的时间很短,几天之后,当她推开房门,脸上虽然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神色却是带着几分轻松和兴奋。

  之前李千金学制花露和肥皂的时候,其他人多少也跟着学了一点,尤其是霍小玉这种爱美的性子,又对自制这些女子爱物很感兴趣,自然乐得顺便学一些。

  她不打算像李千金那样大力发展商业,扩大规模,却也希望能够为家里这些人留下一点谋生的手段。

  虽说众人出于对她的同情,必然会照拂,但也没有总是依靠别人度日的。有点小生意糊口,再加上权贵的照料,这才能把日子安安稳稳过下去。

  而这些东西,出自她的

  手中,将来她真的“得道飞升”,就必然会成为人人追捧之物,也没有几个人敢于谋夺。

  虽然很累,应该先休息,但是这会儿霍小玉却很精神,索性让侍女将家人全都叫了过来,向她们展示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成品,一瓶花露和一盒香皂。

  花露就不用说了,装在水晶瓶子里,美貌值高到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抗拒。香皂也同样做成各种颜色,又用模具印成各种精巧好看的造型,摆在盒子里,同样十分赏心悦目。

  这两样东西,哪一样看起来都不是凡品。

  听说是她和“高人”这两日合伙做出来的东西,从母亲净持到丫鬟婆子,个个都震惊不已。

  旋即对袁宵更生了几分敬畏之心。

  霍小玉当然是不会做这些东西的,必然是她教的。而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即便不是得道高人,也必然身份不凡,更不像她们之前想的那样是骗子,而是有真本事的人。

  但更叫众人惊讶的是,霍小玉决定,将这两样东西传授给母亲和三个贴身丫头,以后做了贩售出去,也可以补贴家用。这东西从她们家出去,想来愿意购买的人不会少。

  不过她并没有一体教导,而是教了母亲制作花露,三个丫头学的是制香皂。毕竟后者原料容易采购,也可以一次性大量制作,更容易打开销路。而前者,就要待价而沽,限量发售了。

  不过,在那之前,霍小玉让樱桃将自己制成的这一盒香皂拿出去,试探一下市场反应。

  结果自然不用说。

  霍小玉这段时间闭门不出,可是叫许多人失望不已。不过他们还是忍不住关注,就想知道她又在忙什么。而今听说她这几日就是在制作这香皂,自然好奇不已。

  而对权贵来说,花钱买上一块回家把玩研究,算不得什么。

  这一买,才发现东西果然极好,不但不像澡豆那般入水即化,十分耐用,而且用完之后,脸上有种紧绷之感,觉得净面比平常用的东西更加干净。最紧要的是还能留下一阵香味。这香气比平常用的香料好闻多了,而且也颇为持久,很快就叫许多人喜欢上了。

  只是脸洗得太干净,叫风一吹,总觉得有些生疼。

  但是又据坊间传言,霍王女做出来的不止是这种肥皂,其实还有一种花露,只是更加珍贵,目前尚不能生产。净面之后,只要用上这花露,便可滋润肌肤,自然也就不用担忧会脸疼了。

  如此一来,就是原本对她的事情不甚关注的贵人们,也都纷纷投注了视线。尤其是那些女子,大唐承平多年,富庶繁华,权贵之家自然也有夸豪斗富的,贵夫人们坐在一起,议论的不是时兴的衣裳首饰,就是胭脂水粉,如今有这么好用的东西,怎能不在意?

  可惜除了曾经帮助过霍小玉的延先公主得了一盒子香皂之外,旁人就算想买,也不得其门而入。

  她们欲要采购这些东西,少不得打听一下霍小玉的事,待听得李益负心薄幸之行时,不免对此人十分鄙薄。这年头八卦少,能说的话题也不多,回到家里,少不得要与家人提上一两句。

  于是李益在京中的风评,就越来越差了。

  原本还在观望的卢氏,已经下定决心,遣人往陇西去退亲了,明面上,也与李氏在朝中的势力拉开了关系,免得受到牵连。

  眼看着外间造势已经差不多了,家人的生活应该也无虞,霍小玉便开始了自己最后的行动。

  是的,最后的行动,在这之后,她就要回现代去了。至于之后,这里还会发生什么,自己的安排是否能奏效,李益是否能如她所想的失去一切,她都看不到了。

  但霍小玉还是做了这个决定。

  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结果如何也不必太过在意。与在这里空耗时光相比,她倒更怀念现代的生活。

  袁宵说得对,有了新的寄托,生活重心转移,不再将爱情看作唯一,就会发现自己原来的世界多么狭隘,原来的种种执着又有多么不值得。

  她这回是真的放下了。

  ……

  “听说了吗?”

  如今长安城的茶楼酒肆之中,最流行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尤其是那些纨绔公子们,见了面就要先问这么一句,简直如同在对什么神秘的暗号。

  实际上也差不多。

  已经闭门不出小半个月的霍小玉,之前突然高调地租下了长安城中一座地方十分宽敞的名园,并且广发请帖,说是要在园中举办一场赏花宴,邀请京中权贵和富家子弟们前往参加。

  虽然如今这个时节,其实已经没什么花好赏,但是众人也都知晓,这不过是个由头,只怕真正的目的并没有露出来。

  而这样的热闹,自然是众人都想看的。

  可是偏偏,虽然霍小玉广发请帖,但整个长安城上百万人,哪里能遍请的?一部分是她不认识的,一部分是她攀不上的,如此一来,拿到请帖的,就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了。

  虽然这与各人的身份地位没什么关系,但大抵是物以稀为贵,如今收到霍家的请帖,在城中已经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了。

