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31章 人贵在有学习精神

  人类一旦开始认真的玩游戏,那游戏也就不是游戏了。

  平平凡凡的树屋,已经发展成了全民吃鸡。

  参与的人中有不少在各自的公司里都是梳着油头,穿着西装三件套,打着领带,皮鞋锃亮的精英人士。

  在约定开战的日子,原本整整齐齐的草坪上,会多出一些草堆和木箱、木桶之类的掩护物。

  精英身份的父亲们带着儿子说钻草堆就钻草堆,说拱地道就拱地道,充分体现了他们能够成为精英人士的原因之一:为达目的,特别能豁得出去。

  男孩们和男人们,以及一部分女孩子玩嗨了,他们的妈妈暴怒了。

  衣服脏到根本洗不干净不说,刚穿了没几天的衣服动不动就是一个大洞或者一个划口,谁受得了。

  女士们的愤怒咆哮开始出现在社区的角角落落。

  通过调查,刘嘉发现女士们并不反对孩子和丈夫们玩这些,只是玩这些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丈夫和孩子把衣服一脱,扔给女士们处理,就没他们事了。

  刘嘉完全没有寄望于男人们会分担家务,21世纪都没做到的事,就不要为难20世纪初了。

  为了不让树屋刚热卖了几天就被主妇们抵制,刘嘉决定替她们想到前面。

  首先是树屋配件再升级:吉利服。

  吉利服有两个色系,一个是草堆黄。

  此时正是冬天,各家攒下来的草堆都是干枯的黄色,穿上吉利服,再埋伏在草堆里,眼神差一点都看不见。

  一个是木头褐,方便往木头堆里藏。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身上钉满了布条条的衣服,十分好奇,直到他们在店面亲眼看到穿普通草堆黄衣服的人和穿吉利草堆黄衣服的人的实际区别,顿时明白了。

  人的身体曲线轮廓相对于草堆来说,过于突兀,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布条能让身体与草堆的整体视觉效果融为一体。

  店员热情介绍吉利服如何如何的耐脏,好洗……

  反正都已经是这个颜色了,也不存在什么洗不干净的问题,洗不干净的吉利服隐藏效果还更好一点。

  选择的布料是真正美国西部牛仔服的粗制帆布布料,结实耐磨,想把它给磨出一个洞,划破一条道来,那是真不容易。

  毕竟牛仔们整天干重活,要是随便就会坏掉,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衣服的价格也不贵,刘嘉的本意就是希望大家都穿上,别再招妈妈不高兴了。

  妈妈不高兴,咱们都不高兴。

  除了衣服的问题之外,妈妈们颇有微词的一点是:她们认为士兵都是粗鲁无礼没脑子的,只会打打杀杀,把孩子的气质给带跑偏。

  刘嘉很明白,中国的传统概念里“赳赳武夫”也往往指的是身强体壮,头脑简单的军士。

  买得起树屋的家庭,显然不希望自家孩子是这样的人。

  除此之外,树屋的销量也有些下降了,这件事是正常的,大件的玩具,不是谁家的后院都能放得下的,市场迅速饱和也在意料之中。

  刘嘉本来的计划就是卖配件。

  但是配件的更新换代速度没有那么快。

  如果人们玩腻了,没有人再玩了,那后面再推出什么,也不会再引起消费的欲望。

  刘嘉决定换一种宣传路线,让人们知道,玩真人吃鸡,除了要装备好之外,还要脑子好。

  只跟自己社区的人玩不算本事,要跨区域单挑才行。

  巴黎市郊有一片森林,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过去玩,刘嘉去考查过之后,向几大树屋玩家最多的社区发布一条消息:下个月,将在森林树屋举办一场对抗赛,前三名的优胜组将获得全新限量版豪华顶配树屋一个。

  那个豪华顶配树屋的外观就像童话里精灵住的房子,十分可爱,单单往树上这么一放,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

  下个月的对抗赛,那是最终的比赛。

  现在……

  “你知道足球小组赛怎么分,怎么轮的吧?来,交给你了。目标是决出四强赛,参加最后的决赛。”

  刘嘉把报名的名单交给郑不艾,让他排一下各社区的对战时间。

  郑不艾接过名单,排了一会儿,然后,他就抬着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窗外,对这种状态,刘嘉十分熟悉,名为“走神”。

  “想什么呢?”刘嘉问道。

  郑不艾摇摇头:“没什么。”

  “在想怎么样才能说服华法教育会再给你们发维持费吧。”刘嘉一语道破。

  郑不艾一惊:“你怎么知道?”

