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第89章 居然有假货了

  季节慢慢走向冬季,止汗剂的销量稳中有降,刘嘉把销售的重点移向海外市场。

  赤道附近的谁也别想跑,比如驻扎在北非和印度的英国军团常看的杂志上出现了大量关于欧洲男性认真打扮自己的文章。

  文章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某某军士在热带从军,恰好遇到了来殖民地旅行的贵族小姐或是贵族寡妇。周围的男人皆浊臭不堪,让美女掩鼻,唯独他一枝独秀,被有钱有权有相貌的女子看中,喜结连理。

  文案都不用太动脑子,把美国那几篇针对女性的文案拿过来,性别对换就行。

  海外市场的钱要赚,欧洲市场也不能放弃。

  夏天的焦虑过了,该开始秋冬季的焦虑了。

  只要眼里有生意,一年四季皆可焦虑。

  杰克系列又推出了男士薄荷润唇膏,男士护手霜。

  广告词还是一样的路数:

  “情人的嘴唇像玫瑰花那样柔软,而你的嘴唇上的死皮,却弄疼了她。”

  “情人的蕾丝纱裙和丝袜那么漂亮,而你粗糙的手指,却勾坏了她最喜欢的衣服。”

  只把护肤品卖给男人不算本事,刘嘉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淡色彩妆系列,打算试一试水。

  研发中心的人听到刘嘉的要求之后,觉得老板一定是疯了。

  男人?彩妆?

  这根本就是天与地的差距吧,往脸上抹厚粉的波旁王朝早已一去不复返啦。

  在公司开月度会议的时候,技术研发主管首先提出异议:“颜色可以调出来,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女性市场。

  不排队有些男性喜欢涂脂抹粉,但那些人毕竟是少数。”

  刘嘉笑笑:“没什么,我只是试一试,如果男性市场实在走不通,我也不强求。淡彩系列的产品可以放在主打青春活力的Emma’s mode出售。”

  彩妆上市,男士们又被勾起新的焦虑:苍白的唇色和眼下的乌青,说明工作对你来说非常难以完成,老板会马上换新人来替代你。

  稀疏的眉毛会让男人失去威严,眉毛代表着一个男人的精神和特殊方面的能力,眉毛浓的男人说明某些地方的功能强大,眉毛稀或者颜色浅,说明他可能是个无能者。

  头发好代表肾好是中国人的思想,但是欧洲一直认为须发浓密代表有男子气概,所以,这段写出来,欧洲消费者毫无障碍的接受了。

  通过对销量的观察,刘嘉发现男人们的焦虑程度,一点都不输给女人。

  而且对男性市场销售的宣传点非常稳定,不像要抓住女性消费者的心理,要琢磨好多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像在美国卖的止汗剂一样,一边被骂一边销量很好,这也太考验人了。

  要不是医药事业需要积累,以及对技术实在要求太高,重点是刘嘉真的不知道配方,她真想卖蓝色小药丸,那玩意儿刚诞生的时候,简直是销售奇迹啊。

  男士化妆品和护肤品在缓慢上升,而女性彩妆的销量则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最近报纸上都说经济越来越差了,我怎么觉得,卖得这么好呢?”锦儿看着销售报告,“是不是什么地方弄错了?”

  刘嘉摇头:“口红效应罢了。

  说完之后,她才想起来,这个理论是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才提出的,于是又补充道:“就是经济越差,越想用廉价奢侈品来给自己带来心理安慰。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惨。”

  市场上的其他几家大牌彩妆公司坚持自我,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购买群体。

  没有自己死忠客户的中小型公司则紧跟在刘嘉身后,推出了许多与Emma公司的彩妆十分相似的东西。

  Emma的粉盒是机关盒,他们买来,拆开,照着做。

  Emma的腮红上有浮雕,他们也改进了压花工艺,让腮红上出现各种好看的图案。

  这些跟风者的售卖价格,比Emma要便宜20%左右。

  有些消费者买过Emma的彩妆之后,又喜欢,又觉得贵,她们发现有差不多风格的彩妆后,就想买来做为Emma的替代品。

  但是东西到手之后,她们才发现,原来彩妆和彩妆是不一样。

  同样是口红,Emma的口红涂在嘴唇上就很润泽,非常适合干燥的秋冬季节使用。其他牌子涂上去之后,嘴唇会变得很干,不一会儿,就会出现唇纹,化妆本来是想变漂亮,结果却让人显得憔悴。