  至于这个赏花宴,更是众人议论的中心。那句“听说了吗”,问的就是这个。若是谁连消息都不曾听说,就要被众人嘲笑了。而若是能拿出一张请帖,那就是众人歆羡的存在。

  长安城流行饮宴集会,也有商人看准了商机,专门承办这些的。主人家定下菜品规格和各种要求,他们就能打点得妥妥帖帖,保证就算是最雅致的文士集会,也绝对不会丢了主人家的脸。

  更不用提霍小玉一把消息放出去,就有许多人主动上门自荐,愿意帮她筹备这赏花会。

  所以宴会的筹备过程,对霍小玉而言没有任何难度,都交给下头的人了,自己不过居中调度,轻松得很。

  而她负责的主要部分,便是地点的选定与安排。

  也有人好奇,想要从中探究她的秘密,可惜并没有任何收获。

  转眼就到了这一日,得了请帖的人高高兴兴赴宴,没有请帖的,只能请相熟的人把自己带进去。甚至有人既没有请帖也找不到熟人,却还是不死心地在园子外面找了个地方待着,想凑个热闹。

  所以不但园子里宾客盈门,就是外面也并不冷清,唬得专门负责京城治安的衙门派了军队过来维持秩序。一来人太多了,难免生乱。二来,今日过来的客人里,皇亲贵胄着实不少呢!哪一位有了闪失,都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但即便只是在园子外面守着,到后来提起这一天,许多人还是会露出与有荣焉、不虚此行的表情来。至于没来的,自然是后悔不迭,跌足不已。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此时,霍小玉听报说宾客都来齐了,而且数量远超设想,又看了看天色已经差不多了,这才施施然登上了园中搭好的台子。

  说起来,这赏花宴她办得非常不走心,最后的效果竟然也不错。

  首先是用作借口的花卉。这园子里本来也是花木扶苏,但除了原本有的之外,霍小玉也没有再添上一二名品。倒是有爱花的客人,知晓她筹办这个或许有些艰难,主动出借了许多名花,才好容易将一个园子妆点得像模像样。

  其次是茶水小食、点心酒品和水果之类用于待客的东西,也多是身家阔绰的客人主动提供,每张桌子上

  竟然也拼凑出了两个攒盒。

  此刻,霍小玉登台,要求众人品鉴的“花”,却不是这满园子争奇斗艳的名花,而是婢女捧上来的花露。

  这东西,因为没人见过,以讹传讹,已经传得十分神异了。但是此刻,众人第一眼看到装在水晶瓶子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花露,还是有种“闻名不如见面”之感。

  而后,霍小玉也不怕浪费,让丫鬟们捧着瓶子,绕着宾客转了一圈,不停喷洒着手中的花露,萦绕出一片香氛,甚至把满园花香也压了下去,而后才向下一礼,款款道,“多谢诸位今日前来捧场,妾无以为谢,也只好洒些甘露,为诸位宾客祈福了。”

  她站在台上,面对着一园子的宾客,却没有半点怯场,“妾出身卑微,当日托付李郎,本以为终身有靠。谁知一旦背信弃义,使秋扇见捐,明珠被弃,这一二年间,妾有困于此,苦苦不得拖。幸而得袁姑娘解救,方才豁然开朗。”

  霍小玉和李益的故事,在场没有不知道的,听她突然提起来,都是兴致勃勃。

  但霍小玉今日要说的,却与李益毫不相干,“我与李郎本来有夙世因缘,因此方能缔结鸳盟,助他事事顺利,步步高升。惜一朝见弃,尘缘尽断,今日便是我还乡之时,从今往后,恩断义绝,天上地下,无复想见。”

  众人原本都在听她说话,然而座中忽然有人小声惊呼起来,不一时,这喧哗的声音越来越大,也惹得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那点异常——

  霍小玉独立于高台之上,但没有人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她头顶的天空之上,出现了两道交叉的彩虹。

  这个时代,将这样美丽的自然现象都视作吉兆,自然由不得众人不震惊。

  再一听霍小玉言辞中的意思,总觉得自己今日见证了大事。

  不单是园子里的人能看到这一幕,事实上,在这园子周围的人,也都能看见这个堪称奇迹的画面。

  彩虹往往只在雨后有太阳时出现,像今日这样的大晴天,本不该有。所以这十分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形,自然也就被众人视作了某种与霍小玉相关的“祥瑞”。

  也许她的确身份不凡,所以说到要“还乡”,才会出现这样的异兆。

  此刻,在众人看不到的隐秘之处摆弄巨大三棱镜的袁宵,听见外间的喧哗之声,忍不住耸了耸肩,深藏功与名。

  传说里得道高人不都是举霞飞升嘛,要制造出彩霞有点儿难,但是彩虹还是很容易的。

  这三棱镜要做得这么大,自然不容易。所以她们最终弄出来的是空心的玩意儿,又在里面装满了水,勉强合用。反正也就用这一次,事后只要把东西一拆,谁都猜不到究竟是怎么回事。

  至于负责守着三棱镜的桂子和浣纱,她们都对霍小玉忠心耿耿,又不懂科学道理,即使见着袁宵亲眼弄出彩虹,也只会认为是有道高人的能力,对她更为崇拜。

  确定一切顺利,袁宵便将三棱镜交给二人守护,嘱咐她们待会儿外边一乱起来,就立刻拆了,然后才背起自己的背包起身,往外走去。

  装神弄鬼的部分已经差不多,现在,也就是时候表演真正的“神迹”了。

  等两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就会彻底坐实霍小玉“得道”的消息,让今日成为一场真正的祥瑞。

  唐人对修道还挺狂热的,到时候不怕没人维护霍家,更不怕没人打压本来应该与霍小玉有“夙世因缘”的李益了。

  虽然她们已经看不到了,但天下人会替她们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