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51章 刘嘉对金属、工业以及……

  刘嘉对金属、工业以及等等一无所知。

  为了不让手下人骂她外行指导内行,在阿富汗矿业部发来合约邀请后,她就从这件事里抽身出来,交给钟和馨以及真正的内行来负责。

  现在在街上可以看到放飞自我的姑娘们越来越多,从个个长裙到脚踝和假装自己是裙子的灯笼裤,到穿着与男裤相似裤型,更让刘嘉感到惊讶的是竟然出现了裙摆在膝盖以上的裙子。

  那个梳着波波头,戴着钟型帽的姑娘,旁若无人地走在人行道上。眉型是长长往下撇的八字眉,厚重的一圈黑灰眼影围着眼眶。

  微微翘着的嘴唇上也是按时下最流行的手法画的,只有三分之二画了颜色,两边都留着一些空,这叫蜂蜇唇。这种画法刘嘉见过,清朝后妃的唇妆也是这么化的,莫名的有一种时尚是殊途同归的感慨。

  她全身上下都是比当下流行时尚更前卫的叛逆范儿,就冲着那裙摆,就已经吸引了无数路人的侧目。

  这种打扮是标准的兴起于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标准flapper girl,与后世的朋克和摇滚气质相同。

  发现刘嘉看着她的目光,这位叛逆女郎得意地抬了抬下巴。

  “可惜袜子有些朴素了。”刘嘉遗憾地耸耸肩。

  叛逆女郎不服气地盯着刘嘉,她敢穿着这身出来,就敢迎接挑战,对于被老古板说太疯太野那都是习以为常,她不仅不害羞,还引以为傲。

  从来没人说她朴素,但是看着刘嘉那一身衣服,镶着水钻的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香奈尔的钟形帽恰到好处的修饰了脸型,还有腿上穿着的裤子。

  不是似裙像裤的灯笼裤,也不是上半部分宽大的羊腿裤,而是与男裤气质相似,裤线锋利如刀的那种长裤。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种长裤的叛逆性一点也不输短裙。

  叛逆少女绷紧嘴唇,哼了一声,从刘嘉身旁擦过。

  刘嘉又回头看了她一眼,原来时尚的车轮已经快速进入到这个阶段了吗?

  记得刚开始女人穿裤子都是会被人当街打的,这才几年。

  就好像水坝一样,没有一丝缝的时候,看起来很结实,多少水也能被拦在外面。一旦有人弄了一个小口,看似安静的力量就会一涌而上,将原本的水坝彻底击溃推翻。

  根据刘嘉对二十年代欧洲时尚的了解,这种风格应该是出现在二十年代的中后期,现在才1921年,居然就已经出现了勇士。

  不过刘嘉并不打算为了这些凤毛麟角的勇士而加大设计开发力度,那样只会挤占设计师和工厂的资源。

  但是设计一些带有类似元素的产品还是可以的。

  “我们要做紧身丝袜。”刘嘉在设计开发会上隆重宣布。

  紧身丝袜不稀奇,路易十四就已经穿上了,陛下穿得还是白丝配红底高跟鞋。

  所以大家都在等着刘嘉进一步的指示,她绝对不可能只是想做丝袜,一定还有什么其他的阴谋,啊,不是,是其他的奇思妙想。

  果然,刘嘉对保罗说:“鞋子和袜子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不要做成长统靴那种只能一种花纹款式。”

  保罗点点头:“我明白,你是想要两双袜子配两双鞋,产生四种不同的穿搭效果。跟口红一样?”

  “对!”

  把事情交待下去之后,刘嘉又想起不争气的杜邦,什么时候才能做出尼龙材料的丝袜啊,人民群众都盼着呢,一定能卖得非常好。

  趁现在能跟杜邦说上话,刘嘉决定抢先去打听打听,他们是不是已经计划找出可以替代天然纤维的人造面料。

  就算现在没有,也可以在她这位人美心善的甲方提示下,把这件事稍微排上日程。

  钟和馨正忙着准备铬矿的谈判前期工作,忽然听说刘嘉想跟杜邦公司的代表谈谈,让他约个时间。

  “杜邦公司的代表在圣诞节回国之后,现在滞留未归,听说他想在美国过完春节再回来。”

  刘嘉困惑地眨眨眼睛:“他是中国人?”?“不是。”

  “那他过什么春节?”

  “他是一个信奉普世价值,大爱无疆的人,不管哪个国家的假,他都要休假,圣诞节、中国的春节,还有英国的国王生日,他都不工作。”

  刘嘉叹为观止,原来,普世价值大爱无疆是这么用的?

  早知有这一种操作方法,她可以从盘古女娲的生日开始放起,相信以中国数千年的历史,365天,天天有假放不是梦!