  同样是粉饼,Emma的粉饼涂在脸上就很细腻,不会出现干纹。而且,Emma的浮雕花纹粉,无论怎么随手涂,都不会出现颜色偏差。

  其他牌子的粉,不小心就会变成只蘸到一小块区域的颜色,让她们的脸上紫一团,绿一团,十分麻烦。

  同样是精巧机关风格的盒子,Emma化妆盒的金属部分做过钝化处理,不会割伤手。木质部分打磨光滑,不会有一点木刺留在上面,摸起来十分舒服。其他牌子的盒子,或是弄伤了手,或是机关不够顺滑,打开吃力不说,再用劲,可能整个盒子就被甩了出去,腮红粉底洒一地。

  来回几次之后,消费者宁可多存一些钱去买Emma的产品,也不愿意买便宜一些的其他品牌。

  直到有一天,刘嘉接到一个投诉。

  一位女客人气冲冲地带着一套彩妆找到Emma’s house,一进门就大喊大叫,叫刘嘉出来给她一个说法。

  反应迅速的店员将她请到二楼,由刘嘉亲自接待。

  那位女客人把自己卖的彩妆拍在桌上:“你们卖的口红,我就抹了两次,每次都用唇刷,居然断了!还有这腮红!整块裂开!我就是因为腮红上的玫瑰浮雕买的,现在居然裂成这样!”

  “您先别生气,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好好处理,赔偿您的损失。”刘嘉安慰道。

  有眼色的锦儿端来水果和茶点,一面对那位客人说好话,一面为她倒茶。

  见两人态度这么好,气冲冲的女客总算平静下来。

  刘嘉拿过盒子,仔细端详,发现盒盖上印着的丝带图案似乎哪里不对。

  Emma的LOGO是一条打着蝴蝶结的丝带,那条丝带的主体是天蓝色,两边用比天蓝稍深一点的颜色镶着细边,不注意看看不出来,这是刘嘉专门设计出来防伪用的。

  女客人拿来的盒子上那条丝带蝴蝶结,只有天蓝色。

  再仔细看,刘嘉忍不住哑然失笑。

  制造公司名称:Emmo

  字体用的是花体字,猛地一眼看过去,根本就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

  这事刘嘉可太熟了。

  什么“周住“牌洗衣粉、康帅傅方便面、云碧、全庸、占龙……她都见识过。

  经过刘嘉的解释,女客人才知道自己是买着假货了。

  “哦,见鬼!真是抱歉。”想起一进店的时候,自己气急败坏的大喊大叫,女客人红着脸,拿起盒子打算离开。

  “请等一下。”刘嘉拦住她,“请问您是在哪里买到的这个化妆盒?”

  女客人说的购买地址,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百货店。

  很好,只要不是路上的流动摊贩,就不怕贩假的跑了。

  刘嘉先向施律师询问了法国商标侵权的相关条例,确定这种商标只差一点点的行为,也属于恶意仿冒,可以起诉。

  她安排几个人找到了那家百货公司,果然在柜台里发现了很多Emmo牌彩妆。

  “你卖的是仿品,如果你配合我公司的调查,我可以不起诉你。“刘嘉非常温和地对店主说。

  一旁的施律师补充道:“如果起诉的话,您可能面临五万法郎的罚款。”

  这只是一家小型百货公司,进货渠道都是各个柜台的负责人自己管,彩妆负责人和总经理被五万法郎的数字吓坏了。

  彩妆柜台负责人哭丧着脸:“对不起,Emma小姐,我们不知道这批货是假的,来推销的人说他跟您关系很熟悉,是你的叔叔,所以可以拿到一批低价的彩妆……”

  “我的叔叔……于勒么?”刘嘉好笑。

  彩妆柜台负责人连连点头:“啊,对,他真的是您叔叔?”

  刘嘉无语,连编名字都不走心的骗子和文盲,真是绝配。莫泊桑好歹是法国作家,这篇小说都入选中国的语文课本了,怎么你一法国人不知道?

