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的榴花开得如火如荼,在采下第一篮赠与各处插戴的时候,秦姨娘院里终于有了喜讯,她在五月十七这日发动,艰难一日夜,终于在午夜刚过,天将破晓时诞下一个整整五斤②重,极壮实的哥儿。

  这孩子在娘胎里养得太好,后期秦老嬷嬷虽劝秦姨娘少进饮食,奈何秦姨娘的胃口好,常常喊饿,身边的人也不敢不给。

  经历了产时的艰难,秦姨娘才泪眼汪汪地看向秦老嬷嬷,“阿娘,女儿不该不听您的。”

  秦老嬷嬷怀里抱着小哥儿,见女儿这样,半是心疼半是恼地道:“这会知道疼了吧?”

  “知道了,再也不生了!”秦姨娘几近悲愤,秦老嬷嬷却愣住了——她让秦姨娘知道疼是要叫她下一胎听话些,可没想想到却叫秦姨娘想到这里了。

  她张口想劝,但在目光触及女儿苍白虚弱的面孔时却忽然顿住了,好像无形之间有什么东西噎在她喉咙里,她张口好半晌,最终也不过涩声说了一句:“往后知道听话了吧?”

  徐姨娘在旁用湿热的毛巾慢慢擦拭着秦姨娘额上的汗,听见秦老嬷嬷这话,笑着拍了拍秦姨娘的手,“听到没有?嬷嬷心疼着呢,往后可要听话啊,不许自己半夜敲敲到厨房里找吃的了。”

  锦心是为了看热闹来的,其实她身子还没大好,但实在想看看这位小弟弟,便歪缠着徐姨娘带她过来,这会凝视着秦老嬷嬷怀里胖嘟嘟的小娃娃,好一会,扬唇一笑。

  真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从前没有,象征着崭新未来的小娃娃。

  锦心翘脚摸了摸弟弟的小脸蛋,心里笑着念了一句:可要慢些长大啊。

第五十三回 就好像还处在他与锦心日日……

  小娃娃被取名从业, 文老爷取的。

  小从业的洗三礼与满月礼都办得很热闹,文夫人身体愈见沉重无法操办,便交代云幼卿来操办这两场宴席, 又叫蕙心一同帮忙。

  她是有心历练二人,并非故意为难二人, 故而将事情交代下去之后, 还将她屋里的秦嬷嬷派到那边去帮二人的忙, 秦嬷嬷在她身边服侍多年, 对文府上下行事关窍都极为了解,往年旧例她也都了然于心,有她在旁帮忙,这两场宴会操办下来不成问题。

  当然这些与锦心都没大关系,她死缠烂打求着徐姨娘带她去看了孩子, 回来又觉着头昏脑涨闷闷的热, 婄云一面叫人煎消夏茶, 一面叹息道:“这眼看夏日里了, 就要到梅雨天儿了,过几日可怎么熬呢。”

  西屋炕上也撤掉坐褥, 只在锦垫上铺设凉席,屋里立了个冰鉴,锦心坐哪就挪到哪——这也是因为锦心大了一点, 又不在园子里, 文夫人才敢叫人在她屋子里放冰,往年怕她受了凉,万不敢用这个的。

  婄云交代人在冰鉴旁立了个小型仿叶轮拨风的风轮来取凉意,不过因为锦心身体弱,并不敢用真正的叶轮拨风, 这一个顶多算是仿品,材质尺寸都有变动,效果也不及原版的好。

  但对漱月堂正屋的小屋子来说已是足够用的了,风轮一拨吹着冰块上的凉气,屋里便十分凉爽,蕙心等人见了也在自己屋里立上,果然舒适好多。

  这物件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需要有人扯着线绳才能摇动起来,现下婄云便把小安叫进屋里来,给她立了个小杌子,叫她单摇风轮暂且伺候着。活计虽是枯燥无聊了些,却胜在清闲又凉爽,叫众人好不眼红。

  锦心倚着凭几歪在炕上,吹着冰鉴里传出的凉风,吐出一口长气来,绣巧端着井水里湃过的西瓜与时鲜果子,见锦心脸色有些不好,便道:“小厨房煲了百合绿豆沙给姑娘做点心,姑娘还有别的想吃的小点心吗?”

  锦心闭眼吹风,只道:“想吃些酸酸甜甜、口感清爽些的。”

  未心从外头进来便见她这懒洋洋的模样,往日逗她的心也没了,走过来摸摸她的额头,心疼地问:“是不是往外头走一遭中了暑气了?我说你不要出园子去,小娃娃日后哪日不能见着?时下还是自己的身子要紧。”

  又对绣巧道:“我带来一味清清甜甜的藕粉桂糖糕,还有如她方才那话的山楂奶皮酥,只是奶皮酥也有些腻,你们煲些梅子汤来吧,或者叫茶水房送来,那边近日常备这个,现送一壶来也很便宜。”

  绣巧忙应了声,婄云奉茶进来,未心问道:“这回可还没进梅雨季呢,你家姑娘就连着病了这些日子,闫大夫怎么说的?”

  “闫大夫说今年暑气过重,姑娘元气虚弱故而生了这一场病,但如今并不敢十分进补,只先用着清热解暑之药解去暑热,要等熬过伏天才好进补呢。”

  婄云说起这话来时心中也有些怅然,其实她又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呢?上辈子她守着锦心,熬过许多个这样的夏日,更为严重的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当时都能咬着牙临危不乱开方子,如今锦心的病症比前世可是轻了许多。

  可即便如此,见到锦心这般虚弱难耐的模样,她还是不免忧心,这几日心里都十分不好受。

  而且……她冷眼看了这一年,总觉着锦心的病症与前世后来的病症极为相似,只是不如那时严重,但……只是这几分,也足够叫她提心吊胆的了。

  这些担忧愁绪她不敢与外人说,却不能瞒着贺时年。有时京中来信催问锦心身体状况,她便知道,荀平定然把年初金陵城中传出的风言风语如实告诉了贺时年。

  他也与她探听过锦心的身体状况,她如实说的,贺时年那边也定然是如实知道的。

  单是这“如实”二字所代表的内容,就足够京中那位为此提心吊胆惴惴不安了。

  婄云闭了闭眼,压住一声叹息,见锦心闷闷的没精神,便劝道:“姑娘若是实在不适,躺下眯一会吧。”

  这会也顾不得失礼不失礼了,未心也不是在意这个的人,闻声忙催促锦心躺下。

  锦心摇了摇头,笑了一下,眼儿弯弯的:“我睡不着,心情好,三姐陪我说说话吧。”

  “好,咱们说说话。”未心轻抚锦心的额头,缓声笑道:“你还不知道吧?咱们推出的‘丹若明’卖得很好,你那妆容果然是不错的,上回知府家四小姐办的赏花宴,我们三个画上那妆去的,立刻便有许多人询问这新样式的妆容,当场便定出许多盒胭脂去。

  前院望春馆里住着的赵家表哥与那位赵二公子现下要动身北上了,我前日看二姐绣完了一个荷包,淡青色缎子底儿,绣的岩石青竹,一看就是男人戴的样式,后来再去就没看到,应是已送人了。可大哥哥身上这几日却没见过那个荷包,你说这荷包是送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