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101章 万圣节的滞销货

  月嫂服务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在全职家庭主妇占主流的年代,它很难发展起来,现在能不能发展,还是未知数。

  为了确定是不是值得花大力气培养的业务,在杜赛尔工作的第二十天,刘嘉上门进行回访,询问玛丽亚对杜赛尔工作的意见。

  “真的是太贴心了。”玛丽亚抱着孩子,脸上是初为人母的幸福。

  杜赛尔负责给孩子换尿布、洗衣服、为孕妇洗衣服、做饭,其他的家政工作,由价格便宜的房屋清洁家政人员负责。

  “这个小家伙尿尿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只有一点点,但是湿了又得换,不然就哭个没完,要不是有杜赛尔,我真要疯了。”

  像是为了证明玛丽亚所言非虚,杜塞尔在刘嘉进门之后,已经换了三次尿布,并且把弄脏的尿布及时洗好晾晒在外面,以备下一次使用。

  刘嘉又向玛丽亚了解现在那些家里没有长期佣人的产妇们都是靠谁照顾。

  都是家里的女性亲人,不是自己的母亲姐妹就是丈夫的母亲。

  跟自己的母亲有时候还会起冲突,跟丈夫的母亲问题就更多了。

  刘嘉又了解到,就算是有钱人家的长期佣人,也只有负责收拾处理家务的,就算有生孩子的经验,也只是顺带做一做,没有什么科学的育儿经验。

  生完孩子之后奶水不通,以及生完孩子之后心情低落的产妇大有人在。

  说着说着,玛丽亚自己就把话题转到丈夫身上去了。

  这是刘嘉一直小心翼翼碰开的话题,她不知道玛丽亚的丈夫到底怎么了。

  她的丈夫名叫安德烈,家里是沙俄贵族,在1917年之前,他就来到巴黎。

  “他的运气不错。”刘嘉说,提前过来的沙俄贵族,家产肯定都安置好了,难怪玛丽亚这么有钱。

  玛丽亚笑着摇摇头:“他是过来向全世界宣传他所忠于的事业。”

  这是一个家族逆子的故事,虽然不是皇室大贵族,不能与香奈尔在一起的狄米崔大公比,但家里人也是可以出入冬宫,参加皇室晚宴的身份。

  小时候,家里人告诉他,外面的那些穷人都穷凶极恶,身上还有毒,碰到他们就会死掉。

  他有一次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迷了路,被森林中住着的猎人带回家,住了几天,与猎人们的孩子玩得十分开心。

  后来,他又想办法去森林,想再与他们一起玩,没想到,与他一起玩得最好的小朋友已经死了,是饿死的。

  那一年,风雪太大,老练的猎人也无法在那样大的风雪中寻找到猎物的踪影。

  他哭着问猎人为什么不找人借粮食。

  猎人表情麻木地摇了摇头,说已经借遍了所有的农场主,可是天气让农场的收成也不好,大家都没有吃的。

  他此时才知道,原来自己天天吃腻的肥鸡大鹅,竟然是许多人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

  他回家后,想让父母帮帮猎人,可是一向慈爱的妈妈却说:“你知道这个国家有多少这样的人吗?你帮不过来的。”

  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家里看似权势挺大,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做不到。

  他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他认识了来自格鲁吉亚的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想法,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加入了背叛自己阶层的另一个队伍。

  听到这里,刘嘉大概能领悟到玛丽亚的丈夫是被谁抓走的了,那个时候,全欧洲都谈红色变,明面上不能抓,背地里的小动作不少。

  “那你会不会有危险?”刘嘉觉得这屋子多半也被监视了。

  玛丽亚笑笑:“他们不敢对我怎么样的。”

  她家也不是什么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

  两人相爱的时候,家里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以她私奔而告终。

  他为了他的理想背叛家庭,她为了爱人背叛家庭。

  “真是抱歉跟你说了这么多,不会吓到你吧?”