  “不是,他也是冒牌的。要怎么样才能找到他?”刘嘉问道。

  彩妆柜台负责人拿出一张名片,名片上有姓名、电话和地址。

  刘嘉一眼就认出那个地址是巴黎近郊的一个工厂,郑不艾曾在那里做工,那里是一家钢厂,自一战前就是。

  地址是假的,就是不想让人找过去。

  电话一定是真的,这么用心的仿制全套,绝不是只想打一枪就跑。

  在刘嘉的要求下,彩妆柜台负责人打电话过去,说销量非常好,希望对方再送一些货过来。

  电话对面快活的声音,连站在旁边的刘嘉都能听见:“哈,我的老伙计,怎么样,我没骗你吧,这款彩妆的销售绝对没有问题,这可是我们的招牌产品,就连英国王后都喜欢用。我马上给你送来。”

  挂了电话,刘嘉眉毛微动,真敢吹,连她都不敢吹英国王后喜欢用。

  她想起看过的一个笑话,说一个诈骗犯打着某保险公司的名义到处骗钱,收来的保费收到自己口袋里。诈骗犯被抓到之后,保险公司老板说不要起诉他,我要雇佣他!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思路没有问题,只有刘嘉觉得不对,诈骗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什么承诺都敢保,生意当然做的好。就像在小区门口用大喇叭放“鸡蛋一块钱三斤,先在我这交钱,然后去超市领。”那这钱还不收到手软?

  很快,门口传来汽车的引擎声,然后停下。

  有人推开门,与彩妆柜台负责人简单寒暄之后,就开始往店里搬运印着Emmo的字样的纸箱。

  等他搬完,拿出送货单,要彩妆柜台负责人签收的时候,刘嘉及其捉贼队伍的成员忽然出现。

  看着那么多人盯着他,送货人毫不犹豫的把工厂地址告诉刘嘉。

  甚至主动开车带刘嘉等一行人前往工厂。

  那是一个挺荒凉的地方,工厂也十分破败,连窗户都没有几扇完整的。

  路面是水泥浇的,有许多缝隙,长长短短的野草从缝隙里伸出头来,在风中摇晃。

  刘嘉由衷地感慨:“生意这么差啊,地上都长草了。”

  送货人顺嘴接话:“刚开始做,没多久,要是没给抓着……”

  他才意识到自己在跟谁说话,赶紧闭嘴。

  刘嘉望着窗外,微笑:“要是没给抓着,这里应该会有好多设备,好多工人,你们老板也能赚好多钱。”

  决定前往工厂的时候,刘嘉已经想像到,在制假窝点,制假工人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暴力抵抗,就像电视剧里毒.贩的制.毒窝点那样。

  所以,她报了警,在运货车的后面就跟着警察。

  车停在工厂门口,从门里传来机器的运作声和工人说话的声音。

  居然是中文。

  刘嘉分明听见有人在说:“总算又开工了。”

  “是啊,刚好钢铁厂不让我去了,说什么法国人优先。要是这里也不开工,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媳妇儿快生了,有了这笔工钱,我就能让她去医院生了,你们不知道,上回我看见老罗家媳妇生的时候,请的产婆,那大剪子,哎哟,黑乎乎的,都不知道干净不干净,就去剪。”

  “今天回去,我就去买一块肉,我们家那小子,念着要吃肉念了三个月了,再不给他买啊,他说他要捉老鼠吃。”

  “哈哈哈……”

  开工了,有钱了,工人们终于可以改善拮据的生活,他们已经计划好了赚来的钱要怎么花。

  但是,他们不知道,击碎他们美好梦想的人,此时已经站在门外。

  警察下车,一涌而入,要求所有工人离开机器,双手抱在脑后,贴墙站着。

  工厂负责人,也就是制假窝点的老板被抓出来。

  他叫鲁比,是意大利人。

  从外貌看,他就像所有慈祥的中年人那样,看见小朋友会蹲下来摸摸他们的头,给他们糖果的那种。

  看见警察,鲁比很快惊慌了一下,当他看见刘嘉的时候,又镇定下来。

  警察将鲁比和所有工人带到警察局,他们被关在同一个房间,等待调查。

  由于工人只知道自己是在工厂做工,不知道自己在做假货,所以他们很快被放走,鲁比继续关押调查。

  工人们被放出来之后,马上就云集到Emma’s house的门口。

  他们希望刘嘉能放鲁比一条生路,不要起诉他。

  “他是个好人。”

  “我们一家老小的生计还指望着他。”

  “求求你,看在都是中国人的份上,帮帮我们吧。”

  “你这么有钱,就算我们厂子仿了你的东西,也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是啊,都这么有钱了,少赚点也没有什么关系吧?”

  “您手松一松,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个个言辞恳切。

  这些人大多数是一战时从中国过来的华工,没有钱回家,除了卖力气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有些人甚至还有残疾。

  鲁比以一天3法郎的工资雇佣了他们,他们不觉得被剥削,反而感恩戴德,起码能买得起两公斤面包,不会饿死了!