  “等等,他是怎么做到什么假都放,还没有被开除的?”刘嘉不相信美国资本家这么仁慈。

  八小时工作制才争取来几年啊,还有好多公司没有真正执行。

  有人敢在杜邦公司这么玩,难道这任老板是真正的慈善家,佛祖活菩萨?

  钟和馨平静地回答:“因为他爸爸是议员,曾祖父是法国贵族,大革命的时候跑去了英国,然后又从英国到了美国。”

  “哦……”刘嘉亮闪闪的眼神灭了,难怪,《我的议员父亲》怎么着拿分也不会低的。

  再说,像他这种人,做生意也不会难的。

  刘嘉以前的银行客户经理曾跟她吐槽过一个同事,常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从来不参加任何会议,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他。

  他的父母亲戚都是手里有钱的主,支行的存贷款任务从来就不用担心完不成,只要行长跟他说一声,第二天保准就达标过线。

  杜邦公司安排这位公子哥过来,想必也是想借他的身份打开市场。

  不然普通人怎么可能进得了这些高傲的欧洲老钱的大门。

  公子哥在家里跟家里亲戚吃饭跳舞,都算是给公司创造人脉,拉近关系。

  刘嘉对这位公子哥更有兴趣了,希望他能早日结束假期,回到他忠实的巴黎,有这么一层身份在,只要能说服他,开发的可能性就提高了许多。

  自从刘嘉决定咖啡馆的营销策略之后,生意确实如她所想的那样一步步发展,就算没生意可谈的人,在路过的时候也会进来坐坐,让金钱和成功人士的气息给自己添油打气。

  生意比刚接手的时候好多了。

  刘嘉也会经常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观察着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阶层的平均穿衣打扮的习惯。

  她也会像福尔摩斯那样,通过一些细节来判断来人的身份,然后通过他们的一些动作和语言来进一步印证。

  从祖上开始阔到现在的人,跟新兴有钱人,乍一看十分相似,但仔细看下来,有许多细节不同。

  刘嘉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罗斯柴尔德小姐,她从未像刘嘉这样对其他阶层的人观察那么仔细,她对自己享受的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被刘嘉提醒之后,才依稀有那么一点印象。

  “啊,您说得没错,确实如此。”

  出于好奇,罗斯柴尔德小姐又邀请了刘嘉参加她朋友举办的一个沙龙,一如即往的,男士们凑一堆在那边说金融和军政大事,仿佛欧洲的摄政王扎堆。

  与普通人吹牛相比,他们是真的有实力。

  女士们坐在另一边,她们从罗斯柴尔德小姐那里听说了刘嘉会看人,便让她从男士们的衣着打扮上猜测他们的性格和品味。

  “哦不,我可不能乱说,说错了多丢脸。”刘嘉用手背捂着嘴轻笑。

  女士们哪能放过她,叽叽喳喳要她赶紧说。

  刘嘉首先看了一位灰蓝色西装的男士:“他可能是一位公司的管理者,但是那个公司应该不是他的。”

  有认识他的女士万分惊讶:“你怎么知道的?他确实是我父亲公司的高级经理,今天是带他过来有些事要谈。”

  其他女士们也纷纷向刘嘉询问,她是怎么看出来这位先生的身份的,以她们的眼光来看,他的打扮没有任何问题。

  西装面料非常挺括,从色泽与反光来看,绝对不是便宜的料子,而是非常贵的好毛料。款式也是时下最流行的,衣服也很贴身,不是成衣,而是定制。

  刘嘉到底是怎么就看出来他不是拥有公司的人呢?

  刘嘉笑着说:“因为他太正经啦。从发型到鞋子,都非常认真地做了挑选和搭配,虽然没有翻在外面的LOGO,但是很明显,从上衣领品的花眼,到敞开的袖口,还有袖侧上绣着的那一小排花纹,都积极努力地表示着想要向慵懒的老钱靠拢,可是,他把这一套都准备地太完美了,真正的老钱,不会刻意做到处处达到媒体所说的老钱标准。”

  一个高级经理,在别人眼中,已经是十分有钱了,但是今晚沙龙里的客人,都是远高于他身份阶层之上的人,他生怕自己出错,小心翼翼地按照高级西装定制裁缝的建议,为自己配齐了一整套行头。

  跟身旁衣着随意,以舒服为准的几位公子哥一比,显得是那样的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接着刘嘉又说了几个人的,顺便还吐槽了一位的裁缝不好:“胸襟部分被做成了平面剪裁,真可惜了他的好身材。”

  好像接受到有人夸他,坐在壁炉旁的褐发小哥向女士们这里投来一眼。

  “哎呀,他看过来了,我们还是不要讨论他们了吧?”背后说人被抓包什么的就不太好了。

  女士们毫不在乎:“哼,他们还不是在说我们。”