  “没有没有,这些事情我听过不少。”刘嘉笑着说。

  从玛丽亚家里出来之后,刘嘉一边走一边琢磨要怎么样才能把月嫂事业推广出去。

  本来以为玛丽亚会有不少同阶层的朋友,一起喝茶一起聊天,不过以她和丈夫的身份,大概整个巴黎也不会有太多的朋友。

  满大街打听谁家要生孩子不现实,那么哪里的产妇最多?

  当然是医院的产妇最多。

  推销月嫂服务跟推销汽车改装服务一样,可以在目标客户群扎堆的地方蹲守,也能直接找医生帮忙推荐,他们只要提一嘴,如果产妇家里愿意用,那就给他一笔费用。

  只卖月嫂,不卖点别的不合适啊……来都来了,怎么能空手上门呢?

  尿不湿那玩意儿要等材料化学起步之后才有得玩,要是能有尿不湿的材料,她早就把现代卫生巾给搞出来了。

  婴儿的衣服可以稍微惦记一下,为会爬的孩子做可爱又结实的爬行衣,今天穿小火龙,明天换小青虫,大后天换瓢虫,嗯……买婴儿爬行服,还能免费给宝宝拍彩色照片一张,应该会有人想要的吧?

  婴儿能玩的玩具有限,不小心就会有安全隐患,刘嘉不敢碰。

  对了,婴儿看的书可以做。

  孩子只是看图,并不看纸,只要形状可爱,颜色鲜亮,他们都会喜欢,喜欢抓在手里撕着玩,按在水里泡着玩,还有放进嘴里嚼,有小孩子的家里都像养了一只哈士奇。

  就算不心疼书,整天打扫碎纸屑也挺烦人的。

  换成扯不烂的布做印刷载体应该可以,再把印刷料换成可食用的色素,卖点就是安全。

  想到这里,刘嘉决定临时拐弯去趟印刷厂,打听一下现在的机器能不能直接在布上印字,还是需要去进口专门的印染机。

  厂里静悄悄的,机器都停着,工人全都不在。

  万圣节之前工人们加了好几天班,刘嘉让负责管理印刷厂的郑不艾自己看着业务量,没什么事就给工人放假调休。

  看来就是今天。

  算了,没人就走吧。

  刘嘉想了想,决定去楼上办公室一趟,找找印刷设备的供应商电话,直接问他们也一样。

  办公室的门,竟然一拧就开。

  “谁最后走的不锁门,真是素质低下。”刘嘉皱着眉头,检查了装文件的大柜子,柜子门都锁得好好的,看来不是有贼偷溜进来,真的是走的人没锁门。

  刘嘉在放着“设备说明”的文件筐里翻找印刷机的厂家电话,忽然,她注意到,桌上有一本书。

  书名是一串俄语,看不懂。

  刘嘉信手翻开封皮,扉页上用黑色的钢笔写着“Andrew JosefDobrovsky”,安德烈什么什么罗夫斯基,嗯,俄罗斯人没跑了。

  再翻一页,呵呵呵呵……熟悉的图标。

  镰刀弯弯像新月,锤子插在新月镰刀的正中间。

  错认了什么,也绝不会错认它。

  刘嘉还没有来得及翻到第三页,就听见从楼梯那里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声音很熟悉,应该是郑不艾的。

  刘嘉悄悄站在办公室门的背后。

  门被一把推开,跟人一起进屋的还有郑不艾的声音:“彭举,彭举,诶?人呢?”

  他东张西望,没看见彭举,抓抓头,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东西,气得叉着腰,狂飙家乡话:“啷个把书都带走啰!就给我留了一本!那么多,你啷个看得完吗!下次就算你叫我爹,我也不给你带面包!”

  郑不艾气鼓鼓地拿起书上那一本书坐下,开始翻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忽然,从一个矮柜里传来一声闷闷地咳嗽。

  郑不艾猛然抬头,左手抄起扫把,右手指着矮柜:“什么人,出来!”

  门慢慢地打开,彭举蹲在矮柜里,手里抱着几本书,他默默地抬头看着郑不艾。

  四目相对,郑不艾伸手将他一把拉出来:“你藏在这里干什么?想吓我?万圣节都过了还想吓我?”

