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满级绿茶事业>第5章

  许棠一眼便看明白了,此处就是古代版的“种子集市”。

  肤色深重的老农沿街边蹲着一字排开,面前摆的是竹篾编篓、粗布口袋亦或是碗口粗的竹子齐齐裁断做的容器,敞口呈着黑的灰的圆的扁的各色她叫不出名字的种子。尽管她是农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可这些种子穿过千年的时光演变来到她面前时,几乎都换了一个模样,如今看来,愣是觉得各个都陌生。

  李桂红在此处可是如鱼得水,捏着几枚铜板挑挑拣拣不一会便兜了好几样种子回来。

  许棠好生好奇:“桂红姐,你这买的都是些什么啊?”

  作为一个合格的农家妇女,李桂红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骄傲:“萝卜、白菜、韭菜、芥菜、扁豆……这些都是种子,那边还有成苗,我带你过去看看啊。”

  许棠面露犹豫:“那姐你说,我该买点什么回去种着……”

  “哎!你买啥子,浪费那个钱!我匀点给你便是,小姑娘家猫大的食量,吃得了多少,你先看看能不能种活,要是能,姐下一茬再带你来啊!”

  李桂红这般的热烈妥帖,把许棠说得心服口服,认了理乖乖跟着李桂红转悠见世面去了。

  脆嫩的黄瓜苗、摸起来毛茸茸的茄子秧,许棠一路长了不少见识,脑子里习惯使然想把每一种新认识的作物都打上习性标签。庆安镇所处之地气候温暖爽利,益于繁花生长,民众赏花成风,沿街除了瓜果蔬菜甚至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花苗。等他们一行人从这一条熙攘的街市穿出来时,连孩子的围兜里都塞上了不知名的种子。

  李桂红望了望渐高的日头,牵起小儿的手:“走妹子,正街上那家当铺应该开门了。”

  许棠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包袱内侧,方才人挤人地逛了那么久,注意力全都在种子秧苗上了,也没顾得上检查自己的包袱。

  还好,里面器物鼓鼓囊囊的触感还在。

  一行四人停在当铺门外,李桂红和胡小全识趣地在外头等着。

  许棠掀开半掩着的门帘进去,正对一张高高的被擦得锃光瓦亮的柜台。

  “掌柜的,你们这儿收首饰么?”

  精瘦的前台掌柜抚须一笑:“瞧姑娘这话说的,要是连首饰都不收,我这当铺还做什么生意?”

  许棠从包袱内里掏出缠成一团的金银首饰,那晚被歹人一通刺搅弄坏的那些她都带来了,成色尚且完好的她都藏在的床底下,给自己留了个底。

  掌柜的看到柜台面上躺着的这一团乱麻,眉头不可抑制地皱了皱:“姑娘可真是……不拘小节啊……”

  说罢他掏出放大视物的单镜固在一只眼前,对着这堆流苏缠绕的东西细细解起来。

  熟手不愧是熟手,许棠觉得自己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弄利索的东西,掌柜的不过一刻钟就分门别类地理好摆出来了。

  “姑娘咱们丑话先说在前头,您这些东西,是万万没办法按照首饰的行当价收的……”

  许棠一听东西不值钱还有些着急,若是连两贯钱都换不了,那欠桂红姐的钱猴年马月才能还上?

  “掌柜的,我这些东西虽然样式毁了,可总归还算真金白银打的吧,这总能换点钱啊……”

  “姑娘莫急,您说得没错,真金白银当然能换,我方才细细瞧过了,您这些物件用料还算充足,材质成色也是上品,就算按照其本身的价值来折算……”掌柜从柜台拉过柜台面一边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顿点算,“嗯……一共算您十九两六百六十文,姑娘您看如何?”

  方才逛集市的时候许棠已经大致感受了一下此地的物价,按照一两银子一千文来计,这些钱足够她衣食无忧好长一段时间了,远远超过她的预期。

  看来王府里半个小主子的待遇着实不假,原身一团破烂首饰都能有这个价,何况家里还留了几件完好无损的。

  她欣然点头:“那麻烦掌柜了。”

  掌柜的在账簿上添了录,又问一句:“姑娘是要存银还是贯钱?”

  “嗯?”许棠疑惑出声。

  掌柜的见她犹豫,又提议到:“那……姑娘是要银票?”

  “不不不。”许棠连连摆手,“就是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么?”

  “存银便是银锭,姑娘若是不着急家用,大头便给您银锭子,好存,大笔交易也方便。若是现下就急用的,就给您贯钱,一两银子当一贯钱,一贯一千文。若是要出远门,便可给您用银票,遇上钱庄,随用随兑。”

  许棠按照一个烧饼两文钱的物价稍微大概换算了下,下定了主意:“那麻烦掌柜的给我十六两银子,剩的便给贯钱吧。”

  “好嘞,您稍等。”

  压在许棠身上的生活担子忽然就小了下来,她点了银钱数目,仔仔细细把钱财收在包袱内侧,金钱的力量托得她身形明显一顿,迈着沉重的步伐跨出了当铺大门。

  胡小全此刻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当铺门口的台阶上,听见脚步声回头:“罗姑娘你出来啦。”

  许棠看了看四周:“桂红姐呢?”

  “孩子闹肚子,桂红姐带着找茅房去了,让咱们在这儿等。”

  许棠也顺势坐下:“早上吃饱没?”

  胡小全没好意思摸了摸肚子:“没。”

  二人都不好意思就着桂红姐兜里钱吃个饱,这会儿许棠手里富余,语气稍微豪横了些:“不怕,这也快到饭点了,看见对街那酒楼没,中饭姐请客!”