  “你们闹那么大,都跳河抗议了,我能不知道?我的毛衣就是为了这事才缩水缩到根本就不能穿的。”刘嘉撇撇嘴。

  “啊,是你救了大章?”

  “啊……哦……他叫大章啊。”

  大章本想跳河以死明志,没想到被刘嘉救起来,再跳一次觉得太不给刘嘉面子,事情没办成也不好意思说,只有几个认识的人发现他的衣服全湿透,追问之下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的事。

  刘嘉摇头:“不是我说啊,你们的组织能力真的不行啊。他跳河抗议的地方,平均人流量连50都没有,在那里摆摊都会被饿死!他还就嚷嚷了一声,没等人听清就跳下去了,依我说,他想玩个大的,要么站在凯旋门的顶上,要么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跟卡西莫多似的,噇噇噇的先敲一阵钟,把人都吸引过来。”

  郑不艾连忙说:“我们并没有组织让他们跳河啊,我们不主张使用这种方法抗议。”

  “可不么,根本就没用,就跟被老公抛弃了,想用自.杀挽回的女人一样。杜十娘跳个河,好歹还能让李甲看着原本能到手的金银财宝掉进江里,后悔一阵子。平白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人家有什么可后悔的。但你们,还是组织不到位啊,没第一时间先把人团结在一起,统一行动,这才有了他这么一条漏网之鱼。”

  事实上,当蔡元培宣布华法教育会与勤工俭学生的经济脱钩之后,像大章这样的漏网之鱼不止一条。

  当时学生中的思想流派众多,郑不艾的这一派并不占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你们还要努力,你们的路线没有问题,一定会成主流的。”刘嘉说。

  郑不艾心中有些疑惑,他从来没告诉刘嘉他们的路线是什么,刘嘉怎么说得这么肯定,比他都坚定的样子,就好像她见过之后的路是怎么走的。

  然后,刘嘉拍拍桌子上的纸:“首先,你安心把’剿灭德军总部’的活动计划做出来。”

  郑不艾笑笑,心想:大概她就是随便说说,安慰安慰罢了,想让我专心工作,不要再想。

  临走时,刘嘉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森林那边的树屋已经装好了,可以同时容纳二十多个人,你们要是没事的话,可以过去玩玩,反正正式比赛还早呢。

  平时森林那边都没什么人,树屋里有望远镜,那可是卡尔蔡斯的镜片,隔老远就能看到有没有车辆或者行人靠近,特别好用。”

  刘嘉挺想去见见蔡元培的,她就是北大毕业,校史上绕不开的人就是蔡元培,她一直想见见这位传奇校长,想看看照片之外的真人是什么样。

  毕竟当过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又训练过杀手的人,古今中外都数不出来几个。

  到底是像国子监祭酒那种文士,还是像阴养死士的武夫?

  可惜,她上门求见的时候,接待的人说蔡先生今天不在,去拜访朋友了。

  一时没事干,刘嘉又想起居里夫人,她今年就该出发访美了,上次给她做的出访的衣服已经交过去一段时间,还没有去问问她的意见呢。

  刘嘉顺着熟悉的路,找到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的镭学研究所,她敲开门,居里夫人微笑着对她说:“哦,真巧,我今天有两位中国客人了。”

  “啊,您已经有客人了吗?”刘嘉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我应该提前跟您预约的,抱歉,下次再来吧。”

  正说着,刘嘉见到了坐在一旁的男人侧脸。

  哎呀,哎呀,哎呀呀呀……怎么这么眼熟呀,这不是咱校史上的那张照片吗,稍微年轻一点,但绝对不会认错。

  刘嘉脱口而出:“是蔡元培先生吗?”

  男人转过头来,神色颇有些意外:“我是,您是……”

  “您好,蔡先生,我是在法国开小店的,我叫刘嘉。”刘嘉主动伸出手。

  蔡元培礼貌地与她握了握手,敏锐地觉得此人激动地有点过份,他忍不住问道:“我们以前见过吗?”

  “您没见过我,我见过您啊,我是北大的……”刘嘉赶紧刹车,这会儿能读北大的女生不多,万一蔡元培恰好全认识,那岂不是很尴尬。

  “……北大的隔壁的清华的学生……进过北大校园,远远地见了您一眼。”

  蔡元培微微皱起眉毛:“清华?他们什么时候招女生了?”