  “啊是吗?刚才我听见他们说的是德国的赔款还没有交,俄国和波兰什么时候能停火,还有英国人又要丢掉一块海外殖民地。”

  事实上,谈军事政治的那一波已经声音高起来很久了,他们正企图互相让对方改变想法并接受自己。现在,这几个人,主要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已经化身精神波兰人和精神俄国人,仿佛要捍卫理想而跟对方决斗。

  另一波懒洋洋的男人们,确实在讨论女士们,谁最漂亮,谁最有钱,谁看起来最骄傲,顺便还打了个赌,看他们之中谁能把最骄傲地给拿下。

  他们一致认为金发的罗斯柴尔德小姐最骄傲,只有那位褐色头发的年轻人觉得刘嘉才是最骄傲的:“她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在点头,表示同意。如果有不同意的,她还会继续说,直到对方同意为止。”

  刘嘉说了半天,觉得十分口渴,便起身去拿饮料,在饮料台旁,她又看到了褐发年轻人,他一开口,年龄似乎又往下降了几岁:“你们刚才在说我什么?”

  此时否认就太假了,刘嘉扬起唇角:“嗯,在说你的身材好。”

  年轻人的脸上露出羞涩的微笑:“谢谢。”

  刘嘉觉得他的气质确实不错,虽然五官还有些稚嫩,不过整体已经有了成熟的感觉,他的声音已经是年轻男性的声音,但又比二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听起来要清脆一些,刘嘉一时也拿不准他到底多大。

  不过肯定不会超过二十,因为一个熟悉社交场合的成年男人,绝对会主动向女士介绍自己,而不是傻乎乎地站在这里。

  刘嘉不在乎在社交场合应该是谁先自我介绍,反正在这个沙龙里出现的人,都足够有资格成为Emma的客户,她大大方方伸出手:

  “我叫Emma,你呢?”

  听见刘嘉这么一说,年轻人微微一愣,继而脸上浮现出懊恼的表情,这个表情转瞬即逝,他握住刘嘉的手:“我叫迪奥,克里斯汀·迪奥。”

  现在轮到刘嘉惊讶了,她很喜欢Christian Dior的香水,不过也仅限于喜欢香水,没有深入研究过他的生平,在她的印象中,迪奥应该是在二战之后才出生的,没想到现在就这么大了。

  “您的气质看起来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有艺术家的感觉。”刘嘉想试探出他现在到底在干嘛,她十分确定,在芳登广场没有看见Christian Dior或者CD的大招牌。

  迪奥回答:“我还在读书,巴黎科学政治学院,事实上,我确实更喜欢画画,但是我家里人希望我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或者当一个外交官。”

  这个年轻的男孩子,即不喜欢听成熟大人们像斗鸡似的互相攻讦对方的政治观点,也不喜欢听浮浪子弟讨论女人的身材和艳史,同样也不喜欢听女士们聊家长里短。

  他告诉刘嘉,自己是被导师带过来的,他的导师曾在国会里工作,后来到大学,导师认为他十分敏锐,将来是从政的好料子。

  “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啊。”迪奥眼神里满是无奈。

  “如果你觉得你的才华在设计和美术上,那就大胆去做,起码先试试。美术和设计特别讲究灵感,你觉得你行的时候,就一定得上,否则灵感也会自己跑掉的,那多可惜。”

  刘嘉十分支持他的想法,毕竟他可是能跟香奈尔一较高下的风流人物。

  如果迪奥从政,想来成就绝不会超过戴高乐,看这纤细的小模样,多半也不太可能会跟着戴高乐流亡英国,而他一旦进了维希政府,那世间就不会有“Christian Dior”,最风光的结局也不过是辱法段子里又多了一个可以说道说道的段子。

  刘嘉知道他最后一定会走上跟香奈尔抢班夺权的道路,不过,现在他还是一个刚满十六岁的迷茫少年,需要有人站在他这边帮他说话,这样他会觉得好过一点。

  迪奥毫不掩饰他对古典款式服装的喜爱,他就喜欢细腰、大胸、柔美贴身的曲线,还有被大帽子遮住半只眼的妩媚风情。

  对于现在流行的款式和最时下最受追捧的身材,他都不喜欢,他问刘嘉为什么现在大家都那么统一,走在路上,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戴着钟形帽,剩下一个是没帽子。

  “可是在十九世纪,也是人人都打扮成你喜欢的那种模样啊。时尚不是一座孤岛,而是时代的回应,女士们的服装不是平白无故突然变成这样的,你是学政治的,应该可以明白这是为什么。”刘嘉笑着说。

  道理都懂,不过从迪奥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就是不服,他就是喜欢自己追寻的古典风格。

  “时尚是一个轮回,等你长大,拥有给时尚指路的权利时,说不定人们的审美又转回你喜欢的方向了呢?”

