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87章 IF线 马应龙

  某顾姓奸臣对自己丧心病狂之举一无所知,他只想为刘嘉分忧,提出不少优化组织结构的解决方案。

  顾宗华的思路偏理性,条条框框递进,用这种思路来设计组织架构挺好。

  但是用来培养护肤品的品牌忠诚度就不行了。

  “护肤品的客户跟彩妆的客户不一样,你拿射速射距就能说服他们下单去买,我可做不到。”

  刘嘉摆事实讲道理“你卖出去的东西,一枪爆头就是效果,我总不能一抹就白吧真有那效果,我还不敢卖呢,那得添多少重金属添加物。”

  “我卖的不是商品,是信念。就比保险公司稍微强一点,在他们那里花钱买个安心。要是真出了险,他们赔的是真金白银,我这要是没效果,那只能解释为每个人的肤质和吸收能力不一样。”

  根据刘嘉观察身边人的心得,当真正的皱纹出现的时候,唯有医美动刀子破皮注射才能有所改善,抹什么霜啊露啊的,统统没用。

  但是并没有人能说得清,人从二十五岁开始抹这些瓶瓶罐罐,到四十岁还没什么皱纹,到底是这些护肤品的功效,还是人家爹妈给的基因好,就是衰老得慢。

  有人用两三千一瓶的面霜都感觉没用,这上哪儿说理去。

  刘嘉要做的是必须打造出几个爆款,让消费者一下子被它俘虏,从此就算出的东西平平无奇,也会有大量的死忠粉。

  这就是她要来拜访辉瑞实验室的原因。

  辉瑞是一个药企,刘嘉希望能找到通过护肤品解决换季过敏、皮肤干、起痘等等重大问题。

  她记得在后世,有护肤品可以做到立竿见影,什么涂上去过了一夜,第二天发现痘就瘪下去了之类的。

  辉瑞的接待人有点懵。

  他们刚刚从卖柠檬酸的业务中拓展出来,正摩拳擦掌想像拜耳那样搞出阿斯匹林来,轰动整个世界,就有一个女人跑来问他们能不能开发解决过敏、皮肤起痘这种小问题。

  辉瑞表示他们的梦想是拯救人类的生命,不能因为皮肤上出现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红斑就占用他们宝贵的科研人员。

  刘嘉从他们悲天悯人的发言中,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他们的理想挺简单人快死了,一定会愿意付大价钱买药,一颗药卖几百上千块都会有人愿意买。

  脸上起个痘,五六七八天怎么都会自己好,而且生理上也不像感冒那样,有严重的不适感,只要不照镜子,就什么都没有,付钱的意愿不够强烈,卖不出价。

  刘嘉跟他们举例过敏会死人的,也是保命的药物。

  辉瑞的接待人员耸耸肩“谁会明知道自己吃花生过敏,还非要去吃花生呢”

  刘嘉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她的观点,辉瑞的人认为她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等刘嘉走后,他们还把这事当做一个笑话“这个中国女人一定以为我们开发药品跟她设计一款新衣服似的,几个月就能做出来了。”

  刘嘉只得发跨洋电报,问拜耳有没有这方面的科技积累,至少不要从零开始。

  万万没想到,兜兜转转,还得是宇宙的中心法国。

  1890年,法国人夏尔罗贝尔里歇就发现了狗过敏症状,凭此拿到了1913年的诺贝尔奖。

  1907年,法国人又人工合成了组胺。

  锦儿奉命找到夏尔实验室,询问他对外涂的抗组胺药物是否有研究,然而夏尔同志居然跳槽了,他不研究过敏反应,去研究血清了,而且血清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已经研究出好几种大病的血清疗法,并且他正在致力于再多找出几种要人命的病例治疗法。

  当然,如果刘嘉想的话,她可以往研究所砸钱,让他把研究重心转移到治疗皮肤过敏上。

  不过算了,性命比较重要,与人命相比,皮肤过敏确实是可以放一放的。

  不过她找辉瑞问药的事情,一层层传到法拉盛华人区,然后有人自称姓马,找到刘嘉,说自己有个八宝古方,消炎明目,能治红肿,问刘嘉愿不愿意买。

  刘嘉前往法拉盛,一时在迷宫似的小巷子里迷了路,便向一旁卖水果摆摊的小贩们打听那人的住处。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阿姨一听,脸上的皱纹都笑挤在了一起“哈,又是找马师傅的,他是不是告诉你,他有个八宝古方可以卖给你”

  “你怎么知道”刘嘉心想,一定是遇上骗子了,如果真的是好药方,照这么满大街都知道的情况,哪还能轮到自己

  另一个小贩回答“嗐,他都叫卖一年多了,法拉盛的邻里街坊谁不知道啊。”

  “是骗子吗”

  “差不多。”

