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02章 1920年的双11

  天气越来越冷,巴黎的夜间气温已经到了零下,路上的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外套。

  应被四季分明且无集中供暖地区人民永世铭记、享万世荣光的空调发明者开利,在190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冷气机,但是直到1927年,才有了第一台拥有制热空调的汽车。

  1920年的11月,就算是高贵的英国国王荷兰女王,在户外也得靠着保暖的衣服过日子。

  离圣诞还有一段距离,这年月又没有双十一购物节,刘嘉也不觉得自己能靠现在的媒介传播速度,凭一己之力把双十一搞起来。

  第一次双11是2009年,当时新浪微博刚刚推出测试版,还没什么人用,微信更是2011年才来的小弟弟,传播靠的是天涯、猫扑、以及各种小论坛和各大院校的BBS。

  只记得忽如一夜春风来,各大论坛首页上一直飘着双十一的广告,所有的网上冲浪人员都知道淘宝要疯狂打五折。

  看看1920年这个连电视都没有的年代,能指望谁。

  刘嘉忽然接到来自英国的长途,是露易莎太太,问她能不能为自己设计一套适合佩戴红花的户外保暖外套,不要太奢华。

  在刘嘉的印象中,戴红花,那是中国刚解放的时候结婚才戴的,花下面挂着一条小条子,写着“新娘”或者“新郎”,要么就是个头特大的,入伍或退伍时候戴的。

  英国人什么时候也有这爱好了?

  刘嘉问:“是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是的,11月11日,我要参加世界大战的纪念活动。所以不能太奢华。”露易莎太太回答,“我的黑貂皮大衣实在不适合出席那种场合,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用黑色的厚呢子,但是找了几个裁缝,做的厚呢子实在不保暖,我希望很暖和,但又不要过于臃肿,不能华丽,但是也不能过于朴素到完全看不出特点……”

  刘嘉一边听她的要求,一点“嗯嗯”回应,她忽然觉得自己做甲方也不算特别过份,大家不都是这么提要求的吗。

  原来双十一是欧洲纪念一战终战的纪念日,不仅仅是英国,整个欧洲曾被战火烧过的地方,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除了露易莎太太要参加的大型活动,普通人会在身上佩戴红色的罂.粟花来做为纪念。

  刘嘉听着“罂.粟花”三个字,就牙痒痒,特别是戴这花的还是英国人。

  英国、罂.粟,只能让刘嘉想到1840年到1860年那段屈辱的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起一战,更让她愤怒。

  之前她在美国旅行时,曾有人劝她试试大.麻,说可以感觉非常好,有助于提高情绪感知,看颜色特别鲜艳,而且对身体无害,不会有瘾云云。被她坚定地拒绝之后,那人还不理解,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尝试一下,这是非常时髦的事情,要是不会抽就是土老冒,而且大家都在抽,不会有事的。

  刘嘉告诉她:“如果美国也遍地大.烟馆,然后国力衰弱,马上就要亡国,你的救济金再也领不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脑子正常的中国人都讨厌这玩意儿了。”

  当然,之后美国居然真的成立了合法大.烟馆,这也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推门进来的锦儿被一脸凶样的刘嘉给吓到了,赶紧问她发生什么事了。

  刘嘉对着镜子照了照脸,不行,太扭曲。

  冷静,冷静,露易莎太太是好人,将来还要指望图灵大破德军密码,还要指望他搞出计算机,军情六处还要为《名侦探柯南》里的琴酒再添一位对手……

  刘嘉用手搓了搓脸:“没事,你去打听打听,11月11日,巴黎人是不是也会戴红罂.粟花?”

