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心与蕙心的情况还有所不同,蕙心就嫁在金陵,自己眼皮子底下,如今秦王府那边太妃是铁了心不理王府中事的,就在庄子山安心修佛,她去拜访两回,见太妃每日莳花弄草调香品茶,日子过得实在是清闲安逸远胜世人。

  太妃心境开阔,蕙心便是嫁到王府里,也没在婆婆手里受什么委屈吃什么亏,又与谢霄琴瑟和谐,若不是亲眼见了,文夫人都不敢想一个宗室亲王能对媳妇体贴温柔到那般地步。

  蕙心是嫁得叫她放心又舒心了,从前因为门第之差提着的心如今已放下大半,只盼蕙心能够快快有妊,诞下王府世子,她便可以安心了。

  而澜心这边呢……大女儿那边操着的心放下了,她便忍不住在澜心身上操更多的心,何况赵家的情况本也比王府复杂,她好些日子不得安枕,梦里想的都是澜心日后嫁到京都去要怎么办。

  在她这样一日日紧张的情绪下,这日文家收到了京中来信:赵斐乡试中了。

  红榜第十七,赵家敲锣打鼓放鞭炮热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喜讯,赵大人连着几日上朝都是红光满面的,又想起要给儿子娶妻的事。

  他对澜心是没有半点挑剔的,一来因为文姝晴他对文家人的印象一直不错,又与文老爷多年相交,自然看好他的女儿,文家现下还有一个天资远胜赵斐的文从翰,眼见是未来的顶梁柱,前途不可限量,他当年也是从院试、府试一步步考上来的,对文从翰十分看好,也看好文家的前途。

  二来则是赵斐对澜心颇为看重,儿子都看中了,他这个做老子的还有什么发对的?

  故而这边前脚赵斐中了乡试报喜的信送到文家,那边文姝晴带队的小定队伍已经整顿人马登上了下江南的船,文夫人收到信反而镇定下来,能从容地预备准备迎接赵家船队。

  至于心里是不是冷静从容……谁知道呢。

第九十四回 他图你妹妹。

  文姝晴带队来下小定那日倒是个极好的天气, 阳光明媚,金陵的初秋气候尚且炎热,树上的梧桐挂上金叶却还未落, 鞭炮声噼里啪啦从外宅响到内院,定颐堂中文夫人笑得一派雍容喜气, 文姝晴是最欢喜的了, 纳采的礼单宣读过后, 又双手接过文夫人递来的庚帖, 笑道:“可惜大哥竟不在家,不然就更热闹了。”

  “他本是这前月就要回来的,可又听说西北那边来了批皮料好货,这不是忙着给澜娘填嫁妆箱子么,他便拐道去瞧, 如今才不在家里。”文夫人道:“不过也快了, 约莫再有个三五日也回来了。”

  文姝晴不无遗憾地道:“可惜我明儿个就要动身北上, 不能与大哥见上一面了。这回也是极得很, 若非斌哥儿那边忽然推迟了婚期,我早该来行纳采礼的, 这样耽搁了一个来月,他大伯那边急得很,万不肯再耽搁了。你瞧着吧, 京里大定的礼都齐备了, 只等我带着庚帖回去,那边立刻就要动身。我呢,回去一趟,便要马不停蹄地再下江南来了。咱们届时再好生团聚团聚。”

  说着,她也笑了起来, 文夫人拍拍她的手,“倒是忙了你了,这半年来也没个消停清静。”

  “不瞒嫂子你说,”文姝晴摇摇头,眉开眼笑地道:“为这一桩婚啊,多忙都情愿的。往后,我身边也能有个娘家人时刻与我说说话了,你也放心,看得出来,斐小子对咱们澜娘啊,上心着呢。他长这么大,我就没见他求过什么人,如今为了澜娘,巴巴地求我从京里给捎带一箱子东西来——”

  她说着一抬手,便有两个婆子从外抬进一口大箱子来,文姝晴笑道:“我也不知是什么东西,斐哥儿托我带给澜娘的,另外还有与哥哥嫂嫂你们的礼,那小子打小对家务人情事就不上心,难得筹划得如此周全,可不都是为了澜娘?”

