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盯着净白的胭脂盒,缓缓扬唇一笑。

  赵斐还说,若求得文氏次女为妻,此生不纳二色,无异腹子,一生一世,比翼成双。

  她盯着胭脂半晌,忽然对未心道:“铺子的名字是沁儿取的,主推的款是你定的,商铺匾额上一枝梅是阿姐画的,现下我给这第一款咱们自制的胭脂取名,你没意见吧?”

  未心忙道:“没意见,你快说,取什么?”

  “就叫,‘立群芳’。”澜心缓声道。

  未心微怔,锦心想了想,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①”

  澜心笑着道:“虽然独立枝头,却已然胜过群芳烂漫。”

  未心拍板道:“好,就叫立群芳。不过这名字未免太艳了些,回头再请大姐姐用瘦金体题个字,就写‘琼葩报春’四字吧,再设计一下柜台,咱们这‘立群芳’定能大卖。”

  锦心冲她招招手,“我有个好主意,听不听?”

  未心如今就差钻到钱眼里去了,登时眼睛一亮,忙催问道:“快说。”

  “这段日子大姐姐一直避不入宴,但如今家中诸事已了,往后再有帖子,大姐姐也是推拒不了的,什么赏牡丹、赏桃花、品春茶……诸如此类的宴会必然数不胜数,你将这胭脂先送与大姐姐,叫她涂抹上,再搭配一身绣梅花的衣裳。咱们家大姐姐如今那是风云人物,所到之处众人拥捧,怎么也会夸到胭脂上,何况咱们这胭脂确实好看,届时人家一问,大姐姐一答,你先就卖出去几十盒了。”

  这话说得属实不错,未心听了眼睛更亮了,“就是这样,等回头这胭脂量产了,我再定些好看的锦盒和胭脂盒,将它好生包装一番,送与素日的手帕交们,一传十十传百,名声就广了。虽然铺子开在外街,可我这胭脂质量可比咱们素日用的都好吧?”

  “不错。”锦心点点头,“这胭脂不能卖得便宜了,还要准备些成本比这个低的,不然全靠这个,在那条街上恐怕卖不出太多去。”

  未心笑着点头:“我自然知道这个。”

  因此,摘天巧的第一个主推就定下了这一盒“立群芳”。

  未心办事也不含糊,没过几日,外头又送进十来盒胭脂进来,未心上头文夫人、几位姨娘、又耽搁了两日的文姝晴,下头蕙心赵婉等姐妹,各都得了一盒,大家也很配合,四月初知府夫人办了一场赏花宴,文夫人得了帖子,便是用着“立群芳”去的。

  蕙心等姐妹亦是,如此不过二三次,“立群芳”之名便响便金陵贵眷闺秀圈里,“摘天巧”更是人尽皆知。

  开业时已是四月中旬了,天气和暖,日头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婄云终于点头允锦心脱下夹衣,换上单衣,一身清逸飘然的水绿纱衫,绫裙曳地,发上斜插一支银花丝嵌珠步摇,神情淡然,似有三分笑意,脊背笔挺,立在那里,就好似一竿劲竹,单薄瘦弱,却经得过狂风骤雨,压得住坚硬山石。

  不过在外人眼里,就像个小大人似的。

  出来逛街凑热闹的闺秀们有与蕙心、澜心、未心关系好的,笑吟吟地围着锦心捏捏小脸揉揉头发,毫不客气地把她当小孩逗了。

  弄得街角上默默守着这边的少年身体僵硬,仔细一看端着茶碗的手都有些抖——老天爷呀,那群人是疯了吗?

  她们、她们竟然敢捏文主子的脸?!

  店铺门口的婄云眼神往这边轻轻一飘,二人目光对视,均是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旋即婄云上前道:“姑娘,日头愈发大,外头热,进店里去吧,在这儿也挡住客人了。”

  的确,众人在外头站了有一会了,听了这话,未心忙拉着大家往店面里走,进屋时候绣巧悄悄凑在婄云耳边问:“方才我没想起来,怎么你也不拉着姑娘进去?这几日外头天确实惹了,回去应该给姑娘煎消暑茶呢。”

  婄云低笑着没答话:这不是为了帮帮某人交差。

  金陵蹲了快一年,这才刚见了一面,好歹能传去些音讯,不至于叫某位主子望眼欲穿,连连来信,满纸酸意地叮嘱她照顾好主子云云。

  哼,她跟在主子身边二十余年,如何照顾主子,还用人教吗?

第五十二回 这是一个,象征着崭新未来……

  摘天巧的生意出乎未心意料的兴隆, 开业第一日前来凑热闹的闺秀们便拿下了几十盒“立群芳”,随后一段时日里,立群芳也是十分畅销, 一经上架便遭哄抢。

  因为产出有限的缘故,导致如今市场上的立群芳十分紧俏, 金陵闺秀都以能用立群芳做“傲梅妆”为荣。

  便是在额间用“立群芳”点上一朵红梅, 再用珍珠装饰面靥, 眼角用“立群芳”点上一颗胭脂痣, 最后于发髻中插戴步摇,做妆容的装饰,流苏垂于额前轻曳,半掩着一朵胭脂红梅。少女画来含苞初绽娇羞带怯,妇人画来红梅怒放明媚艳丽。

  此妆容颇有唐宋古韵, 也有革新。当朝女子已不似古人追捧面妆, 常年累也下来妆容形式也逐渐拘泥于描眉点唇, 这一妆容经由蕙心在摘天巧开业当日画出, 惊艳众人,一时众人追捧, 已成流行之态。

  更有家世豪阔之女于冬日赏梅之院中命人以丝绢结红梅,悬挂梢头再办梅宴,引得各家豪族争相效仿。

  不过在未心看来, 如今天气渐热, 梅花花季早过,时下一时潮流追捧不算什么,历来闺中内院的打扮还是随着时节变幻应时应令的。等一时的风头过去了,傲梅妆的潮流便也跟着过去了。

  这段日子在各家闺秀豪门夫人狂热的追捧下,她可以说是仗着“立群芳”赚了个盆满钵满, 终于可以不担心临时应急,将早预留出来的那一份铺子钱送与文老爷,又在金陵城的繁华商街,也就是她们姐妹素日出门喜欢逛的那条街市上看好了店面——近来便常有闺秀催促她,希望快将店面开到熙宁街去,每次想要亲自到摘天巧里看看胭脂,都要绕到西四街去,周遭也没什么值得逛的,平白耗费路上的时间。

  若是开到熙宁街去,便可顺道看一看绫罗布料、珠钗金簪,也省了许多事。

  未心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摘天巧若是一直开在西四街,在有些人心中的档次就一直上不去,故而开新店已经被列入计划当中,她如今更放心不下的却是新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