  见刘嘉不为所动,那些工人越发焦急,不知谁先跪了下来,其他人跟着呼啦啦跪了一片。

  高档奢侈品店门口,跪了这么一大片衣衫褴褛的中国人,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眼里含着泪,冲着大门哭喊。

  这动静,把客人们给吓坏了,她们不知道这群中国男人在说什么,只知道他们集体在喊着什么。本来想进店的人吓得退开五米,店里的客人也不敢出去。

  “他们这是想干什么!”锦儿在二楼窗户往下望,看着黑压压一片跪着的人,也吓坏了。

  她拿起电话,要报警。

  刘嘉按住她的手:“先别急。”

  说完,刘嘉下楼,锦儿着急:“小姐!别去,危险。”

  “没事。”刘嘉摆摆手。

  见刘嘉出来,那些工人激动地望着她:“刘小姐……”

  “你们先起来。”

  没人起来,跪在最前的工人说:“刘小姐,我们就靠着这个厂子过日子,找别的工作也找不着,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求求你了,如果厂子倒了,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刘嘉蹲在他面前,指了指自己店里的人:“看见没有,她们也要工作,除了这里的人之外,我还有两个厂,工人加起来比你们多多了。你们做假货,质量还那么差,让别人以为我就是个卖垃圾货的,从此以后没有人来买我的东西,所有的店员,还有工人,全部都要失业。”

  她站起身:“要是好好说话,我们还有商量的余地。要是你们说我有钱就活该受害,或者觉得哭一哭就可以让我法不责众。那我现在就把我那两千多个工人都叫来,让他们围着你们哭。”

  这些工人见刘嘉毫不动容,又听说她手下有两千多个工人,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在警察局的时候,鲁比告诉他们:“那个女人是中国人,你们也是中国人,你们不是最讲同胞感情的吗?你们就求她,说得越惨越好,肯定能说动她,不然我出不去,工厂倒闭,你们的工资就没人发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生得一张温柔娇弱容貌的年轻女人,心肠竟然这么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还要叫人来。

  他们相信刘嘉能叫得动两千多人,而且,叫两千多人过来,肯定不是真的围着他们哭,不把他们打死都得感谢法国的法律制度健全。

  工人一时失了主张,不知应该怎么办。

  其实刘嘉已经在想办法,她对穷苦华工的遭遇十分同情,希望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不要伤害他们。

  但是她特别讨厌被道德绑架,她从来就不是包子圣母小白花,如果这个时候把她的想法告诉工人,倒显得好像她是受他们胁迫,才现想的主意。

  不然下回制假工厂个个有样学样,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如果是普通侵权案,可能需要拖很久,才会处理。

  但是刘嘉交游广阔,与她有关的案子,在两天之内就飞速开庭了。

  事情非常简单,证据非常齐全,裁决过程也特别简单。

  鲁比被判处一大笔罚金、查封工厂,以及驱逐出境。

  工厂被封的那一天,许多工人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工厂大门被关上,贴上封条。

  想到未卜的前途,眼泪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

  封门的警察走了。

  工人们在原地愣愣地站了几分钟,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三三俩俩地散去。

  没等他们走出几步。

  几辆车由远处驰来,停在工厂门口。

  打头的是黑色奔驰车,司机下车,把后座的车门打开,一个穿着银灰色小西装套装的女人优雅地踏出车外。

  是刘嘉!

  工人们沉默地看着她,他们已经认命了,不想闹了,他们只想知道,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是来看他们笑话的吗?

  后面的大货车上跳下来几十个男人,工人们想起刘嘉说过,要找两千个工人过来,围着他们哭。

  他们露出惊慌的表情,向后退。

  那几十个男人压根没看他们。

  他们从车上搬下许多东西。

  原本空荡荡的工厂门口被挂上的是一个招牌,上面写着“露娜日用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

  露娜是拉丁语中月亮的意思,是刘嘉为彩妆单注册的商标。

  然后,封条被揭开,大门被打开。那些男人们进工厂,开始清点、打扫、搬东西进厂。

  工人们愣愣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有人从里面搬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出来,还有厚厚一撂资料。

  那是这个工厂工人的资料。

  刘嘉站在门口,对工人们说:“从今天开始,这个厂归我了。厂子里的机器都挺不错,我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用这么好的机器,生产出这么烂的东西的。”

