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病骨>第71章 戏春洲

  周兰木垂着眼,淡淡地朝他看了一眼。

  楚韶却没瞧见,他心中恨意翻涌,勉强才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咬牙切齿地盯着戚琅身着本只有皇室子弟才能穿的浅金色,行大礼跪下叩首,随后抖开一本纯金封皮的书册,扬声念道——

  “兹有风氏先祖始令,子弟承之而华光。明德圣懿,定律法以成国祚;上元佳日,从春洲而有安邦。故尔……”

  戚琅不同于他的几个弟弟在中阳素有恶名,文韬武略,样样不差,策略谋划周密,心思更是不知深浅。先帝在时,便因戚氏有这样的后代而惴惴不安,担心果然也有道理——四年前戚琅联手卫氏,一举制造了定风之乱,并在定风之乱后以雷霆之势灭掉了一直反对定风之乱、与两世家并驾齐驱的周氏,将自己推到了权力的至高峰。

  “……霜华无泪而恸,春洲予新至朝。始遵明德太子之先例,故行此典,以正河山。”

  祭祀文念完,戚琅三叩首之后起身,便由一个奸细嗓子的太监在他旁边,用尖锐的声音念着来年颁布的新法令。

  “我朝风调雨顺,洪福更胜从前,遵更统皇帝之命,特行新令——”

  “各地赋税,除农桑官道,于前年基础上再行翻倍,商贸、印花、关卡,税加一等。另增开淘金税,若不按律缴纳,往西野淘金者,凡越舞韶,永不回朝,回朝者,杀无赦——”

  人群一片哗然,便是贵族们也多有惊诧。先不说税收在原基础上翻倍会引发怎样的风波,单说淘金税一项——虽大印与西野连年交战,可西野地广人稀,金矿众多,多有不怕死的淘金者越过舞韶关,虽九死一生,但这项事业每年为大印带来了更多的金矿输入,历来朝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淘金者若非穷困潦倒,断然不会冒死前去淘金,若增收数额高昂的淘金税,便是阻断了这条路了,但如今……

  “……另有更统皇帝手谕——”

  “朕连年疾病缠身,自知命不久矣,然后宫佳丽众多,仍膝下荒芜,皇族人丁凋敝,更无适龄者……戚氏一族世代簪缨,扶我皇族五百年之久,实乃共有江山,现有摄政王戚氏嫡长公子琅,素性勤谨,恭敬爱民,朕思虑再三,实乃继立大统之不二人选,特昭告天下,于本年五月千秋节策其为摄政太子……”

  贵族们尚还有个心数,旁边的百姓们却是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荒谬,荒谬,皇族无人,逼得皇帝下诏,将自家江山拱手让人,十二洲几千年的历史,除了禅让,还从不曾有过如此先例!

  “话说得好听,真要是策了太子,恐怕小皇帝活不过六月——”萧颐风紧皱着眉,嘲笑道,他似乎是有些不安,“公子,我们……”

  “莫急。”周兰木眸色很暗,他略有些低沉地盯着春洲台,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呸,戚氏狗贼,不过臣子罢了,如何能霸占皇朝基业!”一个江湖人在一片沉寂中义愤填膺地喊道,“话说得好听,便让更统皇帝临朝摄政啊,你二家挟天子令诸侯,狐假虎威,恶心得很!”

  戚琅抬起眼睛来淡淡地瞄过那个高吼的江湖人,没有说话,眼神却很冷。他一手持着白玉如意,另一只手微微虚抬了起来。

  一只箭破空射了过来,正中刚刚高吼的江湖人眉心,那江湖人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即刻倒地身亡了。直到临死前,他估计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

  贵族们多有不安,人群也一时噤声。白沧浪冷笑了一声,他环顾一周,压低声音道:“人群四面八方全是弓箭手,戚琅够狠,恐怕是有反抗便要当场血洗了。”

  “布防如此严密,今夜我们不来,恐怕戚琅也能压得下来,”周兰木口气淡淡,却含了嗤笑,“蠢货,亏我从前还觉得他有些脑子,现如今大权在握,仅剩的那点东西恐怕也早被权力吞噬得一干二净了。五月千秋节……留给我们的时间还算多,三月春洲台请愿之后,摄政太子的册封必受影响,到时再计划不迟……只是请愿一事务必会有多人折损,甘先生,你要为我料理好他们的身后事。”

  楚韶在上元节尚还冰冷的风中看了周兰木一眼,没有说话。周兰木抬眼看他,轻声道:“小楚将军可是觉得我心思狠毒?”