  老阿姨此时非常热情地塞了一把瓜子给刘嘉,绘声绘色地描述起那个马师傅是怎么坑人的。

  之前那个买家,也是听他吹得天花乱坠,人还是从千里迢迢从旧金山跑过来的,花重金买下了他的祖传保密八宝古方。

  结果,打开古方一看,那方子上就写着麝香、牛黄、琥珀、珍珠、冰片、炉甘石、硼砂、硇砂。

  份量,没有。

  配比,没有。

  谁先下谁后下,没有。

  怎么炮制,没有。

  炮制时间,没有。

  真的就只有八个名字。

  那位马师傅还振振有词,说他家的古方就这些,一般人连这八味药都不知道呢,花钱买个明白。

  马师傅是地头蛇,第一个中招的倒霉蛋只得认栽走人。

  这第三个从旧金山来的人脾气火爆,听说家底也不那么清白,跟份子有来往。

  当时不少人听见枪响,据说是第三个受害者亮出家伙了,马师傅只得退钱认怂。

  法拉盛附近的人都知道那次的事,并引为笑谈,刘嘉要不是没找着路,主动问人,又刚好问到一个倾诉欲爆棚的老阿姨,少不得也要费一番周折。

  刘嘉又问是不是那药也没马师傅吹得那么神,老阿姨摇摇头“药是好药,只不过,药方压根不在他手上,他又不是长房嫡子,光绪年间就跑美国来了,又不继承家业,人马家凭什么把药方给他啊。”

  老阿姨继续说那马家的定州眼药确实好,眼睛得了什么毛病,一涂就好。她上回眼睛红肿,迎风流泪,就是靠定州眼药给治好的。

  “方子是假的,药是真的。”老阿姨那一通吹,吹的就好像传销组织的得力干将。

  刘嘉听着半信半疑,忽然旁边一个年轻人说“什么定州眼药,人家叫马应龙。”

  “哦,对对对,后面改名叫马应龙了,瞧我这记性,就记着故事的前半拉。”

  至此,刘嘉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故事来纽约的人,是马家三房的庶子,1881年就跟着淘金热跑到美国来了,结果那会儿旧金山已经没什么可挖的,于是他又跑到纽约,整天打着百年名医的旗号,其实他自己就是个混子,没真本事。

  就靠写信回本家,让本家帮着寄一点药膏过来撑场面,书信过去,药膏过来,再加上他不给钱,本家的子侄完全是出于一点宗族情份,找要到美国来的人捎带一点,根本就不够他发家致富的。

  于是他就宣称要对外出售古方,骗人钱财。

  没想到刚骗了三个人,就遇到硬点子。

  刘嘉大概猜到,他为什么找上自己了。

  她是从法国来的女人,这位马师傅大概觉得自己非常的纯良无害,天真老实。

  刘嘉唯一好奇的是马应龙,它不是卖痔疮膏的吗痔疮膏被人无意中抹了眼睛,才被当作眼膏用的,怎么现在就管它叫眼药

  小贩们压根不知道痔疮膏的事,只说不知道。

  算了,这不重要,反正,有了名字,还怕找不着人

  马应龙可太好找了,铺子就开在北平的大马路上。

  就是他们没有电报挂号

  写一封信,飘三个月才能寄到他们手上

  没办法,还得找顾宗华在国内的商业合作伙伴,代为转达。

  祖传药方就不想了,能签下独家代理权就可以。

  顺便刘嘉还提出,不如顺便做个痔疮膏,请注意区分味道,不然会抹错。

  马应龙药铺的人虽然不理解,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反正,都是消炎去肿,只不过是有些药物的成份需要加重,有些药物的成份减轻一些罢了。

  刘嘉对马应龙眼膏还是很有期待的,虽然,她从来没有用过,但是网上疯传用马应龙当眼霜,黑眼圈和熬夜导致的肿眼泡马上就好,神速。

  一觉醒来,有几个股票跌了,因为苏波两国在这一天的凌晨签定了停战协议,这些与武器相关的公司股票应声下跌非常正常。

  对于此事,摩根的分析员早已在第二次节目里给出预警。

  抱着侥幸心理没跑的人被套牢,其他老老实实听话的欢欣鼓舞。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投资分析栏目的第三次播音,收听率比前两次竟然翻了一倍多,连带着收音机的销售量、股票账户的开户率也急剧攀升。

  “大概现在西门子最后悔的就是把收音机的独家代理权给了我,不然他们现在就可以绕过我这个中间商,大赚一笔”刘嘉笑得非常开心。

  当初那笔开发费用,就连知道未来走向的刘嘉都连着几天没睡好,认认真真分析了利弊,才忐忑不安地掏出来。

  身在局中的西门子,又怎么会在整个德国经济都快要瘫痪的情况下背负这么大的风险。

  刘嘉给广生行和马应龙的代理协议里,都要求这两个商行给她重新包装的权力。

  广生行的包装还算讲究,但也不太符合欧美人的品味。

  马应龙就更别提了,就是图一个实用、实惠,那包装水平,实在卖不出高价来。

  这两家商行觉得刘嘉是个厚道人,卖出门的货就是泼出去的水,更何况刘嘉是在欧美销售,他们也不可能派监督员到这么远来监看刘嘉是怎么对待他们的货物。

  天高皇帝远,刘嘉还这么守规矩,于是,两家回复得挺爽快,唯一的要求就是包装上必须有他们本家的品牌字样,不能全给抹了。

  操心的人,就有操不完的心。

  证券上的事搞定了。

  专卖店搞定了。

  跟国内签代理的事情也搞定了。

  开发新品的事已经交给别人掉头发了。

  顾宗华以为有机会可以跟刘嘉花前月下聊点啥,结果,刘嘉一杯茶、一支笔,一撂稿纸盯一天她要为广生行和马应龙想在各个国家使用的广告词和宣传口号。

  “其实你可以试试广告公司,让他们帮你想。”