  文夫人听了微微舒心一些,想着左右也是大定了的未婚夫妻了,便吩咐道:“将这口箱子给二姑娘送去。”

  文姝晴今儿一天脸上笑容就没止过,这会拉着文夫人的手又道:“嫂子你也放心,澜娘嫁过去了,万事都有我呢。她那上头两重婆婆,我保证她们给不了澜娘半分委屈吃,再说斐小子也不是个能看着自己媳妇在家里受委屈的,你就放心吧!”

  文夫人点点头,“你是澜娘的嫡亲姑姑,我自然是放心你的。只是……不知赵家二公子房里现下如何?”

  后头那句话她将声音压得很低,只有就在她身边的文姝晴能听得清楚。

  她端雅雍容了一辈子,若非是为了自己女儿,是怎么都拉不下脸来问人家的房里事的。

  文姝晴听了先是一怔,旋即恍然,摇头朗笑道:“哎哟,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嫂嫂你就放心吧,斐哥儿屋里啊,干净着呢!那孩子自小连丫头都不用,这个嫂子你是知道的。

  这几年他说要专心读书学习,老太太和我那嫂子几番要给他屋里添人都被挡了回去,大老爷也想他能专心读书好生上进,也不许给他屋里放人,他交际也简单,多是他书院里的朋友,没有那起子引着他往那些不干不净地方走的狐朋狗友。嫂嫂你且放心吧,我这一双眼啊,替你和哥哥盯着他呢!”

  文夫人叹道:“我怎不知赵斐是个好的,只是澜娘自幼在我身边长大,从来一府都没离去过,乍然间她要远嫁京都,我怎么能够放心呢。”

  文姝晴拍拍她的手权作安慰,并再次保证道:“澜娘嫁到京都去,嫂嫂你尽管放心,我若能叫我的嫡亲侄女在我眼皮子底下受了委屈,那我这些年在赵家真是白活了。”

  姑嫂二人的私密交谈不足为外人道尔,懿园里,澜心收到了千里迢迢自京都来的礼物,各色首饰、衣料、新鲜玩意、话本书籍满满当当堆了一大箱,最珍贵的是一副画,画上有海浪滚滚波澜万丈,那浪花似是从天边席卷而来的,张牙舞爪地铺遍了画卷上的每一处,落款是“为疏”二字,澜心心中默念几遍,听到身边侍女惊呼才发现自己脸颊已有些微热。

  “澜”是她的名,“为疏”是赵斐的字。

  她曾听文从翰唤赵斐“为疏”,而她的名字……在赵家应也不是秘密。

  她红着脸将那一幅画卷起,吩咐:“收起来吧。”

  “姑娘这样喜欢这幅画,咱们不妨就挂在屋里?”月巧笑着道:“你屋里那幅牡丹图还是大姑娘少时与你画的,如今那绢有些颜色不好了,奴婢觉着这幅画挂上也能好看。”

  “我说收就收着!”澜心说不上是羞还是怎样,左右语气是有些重了,月巧低头抿嘴儿轻轻一笑,“诶”了一声,道:“好,那奴婢就帮姑娘把这幅画收到箱子里去。”

  “这些东西——”澜心道:“那匹银红的给未心、天青的与沁儿……再把桃粉的给了荣姐儿吧,你再把那些首饰玩意挑一挑,她们三个每人一份……那盒珊瑚珠挑颜色好的给未心送去,珍珠给沁儿……你记住了没有?”

  “奴婢记着呢。”月巧嘟囔道:“可这么好的东西,又是姑爷给你送来的,姑娘何不收着自用,素日里好东西你几位姑娘分着,可这些到底寓意不同啊。”

  “有什么不同的?”澜心睨她一眼,“大大方方的才好的,你这丫头成家过日子了,定是个小吝啬鬼儿!就看长青能不能受得了你吧。”

  月巧已经与澜心奶母家的儿子定了亲,各样嫁妆都齐备了,澜心又添给她六匹衣料、六件首饰并六十两银子,预备下月初就成亲了。

  她本是要回家备嫁的了,这几日伺候完便告假回家,这会被澜心这样一打趣,立刻羞红了脸,到底嘴硬着道:“他有什么可不乐意的!”

  澜心轻轻“哼”了一声,一扬下巴,“你就按我说的预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