  楚韶回道:“不敢……只是想着,若我当年早些遇见公子,多少学到一些,说不定便能保护我心爱之人,不至于沦落到今日下场了。”

  周兰木看了甘洗心一眼,攥紧了自己的衣襟,过了片刻又突然松开,轻轻笑了一声,径自归去了。

  大印的科举起于明德太子上元改革,三月春考,九月秋考,年年轮换,文试主考策论、诗书,武试主考剑术、搏斗。因而每年三月与九月,中阳都会云集全国的士人学子,今年也不例外,并且因为春洲台请愿,今年盯着科考的人也格外多些。

  自从定风之乱后,科举几乎为世家大族把持,寒门士子难有出头之地,本就怨气十足。三月十五放榜这一天,周兰木、楚韶与萧白二人早早便乔装后潜入了春洲台下等待放榜、或是等待请愿的人群当中。

  “我遣了所有在中阳的兰阁之人,过一会会护送甘先生和公主露上春洲台,”周兰木低声对三人说,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元嘉,今日你方便现身吗?我对今日戚、卫镇压的程度并无十分的把握,若让他们知道你尚还未死……”

  楚韶很坚定地摇了摇头:“我曾……为他们所用,如今我若现身更可让天下知其丑恶嘴脸,何况公子放心,我有把握全身而退。”

  周兰木很出奇地没有反对,他眼神冷了几分,旋即笑道:“那你保重。”

  两人之间再无话说,巳时便有侍卫抬了与人同高的竹册前来放榜,几个侍卫很费力地将竹册一册一册地展开公示,并有一个奸细嗓子的太监在一旁唱道。

  “今科状元,卫斋——”

  “今科探花,卫槊——”

  “今科榜眼……”

  “……”

  早有卫氏两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儿喜气洋洋地上了春洲台,等待待会儿侍卫为其换衣牵马,然后风光地巡游中阳全城。卫斋与卫槊两人楚韶却也识得,正是“中阳六大害”其中的两人,此二人强抢民女、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在中阳城内外都多有恶名。

  萧颐风摇了摇头道:“卫氏果然自得,太过心急了。”

  士人学子隐隐已见不平之意,不知是谁愤愤不平地喊了一句:“卫氏垄断科考,让这等酒肉废物高居状元探花,国将亡矣!”

  一语如巨石入水,引得春洲台下众学子纷纷响应道:“说得极是,如此下去,国将不国!”

  卫斋趾高气扬地冷哼了一声,自得道:“我能中状元,自然是学识不凡,尔等未能高中,难道怪我不成?”

  有人冷笑道:“哦?如此说来,便请朝廷公开考卷,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没错,公开考卷,给我们一个交代!”

  人群几乎是一瞬间便乱了起来,卫斋想是心虚,未敢继续说话,灰溜溜地缩了回去。周兰木盯着春洲台,把唇角刚刚扬起的一点笑意无声地抿了下去。

  春洲台放榜,来的侍卫本就不多,激昂的学子们已经破开了在春洲台下围着的侍卫,直逼春洲台上而去。卫槊和卫斋早已慌了手脚,在几个侍卫护送下想就此逃走,却被学子们包围,无法脱身。卫槊冲着正在带人抵挡的侍卫首领大吼道:“快去请……请人来!”

  有几个侍卫急急而去,周兰木一语不发地拨开人群,直直往春洲台走去,楚韶在后面紧跟着他:“公子小心——”

  挑头的几个学子看得周兰木径直而来,彼此使了个眼色,一个学子便趁机跃上了春洲台台阶,借势将台上今日搭起的高台推倒,四周瞬间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倒塌声。

  人群有一瞬的安静,周兰木看准了这个时机,便踏上了春洲台长长的台阶,在第一段和第二段台阶之间,揽袍一跪,展开手中写了许久、最终篇幅并不长的进言书,扬声念道——

  “春洲请愿,乃明德太子始之传统,今国四患多生、边疆不宁,有世族夺权,阻断科考、横征暴敛,无处安生。吾等虽为江湖人士,素与朝堂互不牵扯,仍深感其害,今……”

  在领头的几个学子示意下,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楚韶扯掉了自己的斗笠,握着剑跳了上去,屈膝在周兰木另一侧跪了下来。

  “是上将军楚韶!”

  “小楚将军居然没死……”

  “小楚将军为何站出来反对戚、卫二世家?他当初不是……”

  “上将军与太子情同手足,当年之事必有误会……”

  人群中讨论不断,周兰木侧着头看了跪在他身边的楚韶一眼,念进言书的声音却半分不乱,随着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人群再次渐渐安静了下来。

  “……更统皇帝在位四年,未尝临朝,每有政令,多使摄政戚氏、卫氏二世家代行,且内宠极少,未有子嗣,迫而立外姓为摄政太子,凡此种种,戚、卫世家,其心可诛!”

  念至此时,楚韶突然听得人群中一片惊呼,他回头去看,却看见披着长披风的风露放下了兜帽,正与甘洗心一同从人群外侧缓缓走进来。

  周兰木却没有回头,他字正腔圆地念着进言书,口气很重,楚韶虽在他身边跪着,手却缓缓地按到了自己的剑上,随时准备起来保护他。

  “国将不国,吾代风氏嫡长公主而归,遵明德太子之先统,长跪春洲台,向大印天地神灵、皇族始祖、当朝皇帝,请愿三条——”

  作者有话要说:两更连发,翻页,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