  “不是不是……”彭举连连摆手,他压低声音,在郑不艾的耳边轻轻地说:“这屋里还有别人。”

  他刚才听见有人进门,转了一圈,直到郑不艾的脚步声传来。

  如果那个人出去了,郑不艾一定会看见,但是郑不艾却什么都没有看见,说明那个人还在屋里。

  郑不艾刚刚放下的扫把,又举了起来:“我看见你了!快出来吧!”

  房间门,慢慢地合上,露出刘嘉似笑非笑的脸,她慢慢向前走,抓了把椅子坐下:“先说清楚,我不是被你诈出来的,是站得太久了,腿酸。”

  郑不艾歪过脑袋看着她,眨巴眨巴的眼睛里写满大大的困惑:“诶?你为什么藏在门背后啊?”

  刘嘉托着下巴,一脸无辜,她看着彭举:“你为什么不先问彭举为什么要藏在柜子里?”

  “我,我以为有贼进来,我怕打不过,就躲起来了。”彭举的脸又变得通红。

  以他的人设,干出这事没有任何问题。

  刘嘉轻轻一笑,手掌拍在那几本书上:“不怕贼进来偷钱,倒怕贼偷这几本俄语书?法国贼偷俄语书,这也太刻苦好学了吧?”

  “……”彭举本就不善撒谎,这下脸变得更红了。

  一旁的郑不艾忙说:“这几本是新式机器的说明书,是德国为沙俄设计的印刷设备,但是后来沙俄倒台,机器就没人要,我们俩在看这些机器是不是适合咱们这里用,要是好用的话,可以买几台,提高生产效率。”

  刘嘉几乎要为他鼓掌了,看这编瞎话的效率。

  不仅速度够快,而且还逻辑缜密。

  如果他说这机器是俄国生产的,那就太假了。沙俄在工业方向一向是个小垃圾。

  所以,他说这是德国货,又把说明书为什么是俄语,以及他们为什么要看这份说明书,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脑子好使的人,就是不一样,干什么都牛逼,包括编瞎话。

  刘嘉翻开第二页,指着那个图标问:“那这个图标是什么意思?”

  彭举好像为了证明什么似的,对刘嘉说:“这是那个工厂的LOGO。”

  刘嘉心中暗自叹息,差距啊!小同志,这编得不行啊!

  “你说锤子是工厂的图标我信,镰刀是什么意思?这个工厂,还兼职割麦子?”

  彭举又卡壳了,求救似的看着郑不艾。

  郑不艾马上接碴:“因为这家工厂最早就是靠生产镰刀起家的,后来越做越好,才逐渐开始做各种机器。”

  看看,这就叫专业!

  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到最后会说,这机器不好用,所以建议不要买,就能拒绝继续的追问。

  “哦,那你们看完之后,有什么心得?”

  郑不艾回答:“这几种机器都只适合大型印刷厂,以我们现在的体量来说,没有必要。”

  果然如此。

  刘嘉笑笑,又往后翻了一页,哎哟,那熟悉的大胡子头像,身为马政经和马原的大学生,怎么能不认识。

  “这是工厂的创始人?”刘嘉直接替他们编。

  两人连连点头。

  “叫卡尔·马克思是吧?”看见两人的脸色瞬间变了,刘嘉忍不住笑出声,把书合上:“不要小瞧了万恶的资本家,你们下次说故事的时候,最好不要编这种一戳就破的,如果我刚才要是问你们工厂在哪里,联系电话是什么,我要去核实,你们打算怎么办?”

  两人不吭声,他们十分紧张,不知道刘嘉想要把他俩怎么样。

  现在华法教育会和法国当局达成共识,如果发现旅法的学生里有进行这方面活动的,马上遣返出境。

  “不用紧张,你们俩记不记得,我让你们来管印刷厂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吗?”

  彭举轻声说:“让我们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还有呢?”

