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少帝春心>第74章 番外 梅关

  景顺二十三年腊月。

  倭寇来袭,于大端朝沿海肆虐,大都督杨凌雪委任福州、宁波等地卫指挥佥事全力抗敌。自东南回来的出海船队便只能停泊在广州港,由陆路向北回京师。

  傅元青在菜市上买了些新鲜的菜,又买了二两猪肉,付钱的时候,屠户家的妇人又硬塞了一根龙骨给他:“先生给的钱太多了,给您一根龙骨回去煲汤补身。”

  “多谢夫人。不知道龙骨补哪里?”傅元青问,“家中人最近吃多了桂圆干和冻荔枝,有些精神萎靡。”

  那妇人还真就热心,问了症状道:“哎呀,这边是热气啦,先生回去用龙骨煲绿豆,一个时辰可得,饮多两碗。”

  “多谢夫人。”

  “如今天寒地冻的,桂圆干和冻荔枝都少吃啦。先生让家中的孩子再呆半年,等夏日的时候吃新鲜的吧。”妇人道,“不要馋嘴。”

  倒不知为何,妇人只觉得他所说的一定是个馋嘴的孩子。

  傅元青莞尔。

  “好,我一定让他少吃。”

  说完这话,他作揖离开。

  一路往家中而行。

  自广州港上岸后,队伍修整,他也修整,在罗浮山下的惠州地区,小住了半月。

  他为人和蔼,对人又和善。

  为旁边住的孤寡老人穿针补衣,又从衙门请人疏通了这一片的沟渠,有想要读书的小童他便为他们讲些简单的书、教习些文字。

  惠州民风淳朴,便把他唤做先生,恭敬有礼。

  此时已快到过年的时候,便是身处岭南,亦冷得瑟瑟发抖,罗浮山附近还飘落了几片没精打采的雪花。

  回去路上,领居们打了招呼,又有人塞了他两双鞋垫,仔细一看,是个十岁的丫头。

  “先生,我想识字,平日里上街买菜,铜板都算不清楚。”那丫头有些羞涩道,“听说您能教女子识字,我、我没有钱交束脩。”

  她是附近家中孤儿,父母在倭寇侵袭时都死了,就剩下她一人,做些针线活糊口。

  傅元青低头看她,道:“我呆不了几日了,约莫腊月二十八日前后便要离开惠州。”

  丫头怔了怔,遗憾道:“这样吗……”

  “你真心想读书?”傅元青问。

  “嗯!”她用力点头,生怕傅元青不信。

  “广州府有一女子书院,叫做妙悦书院,乃是顺天府妙松书院的分院。先生是女子,学生也是女子。你若愿意,我可以修书一封,你带着去广州府,可免束脩读书。”

  “真的吗?”丫头不太相信的看他,“真的可以去妙悦书院?”

  傅元青见她的眼神,已明白她有多么向往读书,笑道:“你随我来吧。”

  他带着少女拐入巷子深处,推开家门而入。

  里面一个年轻男子正光着膀子从井里提水,少女羞涩,连忙侧过脸去。

  “回来了?”那个年轻人过来问傅元青。

  “是。”

  傅元青自然而然将手中的菜篮子递给他,对他道:“我为这位小姐写封荐书给妙悦书院的山长。”

  年轻人似乎见怪不怪,道:“好,笔墨在门口的斗柜上。”

  说完这话,他便提着肉菜入了厨房。

  少女这才跟着傅元青在门厅中站着,待傅元青磨墨写好了荐书,晾干后叠好装入信封递给她。这姑娘才切实的意识到,自己真的有可能去妙悦书院。

  她蹲福抽泣道:“多谢先生。”

  “不用谢。想读书,是好事。”

  少女点头:“我、我攒够了盘缠,就去广州府。”

  傅元青一笑,对内喊了一声:“承景。”

  屋子里的人便已拿着一个朴素的钱袋子出来,他已穿好上衣,走到傅元青身侧将钱袋子给傅元青,傅元青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分量,递给少女:“这里是纹银十两,去广州府一路吃穿是足够的,还剩下些钱财,你添置些厚实衣服吧。”

  这次姑娘跪地,落泪叩首:“先生是我再造父母,先生大恩,永世难忘。求问先生姓名住址,待学成后必报先生之恩。”

  这次傅元青还未张开,他身边的男人就已经道:“他不用你报恩,出去吧。”

  “可……”

  “出去。”男人说完这话,已经对傅元青道,“我饿了。”

  傅元青脾气极好,应了一声:“我去做饭。”

  他又对少女说:“举手之劳,你不用挂怀。待你有力量的时候,帮助幼小、扶助困苦,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少女最终是被赶出了院子。

  傅元青便束袖做饭。

  赵煦靠在厨房门口,一边拨着龙眼壳一边瞧他。

  热气蒸腾中,傅元青温和的面容若隐若现,有些似仙人般娴静。人生前三十年曾经经历过的灭顶之灾和无尽的苦难没有让他变得狰狞丑陋,反而将他的品性打磨的如玉。

  少了些锋芒毕露。

  多了很多内敛恭顺。

  赵煦一边想着,手里的桂圆干倒是剥得极快,转眼就吃了好些个。

  傅元青将炒好的菜放在餐桌上,对他道:“少吃些,上火。”

  赵煦应了一声问:“那我能吃些荔枝吗?”

