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纯爱总局人渣改造中心>第75章 ACT2·破国

  75.

  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

  皇帝这一病来势汹汹,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衰败下去,不过短短时日里,整个人便迅速苍老了, 与数日之前威严深重的帝王判若两人。

  但无论是病的有多么厉害, 他只要活着有一日, 便依旧是这个天下的主人,是九州四海, 八荒六合独一无二的君王, 依旧拥有着说一不二的生杀大权。

  楚歌一直是这么以为的,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的认知究竟是偏差的有多么的厉害。

  天无二日, 国无二主。

  皇帝已然迟迟暮年,缠绵病榻, 而他的继承人——大周的太子, 则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

  没有多少时日, 皇帝便会撒手人寰, 太子则会顺理成章的继承他的一切。

  理应是父慈子孝,帝威臣恭, 然而世事的发展往往出乎预料。

  .

  在皇帝允许他去边疆沙场后, 楚歌选择了入宫侍疾。

  父母在,不远游。

  皇帝只是这个世界的人物,并非他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但是楚歌来到了这个世界里, 占据了姬楚的身体,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在知晓了皇帝沉疴后,一走了之。毕竟姬楚是皇帝最心爱的儿子。

  抛开那些隐隐然快要迈过警戒线的事情,皇帝对他,无疑是很好的,如同一位真正的,慈爱的父亲。

  皇帝依旧会起来批阅奏折,不过从强度上讲已然大不如前,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侧躺在龙椅上,让楚歌念给他听。

  这活儿楚歌做是能做,但做起来却是胆战心惊,他一点都不想涉足朝政的啊?!

  有句话叫知道的越多死的就越快,世界上最能够保守秘密的就是死人,这种接触军国大事儿的活计,横看竖看危险指数都已经点满了。

  天知道他只想做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娇纵肆意,一窍不通……只有一张脸能看的纨绔小王爷啊。

  楚歌是这么想的,面容里不禁就带了点儿出来,叫皇帝看到他这愁眉不展的模样,一阵阵好笑:“我儿不过读个奏折,怎么看着比上战场还艰难。“

  楚歌可怜巴巴,又小心翼翼:“……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不该让我知晓吧。“

  皇帝说:“你是朕的儿子……你不当知晓,还有谁当知晓。“

  楚歌只想高呼“爸爸再爱我一次“,赶紧放了他这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这不是皇帝还有个,已经培养了二十多年,专业素质杠杠的,内外评价也顶呱呱的长子么。

  楚歌小心翼翼道:“……我哥?“

  皇帝“哼“了一声,道:“你倒是兄弟情深,这时候都不忘了他。“

  楚歌干笑道:“那不是……是我哥哥么。“

  皇帝终于睁眼,瞥了他一眼,里面蕴含的意味之熟悉,几乎让楚歌一瞬间就想起来总是在脑海里活跃的统子,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你呀,都不是小孩子了,可长点儿心吧……省的哪天被人卖了还数钱。“

  好像是哦。

  他的便宜哥哥可是对他在酒里下药欲行不轨,结果被皇帝直直抓了个正着的呢。

  有了这件事,楚歌怎么都应该和太子决裂了吧。

  不过无论是姬楚还是楚歌,酒量都是可怜至极的三杯倒。按照当时楚歌已经喝懵了什么都不晓得的特性……以为只是看见了太子,然后就和赵从一滚做了一团,也是有可能的吧。

  皇帝斜睨了他一眼,吐出来一个字:“念。“

  于是楚歌就被抓了壮丁,拿着御案上的奏折,一本一本的念给皇帝听。

  只不过念了半天都折子,他就觉得头晕脑胀。

  这群写奏折的大臣,不是世家出身,就是寒门苦读,内里多多少少有两把刷子。说好听点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说不好听点就是全局灌水废话连篇,前一百字问皇帝安,中一百字颂皇帝德,末尾了还有一百字,终于简而又简的说究竟发生了啥事儿。

  就为了这三分之一讲实事儿的文字,楚歌要把前面那些佶屈聱牙骈四骊六的排比给全部看完,差点没炸了脑芯子。

  而且皇帝现在病着,动笔是不会动的,一直闭着眼,听楚歌念完,沉吟或短或长,便说出决断,让楚歌批在奏折上,再落下玉玺。

  如果说一开始让他念奏折就很震惊了,这一下简直没把楚歌的胆子都给吓掉了,情不自禁呼唤道:“卧槽,统子,你说我爹他啥意思啊!这朱批是能让我写的吗!“

  老半天都没有听到熟悉的电流音,楚歌这才想起来,他家统子回局里去下资料听讲座,学习深造去了,这段时间都不在。

  皇帝久久的没有听到笔墨摩挲沙沙声,问道:“我儿怎么了。“

  楚歌苦着脸:“我的字和父皇的字不像啊。“

  ——所以就把这活计给免了吧。

  他眼巴巴的望着皇帝,简直用尽了平生的演技,一张脸看着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孰料媚眼全部抛给了瞎子看,皇帝闭目养神,只吐出了两个字:“无妨。“

  这哪里是无妨,这压根就要人命了吧!