  郑不艾补充:“如果我们有什么想给自己印的东西,可以印。”

  “还有呢?”

  两人面面相觑,想不起来还有什么。

  “还有,日后你们惹出祸来,不要把为师说出来。”刘嘉拍拍书:“要是进来的不是我,而是密探,这工厂是不是要被查封?那么多工人怎么办?我怎么办?”

  “对不起……”彭举低头。

  刘嘉一脸嫌弃:“连藏书都不会,还文化人呢!照你们这样参加古代科举,连一本小抄都带不进去。”

  然后,她现场表演怎么藏书:“把这里加一个隔层,上面用铁板挡着,还有这个门,也能做个夹层,实在不行,藏仓库里,把一本书藏进一堆书里,就算是有人通风报信,也得找好半天。”

  说完,彭举怯怯地问:“你怎么这么熟练?”

  “聪明人都知道呀,小傻瓜才不知道。不信你问他。”刘嘉一指郑不艾。

  “对!”郑不艾连连点头,毫无义气地把好兄弟划进了“小傻瓜”的行列。

  想要在布上用食用色素印字,普通的印刷机做不到,得用专门的印染机,刘嘉决定先买一个试试。

  印出来的第一本书是一个识色用书,每一页都印着不同的颜色,家长可以指着颜色让婴儿建立起颜色与发音之间的关系。

  第一批只印了一百本,送去浪琴夫人的婴幼儿服饰店五十本,还有五十本就留着送给医院的产妇们拉关系用。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不打送礼人,这样开展工作也方便一点。

  紧接着就是第二套童话书,讲述憨憨的小魔王在自己的城堡里跟他的魔兵以及三头犬崽崽一起过日子的搞笑日常。

  这一套摆在Emma’s house里。

  刘嘉的本意只是卖书,没想到过了几天,就有人表示想买书里的衣服给自己的孩子穿。

  “我想让我的儿子穿上小魔王的衣服,然后把我家的安德鲁套上三头犬的外衣。我记得你这里万圣节卖过这类衣服,但是,可能是我看漏了,竟然没有看到给小狗狗的。”

  好好的一个童话书,硬是活生了购物指南的模样。

  为了缓解店面压力,刘嘉租下了第三个店面,专卖玩具、奇奇怪怪的衣服,以及节日需要用到的特色装饰品。

  “还空了一块地方,放什么?”锦儿问道。

  刘嘉摸了摸下巴:“不放什么,去买一个滑滑梯,再买几个小木马放在里面,小孩子会喜欢的。”

  锦儿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小孩子喜欢,店里是卖东西的地方,买完了不就走了吗?孩子不走总在这赖着算怎么回事。

  “那么小的孩子,肯定是家长带进来的,买东西的时候,如果小孩子不耐烦要走,家长不也只好跟着走了吗?把他们弄到这里自己玩,不要打扰家长付钱。”

  锦儿似乎明白了:“那如果有人把孩子放在这里,自己去别的地方了呢?”

  “接孩子的时候,在店里购物的客人可以免费,要是没有购物,接孩子的时候就得付钱。尊贵客户可以享受一定次数的免费照顾孩子。”

  锦儿从来没想过世间还有这种操作方式。

  巴黎没有专门的儿童乐园,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己在家里玩,有玩具而缺伴。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有伴而没有玩具。

  新店开业,许多人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有钱人家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在那二十平方大小的空间里玩最普通的滑梯和木马,玩得不亦乐乎。

  没玩一会儿,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自动分成两派,玩起了两队骑士冲锋交战的场景,他们玩得开心极了。

  “光玩,赚不着钱,没有意思啊。”刘嘉小声嘀咕。

  锦儿站在一边,心想是你说只要是店里的顾客就可以免费存放孩子,怎么现在又惦记着要赚钱了呢?

