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28章 你是来做SPA的,还……

  对于法国普通人来说,SPA等于洗澡。

  对于有点见识的贵妇来说,SPA等于洗澡水里加点这这那那,以及再掺合着一点宗教仪式,除了洗澡,还有气氛。

  刘嘉在现代进过不少SPA,从188到1888都感受过,对各种营销套路和哄人的手段门清。

  第一天试营业,只有十几位受到邀请的女士在店里。

  她们是活跃在巴黎各个上流沙龙的女人,有些人出身并不那么高贵,但是胜在长得好看,又能说会道,沙龙的主人会邀请她们用来活跃气氛。

  她们的推荐将会决定Emma’s SPA在上流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共四个不同装修风格的小厅,每个小厅的服务人员和提供的食物都高度符合所属的文化。

  金光闪闪的欧洲皇家浴室里,墙上用防水涂料画着罗马神话里的故事,沐浴的月神狄安娜,沐浴的爱神维纳斯。

  服务员都穿着女仆装,头上还顶着花边小帽子。使用的器皿是又薄又透的白色骨瓷茶杯,上的点心是用金色三层鸟笼装着的下午茶,糕点主要是好看不占肚子的舒芙蕾之类的东西。

  幽暗神秘的土耳其浴室里的服务员都穿着欧洲人所认为的那种土耳其后宫女子的装束,墙上用瓷砖贴出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和索菲娅大教堂。

  端上来的食物是各种切成小块的精美糕点,还有厚实柔滑的加了蜂蜜的酸奶,用的器皿是绘着金边的玻璃杯盏。

  波斯与土耳其差不多,区别是杯盏使用的是金属器,镶嵌着绿松石和红玛瑙。

  中国风浴室里的服务员都穿着唐朝风的服饰,用的器皿用的是欧洲人们心目中的中国餐具——白瓷上彩绘着各种花鸟人物图案的茶壶与杯盏。

  小点心有两套可选:粤式茶点,小碟子小笼屉里摆放着虾饺、烧卖、马拉糕等等。

  淮扬茶点,则是包子、大煮干丝一类。

  原先刘嘉想选择真正的来自中国的茶叶,等法国人喝惯之后,中国的茶农生意也好做一些。

  没想到,在市场上只有印度茶和现在被称为锡兰国的斯里兰卡茶。

  这让她很不开心,怎么回事?

  说好的中国因为卖茶叶和丝绸,导致英国贸易逆差,他们才憋出损招,往中国卖鸦.片呢?

  现在丝绸势微不说,茶叶呢!

  茶叶怎么也没了?!

  刘嘉虽然知道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确实有名,但是没想到他们能把中国茶挤到连影子都看不见的地步。

  此时的刘嘉并不知道,自1848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琼把中国的茶种偷到印度之后,让世界茶叶格局发生了惊天的大变化。

  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从1870年的10万吨,直接砸到1920年的1.25万吨。

  听见刘嘉抱怨中国人买不到中国产的茶,成何体统的时候。

  阿牙告诉刘嘉,与他同船来的人里有茶农,说有不少地方弃茶改种罂.粟,因为卖福寿膏的收入比茶叶高多了,而且还不讲究什么两叶一芽,什么雀舌,也不用操心炒制过程。

  不仅如此,英国人为了抬举殖民地印度的茶叶,对中国的茶叶征收高额茶叶税。

  他俩还有一件不知道的事,那就是1921年,中国红茶被南亚次大陆的茶叶挤兑的根本出不了国,祁门茶业公所发函告知:今年一年都不再卖红茶了。

  既然没人卖,刘嘉又能上哪儿买,只得随便买一些斯里兰卡红茶算数。

  茶点是一方面,SPA的放松价值是另一方面,欧洲风和土耳其、波斯风不讲究搓澡,点上几盏好看的蜡烛,给她们涂涂精油,轻轻揉按一会儿,在扔着玫瑰花瓣的水池子里泡一泡,再去原木装修的桑拿房里蒸蒸就完事。

  中国风从搓澡开始,到小梅帮忙找来的几个女武师们的按摩与正骨。

  勇于体验的女士们痛得鬼哭狼嚎,就连隔壁的三个小厅里都能听见她们的声音。

  吓得她们面面相觑,不知这边发生了怎样惨无人道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前三个小厅的客人出来了,又过了好一会儿,选择中国厅的客人才出来,其他客人一起看着她们,关切地问她们刚才发生了什么。

  “刚才她们给我们做了一次中国式的按摩,哦,我从来没有被按得这么痛过。不过很奇怪,前几天我的腰背一直酸痛,连阿斯匹林都不能止痛了,但是现在居然不痛了。”

  其他人笑她是不是因为其他部分太疼了,所以原来疼的地方被掩盖住。

  她摇摇手指:“哦,不,你们不会明白那种舒爽的感觉。”