  楚歌欲哭无泪,万万没想到,自己来皇宫侍疾,接下的居然是这活儿。而他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赵从一在楚王府里,而他最可靠的贴心小棉袄统子……这段时间也回局里去学习了。

  如果说这样还是好的,那么接下来就更加惊悚了,皇帝开始询问他的意见了。

  楚歌能够怎么回答,楚歌什么都回答不出来,他面对皇帝的问题差点没有“汪“的一声哭出来。

  他的便宜老爹究竟是嘎哈了突然抽风,来考他这些超高难度的问题。姬楚小朋友明明接受的是放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喂,怎么可能回答的起来这些啊!

  楚歌抱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大无畏精神,直直的跟皇帝讲自己不知道,他可指望着皇帝放过他了,也真的是消停了一会儿。

  哪知道皇帝就开始说完决断让他批在奏折上,然后开始给他讲为什么要这么批了。

  楚歌满脸木然,非常想要让皇帝意识到自己是快实打实的朽木不可雕。但他是朽木,姬楚不是,脑海里时常会有灵光一现的念头冒出来,犹犹豫豫的说了,博得皇帝赞赏眼神。

  可问题是皇帝嘎哈要教他这些啊!

  这压根就是太子的业务范围好吧!

  工作内容考题范围完全超纲了啊!

  .

  楚歌心里这么想,但每每触及到皇帝欣慰的眼神,询问的话语到了嘴边,就又被吞了回去。

  皇帝现在还在病里,就算是哄他开心了……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偶尔皇帝会跟他讲起他小时候的事,听起来姬楚幼年时还很是乖巧的,软软糯糯跟个小汤圆似的。

  楚歌将之与自己所接触到的姬楚的记忆一一对应,仿佛自从那一场大病之后,姬楚的性子就彻底的变了。

  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却如镜花水月般模糊不清,反倒是因为努力追寻的行为,惹得头又渐渐疼起来。

  .

  整日守在皇帝身边,给他念奏折逗趣讲笑话。习惯以后还算好,虽然见不着赵从一,难免有些寂寞。

  楚歌按部就班的窝在皇帝身边,浑然不知那些奏折被分发回去后,不动声色间,掀起来多大的风浪。

  有那些个品级不够的官员没见过朱批,见着有玉玺印记便已是奉为圭臬,但还有些见过皇帝御笔的,却清清楚楚认出来,这上面的字……完完全全就不一样。

  这可当真是惊天波澜,联想到这段时日里楚王长居宫中,由不得人不生出揣测。

  .

  东宫。

  长明宫内,上下惶惶,宾客,长史,谕德瞧着那摊开的奏折上的朱批,清秀挺拔的字迹,无不心中惊愕非常。

  你一言我一语便是说了起来,不乏有争执辩论。正座之上,太子素服玉冠,神色清湛,翻阅着手中批下来的折子,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一人道:“依殿下之见……这当是何人字迹?“

  太子目光垂落在朱红的墨字上,漫不经心的想,这应当是何人的墨迹呢?

  宫中的太监公公,识得字的,能秉笔的,哪个的字迹他不认识,也没见得谁,能够大剌剌的直接落笔在这御前奏折上。

  这朱红的墨字,他只消看一眼,便能够认出来。

  太子眼眸不动,却微微笑了。

  他的好弟弟啊,总是给他这么多惊喜。在这本当由皇帝批下的奏折上留下墨字,本朝至今……也就只有他一人做到过。

  有人大胆道:“殿下,这字迹您瞧着可眼熟?“

  太子道:“诸位大人心中已有猜测……又何必要孤再说出来。“

  这便是默认了。

  当下有人大惊失色,一时间,什么乱七八糟的揣测都出来了。一个个的浮想联翩,竟还有人觉着,这是皇帝偏宠楚王,将要废太子的征兆。

  话没这么说,意思就是这个意思,猜测出口自知失言,那人就跟个鹌鹑似的低头不说话。

  也没人把这话当真。

  实在是楚王骄纵肆意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纵使这段时日来早已收敛了不少,甚至都闭门苦读,博得国子监祭酒并数位大人称赞,东宫里也没人当个真的。

  太子襁褓之中便得封储君,兢兢业业二十载,博得朝堂交口称赞,论什么不比楚王强多了?