  “我听当地人说,荔枝要吃新鲜的,这些冰库里的冻荔枝味道都不好了。”

  “后日就要走了,夏天又不在这里,学唐玄宗让人送荔枝去京城上贡,怕是你要斥责我奢侈。”赵煦真有些不舍了,露出些孩子气,“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想想还是苏大家比较潇洒。”

  傅元青嗔怪看他一眼:“别油嘴滑舌的,去盛饭。”

  “好。”

  大端朝的皇帝乖乖听话,盛了两碗饭,然后吃着一荤一素。

  这两年在海上生活,他个子更高大了一些,皮肤成了蜜蜡色。

  少年时的偏执和疯狂还在,只是被他藏到了骨子里。

  沉淀出来的气质显得强势。

  面容从少年迅速的向青年人转变,傅元青现在时时需要仰望他,看着他的时候总觉得安定稳妥。有很多东西都变了。

  唯有赵煦看向他的眼神,热烈专注,从未变过。

  “今年在京城过年,福王会带他孙子回来。”赵煦边吃饭边说,“你瞧瞧孩子怎么样。”

  “好。”傅元青咽下一口青菜,觉得有些奇怪,“为何要我看?”

  赵煦瞥他一眼:“那小子是福王幺孙,才十二岁。你要喜欢我便收了做继子,未来皇位给他。四舍五入也是你的儿子,你喜不喜欢很重要的。当然要听你的意见。”

  傅元青说:“早有义子认我做父了。”

  赵煦一口饭呛住,咳嗽了半天才缓过起来。

  傅元青笑道:“是方泾。”

  赵煦瞪他:“阿父现在学会作弄我了。”

  “臣不敢。”傅元青笑着说,起身去给他盛了一碗清汤过来。

  “这是什么?”

  “绿豆龙骨汤。听当地人说,可以下火。”傅元青说。

  赵煦有些嫌弃的看了一会儿那碗诡异的汤,可最后还是拿起来一口喝掉,他有些诧异,对傅元青说:“味道竟然还不错。”

  “啊。是吗?”

  “所以给我之前你没尝过味道?”

  傅元青有些心虚了,他看了看天色:“不早了,洗了碗早些睡吧。明天起来还得收拾行李呢。”

  他话音未落,已经被一把拽入赵煦的怀里,接着被赵煦用嘴喂了一口汤。

  那汤清澈香浓,味道确实不错。

  味道更美好的,似乎是这样的缠绵。

  赵煦忍不住索吻更多,待分开时,傅元青脸上升起了了红晕。

  “阿父转移话题的能力也太拙劣了。”赵煦逗他,“朝堂上就这么就舌战群臣的吗?还不被他们诟陷的灰飞烟灭。”

  “你——”傅云青想说他,又不知道说什么,刚才自己分明也乐在其中,“你真是的,好好吃饭不行?”

  赵煦眼神已经燃起了火苗。

  他道:“刚才确实想吃饭。只是现今,只想吃你。”

  说完这话,他抱着傅元青上了内间榻上。

  “可碗筷……”

  “别管了。”

  “但……”

  “一会儿我收拾。”

  说完了这些话,幔帐便遮掩了春色,自然一番意乱情迷。

  *

  腊月二十八,他们便离开了罗浮山,惠州城门开始,骑行向江西方向而去。

  大年三十下午,已行至大庾岭。

  大庾岭并不高陡,可已是入岭南时的五岭之一。

  二人自山下上去,路过梅林。

  腊梅开了。

  黄梅与红梅相接,层峦叠嶂的在山路两侧。梅花阵阵寒香袭来,颇有一番意境其中。

  又行得一阵子,便抵梅关。

  此时天气寒冷,飘落了点点雪花,赵煦将身上的貂皮夹袄披在傅元青肩头。傅元青因为这份心意笑起来了。

  忽然有炮仗响起,梅关两侧的村落中,无数烟花飞上天空,过年的气氛已经全然降临。

  “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

  傅元青感慨道:“当年苏东坡流放岭南,过梅关时,曾作诗《过大庾岭》。虽然不如《食荔枝》脍炙人口,可却是我心中所想。”

  他们过往的岁月,记忆都在紫禁城里。

  就算是过年,也是在西苑看烟花散尽。

  在此美景中,赵煦忍不住拥吻傅元青。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情景。”赵煦道,“和阿父一起,在不是紫禁城的地方,过这样的新年。”

  傅元青笑中含泪看着他。

  过往一切收敛了他的心性,让他端庄如松如玉。

  可他心中所想,所愿,所盼,所爱,以如山似海,澎湃热烈。

  “今生予你,踏遍河山。”他道,“新年快乐,煦儿。”

  *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过大庾岭》·苏轼