  迪奥没精打采地点点头:“谢谢你的安慰。”

  这……真不是安慰啊,你以后真的引领了这个风向,还把重回巴黎的香奈尔都给压下去了。

  不过现在也没法跟他说,就当是一个无效的安慰好了。

  刘嘉又回到女士们的中间,她们冲她挤挤眼睛:“原来你喜欢小的。”

  “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刘嘉否认三连,“他今年才十六岁,我不会对小孩子下手的。”

  香奈尔出头是靠当情人,她的八卦料早就已经无聊到没人乐意去扒了,刘嘉不一样,神奇般的崛起,似乎跟很多男人都有往来,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她与他们之间有什么香艳暧昧的关系。

  她们可以相信刘嘉是中国的公主,所以不需要靠依傍男人来发家致富。

  但是她们不相信可以做出那么多漂亮衣服首饰和化妆品的女人,是一个心如止水,对爱情完全没有兴趣。

  之前,曾经有传闻,说刘嘉身边有两个来自中国的勤工俭学生,当众承认喜欢她,劳工局的人到场都无法阻止他们为她疯狂加班的竞争行为。

  一位女士眼中兴奋地闪着八卦的光芒:“你身边的那两个中国留学生,不就是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八岁?而且,我听说,十八岁的那个刚过十八岁生日,就找了一个上过报纸的女警察做女朋友?”

  八卦还真不能细究。

  被她这么一说,好像刘嘉就是一个大变态:专找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过十七,立马就抛弃。

  彭举年满十八就被抛弃了。

  郑不艾今年十七岁,所以刘嘉这就找上了刚十六岁的迪奥,不然她一个女士,怎么会主动向男士介绍自己。

  好像就是要让迪奥先进来等接班,等郑不艾一满十八,就把郑不艾也踢了。

  只要努力分析,就没有对不上的。

  刘嘉扶额,这要传到后世,香奈尔是靠睡情人起家的小三,她刘嘉则是专门把黑手伸向十六岁少年的变态……还不如睡情人呢,好歹将来还会有人替她呐喊一声:“讨论古人不要脱离她所在的时代!”

  变态可真就没得洗了。

  不仅变态,还特别渣,简直就是黑山姥姥。

  刘嘉听她们越说越离谱,赶紧打断:“我真对小孩子没兴趣,我喜欢成熟稳重的男人。中国男人。”

  “哦……”女士们又在琢磨刘嘉身边有哪些成熟稳重的中国男人出没。

  然后,她们得出结论,刘嘉喜欢她的外包装设计师——阿牙。

  听说阿牙也对她情深意重,对于她请来的人才,还会专门在走廊上拉个横幅表示欢迎。

  按中国的说法,这好像叫“贤内助”。

  刘嘉连反驳的心情都没有了,她有理由相信,这些女人就是闲极无聊,所以才会盯着她一个人研究。

  “提到阿牙,他最近牵头设计了一整个系列。”刘嘉不动声色地将话题转移到另一个女士们喜欢的方面。

  主色调是金色与红色,刘嘉说,这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喜庆的颜色。

  但是在场的女士们听了配色方案之后,却面面相觑,她们有上流社会的优雅,不便直接说这么设计不行。

  罗斯柴尔德小姐轻柔地告诉刘嘉:“我们一般不用这么鲜艳明亮的颜色,这是美国人喜欢的风格,太浓烈了。”

  她说得很委婉,刘嘉秒懂,意思就是老钱阶层嫌弃红色与金色搭配太俗。

  还好,美国人喜欢,就不算彻底白做。

  第二天,阿牙叼着面包哼着歌,拎着小包来上班,忽然,就看见刘嘉笑咪咪地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

  面包“啪”的掉在地上。

  刘嘉体贴地替他捡起来:“哎,不用这么激动嘛。其实,也就是一点点小事,不需要改太多,只要换个颜色就行。”

  “真的?”

  “真的。”

  “你保证?”

  “我保证。”

  “立字据!”?“我警告你,别恃宠而骄太过份啊!”

  直到阿牙确定,刘嘉只是想把金红搭配,改成金紫搭配,杏色与银色搭配之类,真的只是改颜色。

  他坐在椅子上,得意地靠在后背上:“哦,原来真就这样?”

  “怎么?嫌大材小用不过瘾?我刚好还有一个新的想法。”刘嘉作势拿出纸笔。

  阿牙赶紧起身连连作揖求饶:“别,我错了!快过年了,饶了我吧。有什么事,过完年再说好不好?”

  刘嘉看着他桌上的盆栽上挂着的小小福字,是啊,快过年了,该结的账应该结掉,该回来的人也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