  又有宾客道:“莫不是陛下……欲要敲打殿下?“

  太子道:“何以见得。“

  长史道:“殿下近日欲替昔年平北将军岳行简一事翻案……恕臣直言,此举太过冒险了些,虽可得到军中平北将军一系旧人支持,可惹怒了陛下,未免得不偿失。“

  翻案一事,众人皆知。

  前些时日朝堂上闹得是沸沸扬扬,也不过是这段时间皇帝罢了早朝,龙体欠安,才稍微消停了些许。

  军中旧人,昔年老臣,皇帝亲信……彼此攻诘责难,几乎闹成了一锅粥。

  又有宾客续道:“……殿下何苦如此,不若日后大赦天下,亦可洗刷岳将军污名。“

  太子作为暗中推动此事之人,东宫之内部分幕属,并不是不心存疑虑的。

  然而亦有部分属僚,却是知道个中真相,此时也并未开口,静待太子回复。

  太子悠悠然叹气道:“那如何相同?若等到日后再来行这事,终究是换了人物,隔了一层,平白落人口实……日后百姓谈论起来,却指不定说,是为了抵御外寇,整顿军心,才不得不将昔日早已定论的一事翻案。“

  “岳氏一心为国,满门忠烈,却被小人诬陷,落得如此结局。时人不知昔年旧事已久,只把那强加的罪行都当了真,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这样又如何算是洗刷了当年的污名?“

  众人沉吟细思,默然不语,显是知晓其中的关窍。

  太子环顾四周,声音清朗,不疾不徐:“时之彦士,国之良将。以忠心赤胆报国,又怎可辜负岳氏满腔热血……不瞒诸位,昔日岳氏遗孤,便是被送入东宫之中,先生时常教孤仁义礼信,忠孝廉耻,孤分毫都不敢忘。“

  “如今边塞狼烟起,正是用兵之时。眼下正乃平反洗冤最佳时机,又如何能够错过?“

  一番话缓缓说罢,堂内一时沉寂,众人面色或悲或喜,林林总总,各自不一。有昔年经过了那冤屈一事的,已然要老泪纵横,但也有老成稳重者,依旧沉吟细思,心存疑虑。

  终于是有人叹道:“殿下此心昭昭,日月可鉴,岳将军若是泉下有知,必当感激涕零。“

  “但终究……此举太过于冒险了些。“

  太子淡淡道:“大不过被父皇责罚一顿,舍了这储君之位不当。“

  此话一出,四下震惊,众人连忙叠声劝阻,请他慎言。

  “如今楚王恩眷深重……殿下可还请三思。“

  “若殿下与陛下离心,便不是好事了。“

  凝视着手掌中清秀的朱批,太子垂着头,隐去了眸中的晦涩,道:“眼下那岳氏遗孤便楚王府上……便是换了他,想必也是要竭尽全力翻案的。“

  立时便有人问岳氏遗孤是谁。

  唇角挑起凉薄笑意,转瞬即逝,快得只像清晨叶尖的露珠,太子缓缓道:“赵从一。“

  先时尚且有人未曾反应过来,等终于想起来这名字属于何人,一时惊愕。

  这难不成便是楚王极度宠爱的那个侍卫?

  忠烈之后,委身于人……竟至于此!

  从堂内诸位宾客面上不动声色扫过,惊讶错愕神情一如预想,太子轻轻一笑。

  他是风清月朗,河白霜天,从内到为,都透着悠悠然的遗憾与叹惋。

  只说是为了避人耳目,不得不将赵从一指到楚王府上,却没想到是将他推入火坑,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立时便有人劝到,殿下不必自责,原是一番好意,谁也料不到,竟至于此。

  太子徐徐道:“但此事终究因孤而起……若不能将他解救出来,孤恐怕寝食难安。“

  宾客叹息道:“殿下当真心慈。“

  便是敲定了一番,如何要将赵从一从楚王府那火坑里解救出来,不能再让他被楚王折辱下去。

  无论是送入学府,还是送入军中,都比在楚王那个小魔星的手上要好。

  他是岳氏遗孤,合该上战场杀敌,但归根究底,终是先要洗刷昔日冤屈。

  众人皆望向太子,便见得他目光怅然,终究叹气:“当初的事,终究是父皇错了,被小人蒙蔽,以至残害大将,忠魂难安。“

  此话直言皇帝之错,堪称大逆不道,一时堂内人人噤若寒蝉。

  唯有太子,眉目清朗,一身浩然,却似是浑不知,自己究竟说了什么。

  亦或是,内心原本便认为是如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太子悠悠然叹气,却是起身,朝着四周一拜。

  堂内只听得他语音,日月可鉴的诚挚。

  “孤欲使昔日忠魂安息,还请诸位襄助。“

  .