  其他人坚定地认为,她这是被虐之后,抱着“不能只有我一个人挨打”的心态,想把其他人骗进去。

  但是她绘声绘色的描述被按完之后,全身完全放松下来的感觉,其他人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很想试试。

  服务员遗憾地告诉她们:今天后面还有其他的预约,无法再为她们提供额外服务,如果还想要体验的话,需要再预约。

  再预约,那就是要给钱的了。

  本以为SPA到此就结束了,在喝了一杯茶吃了几块水果之后,又有服务员过来引她们去做头发。

  除了做头发,还有做指甲。

  到最后要把浴衣换下来的时候,一位女士看着自己穿过来的衣服,笑着摇头:“我觉得这身衣服已经配不上现在的我了。”

  当她们完成所有流程,最终被引导到离开的门口时,她们发现,自己竟然身在Emma’’s house的二楼。

  刚才明明不是从Emma’s house进来的,怎么兜兜转转会出现在这里?

  她们这才发现,原来SPA的选址,就在house的后面,两栋楼中间有联廊相连。

  刚才说着衣服配不上自己的人,真的忍不住去看了看当季新款。

  “啊,好香啊,是什么味道?”有客人闻到一股芬芳的气味,向店员询问。

  店员回答:“是刚才那几位客人身上的,她们刚刚从我们的SPA里出来,这股香味儿是SPA里特调的精油。”

  其实,除了那几个客人身上残留的精油味道之外,店员偷偷在店里喷了不少,否则,哪有那么浓烈的味道,又不是烤串摊。

  刘嘉属实把她们的广告效应最大化了,不仅要她们在沙龙上替自己做宣传,就连她们出门这么短短几步距离,也不放过。

  当然,如果她们能带来新的客人,新的客人和她们都可以获赠一块SPA特制的精油皂。

  买剃须刀送SPA的活动仅限前500位,几天的功夫,这个名额就卖光了。

  而且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每天只有二十个持券的人能成功预约SPA,先到先得。

  于是,在刘嘉不知道的地方,居然出现了“黄牛”业务。

  有人以二十法郎的价格转让SPA券,还有人提供代排队业务。

  “啧,大意了,早知如此,钱让外人赚了还不如让我自己赚。”刘嘉看着SPA的预约情况。

  只在沙龙上营销不算本事,刘嘉在文人扎堆的左岸咖啡厅找到一些精于写缠绵绯恻,香艳凄美爱情故事的文人。

  花钱向他们定制一批写以Emma’s SPA为舞台的故事,连载在报纸上。

  那些故事中的女主角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去SPA放松,高兴了会跟朋友一起去SPA聚会,还有从SPA出去之后,会遇到英俊多金彬彬有礼的男主角。

  宝格丽是蹭狄更斯的热度。

  Emma就要做到没有热度,就自己摩擦生热,必须能蹭上。

  现在华人街舞狮的业务不多,毕竟不是天天都有新店开业,小梅就接到刘嘉的委托,请她教家政中心的员工们学会按摩手法。

  将来总有一天能用上。

  小梅对刘嘉的行为不太理解,同样是SPA,中国风的SPA小厅里安排那么多项目,连提供的茶点都又漂亮又扎实,跟舒芙蕾那种一口咬下去完全是一包空气的漂亮无用之辈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话,大家不都选中国小厅了吗?那其他厅怎么办?”

  刘嘉笑笑:“要真有那么一天,我就把其他小厅撤掉,全换成中国风,省得以后被人说中国人没品味没审美,辉煌灿烂还得看欧洲。”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满意。

  有一位中国来的太太,从SPA出来之后,没有直接下楼离开,而是去敲了刘嘉的门。

  “刘小姐呀,我刚刚从SPA里出来,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定要亲自跟你说。”

  哎哟我去,不是吧,这才开业几天,就有客人上门来投诉了?

  刘嘉收起桌上的文件,正襟危坐,露出职业化的微笑,准备接受客人的投诉。

  结果她一开口,刘嘉就松了口气。

  还以为她是洗澡的时候被水烫着了,或者被正骨师傅按得全身疼痛难忍,结果,她不满的地方竟然是嫌弃Emma的茶点太过单调:

  “就五六样东西?也敢叫淮扬茶点?狮子头里面怎么连片小青菜都没有呀?怎么也没有煎炸点心,哎,我还以为Emma的点心能有多齐全,满心以为来这里能吃着韭菜盒子哩。”

  她嘀嘀咕咕抱怨了半天,对韭菜盒子有着详细而到位的形容:“你不晓得呀,我家以前的厨子,做韭菜盒子哟,香得来,剁得细细碎碎,拌上切做细细米的龙口粉丝,还有炒散成桂花样的鸡蛋,包在面饼里,再用菜籽油把两面烙得金黄香脆,一口咬下去哦,轻轻酥酥的一声,满嘴都是香味儿……”