  她自己在屋里琢磨英国的天气,其实十一月的伦敦算不上特别冷,主要是湿冷,跟长三角地区一样。

  最保暖的当然是羽绒服,她也做过羽绒服业务,对生产过程比较清楚。因此,她非常了解羽绒服现在根本做不出来。

  唯有等到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之后,羽绒服才能解决羽毛顺着棉布纹理往外钻的问题。

  露易莎太太要是站在风中,身上好像熬夜过度的修仙党那样大把大把的掉白毛,岂不是很丢脸。

  除了羽绒服,那就是秋衣秋裤,它发明于1915年,现在肯定能找着。

  但是露易莎太太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理由就一个:太丑。

  刘嘉简直无语,又不是让您内衣外穿,丑不丑会怎么样啦。

  甲方妈妈坚定自己要从内美到外。

  行吧……刘嘉就当她在活动结束之后,就要去跟情人约会,漂亮的外衣一脱,露出灰灰暗暗的秋衣秋裤,确实有那么一些煞风景。

  最后刘嘉想到了毛衣,又被甲方妈妈否了,理由还是:太丑。

  现在的毛衣受限于材料问题,多是宽宽大大的粗棒针,远没有后世的精细贴身羊绒衫的款式好看。

  “您放心,我为您设计的外套和毛衣,绝对是简单不失奢华,低调不失优雅。”

  露易莎太太虽然相信刘嘉的水平,但是这是战争结束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有很多贵族夫人会出席,她不能输。

  所以,她要求刘嘉先把设计图传给她。

  此时已经有了可以传照片的传真机,总算不用只为送几张图片还要跑一趟机场。

  尽管传过去的只有黑白,不过刘嘉还是在一旁用文字指明哪一块区域是什么颜色。

  露易莎太太欣然同意刘嘉开始动手。

  黑色的厚呢子外套做成的款式是在剪裁的时候采取斜式剪裁法,让衣服看起来看有垂坠感,同时缝纫手法也加以革新,从外观上看,明明衣服是拼接起来的,却很难发现边界明显的缝纫线迹。

  最后,袖口、领口、门襟这三处,贴附石青色的云锦。

  织机刚来十几天,一天也就只能织几厘米,做衣服不够,做镶边可以。

  刘嘉当时就考虑到可能会有需要马上用到的地方,鉴于欧洲人此时的审美品味都偏素,唯有黑白灰这三种经典色容易搭配,所以刘嘉让工人们绣的云锦是石青色的底色,夹以宝蓝色蚕丝绣成花纹。

  此时的毛衣花样有限,刘嘉给露易莎太太的是她的保底设计——在最简单的针法织出的开衫毛衣上绣花。

  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款式,太过平平无奇,这东西随便路边那一个小摊都能拿出来,Emma’s house理应拿出比别人更强的东西。

  更何况,打毛衣是大英帝国的传统艺能,人家就是靠羊毛发家的,一战的时候,为了给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温暖,从英国王室到全国男女老少,一起上阵,织了四十万件毛衣以及各种手套帽子袜子之类。

  在一个全国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阶层都热爱织毛衣的国度,露易莎太太都没有找到想要的毛衣,可见她对毛衣的要求有多高。

  她之所以会找到自己,一定是伦敦街上所有有头有脸的裁缝都不能令她满意。

  对于这种顾客,交出达到平均水平的衣服,就等于不及格。

  刘嘉之前卖给她的几身衣服,绝对是当时全世界都没人想过的设计。

  呢子外套还能靠缝纫技术和云锦拉一波,现在的毛衣除了往上绣花,还能干什么呢?

  刘嘉小时候最讨厌穿毛衣,觉得扎脖子,见过的毛衣款式也非常少,到后来出入有车,屋里都有空调,就再也没穿过毛衣……人不可能凭空想出不存在的东西,就算是龙和凤,也是人凭着各种野兽身上的零件想象出来的。

  “小姐,我问到了,确实有这么回事。”锦儿急匆匆地跑回来。

  “可是罂.粟不是春夏开的吗?他们打算怎么办?”