  “你们算熟练工,我可以优先招你们,也省得新人连机器都不会用。不过你们得重新培训,好好的机器让你们用成这样!”刘嘉恨铁不成钢。

  “有人还想继续在这干的,就到我这来报名。要是不想再干了,我也不强留。”

  一听说还能继续干,工人们马上围过来,七嘴八舌叽叽喳喳要报名。

  “不要挤,排好队。”

  鲁比的工厂被查封后,厂房和设备进入司法拍卖程序。

  那天几十个工人在Emma’s house的那一跪,把所有可能买这个厂的竞争对手都给吓着了。

  司法拍卖虽然便宜,但是谁也不想买这种沾着大麻烦的厂子,谁知道那些工人会干出什么事来。

  最后只有刘嘉一个人开价,她以相当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厂房和设备,东西都不用搬,撕了封条,直接开张。

  彩妆的生意节节高,她本来就在盘算扩大生产规模,只是新买厂房和设备的投入算一算,有点吓人,所以一直在寻找。

  她第一次来厂里的时候,就发现机器是好机器,不然不会仿的那么真,只是在品质控制和工人操作流程上有问题,所以成品才会那么垃圾。

  在严格管控之下,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鲁比赔给刘嘉的一大笔赔偿金,用来买下厂子和设备之后,还剩下不少。这个厂子位置比较偏,工人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继续使用这些熟练工,还能省下一大笔员工福利方面的开支。

  ·

  ·

  大品牌Emma被仿冒,工人一起去刘嘉那里跪地哀求,刘嘉买下了厂,让工人恢复正常工作……这一系列的发展,都是大动作。

  报纸媒体自然没有放过。

  工人跪地、刘嘉从法庭里走出来,这些照片被刊登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

  在法国的新闻里,刘嘉人美心善,是个大好人。

  知道其中端倪的同行们表示:呸。

  就冲着她打假的行动效率和霹雳手段,还有连法院都为她加快办事效率,能慈眉善目到哪里去。

  ·

  ·

  过了两天,露易莎太太打电话过来,问她身体是否健康,需不需要从英国寄些食物来给她。

  刘嘉很惊讶,然后,才听说了另一个版本的新闻:法国小麦感染病毒,刘嘉买了法国小麦运回国赈灾,结果中国灾民吃了法国小麦中毒了,那些灾民在法国的亲属就来找刘嘉哭诉,刘嘉还被告上法庭。

  当然,结果是法院还了刘嘉的清白,证明是法国小麦的问题。

  所以,露易莎太太很担心刘嘉的身体健康,专门打电话来问。

  听了这个神奇的版本之后,刘嘉眨巴眨巴眼睛:“是BBC的新闻吗?”

  露易莎太太愣了一下:“什么是BBC?”

  好吧,看来BBC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成立。

  刘嘉与露易莎太太随便聊了几句,又说了些新品,电话就挂了。

  出于好奇,刘嘉打听了一下这个神奇的新闻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英国本土以及爱尔兰的土豆也大丰收了,但是人民群众对小麦更喜欢。

  为了让土豆可以顺利的卖出去,就有一些媒体利用“开局一张图”技能,满嘴胡说八道。

  “呵,传统技能。”刘嘉不以为意,后世他们胡说八道的多了,国家层面的抗议他们都没在怕的。

  ·

  ·

  从马赛传来消息,国内过来的云锦织机和工人都到了,正在往巴黎的路上。

  国内的人没忽悠她,挑的都是很有经验的工人,织机也是连着图纸一起运过来,方便维修和检查。

  但是传统的织机效率实在太慢了。

  刘嘉的目的只是想用云锦,而不在乎它到底是纯天然古法手工,还是毫无灵魂的机械制造国。

  工人只能干八小时,还不能真让人满打满算一分钟都不差。

  机器可以。

  刘嘉让工人演示了几次之后,认真的琢磨有没有发挥的空间。

  她在法国找了几家机械厂,工程师们一看,统统婉拒,云锦工艺复杂,要改造木制织机,太费神。

  刘嘉看着地图,工业革命起家在英国,但是此时的机械工业科技的正统已经挪到了德国,刚好最近在慕尼黑有一场机械工业展,刘嘉将业务交给锦儿,自己前往德国。

  此前Emma快递帮宝马公司测试摩托车性能的事情,让宝马公司的工程师对刘嘉十分欢迎,甚至帮她弄了一张VIP票,并且有工程师亲自陪同刘嘉一同过去。

  如果在展览会上有什么公司保证自己的产品可以实现刘嘉的需求,他们可以帮刘嘉把把关,免得被人骗。

  刘嘉很想让工程师陪着,嘴上还要客气几句:“不用不用,别影响你们的工作。”

  工程师表示:“别见外,您为我们提供的反馈报告太有用了,对着您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处理,省了很多时间。陪您几个小时也是应该的。”

  其他客户遇到机器不工作,只会打电话来咆哮:“它坏了,不能用了!……什么时候都不能用!什么环境都不能用!我什么都没做!你们赶紧过来给我把它修好!”