  以前刘嘉最烦有人在自己正忙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打断她的工作进度。

  但是这次,刘嘉听她的抱怨听得入神,还忍不住偷偷咽了一口口水。

  这位太太想来也是社交场上的名媛,不然怎么她说个吃韭菜盒子的事,能描述得这么到位,光是听她说,刘嘉就脑补了韭菜盒子的香味。

  “连阳春面都没有,只有干丝,那怎么行,一定要有的呀。阳春面要用苏式细面,在滚水里翻一翻,捞出来放在虾皮紫菜汤里,加一勺酱油挑一筷子猪油,还要再烫两棵从地里新鲜摘出来脆爽滴水的青菜……”

  刘嘉本来觉得自己中午吃了不少,怎么现在又饿了呢。

  好不容易送走这位孤独的美食家,刘嘉的心思也没法聚集在文件上了,好想吃韭菜盒子,还想吃阳春面……

  刘嘉让锦儿去中餐馆问问有没有,有的话就打包带回来。

  锦儿出去了一会儿便回来,摇摇头:“老板说,法国本土不长我们说的青菜,也没有韭菜。所以他也不做这些东西。”

  “诶??怎么会这样。”刘嘉是第一次听说这两样最常见的蔬菜,法国竟然没有。

  刘嘉不愿意相信,她转而找阿牙打听。

  阿牙认识的人中有不少是饥寒交迫,不得不靠挖野菜为生的,要说全巴黎有什么菜,如果他们不知道,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一问,还真问出来了。

  韭菜,没问题。

  巴黎有一种名为“L\'ail des ours”的东西,直译成中文是“熊葱”,不是中国人常识里的细细长长的韭菜/

  叶子很宽,茎是红的,根是白的,乍一看有点像菠菜,不过它的味道是非常稳定的韭菜味儿,也肯定吃不死人,他们已经吃了好几年了,没人因为吃这个吃死过。

  但是!

  熊葱得等到四月份才会出现,现在土地还没解冻,没戏。

  青菜,问题就大了。

  阿牙认识的人,来自好几个省份,其中以两广为最多,在他们认知里的青菜,泛指一切绿色的叶子菜。

  还有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人,居然连胡萝卜土豆等等都算在青菜的范围之内。

  刘嘉和那位抱怨狮子头不正宗的女士认知里的青菜,俗称“上海青”,或者“矮脚黄”,本以为“青菜”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东西,结果很多中国人尚且不知道,问法国人就更没戏了。

  是的,就是找不着,市场里绿色叶子的菜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排成行,唯独就是没有刘嘉想要的青菜。

  本来不提青菜,刘嘉也没这么想吃青菜,被那位女士一提,然后还求而不得,这就很难受了。

  刘嘉满脑子都是青菜虾皮汤、青菜炒油渣,蒜头爆香之后炒青菜……

  “不能吧,偌大一个巴黎,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美食之国的首都,连棵青菜都找不着?”

  阿牙默默做着手上的活,看着刘嘉的眼睛里都要冒绿光的样子,说:“老板,记得你以前对巴黎的评价没这么高啊。”

  “要是现在能让我买到两斤青菜,我愿称巴黎为宇宙的起源,失落的亚特兰蒂斯,梦幻的香格里拉。”

  老板疯了,阿牙默默干活。

  “阿牙,你说,在巴黎的华人,怎么会没有人种菜呢?”刘嘉满面愁苦,“怎么就忘本了呢?”

  阿牙摸摸鼻子:“有倒是有,但我不知道他们家种不种你说的青菜。而且,他们也就是自己种一点,自家吃的,肯定不够……”

  那也是在一战之前飘洋过海来法国的华工人家,他们来的时候,招工的人说得特别美好,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就是挖挖战壕,搬搬东西,到晚上能休息,欧洲人打仗的时候,就没他们事了,他们可以在家里待着。

  于是,男人一琢磨:听说洋人的东西很难吃,中国人吃不惯,不如自己闲来无事的时候种一些,就把家里的菜籽带了几包过来。

  后来,他在战场上被炮弹震聋了,身有残疾又没钱回国,只能乞讨度日,然后他意外遇上一个被卖到欧洲做皮肉生意,又逃出来的中国姑娘,两人相依为命,做一些小手艺活,勉强度日。

  现在他们住在河边的破屋子里,姑娘在河岸把他带来的菜籽都种了下去。

  “这两年过去了,那菜怎么着也该出孙子的孙子辈儿了吧。”

  一个菜籽长一棵菜,一棵菜再结好多好多菜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刘嘉双眼放光,她迫不及待地催促阿牙带她去找那户种菜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