  “说是用红布或者红纸,随便做一个。”

  刘嘉想了想:“你去办两件事,第一,找几个特别会打毛衣的人。第二,找手工艺工坊做五千朵红色的罂.粟花。”

  等刘嘉画好了几张设计图,锦儿也已经把特别会打毛衣的人给找来了。

  第一张设计图,毛衣上自然形成断点,看起来整件毛衣就是由一只只的蝴蝶缝起来变成衣服的。

  第二张设计图,与第一张相似,不同的是主图案是叶子。

  第三张设计图是双色毛衣,是仿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女子服装,上半截像云肩,图案也像一层一层的白云,下半截则是打出微微突出的颗粒感,像山石。

  第四张与第三张相似,只不过涌动的部分是下半截,形成海浪涌上沙滩的感觉。

  第五张是一个像一张巨大的葡萄叶搭在肩上,从左半边肩膀一直斜盖到右半边胸口。这也是双色。

  这几张图都是刘嘉依稀仿佛曾经见过的毛衣图案,至少说明一定是人工能完成的项目。

  锦儿找她们来的时候,她们自信满满,觉得自己的编织水平就算不是全世界第一,也得是全欧洲第一,不管什么图案只要她们看一眼,没有搞不定的。

  如果她们知道荷兰卖灯泡的飞利浦公司职员曾遭遇过什么,她们也不会这么想了。

  刘嘉告诉她们:“用毛线针织的话,是肯定可以织出来的,如果织不出来,也可以用勾针勾出来,我不在乎用什么方式,只要最后呈现的效果是这样的就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嘉开出的价码,让她们舍不得当场说:“干不了,告辞。”

  她们要求给一天时间,让她们试试。

  第二天,有两个人来了,一个琢磨出怎么用毛线打出形状,一个琢磨出怎么在形状与形状之间形成断点。

  “挺好,你们俩一起互相学习吧,一帮一,一对红。”刘嘉笑着说。

  又过了一个小时,又来了两个人,同时琢磨出了怎么数针数。

  双色毛衣也好,两种针迹也罢,本质就是要掐准时机,在某一个地方,对针法进行改变,什么时候变,什么时候放针,什么时候收针,都是要算的。

  再过了两个小时,其他几个人也来了,她们有些沮丧,因为她们什么也没想出来。

  发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确实需要有点天赋在身上。

  好在她们的优点是学习,看到别人打出来的结果,再听一听详细的解释,她们就领悟了。

  “给你们八天时间,一人打完一件,可以做到吗?”

  “可以。”

  一共十个人,正好两人打一种。露易莎太太挑走一件,另外九件就放在店里卖。

  刘嘉想得挺好。

  十一月九日,十件毛衣按时交货,缝纫厂在毛衣后领缝上Emma’s house的标,并包装。

  十一月十日,五件款式不同的毛衣上了飞机,刘嘉的意思是,让露易莎太太挑,再怎么挑剔,也总能有一件入她的法眼吧。

  下午,飞机在伦敦落地两小时后,刘嘉接到露易莎太太的电话,她说那五件她无法取舍,全都要了。

  十一月十一日,Emma’s house的门被无数朵红罂.粟花包了起来,橱窗里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用乐高积木推成的步.□□型,枪.口斜斜向上,一朵罂.粟花斜插在花瓶里。

  店门口还有店员售卖0.5法郎一朵的丝绸面料制成的红罂.粟花,小桌上写着:“为了在战争中付出的人们。”

  阿牙面无表情地看着人们拥挤在桌前,竞相购买的样子,问道:“你打算把这笔钱捐给伤残士兵帮助协会吗?”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刘嘉也望着窗外。

  “咱们先管中国人,现在伤残的华工想走的没钱回国,想留的找不到工作,死去的尸骨难回故土。卖花的这笔钱,我打算先救打算留下的,要是钱再多一些,就给想回国的人买船票。要是还能剩点钱,再把知道家庭住址的骨灰送回去。”

  阿牙的眼圈不知什么时候就红了,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你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那当然了,不愧是我。”刘嘉摸摸鼻子:“下次,我再让你做新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对我态度好一点,不要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阿牙飞快地用袖子抹了一把眼睛,清了清嗓子:“咳,这个……我们要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