  胡小全瞬间两眼放光,眼瞧着就要被对街的饭香勾走,桂红姐就领着孩子回来了。

  许棠起身,手上麻利地从包袱里掏出两贯钱:“桂红姐。”

  打许棠说要去当铺,李桂红就估摸着钱能要回来了,但没想到有这么快。眼前这妹子前脚进后脚出一点不拖泥带水就还了钱,做事这般爽利,真是对了她李桂红十成十的胃口,她嘴上客套着:“妹子不用这般着急,眼下你才来,用钱的地方还多,安顿好了再还也是可以的。”

  许棠向来是一个不喜欢欠人情的人,更不要说欠钱了:“这钱拖了这么久,既然我接了周家大爷的宅子,早还一日我便心安一日,不然以后我怎么好意思再找姐姐帮忙呢!”

  李桂红听得舒心,不再推拒许棠的手,细细收了两贯钱:“今个儿上街欠条没带在身上,等咱们回去我定亲自给妹子送来烧咯!”

  胡小全的肚子传来恰到好处一阵咕噜,许棠亲热地拉了李桂红的手,抬脚就往街对面去:“走,桂红姐,今日中饭我请客,咱们去对面酒楼好好吃上一顿!”

  李桂红一个大力把许棠拽了个踉跄:“哎呀妹子,我可真没瞧出来你这个败家样!你瞅瞅,那‘会隆酒楼’是咱们小门小户去的地方嘛,巴掌大个盘子装点鸟食,就收咱们好几十文,摆了明的宰客!听话,有钱也不是这么糟蹋,你要请客姐带你去个好地方!”

  李桂红这一通长辈般的唠叨,听得许棠莫名鼻子一酸,忽的就想起她过世多年的奶奶。

  她吸吸鼻子:“好,那就听姐姐的。”

  李桂红挽着许棠,胡小全抱着娃,几人在胡同街巷里七拐八拐,忽的闻到了一阵浓郁醇厚的大肉香。她耸耸鼻子:“嗯,就是这个味儿。”

  穿过这处转角,往前氤氲的热气中飘摇着一处旌旗招牌——大刀牛肉面,十五文一碗。

  这是一家隐藏在胡同深处的小店,还没到饭点,不大的铺面里几乎都快要坐满了人,煮肉下面的大锅就支在巷道里,伴着哔啵的柴火生,翻涌出腾腾的热气。

  三人来到店面前,许棠往一人宽的大锅里瞧了一眼,大块敦实的牛腱子肉浸泡在各味调料组成的卤汤里,压不住汤汁自下而上的沸腾之势,连带着在锅里颤颤悠悠地颠着,每一次汤汁与肌肉纹理的碰撞,便是又一阵直钻肺腑的浓香。

  李桂红轻车熟路进店捡了张桌子坐下:“你俩吃辣不,他们家的辣子也是一绝。”

  许棠和胡小全异口同声:“吃!”

  “老板,三碗牛肉面,一碗少辣子!”

  “好嘞!三碗牛肉面,一碗少辣子!”

  许棠想了想,连忙补一句:“老板,三碗都另加一份浇头,钱另算就是!”

  “好嘞!三碗牛肉面,一碗少辣子,都多加一份浇头!”

  充分揉和的面团从盆里揪起来,被常年驰骋面摊的熟手迅速拉伸延展,复又从头叠合,数次的拉伸延展,面团由粗变细,摔打在洒了生粉的案板上,扯出最适宜在热水中翻飞变熟的粗细。

  扯好的面条放在一旁的簸箕里,下面师父的随手松松一抓,便是稳稳的二两打底,竹篾编制的煮面篓挂在锅边,末端浸在滚开的沸水之中,先塞上几片时令的鲜嫩菜叶子,再把现拉的面条投入篓中,长筷翻搅开来便可去备汤料。

  三个脸大的粗陶碗端出来摆在案条上,半勺卤制牛肉的汤料打底,加以适量的盐、胡椒粉、酱油,再辅以一小勺猪油,从卤肉锅中选出合适大小的肉块,码到案板上,肉质近乎软烂的牛腱子肉不必费力去切,大刀阔斧随意几下便散了架,堆在一旁等待装点面条。

  竹篓中的面条俨然熟透,提着竹篾长柄从汤锅中带起,顺势扣到粗陶大碗中,方才篓底的鲜蔬此刻便生翠翠地铺在了面上,大刀一带,方才切好的牛肉连汤带汁铺满,熟油辣子足足一勺铺在面上,葱丝芫荽一撮,两滴热热的芝麻油浇下,激发出窜鼻的鲜香。

  另加了浇头的三碗面摆上桌,愣是满满冒了尖,汤汁是浓郁的茶色,面条是热气腾腾的白,再加上辣子的红鲜蔬的绿,田间地头最原始的食物色彩,勾起了本能无法抑制的食欲。筷子下碗翻拌,碗底的调料和面上软烂的牛肉纷纷藏入每一根面条的空隙之中,力求给到每一口咀嚼最为扎实丰富的口感。三人食欲大增,一时之间沉迷进食,耳边只余碗筷碰撞面条吸嗦之声。

  小孩子胃小,早先吃的烧饼到这会儿也还没饿,李桂红特意要的少辣子也没吃几口就挣扎着要下地玩,李桂红忙着吃面,又怕孩子撒手没,两难之际怀里的孩子忽然就不闹腾了,奶声奶气冲着外面叫了声:

  “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