  楚歌久居宫中,日日给皇帝读奏折,也知晓了此事。

  他初时还是高兴的,读到有好些个大臣上奏折请求彻查昔年岳行简一案,以为平凡之日可待,但皇帝的反应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原本就在病中,几乎可以说是勃然大怒起来,一时气得将满案牍的奏折都扔了一地,骇的楚歌战战兢兢,跟个鹌鹑一样,不敢说话。

  那奏折一连好几本讲的都是这事儿,楚歌缩着脑袋捡起来,读也不敢读,只得悄悄放在一边。

  皇帝余怒未消,胸口剧烈起伏,盯着那散落的、堆积的奏折,眼中血丝密布,忽然间,剧烈咳嗽起来。

  那当真是要将心肺都咳出来的架势,唬的楚歌连忙上前,拍背给皇帝顺气。眼睁睁的看着皇帝面色变差,生怕他一口气提不上来,连忙出去让太监喊来御医。

  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药喝下去了,皇帝终于平稳了些许,楚歌扶着他到床上躺下,坐在明黄的垫子上发呆。

  这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啊?

  皇帝怎么会气成这样,难道因为觉着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了么?

  楚歌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也没有人跟他商议,统子喊也喊不答应,只能一个人坐在榻下的垫子上发呆。

  过了许久,似乎有个虚弱的声音在唤他,楚歌回头见着是皇帝醒了,连忙上前,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水。

  皇帝缓缓抿着,问他:“我儿怎么看?”

  楚歌脸跟苦瓜一样,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当然是希望能够给赵从一家里平反的,但这个时候说出来……和找死没什么区别的吧?

  楚歌嗫嚅道:“不知道。”

  他以为皇帝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逼出来一个答案来,心脏都悬着的,没想到皇帝却是重重的哼了一声,朝他招招手,示意他过去。

  楚歌俯下身,埋首在明黄的锦被间,皇帝靠在软枕上,一下一下,摸着他的头发。

  皇帝目光既是沉痛,又是叹息,望着自己这个脾性娇软的小儿子,看着他乖乖的伏在自己掌下,恍惚间却像回到了很多年前的样子。

  当年有刺客混入,想要行刺,最终却是太子遭受了那一劫。

  病中垂危,眼看着就要没了命,却被一个古怪的法子燃起了希望。将长子身上的毒过渡到幼子身上,不是不遗憾和内疚的,皇帝内心几乎被愧疚占满,加倍的宠爱,但幼子却性格大变,成了那副样子,再也回不了头。

  后来又是到了什么时候,又生出来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目光晦暗,却想起来病中消瘦而苍白的脸庞。这孩子自从得知他生病,便日日守着,脚不沾地,连王府都没有回。

  曾经有一度,皇帝以为幼子的灵慧聪颖早就随着那一场巨变而消失,却在着一段时日来,知晓那一切都只是被压制,他的幼子,骄纵外表下柔软的脾性,依旧和当年没什么改变。

  如此的柔软,便是在太子做下大逆不道的事情后,依旧顾念着这个哥哥……日后等到太子继位,又怎么在兄长的手里讨生活?

  皇帝转眼便下了决断,剧烈的咳嗽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脑袋。

  楚歌察觉到他的意思,乖顺的抬起头来。

  皇帝的目光温和且慈爱,在那之下,却有一丝并不曾掩饰的杀伐之气:“我儿,前日里你说想要上战场,可是当真?”

  楚歌不明所以,还是点了点头。

  皇帝道:“西极苦寒,北夷荒漠,都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若去南疆。”

  楚歌断没想到皇帝会这时候提起来,一时都惊住了,都没怎么想,就摇了摇头。

  皇帝的语气并不容拒绝:“听话。”

  这一看就是要出什么事儿了吧,不然为什么要突然把他支开。

  楚歌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压根不管皇帝怎么说,总之就抱着不走不松口。

  皇帝看着他明摆着耍赖的脸,心里有些苦笑,又有一股暖流缓缓划过。这具身体没人比他自己更明白,当真是撑不了多久了,若不在此之前将幼子支出帝京,替他寻一山高水远,物阜民丰的好去处,又如何能安心?

  .

  接下来数日几乎都成了拉锯战,皇帝要将楚歌支走,楚歌却不愿意。

  折子雪片一样的飞来,皆是请求皇帝彻查昔年平北将军一案的,初时尚且勃然大怒,到后来,皇帝的目光早就变得冷了。

  一个个名字划过去,连接成线,交织成网,无不指向了在最后的那个人。

  ——太子。

  他的长子,和他相似极了的长子,当真是恨不得,立时将他给气死。

  真是好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在想要不要换个继承人,奈何楚歌扶不起来,并且太子先下手为强……

  太子一肚子坏水,借助外力把楚歌and赵从一分开

  要被热的融化成冰箱贴了

  201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