  刘嘉推了推锦儿:“去,把万圣节卖剩下的那些儿童版的骑士服拿出来。”

  万圣节最后还剩下一百多套儿童骑士服,它是用硬塑料喷银漆做成的,带了一条深蓝色的披风。

  当时卖得不怎么好,孩子们更喜欢吸血鬼和绷带木乃伊。

  刘嘉又从浪凡夫人那里把洁西卡的女儿乔治安娜找来,要给她穿上公主服。

  没想到小丫头不愿意:“我想穿那个。”

  她指着骑士服。

  锦儿想劝劝她,小姑娘做等着幸福的小公主不挺好的吗,干嘛跟男孩子似的打打杀杀。

  没等她开口,刘嘉赞许道:“有志气。”

  然后给她换上骑士的衣服。

  乔治安娜昂首挺胸走进场内,大喊:“我是圣女贞德,我将带头冲锋!大家跟我上。”

  小男孩们都惊呆了,然后关于“圣女贞德”到底属于哪一方,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乔治安娜说:“我都不要,你们连盔甲都没有,怎么能算骑士。”

  小男孩们这才注意到,她的画风跟他们不一样!她有盔甲!一甩披风的样子,好好看。

  他们也想拥有盔甲。

  “你上次不是说不喜欢,就想要吸血鬼的吗?”

  “我现在想要了,妈妈妈妈,我要买盔甲嘛……”

  店里的十几个小男孩整整齐齐地穿上了盔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自我感觉好极了,他们不满足“偏安一隅”,他们志在天下,他们要穿到大街上去得瑟显摆炫耀。

  孩子们打算就这么三三两两的出去,刘嘉建议他们排出一个整齐的队伍再出去:“看起来更有气势。”

  孩子们同意了,但是,为了抢C位,他们又吵了起来。

  每一个人都想走在第一个,没有人想走在最后。

  孩子的家长被吵得头疼,这些小宝贝儿们大的七岁,小的才三四岁,劝了不听,骂了不听,当街打孩子又有损淑女气质,老母亲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血压升高心脏停跳的模样。

  刘嘉随手抓来摆在店里当装饰的鼓,有节奏地敲了起来。敲了几下,吵闹的小朋友们都安静了,一起看着她。

  “听我说,你们排的这个不是普通的队,它是中国在一万年前就有的厉害的军阵,叫一字长蛇阵,没有一个位置是没有用的,你们看啊……”

  她拿出一截线做演示:“有人从前面攻击队伍,第一个人负责防守。有人从后面攻击,最后一个人负责防守。有人从中间进攻的话,两边的人要迅速反应,然后把敌人包围起来。”

  每个人都特别重要,每个位置都是高光C位。

  小朋友们先接受了这个设定,但是又有人提出质疑:“那我们谁才是将军呢?”

  刘嘉指着乔治安娜:“她是引领胜利的圣女,你们没意见吧。”

  一群小男孩,当然没有人要当圣女。

  刘嘉拍拍个头最高的小男孩:“你站在第一个,叫领衔将军。”

  又拍拍个头最矮的小男孩:“你站在最后一个,你叫特别将军。”

  站在中间的叫“友情将军”、“联合将军”、“特邀将军”、“客串将军”……

  名号用完,就开始“骁骑将军”、“轻车将军”、“伏波将军”……

  十七个小朋友,个个都是将军,个个心满意足。

  小朋友们浩浩荡荡排队出门,在街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看他们身上穿着鲜亮的盔甲,引得无数路人小朋友也想要。

  这次的新店没有新品陈列,所以刘嘉也没有为新店投一分钱广告,只在另外两个店里宣传了一下,至于盔甲,她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把它们清掉。

  结果这群小朋友出去晃了没一会儿,更多的人涌了进来,指名要购买这批在万圣节不受待见的滞销货。

  来都来了,可不兴只带一样走。

  刘嘉当机立断,把隔壁那条一天到晚只会睡觉,不会叫也不会看门的小笨狗借来,穿上三头犬崽崽的衣服,让它继续趴在橱窗边睡觉。

  有家里养狗的人一眼瞧见,马上走不动路。

  那条小狗狗被送回家的时候,店里的两百套三头犬崽崽的宠物服已经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