  此时纽约的商业已经发达到有许多家广告公司,只是刘嘉没有看到能像杜蕾丝的广告团队那样让她眼前一亮的文案。

  刘嘉学过广告学,知道六十年代美国有三大创意大神,但是如今三位创意大神中有两个刚满十岁,还有一个正在凯迪拉克公司学习怎么写文案呢

  等等

  有学习,就有学习的对象。

  知道要寻找的目标后,有的放矢,找人就容易一点,刘嘉找到了广告大师玛克玛纳,委托他完成一揽子的产品文案包装。

  眼看着刘嘉终于完全闲了下来,顾宗华才向刘嘉提出“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荣幸,邀请刘小姐今晚与我一同看电影”

  此时的电影院没那么多电影可挑,一天就只有一两部电影可选。

  情侣们看电影也不是目的,所谓看电影,就是约会的借口。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当刘嘉看见今日上映的影片是李侦探在巴黎,顿时双眼放光,上周锦儿确实提过这电影在法国准备上映,但没说具体什么时候。

  刘嘉正为电台和专卖店的事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没太在意,反正上映一段时间再看票房和反馈才是准的。

  “美国居然已经有了”刘嘉激动万分,这是她第一次投拍电影。

  人生第一次,总是让人激动。

  银幕一亮,她的双眼就紧紧盯在银幕上,在心中暗暗数着植入了多少次广告,并分析植入的广告是否过于突兀,有没有让人产生希望拥有同款的愿望

  至于边上坐的是人是鬼还是顾宗华,她一丁点感觉都没有。

  剧情到惊险处,前排的小姑娘尖叫一声,扑到身旁男孩子的怀里,男孩子紧紧抱着她,轻声安慰。

  顾宗华默默看着,心里有点羡慕,他也想有展示男子气概的时候,可惜刘嘉大概永远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回酒店的路上,两人聊起电影剧情,顾宗华提起刚才那个惊险桥段。

  坏人绑了女主,还用刀刃抵住女主的脖子,男主用枪对准坏人,坏人狞笑着要男主跪下,把枪丢掉。

  为了表现男主铁血毅勇,枪法如神,男主与女主对眨了一下眼睛,然后女主头微偏,男主一枪将坏人爆头。

  顾宗华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跪下来,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再开枪。一点都没有让步,劫匪的精神会紧绷,这个时候开枪太危险了,他的刀很有可能会伤到人质。”

  刘嘉笑道“诶不是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君亲师吗怎么说跪就跪”

  “喜欢的人,就是亲啊,比师还重要。”顾宗华认真回答,“别说跪,如果要我代你去死”

  顾宗华说得情真意切,刘嘉听得心里发慌,忙伸手捂住他的嘴“那不行,你可得努力活到一百二十岁,看看我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回到酒店,两人吃过浪漫的烛光晚餐后一同回到房间,顾宗华的房间先到,刘嘉却拉着他的手不放“一起看完电影,还有别的事你愿意和我一起做吗”

  这种时候,真男人怎么能说不愿意。

  然后,她就这么拉着顾宗华的手,一起回到她的房间。

  屋内暗香萦绕。

  “你等我一下。”刘嘉向顾宗华一笑,转身进更衣间。

  很快传来衣料摩擦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音,顾宗华的心底像被猫抓似的。

  听着刘嘉脚步越来越靠近门口,顾宗华的心越跳越快。

  然后刘嘉还穿着出去的那身衣服,手里拿着两支笔,一撂稿纸。

  “这么贵的酒店连纸和笔都没有,幸好我带了。来,坐”

  刘嘉将两把椅子搬到写字台前,自己先坐下了“我一个人实在来不及写,帮帮忙,我写植入广告的效率感知反馈,发回巴黎给锦儿参考。你写影评,我明天找报社刊登出去,还有电台也要轮播”

  顾宗华忍不住笑起来,这才是刘嘉。

  他写完一大段,抬起头来,看见刘嘉的侧脸在灯光的照射下,比平日更有一种娴雅秀美的书香美人的味道。

  连续五次重生,他始终一人独支,在烽烟与商场之中周旋左右,始终不曾跟她有过这样悠然共处的温馨时光。

  如今能与她并肩同图未来,这样多好。

  希望能和她一起活到一百二十岁他想亲眼看看,刘嘉到底为什么执着于120岁,而不是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