  不好!刘嘉只记得隔壁清华建校时间是1911年,就是没想起来,原来中国的大学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招女生的。

  清华在1928年之前确实有女生,但是招了就直接送到美国留学,而且数量极其稀少,哪个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做为教育界人士,蔡元培全都认识。

  “也不算招的啦,旁听了几节经济课而已,我就自认是他们的学生了。”

  蔡元培此次来拜访居里夫人,是想邀请她今年暑假到中国。

  遗憾地是,居里夫人已经安排好了访美,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实在来不及访问中国。

  刘嘉问了几句居里夫人对衣服的想法,居里夫人表示非常满意,又合身,相信Emma的衣服可以为她带来好运。

  离开居里夫人的研究所,刘嘉忍不住问起华法教育会与学生们脱离经济关系的事情。

  蔡元培说起国内艰难,就算有捐款,也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与其这样,不如让无力在法国生活的学生回国,也好过在这里一天天的耗下去。

  “他们好多人刚来了半年,好不容易才把法语念熟,就这么回去,太可惜了。”刘嘉说,“而且,据我所知,华法教育会应该收到了好多笔捐款,可是从去年十月开始,维持费就经常发不下来,发一阵停一阵的,不知那些捐款都去哪里了。”

  “有这种事?”蔡元培皱起眉头。

  刘嘉把自己当初来的时候,亲眼看见船上的学生是怎样被卖了高价船票,还差点没饭吃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蔡元培。

  “上回清查了一次,查出来一只大老鼠,维持费就一下子全额发放。可见,不是进账不多,是账目进了某些人自己的腰包,这事还得您多费费心,那些孩子们不容易,我已经尽力帮他们安排工作了,只是能力实在有限。”

  蔡元培点点头:“如果真是这样,我一定会严查,不能容许这种事发生!捐款,就应该用在它应该用的地方!”

  ·

  ·

  对于华法教育局的后续故事,刘嘉在电视剧里了解一二,不是什么好消息,算了,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就算知道结局,中间也得好好过,不能说人生下来就要死,就立马赶着去投胎不是?

  回办公室的途中,她决定绕去小梅武馆看看阿花他们。

  重点是想打探一下小青菜什么时候能下土。

  早点种,早点出芽,早点长大,早点再有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阿花很勤快,已经翻好了土地,还去找人积了一些肥,翻在土里,打算过几天就播种。

  见到刘嘉努力保持淡定从容,眼神却像要从嗓子眼里往外伸手似的模样,阿花笑着说:“别急,现在天冷,长得慢,下了种之后,要长四十多天呢。”

  “啊,这么久,能快点吗?”刘嘉眼巴巴地看着她。

  阿花笑着摇摇头:“不行呀,太冷了,要是像夏天那样暖和,二十多天就能吃。”

  “夏天……”刘嘉围着那块不大的菜地转过来,转过去,“确实太冷了。”

  她忽然想起自己刚刚往里投资的罗纳化学,他们的主营业务是化肥,还有塑料啊!

  塑料,它努力努力,不就是塑料薄膜了吗?!

  实在不行,就弄几颗子,种在家政部的温室里,让玫瑰康乃馨之类的给它让道,青菜才是最重要的!

  辣手摧花,说起来有点不人道。

  所以,不如去找罗纳公司,看看他们有没有塑料大棚技术。

  罗纳公司的农业部员工,在刘嘉投资农业项目之后,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大方的投资人。

  他们热烈欢迎刘嘉的到来。

  然后,刘嘉简单地与他们寒暄之后,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有没有做过塑料薄膜,透光,但又不是完全透光,能顶得住风,要坚固,还要保温……没有啊,那就做一个呗。”

  按照刘嘉的要求,还要做出来一整张,特别大的薄膜,现在的机械工艺很难做到。

  “很难做到,才要开发,要是容易做到的事,那不就人人都能做了,还怎么赚钱。”

  工程师们显然不那么乐意。

  刘嘉语重心长:“我给你们投资,是看重罗纳的设备吗?不,我是看重你们,罗纳的员工,拥有拼搏和进取精神。

  你们要考虑到,你们做的事情,它的价值点在哪里?你们是否作出了技术化的壁垒,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你们跟其他公司的产品差异化在哪里?

  不然,为什么客户要买罗纳的商品,而不是其他公司的商品。

  你们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成长,要进步,必然是伴随着痛苦的,当你最痛苦的时候,就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工程师们被她的一番洗脑PUA说得一愣一愣,最后头脑一热,真答应了。

  刘嘉从罗纳公司出来的时候,仰头望着天空,想起自己曾经的上司,啊,X总,您的话术,除了对职场老油条没用之外,还真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