  刘嘉寄来的投诉信,根本就是一个特别完备的性能测试报告。

  是测试工程师最喜欢的那种,对照着就能大致复原故障场景。

  有些故障甚至还配有照片!

  简直是天使投诉人!

  刘嘉没觉得自己提供了什么,只是为了节省时间,把投诉信写得详细了一点。

  至于为什么能想那么周全,无他,但手熟尔。

  在21世纪,刘嘉向厂家反应过几次各种电器设备的问题。

  电脑、手机、SIM卡、洗衣机、电冰箱……

  几乎所有的客服都会要求她提供当时使用的环境、之前做过什么操作、为了解决问题又做了什么操作。

  有时候挂了电话,还要再追加一个回拨过来,再问她一些问题,还要拍照上传什么的。

  运气不好的时候,要往来个三四回。

  宝马在法国没有办事处,有些故障可能是零件损坏引起的,那些零件都得从德国送过来。

  万一她有什么没描述清楚的地方,工程师从德国跑来看一眼,发现零件没带对,然后再跑回德国,拿了零件再过来,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她的快递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机械工业展览会现场,有很多最新技术展示。

  就连宝马的工程师也会被其中几样吸引,停下脚步。

  刘嘉只是扫一眼,发现跟自己要找的技术没有关系,便直接路过,工程师只得把它归因为“女人不喜欢机械。”

  最终,刘嘉在博世公司的展位前停下脚步,紧贴着博世公司的是西门子公司。

  刘嘉知道这两家都是一路活过一百多年的大型机械企业,在21世纪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子设备都卖,也许他们现在已经在研究电机和传动系统了。

  遗憾的是,博世现在还在卖车辆相关,而西门子的内心只有电讯设备。

  刘嘉与展位上的人聊了几句,博世的人对刘嘉的想法表示: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不过我公司现在暂时不打算研发新的设备。

  刘嘉明白,现在德国经济实在是悲剧的很,能把库存给清掉回血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往研发这个无底深渊里砸。

  宝马的工程师与西门子展位上的工程师是大学同学,两人欢快的带薪聊了一会儿,宝马工程师大力向西门子工程师推荐刘嘉这个超一流的客户。

  宝马工程师不吝溢美之辞:“如果你们能把产品卖给她,那测试工程师都能下岗,很少见的问题、几乎不出现的问题,都能被她发现。”

  刘嘉心里抽抽:……你真的是在夸我?

  宝马工程师又接着说:“对问题的描述特别准确,我们的测试文档都根据她的反馈做了几次调整。”

  “这么厉害?”工程师眼睛亮了。

  尽管西门子也没有开发传感器的意思,但是他们很想把自己的其他产品卖给刘嘉。

  工程师极力邀请刘嘉去西门子公司坐坐:“说不定您能说动我们老板,研发改良织机。”

  刘嘉不觉得自己能说服一个身处巨大经济危机国家的公司掏钱投研发,不过她对西门子的现状还是很感兴趣的,在21世纪,她家里有好几样西门子电器,也没少反馈过使用问题。

  刘嘉与总经理见了一面,把自己的诉求说了一下,总经理委婉地表达了他们现在无力投入的现状。

  这在刘嘉的预料之内,她无所谓:“嗯,我明白,现在德国的经济确实不景气,谢谢您和贵公司员工的介绍,我想我该走了。”

  “请等一下。”总经理说,“非常抱歉耽误您的时间,我们有一位员工马上要去中国,他想带着妻子儿女一起过去,但是有些担心贵国现在的情况,您是年初的时候刚从中国过来,有没有一些比较详细的情况可以跟他说说。”

  刘嘉欣然答应。

  进门来的是一个光头男人,戴着圆溜溜的黑框眼镜,留着小胡子,穿的衣服打的领带都是那种标准的古板德国人模样,

  “您好,Emma小姐。”他的态度十分客气,“我叫拉贝,约翰·拉贝。我在中国待过,马上要回去了,有一些小小的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不知道是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